左临右基♋ linfenglin80
关注数: 76 粉丝数: 256 发帖数: 21,403 关注贴吧数: 38
4岁男孩车祸重伤 “长裙姐姐”救人后悄然离开 2017-07-21 15:09来源:潇湘晨报 7月8日下午,衡山工业园附近一辆摩托车与一辆中型客车相撞,导致一名四岁男孩受重伤。当时,一名路过的穿蓝色长裙的女子下车查看,并驱车将男孩和家人送至医院后离开。7月13日,记者从男孩父亲处获悉,男孩已脱离危险,他们也找到了那名女子。 7月8日,是轩轩4岁生日。下午3点多,爷爷驾驶摩托车带着轩轩和奶奶去取生日蛋糕,在衡山工业园区的青山中路与107国道交叉路口处左转弯时,与一辆从南向北行驶的中型客车相撞,三人被甩出摩托车,其中轩轩伤势最重,奶奶伤势较轻。事发后,一名穿蓝色长裙的女子飞奔过来,查看情况后,开车将轩轩及其奶奶送到衡山县人民医院,并垫付了960多元医药费,帮忙取完药后离开。为表达谢意,7月10日,轩轩父亲黄先生在微信发文寻找该女子。 黄先生说,已在11日联系上了穿长裙的女子,女子名叫王青平,事后被人称为“长裙姐姐”。随后,记者联系到了王青平。她说,她曾在衡阳中心医院工作,当时救人是出于本能,送到医院后因还有事便离开了,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我一直担心那个男孩,昨天下午去看他,知道他已恢复意识了,我也很开心。”王青平说。 王青平不仅平日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她还匿名资助了一名贫困学子完成初高中的学业。网友评论:这才是仙女啊!
兔子又爆黑科技!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音速系统技术大会 3月6日由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简称AIAA)、中国工程院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召开的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上,中国大大方方地揭示了大量成功的试验和实物图片,并透露了中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超燃冲压的飞行试验。更加惊人的是,中国研制的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简称TRRE)将在2017年底前开始飞行试验,如果成功,这是世界第一。其他国家(包括美国)慢说组合循环,连具有实用意义的可持续超燃冲压都没有做到。中国尽管没有透露超燃冲压可持续工作的时间,但要是达不到至少亚小时级,研发组合循环发动机是没有意义的。这一阶段的试验将持续到2020年,在2025-30年进行水平滑跑起飞-着陆的飞行试验,如果成功,更是里程碑级的成就。 中国的TRRE采用上下并列的基本布置,共用可调进气口,然后进气道分叉,上半通向涡轮发动机,下半通向火箭-冲压发动机,两者的喷口在扩散段再度汇合。这种上下并排的布置巧妙地利用了涡轮发动机需要弯曲、扩张的进气道和超燃冲压需要短直进气道的问题,尾后合并的喷口也巧妙地利用了涡轮发动机需要收敛-扩张喷口和超燃冲压只需要扩张喷口的特点。可调的进气口控制激波系的形状和位置,确保进气道工作条件与发动机工作模式最优匹配。 上涵道里的涡轮发动机在静止到M2之间工作,下涵道里的火箭冲压在需要加速时启动,这时可以等效为加力燃烧室。火箭冲压也称吸气火箭、引射冲压,用贫氧富油的高温火箭燃气对冲压进气引射增压,并与进气混合燃烧,大大提高冲压的效率、推力和工作速度。在M2时,上涵道关闭,下涵道进入亚燃冲压模式,然后在M3-6之间转入火箭冲压模式。在M6时转入超燃冲压和火箭冲压组合模式。发动机以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航空煤油为燃料。 中国在过去两年里进行了大量试验,验证了加速、巡航、机动等各方面性能,验证了上下涵道的协调工作和可靠平顺的模式转换,有效地解决了低速时的大推力要求和M6时的高比冲要求之间的矛盾。试验证明了下涵道里的液体火箭和双模冲压在M1.5-7之间协调工作的可行性。2016年,进气道和喷管试验完成,M1.8条件下的台架试验也完成。M2-6的稳态台架试验已经开始。试验验证了TRRE的进气道、喷管和燃烧室设计和模式转换。试验数据表明,可在1平方米捕获面积下达到8吨推力,达到设计要求。应该注意的是,8吨推力看起来不多,但超燃冲压最大的挑战是降低阻力,其次才是提高推力,8吨不少了。 组合循环发动机不同于变循环发动机,前者是涡轮类喷气发动机、亚燃与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组合,后者为涡喷与涡扇之间的无缝切换。前者用于高超音速与空天飞行,后者用于常规的大气层内飞行,比如M2一级的超巡战斗机或者超音速客机。美国空军为第六代(在中国称为第五代)战斗机研发的AETD发动机就是变循环发动机。 厦门会议还揭示了其他来自中国的大量重大成果,尤其是大量成果都有实物试验验证,这意味着技术水平接近或者已经达到实用程度,而不是纯理论或者纯数字仿真的空谈。