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四大师
撸四大师
关注数: 27
粉丝数: 107
发帖数: 2,385
关注贴吧数: 45
白天,你可以嫌传统拉力重,初速低,磨手指...... 晚上不行,摸黑换皮筋,不论正反抬手就打 晚上还得这个
手搓顶卡檀木贴片 上次旧木弓重生的贴片在最后一步打孔时开裂了,报废,心有不甘,买了块短剑料,紫光檀,重新开整,上次有教训了,先开孔,后修型 总的来说就三步(锯,锉,磨) 用到的工具:锯子,锉刀,砂纸,两个电动工具手钻电磨,基本上能算是纯手搓了吧。 成品图先献上
旧木弓重生之我在顶卡上当贴片 手里有把多年前购置的实木飞虎,积灰太久,成为主战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为了让他依旧发光发热,决定将他改造成一对贴片! 工具简陋,只有锯子锉子刀子,以及唯一带电的电磨,太费劲了。成品只是够用。不过折腾嘛,就这样,结果不重要。
作为一个弹弓佬,我真的怒了 究竟是天道轮回还是恩怨未了,牙都气白了, 兜里是真没家伙啊
传统弓没有什么技巧 四股圆皮击发瞬间向目标甩手扣腕的“力量感” 配上正中的快感,就是传统的头等快乐。 弹弓的不可控因素很多,传统更甚。 击中的快感之外通常会掺着“居然中了!”这类的意外之喜,潇洒过后,快乐翻倍。 传统话题不多,也没什么人讨论配置弓型打法皮筋,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过于简单。不准就练,无他。 对于圆皮,有人味同嚼蜡,有人爱不释手,千人千面,越简单越好玩。
泥丸不好影响心情 这些泥丸没花钱,快递把别家的泥丸和我买的搞混了,联系商家后退款了,泥丸也让我留下了,虽然免费,可品质太差了,夏天手一出汗,脏手脏兜脏弓,好在眼前有条河。大家买泥丸还是要注重品质。虽然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的泥丸。
新手入坑全程记录 铁丝弯成的弹弓应该是留给大多数玩家的第一印象,我也不例外。至于童年弓界剩下的半壁江山则由木叉统领。 铁丝、乳胶管,牛皮兜,三样平平无奇的东西组合起来便能撑住快乐的一片天,当然还有比如今泥丸更猛的不规则石子。 这可能就是传统最初的样子。也是我至今不忍丢下传统的重要原由。 童年之外,首次接触正儿八经的传统是十几年前,中学的日子。 我的第一把弓“王氏速锋”,传统弓型当时很贵,一把铸造卖二百多,各网购平台也没有销售,皮筋必须是1745起步。热门型号1842,2050等。八字扣绑法,没见过琥珀带和绑筋。 过于自信,自信到什么程度呢,新弓新手新皮筋,捏把钢珠就上山,也没有什么练靶这个概念,山上有什么就打什么。常常一无所获。弓臂全是坑,算是瞎打入门了。 第二把弓“野博翼龙”,四股卡球,依旧4股1745打9mm钢珠,这把弓有瞄点,且卡球延长线更为清晰,终于让我体会到了“收获”的快感,战绩出奇的高,很长一段时间上山不离手。 但这把弓也有缺点,尺寸大,略沉,揣兜不方便,弓眼太锋利割皮筋,我也觉得瞄打很费劲,毕竟4股1745的拉力在那摆着,瞄的一久就抖。 某日在山上结识了一位本地弓友,手持10mm冷弯,地上瓶瓶罐罐指哪打哪,出手随意潇洒,这样的人出现在我面前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因为当时我对于弹弓所有的知识与技巧都来自于互联网,主要是各类贴吧。 交谈良久,只一面,就当了我半天的老师,从此潇洒的“估打”也就成了我的理想击发。 