比如说,国防科大已经成功测试了660毫米直径的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这是脉冲爆轰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同样利用超燃时压力波“自我闭锁”的机理,使得燃烧的温度和压力极大升高,而且产生连续推力,可能突破涡喷、涡扇的速度和热效率局限,成为下一代喷气发动机的基本技术。北航展示了紧凑型高效换热器技术,可以将进气温度迅速降低,不仅提高进气密度和进气道效率,还对热端部件的起冷却作用,可用于减轻防热设计带来的重量,或者进一步提高热工参数,试验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功。 在材料方面,中国新研制的轻质热防护材料采用仿生的陶瓷表面结构,耐热能力提高近万倍。其他新型热防护技术包括泡沫碳、陶瓷覆层和夹层隔热、波纹夹层与隔热复合结构等。中国科研人员还研究出三维碳纤维编织技术,形成三维网格复材结构,避免了传统二维复材的界面分离问题。应该指出,这些技术在航空上也有巨大价值,三维编织碳纤维风扇叶片就是C919的LEAP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理论方面,中国在高超音速非稳态流动理论、复杂流动机制和数值仿真等方面取得突破,对物理耦合现象取得深入理解,发现了新的流动现象,建立了高升阻比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最优设计方法,建立了同时达到降低热通量和降低阻力的新方法。中国还摸清了碳氢燃料的熄火极限,这是使用碳氢燃料的超燃冲压工作范围的理论极限,对设计至关重要。中国在高超音速进气道设计中采用弯曲表面的压缩面。一般来说,人们对高超音速飞行中的空气热动力学的理解还很粗浅,所以已经飞行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大多是直线、平面结构,把复杂的三维问题简化成二维。弯曲表面的压缩面代表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和自信。 中国还在大量兴建高超音速风洞。理论前沿只有得到实验验证,才能成为可靠的指导工具,对于已经突破传统理论应用范围的高超音速研究来说,更是如此。中国的高超音速风洞有科学院力学所的当前世界最大的JF12风洞、航空航天院即将完工但比JF12更大的FD21风洞、国防科大的M6低噪声风洞,当然少不了绵阳的可以模拟长达600毫秒的M4-7高超音速试验装置,JF12只能模拟100毫秒。这些风洞是蓬勃兴起的中国高超音速研究的底气。
很好。这很土豪 福利时期到!欧盟直升机撒钱给土耳其难民 2016-09-12 02:08 来源:汇通网 欧盟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道主义项目现正在土耳其上演。此前,土耳其承诺帮助阻止难民潮涌入欧洲,作为交换,欧盟将为土提供30亿欧元用以帮助难民安置,同时欧盟承诺未来放松土耳其人申根签证的申请和审批,重启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谈判。【图片】该人道主义计划主要是指用直升机向土耳其难民抛撒价值3.93亿美元的借记卡和现金。 欧盟本周四(9月8日)宣布人道主义计划,多达一百万的土耳其难民将接受借记卡和月度现金转移以帮助支付食品和住房。该计划总价值为3.48亿欧元(3.93亿美元)。这批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而该计划也是欧盟同意出资30亿欧元进行援助计划的其中一部分。 Stylianides 表示,“欧盟兑现承诺提供援助以维持土耳其大批难民”。当提到人道主义援助时,他强调与土耳其当局合作良好。 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将与土耳其红新月会共同致力于监管欧盟新援助计划的实施。Stylianides表示,会考虑到每个家庭的需求,更多的资金将用于教育和支持老年人家庭成员。 WFP执行主任Ertharin Cousin曾强调,借记卡项目“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步”。她还补充道,“难民的开支将直接用于投资本土经济,进而推动社区在解决难民问题时更加从容”。 欧盟曾承诺拨款30亿欧元进行援助。此次,欧盟已经拨款价值22亿欧元给土耳其难民,包括人道主义援助,以及为移民提供医疗、教育和其他服务。目前已签署了价值6.52亿欧元的合同,并且已支出1.81亿欧元。 价值3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究竟能维持300万难民多久的正常生活?如果难民数量保持稳定,所有的援助资金都用在难民身上,那么平均每个难民将得到1000欧元。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一步”。 。 在欧元区的规则下,欧洲央行将不仅仅只能简单地印钞,国家需进行预算限制。因此,税收支付计划,或者是欧盟货币联盟规则也必须要做出改变。
你给另一半看手机吗?这哥们儿说的太到位了 (转--知乎 肥肥猫) 不想让看手机的心理很正常,并不是不让看就一定是心里有鬼 ,这太绝对了。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今天的手机包含的内容有多庞杂可怕,如果全部摆出来,没准能把自己吓一跳 —— 手机基本是一个人全部社会关系+流动资产+消费记录的信息总和。 “看手机”早已不是查看几句聊骚那么简单的事情,当手机承载的隐私深度和广度到了今天这种程度的前提下,交出手机几乎等于向对方开放自己的所有的秘密和记录,是一个远超过普通恋爱关系的commitment。 我第一次丢手机是2003年,除了心疼钱以外没有任何担忧,隔了几个星期才去商场买的新手机,连sim卡都没去挂失。 而我最近一次丢手机,当我意识到手机丢了且没上锁的时候我几乎从沙发上跳了起来,立刻扑向最近的电脑,改掉了14个密码。其后数天,还能不断收到试图破解账号的邮件。 智能手机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其本身存储的信息,更在于它是一个入口,是通向记载了你各种信息的平台的一把钥匙。 即便你们自以为很亲密,你也未必想让另一半看到你邮箱里5年前给前女友的哀求信,携程里3年前的酒店记录,旅行套票。或者你大众点评里最近几年里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吃饭。 即便没有聊骚,我也不想让为了支付宝里为一个游戏花费几千元的记录而费口舌解释。 年少无知时下载过勾搭软件,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在google play的记录里待着,而这一次下载却可能在6、7年后惹出一次吵架。 若干年前为充场面和狐朋狗友时瞎编的一句吹牛话,也可能成为一个被紧抓不放的罪证。 手机早已不是简单的即时通讯工具了,它成了时间的凝结器,成了每个人荒唐岁月的刻度,每个人自己的史记。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关系在双方的努力经营下,能够亲密到我敢于放下所有的羞耻和尴尬,彻底打开自己,分享人生全部的记忆,把这座档案馆的钥匙交给对方,但未必在今天,未必是现在。编辑于 2016-08-26作者保留权利
未来技术?马斯克超级高铁首测成功 本周三美国超级高铁公司、初创企业Hyperloop One在内华达沙漠里展示了它将如何以接近声速的速度用管道胶囊运送人和货物。几十名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媒体聚集在一起观看这艘金属火箭滑车如何在两秒内加速至400英里(约合643.7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然后撞击在91米外的沙堆里。前往遥远的测试设施需要40分钟,这次测试仅持续了两秒。 “我们站在圣地上,” 总部位于洛杉矶的Hyperloop One的联合创始人谢尔文·皮谢瓦(Shervin Pishevar)这样说道,Hyperloop One是希望研发新科技以商业化革新性的交通新形式的少数公司之一。“这主要是证实硬件和软件,”Hyperloop One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技官布罗甘·巴姆布罗甘(Brogan BamBrogan)这样说道。“我们的目标是在两秒内加速到4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在今年底,我们希望进行完整的测试,利用我们既定的推进力加速管道里的滑车。” 届时测试还将在这片沙漠进行。研究小组将建造一个3英里长的轨道,一个电缆塔将支撑管道悬浮在地面上方。“这里就是超级高铁诞生地。” 巴姆布罗甘说道。 巴姆布罗甘表示超级高铁胶囊里的乘客将不会感受到加速,因为加速是逐渐进行的,最终速度将达到750英里(约合1207公里)每小时。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的旅程只需要30分钟。 在洛杉矶,公司测试了不同的悬浮方法,主要是基于被动磁悬浮技术,这种技术现在被应用于欧洲和亚洲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如果这次测试获得的成果可以被复制和应用,我认为2019年就可以实现装载货物,2021年实现运输乘客。”公司CEO劳柏·洛依德(Rob Lloyd)这样说道。 Hyperloop One的高管们喜欢将这种新的交通模式比作19世纪建造的横贯大陆的铁路,以及20世纪60年代前往月球的竞争。现在Hyperloop One和同样位于洛杉矶的超回路列车运输技术(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面临了各种困难障碍,包括土地使用权和现有的交通方式——火车和货车公司,后者获得了财政性投资以维持现有的市场地位。 超级高铁的拥护者认为他们的技术将胜出,因为成本较低(一旦一个超级高铁胶囊投入使用,它能以非常低的能量使用维持现有速度),同时不会产生任何碳排放,后者被认为是全球变暖至关重要的元素。 本周二超级高铁宣布它已经获得了8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以继续科研和研发测试,现在公司市值接近1.2亿美元。超级高铁的概念始于2013年,当时SpaceX和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最先提出使用磁悬浮技术,以超过飞机飞行的速度运送乘客在相隔几百英里的城市间往返。SpaceX资助了一项竞争以寻求超级高铁的技术解决方案,但它并不会成立一个与这一创新相关的公司。皮谢瓦会见了马斯克并询问他是否可以开发这一技术的商业潜力。马斯克的回答?当然是OK,因为马斯克正忙于派送人类前往火星呢,皮谢瓦笑着说道。