第三把弓出自当时的弓匠,山东一位名为“锉刀”的老大哥,已经退圈很久了,8mm的传统冷弯,圆润的翘脚,简单实用,小巧便携,很快成为主站,打法也由找参考瞄准变为估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凭感觉瞎打”,准度较瞄打下降很多,但是随意击发的感觉还是让我深陷其中,况且已经没有出现打弓臂的现象了,还是再进步。 第四把弓是把木叉,自己锯的,首次尝试了“扁皮”,很厚,1.0往上的厚度。绑法是邓飞虎大师那个绑法,那时我还没接触到过顶绑。扁皮相较圆皮的优点在当时并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在尝试过后依旧圆皮为主。 第五把弹弓狗,现如今回头看还是有点佩服自己当时那个折腾劲,某宝上买了八股卡球弓头,撒放,准镜等等,线下找做门窗的店铺搞了根杆,打了孔位,居然组装出这么个破玩意儿来,不过十米内的准度还是能保证的的,我还不止一次的带出去过,少年啊,还得是少年。 分割线,2015年夏天–––––––––––––– 这年我踏上驶向远方的列车,外出求学,这些伴我日日夜夜的玩物,也被母亲深藏。 –––––––––––––– 五年后,因工作穿梭在异乡的山间,望着满山的苍翠,禽类的啼鸣入耳,熟悉又陌生的弹弓浮上心头。 当天回到宾馆,即刻搜索下单,因为这次出差一时半会回不去,我和同事一人一把,我在浏览的过程中发现已经是扁皮的天下了,于是随波逐流。两把檀木的飞虎,几副0.7的扁皮及钢珠在数日之后辗转出现在我的手里。 打不准,根本打不准…… 自信满满的我正准备向同事传授我的弓夫,奈何连续的脱靶已让我薄面扫地,我开始沉默了,极力去思索当年那个感觉。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感觉是练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出差结束的我不甘心,找了无人的林子暴虐红牛罐。一点一点恢复了弓力。后来在多多上,花三十多元买了把冷弯,这价格些许吃惊,当然,按成本一算,几块钱的棒子加二十块的手工还是有点薄利。只是当年无知,愿意花几百买铸造。 冷弯与圆皮这对熟悉的组合让我准度日渐提升,打法依旧是瞎打,凭感觉瞎打,眼角余光看得见弓和被拉长的皮筋,算瞄算估不重要,我就喜欢这样随意瞎打。 练习就意味着开始打罐子,打固定靶,击发次数陡然上升,那费手的程度也就不是一兜钢珠玩一天所能比的,怎么办呢?降配! 降到了1636,钢珠已经不敢玩了,11/12mm泥丸也还算适手。并且,开始尝试扁皮。扁皮带来的又是一种新的快感,圆扁的优缺点我不赘述,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自然了解。 虽然圆的扁的我都玩,毕竟不能拒绝两种快乐,但是冷弯传统弓型在我这依旧是大哥大,若是非得提个原因,那我也能列举列举,便宜,结实,耐用,轻便,简单,兼容性高,我玩扁皮也是传统加塞子,其他夹片卡球圆头之流不感兴趣。 说来惭愧,弓龄确实不短,可准度却不敢恭维,想来也是身居城市处处不便,出手机会甚少。靶箱也有,实在是不喜欢在家打,只有广阔的天地才能玩的更加酣畅肆意! 我们拥有各式各样的身份,成为了各种人,但依然手持着少年的那份纯真,幻想成为英雄。 20150720,西安,一个难得的雨天。
橘皮表面,自己做 闲来无事,手痒痒,想自己做做表面,在@🇨🇳胖狐狸🔥 的指导下购买了锉刀,其他电磨砂纸之类的东西自己有,于是挑了一把做工不是很好的弓,开始整活。 记录一下最后的镜面,用到的工具。
夕阳西下,搂两发再回家 最近也不知道搞哪门子的检查,到处挂着爱鸟护鸟的宣传语,虽说本人只打瓶瓶罐罐,可架不住旁人的眼光,最近的靶场也被清理,弓友们不知去向,玩弓的地方是越来越少,越来越远,呜呼。