谷歌新专利:用电子眼替换晶状体,能矫正近视眼还能拍照 谷歌申请了一项新技术专利,可以将电子眼直接植入用户眼球。谷歌多年以来一直在开发智能眼镜和智能隐形眼镜,但该公司的最新专利技术则会采用更直接的方式实现类似的功能。谷歌在这项上周获得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批准的专利文件中表示,他们将移除人的晶状体,向空的晶状体囊中充入液体,然后在液体中加入电子透镜。 配备了这样的晶状体后,再也不需要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了。甚至不再需要望远镜和显微镜,连拍摄照片和视频所需的镜头也可以扔掉。 这种计算机化的透镜可以自动调节,帮助人们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该透镜可以通过眼球的移动获取能量,甚至可以与附近的无线设备相连。 谷歌表示,这项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老花眼,还可以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常见视力问题。我们如今矫正视力模糊主要借助的是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但有的时候,视力问题依然无法完全矫正。 使用这样的电子眼具有明显优势。但谷歌指出,隐私问题可能成为一种担忧。如果这种电子眼总是不停传输数据,执法部门和黑客便可截取信号,借此判断用户的身份,或者追踪用户活动方式。但谷歌表示,可以在电子眼中去掉个人身份信息,保障这种数据的安全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谷歌和许多科技公司都在不停申请各种技术专利,但其中很多都无法变成成品。所以目前还不清楚谷歌最终是否会为用户植入这种电子眼
中国首台空间3D打印机研制成功 新华社重庆4月19日电(记者张琴)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与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近日共同研制成功我国首台空间3D打印机,并于日前在法国波尔多完成了抛物线失重飞行试验,其可打印最大零部件尺寸超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3月26日运至国际空间站的升级版3D打印机打印尺寸。   记者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看到,一台保险箱大小的3D打印机,打印出不同类型的零部件,包括扳手、螺帽、连接杆等。无论如何倾斜,这台空间3D打印机都能正常工作。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3D打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段宣明介绍,经过两年努力,该院与空间应用中心研发出我国首台空间3D打印机,可打印最大零部件尺寸达到200×130mm,该尺寸是NASA首台空间在轨打印机打印尺寸的2倍以上,并超过今年3月26日NASA运至国际空间站的升级版3D打印机打印尺寸。“我们在法国波尔多完成了抛物线失重飞行试验,通过93次失重测试,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3D打印装备的关键技术与工艺,实现了塑料和复合材料2种材料,以及失重、超重和正常重力3类工艺参数的4种模型的微重力打印,获得了微重力环境对3D打印工艺参数影响的实验数据,为我国2020年完成空间站建造及后期运营奠定了基础。”   空间在轨3D打印制造是解决空间站维修保障需求的有效方法,是完成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必要保证。   记者了解到,在没有空间在轨3D打印制造技术前,空间站需要准备和储存备用零部件用于维修和更换,如果缺乏备用件,只能通过货运飞船运抵空间站,时间长,花费高。   段宣明说,空间3D打印制造技术的打印速度为10—30毫米/秒,可以在一到两天内打印出需要更换的零部件,且适用于绝大部分零部件,在空间站运营、深空探测等任务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能方便、快捷地帮助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自制所需的实验和维修工具及零部件,大幅度提高空间站实验的灵活性和维修的及时性,减少空间站备品备件的种类、数量及运营成本,降低空间站对地面补给的依赖性。
转----世界太疯狂:当谷歌无人驾驶车遇上逗逼们 2016-4-6 21:14:28来源:雷科技作者:-责编:远洋评论:34 当人们遇见谷歌无人车时,奇奇怪怪的事情就发生了。 近日,谷歌公布了无人车3月进展状况的月度报告。其中强调了谷歌无人车日常遇见的怪异状况竟是如此之多,如此之怪。例如,谁能想到无人车还可能遇上一大群在大马路模仿青蛙跳的人呢?谷歌在报告中写道: 我们绞尽脑汁去思考无人车可能遇见的最古怪的状况是什么?但谁知道,我们最不着边际的幻想也比不上现实中真实发生的状况。 无疑,这份报告是展示了无人车是如何“智慧”地处理这些状况的,即使这些不是程序员事先就预想到的。 谷歌无人车项目的负责人Chris Urmson也在西南偏南音乐节的演讲上,展示无人车和人之间,到底能有多疯 狂Chris Urmson 下面是Chris Urmson提到的一些例子。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坐着轮椅的女人竟然在大马路中间,拿着扫把追着一只鸭子。港真,你没看错。这样荒谬的景象真的发生了。Urmson表示在谷歌有一个团队的主要职责就是想象假如在这样荒诞无比的场景,无人车要如何应对。但显然,这个团队的成员脑洞还不够大。 当出现一些无人车不知如何应对的状况时,例如一大群学青蛙跳的人,一种叫“异常检测”的功能会自动开启。这意味着此时谷歌无人车无法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无法自主解决这些问题。这时,“异常检测”会让无人车减速,甚至停下来,等待这些荒谬的状况过去后,再重新上路。 无人车遇见事情超出“逻辑范围”之外的次数可能比我们想象地多:例如在一个十字路口上,连续三辆车走错了方向。或者一个家伙欢快地跑到车盖上滚来滚去。或是这个我个人最爱的场景:一个男人冷不丁地窜到车前面,只穿着条裤衩。我们可能希望人人都能有更好的判断,但往往事实是,得无人车去判断那些难以预料的事情。而到目前为止,谷歌无人车干得还不错。 正如报告中Urmson所言:“我只想说,西南偏南音乐节,谢谢你一如既往地怪异”。
13岁小学生偷家中20多万挥霍 系征地补偿款 (原标题:13岁“熊孩子”偷拿家中20余万 一个月挥霍一空) 父母放在家里的20余万元征地补偿款,被13岁“熊孩子”偷走,一个月就挥霍一空。3月30日,记者从重庆渝北区公安分局获悉,直到3月27日,得知真相的父亲吴某才带着孩子到渝北区回兴派出所报警求助。目前通过警方调解,挽回了少部分损失。父亲求助:孩子偷走家中20余万征地补偿款 3月27日17时许,一位父亲拽着孩子来到渝北区回兴派出所,一脸愤怒。见到此情况,民警误以为是小孩子调皮,被带到派出所来接受教育,但上前询问后,这位父亲的回答却让民警瞠目结舌。 “小孩子不懂事,把家里21万元征地补偿款偷走用完了。” 警方了解到,这位父亲姓吴,孩子只有13岁,在回兴某小学读6年级。吴某希望民警能够帮他尽量挽回损失。 邻居反映:小孩经常拿着百元大钞 出手阔绰 办案民警称,当时他们听到此情况被吓了一跳,继续追问吴某细节得知,2008年,吴某家在农村的耕地被政府征用开发,当时给了20余万元的安置补偿款,他将这笔钱用纸和透明胶包裹后,放在家里。“平时自己也没查看过钱。”吴某称,直到有邻居向他反映,其儿子最近用钱出手阔绰,手中经常出现一叠一叠的百元大钞。这时吴某才想起自己存在家里的钱。但当他查看时发现,20余万已经分文不剩。孩子承认:的确偷拿补偿款 已经挥霍一空 了解情况后,民警通过与吴某孩子交流得知,孩子小吴偷拿家里的钱是从2016年春节过后开始。 “每次拿2万元左右,拿走后与自己的一些同龄好友和社会上的人去周边比较有名的温泉景区泡温泉和吃饭。”小吴告诉民警,他还喜欢开车,会和朋友到洋人街开水陆坦克,每小时1000元。 小吴说,一般拿出来的钱都是两、三天就用完,随后再从家里拿,就这样持续了约一个月时间。 小吴还称,为了逃学玩耍,他经常偷偷地用父亲手机给班主任发信息,称自己生病了,需要休息几天。外出时,会叫上几个成年摩托司机一起,每天给司机200元的车费,并包吃包住。 警方调解:当天追回八千余元 建议司法途径挽回损失 据悉,20余万元是吴某一家的家当。如何才能尽可能挽回吴某损失? 民警联系上了经常和小吴一起出行的摩托司机,通过开导劝解,于报警当日晚上找回了8000多元。 民警告知吴某,其余的钱建议在核实用途后,通过司法途经向其他当事人及单位提出赔偿,最后以法院判决为准。 警方提醒,家里最好不要存放大量现金,如实在不方便需要放在家里,则一定要锁好,同时家长也要对自己小孩进行教育和指导,面对孩子这种偷拿家里钱的问题,家长要用冷静的心态思考孩子的内心所想,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的行为转变,平时适当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满足购买需求,并且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