缠弓手艺还是得练呐 买了些吸汗带,打算给趁手的几把弓换件衣裳,缠前自信满满,缠后发现进步空间还是很大滴,你们有没有什么诀窍给我分享分享
晒弓贴,本吧头像征集贴 @宅呆屋士💢 大家都在晒弓恭喜吧主上任。 趁此机会,不如每位晒一张自己爱弓的美图,各位欣赏之余,点赞投票,由吧主将人气最高的设置为本吧新的头像。如何
弓友们留下你趁手的配置我参考参考 闲着没事绑了几副皮筋,1636和1535,第一次听1535这个型号,就买来试了下,不知道实际使用效果如何,是真的好用还是商家的噱头,我目前配置下料28,绑长13,打12泥丸,不知道兄弟们是否方便留下觉得好用的配置,借小弟参考参考。 顺便讲讲大家的皮筋都是在哪里买的,有没有性价比高的店铺。
此情此景,赋诗一首 日暮西山黄昏后/ 黄土高坡脚下走/ 儿时玩伴藏入兜/ 弹丸贴身心无忧/ 瓶瓶罐罐皆在眼/ 首发正中喜上头。
玩好弹弓就能玩好其他 弹弓玩得好,其他也就能玩好了,将来有朝一日报效祖国
这玩意根本没法玩 一直觉得能玩这个的都好潇洒好炫酷,绑皮筋的时候心血来潮绑了一副,用了半截pvc管子,试了几发,这东西难度太大,射倒是能射出去,就是乱飞,有没有玩这个的高手,讲讲要点。
天黑了准度就下降,周围一片漆黑,瘆得慌,溜了溜了
就喜欢这三五十元的铁棒子,你说咋整 十多年前玩冷弯,铸造(王氏速锋),卡球(野博翼龙),现在已经根本拉不动四股的1745了,以前也很少听谁练靶,小包一背就上山,啥都不懂,弓都不会握,就自己瞎琢磨,等找到打不准的原因了才发现一直在打弓门,想来也是搞笑。 今天扁皮玩家居多,高初速和轻拉力带来的愉悦让我也深陷其中,好在有扁皮塞子这个东西,让传统弓也能圆皮扁皮通吃。至今还有小部分人喜欢。 已经有过不少人探讨过圆扁各自的优势,我也不赘述, 现在出门时包里还是会放把传统挂上圆皮,扁皮玩累了就甩两发,扁皮玩起来很爽很轻松,但圆皮带来的那个感觉,也值得回味
这么可怕的么? 偶然看到的
新手就是爱折腾 从生态缸一步步转过来的,到目前感觉一切都比较合理了,暂时没用发现什么问题,记录一下过程,供和我一样的新人参考,大神轻喷. 开门见山,介绍一下目前的情况。第一层植物种在沥水篮里,起初步沉淀的作用,利用植物根系拦截一下大颗粒鱼便。纯植物。 初期也是用了架空层,鹅卵石火山石层层铺满,再将植物种至火山石里,翻了一次缸之后发现里面惨不忍睹。 我是多多购置的中号沼泽过滤箱二层,设计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强排口没有触底,根本排不出最底层的污水。植物太少,沼泽面积不够大,也没办法吸收,导致被水泵打碎的鱼便都在架空层沉底或者塞在石头缝里。平时清理一次很麻烦。 故此,撤掉了所有的石头,找了个沥水篮,将植物直接放进去,平时直接将植物提出来吸便,应该会更彻底一点,放完水之后没用什么重量,可比整箱石头好搬多了。 第二层、第三层是自己加的,买了合适的周转箱,手里也有工具,自己打孔,改抽屉。第二层放了羊绒棉和另一种过滤棉,换棉时直接抽出来就可以。不需要动其他部分。 第三层是小颗粒火山石,雨淋下水。本来没有第二层的,但是整个过滤系统不加棉的话,效果确实不是很理想,前期计划加在最后出水口的位置,但是空间有限,思来想去,也不美观,于是多了第二层,为了方便平时换棉,自己改了个简易的小抽屉,有了第一层的沉淀和植物拦截,棉脏的不是很快。 第四层,最下面一层没什么好说的,大粒径滤材培菌,我把出水口略微改动了一下,加了个三通,两个出水口变一个,水流更大些,出水口直接触底,顺便还能吹吹鱼便。 最后再简单说一下植物,北方南向阳台,采光不错,用的水竹和菖蒲,长势都很好,植物是我在龟缸里长了半年才放进去的,根系已经比较发达了。
夜爬,全黑环境,射爽了 夜爬秦岭的一处小山脉,全程无亮,只有手电,四个人,出场筒子如图,电池若干。 先说个我没想到的结果,四个多小时夜爬全程使用,没有一支筒子换电,备用电池完全多余!! 下次我就知道了。治一治续航焦虑。
东东海拐角G1A更换巷南驱动 现在好像改款了,叫G1B,目测增加了磁吸尾盖,打了孔可以装抱夹,但是在侧面,头小了一圈,重量轻了十几克,功能性变强了,旧款可能散热更好一点点。 我买的是成品,50.3灯珠,但是买来发现评论区里大家都说这款和巷南是绝配,而且自带的驱动确实不好玩,也不太好用,无极调光档无法直接关机,锁定后必须恢复出厂设置才能解锁。 于是自己更换了巷南驱动,可玩性上升,灯珠不变,50.3已经够烫了,有大佬用的过万流的灯珠,不知道能否拿的住。 夜she图一楼。#拐角手电#
各位老灯窗台射一波 sst sft 50.2 50.3基本上都是些便宜能打的筒子
家用电动工具购买记录分享纯小白 先给各位问好,两月前,本人在电动工具方面知之甚少,因家里装修原因主动了解,故此分享给相同情况朋友,以供参考,也欢迎更专业的人指导。不喜勿喷。 我是比较喜欢自己动手的,之前骑摩托也拥有了各种套筒、扳手、钳子、等一系列手动工具,用于简单维修和保养。拥有的手动工具以及完全能满足我的需求,故此从没考虑过电动工具。 近期家里装修,涉及到各种安装和打孔,于是想买把多功能的手电钻,一了解发现分门别类眼花缭乱,于是上b站、贴吧默默潜水,大致搞懂了电钻、起子机、电锤等工具的区别和工作原理。 本着能省则省,好用不贵的原则,初期想用一件工具来涵盖我可能涉及到的用途,有了大致的目标:“交流电更适合,能拧螺丝能打孔,品牌靠谱省心”。用于网购家具组装、后期灯具及窗帘安装、墙上各种置物架安装。 第一款:“牧田M0801B”,带冲击功能的交流电钻,功率500w,试了一下,也干了点活,橱柜石材及木材开孔走燃气管,木材瓷砖打孔,很好用,一点不费力,冲击功能几乎没用过,打过一次砖墙,也很轻松。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他的不足之处,拧螺丝不好控制,小一点的螺丝一打就滑牙,拧自攻丝还可以,其他的太勉强。重量3斤多,单手略沉, 总结:适用砖墙、木材、石材、金属开孔及钻孔,拧自攻丝,组装家具勉强用。交流电适合使用频率不高。第二款:“4v电动螺丝刀”,直柄锂电,多多五十块购买,补充了第一款冲击钻的不足,轻便小巧,不插电,松手即停,我拆开看了一下,里面试金属齿轮,一颗18650,续航家用足够,不能换电。用它装了个角钢货架,铝型材的推车,还有自制的乌龟车等,实力派选手,近期装了一部分开关插座,完全胜任,也只能用它,因为得断电。 总结:便宜,适用小家具组装,开关插座安装,擅长拧螺丝,好控制,缺点:扭力不可调,重活干不了。第三款:“东城两用电锤”,900w,26带离合。没想到啊,最终还是买了把电锤,我尝试用第一款冲击钻在混凝土墙上打孔,用冲击功能,发现根本钻不进,钻头也烧了,才打进去几毫米,然后就彻底钻不动,看来只能打砖墙了,用的8个的钻头。考虑到后期安装灯具窗帘及墙上的置物架,于是又购入的电锤,电锤还没用,就不多说了,装修用完扔回老家吧。总的来说,好像也没有怎么乱花钱,以上三款电动工具,我觉得已经基本能满足我的需要了。
目测一下,几米我仅观赏了一会
让你做伸展运动,没让你随风起舞 今天狠下心没带圆皮,只带了扁皮,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起风了,这完完全全影响了我的弹弹道道嘛!晒一下我的靶子,茶叶罐盖盖做的,抗打!
一个月只玩一把弓,对技术有没有帮助? 这年头,手里只剩一把弓的人怕是没有了,那么多,玩又玩不过来,一把弓没打几下,就想摸摸另一把,循环往复,后弓佳丽三千把,个个都想射一发,那能不能给自己定个规矩,一个月就玩一把,一种配置,坚持一个月再换弓换配置。是不是就解决掉了纠结的问题,是不是准度蹭蹭上涨?
木弓的铜头是粘上去的还是钉进去的? 越看铜头越不喜欢,想把他掰掉,想问问大家这是个铜片还是背面有钉子那种东西钉在木头里?如果钉进去的我还真不敢掰,掰了就废了
有请吧友评头论足! 看上颜色和颜值,环氧天罡
终于在闹市找到了可以放心玩的地方 天天在地图上找没人的地方,四处溜达,排查众多片区之后!终于找到了,也不算远,呆一天也没一个人来,林子极密,就算是钢蛋蛋也射不出林子,重要的是‼️,在此发现了工友的足迹,只是还没偶遇,日后得常来了,坐标xian。
这小玩意儿真招人稀罕,顺便回忆下当年 我是小号,但不是新手了,七八年前开始玩弓,那时候网上主流平台根本没得卖,都是贴吧里私下交易的,什么弓兵之家弓兵团冷弯吧等等,第一把弓是王氏的304传统,叫啥名儿忘了,好像是铸造,那时候新手嘛,弓门爆了几个坑,学人家大佬估打甩手呢,结果打手了,疤留到现在,就不喜欢了,打磨了一下送人了,朋友也没落灰,天天出去下货,后来啊,就在贴吧里认识了做弓的,手工冷弯,入过两把,依旧在身边,一个8mm,一个6mm,中规中矩,买过野博的四股卡球,好像叫翼龙,因为太伤皮筋出掉了,那时候也闲,有机会天天上山,直到最近,工作原因天天在山里,就想重拾爱好了,没想到变化挺大的,贴吧也没了,天下已经成扁皮的了,各大平台也在卖弓了,304的也便宜了,以前一百多一把呢,我入手了两把飞虎,一大一小,发现扁皮确实香,太省劲儿了,就是刚回归准头不是很好,慢慢玩呗,图个开心,准不准无所谓,不打手就好,其实已经潜水几天了,看见一些不好的评论,嘴长别人身上买说啥说啥呗,快乐是自己的,天天在时代的洪流里挣扎,不找点乐子怎么行。演讲完毕!谢谢大家!诸位首发必中!
鸷道转向灯更换! 原厂的灯是很亮!也很好看!但是!!!! 太脆弱了吧也,买个原厂的更换还是比较贵的。 一开始能用电胶布缠住,可时间一久,里面的电线裸露出来,短路一次,烧了我的保险!导致全车灯光不亮,喇叭也不响,后来发现是保险烧断了,我再也忍不了这个灯了,于是乎,花二三十,买了一对灯,妥妥的到位,最起码不用担心烧保险了,毕竟,全车无灯光,无表显,无喇叭,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