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四大师 撸四大师
关注数: 27 粉丝数: 107 发帖数: 2,385 关注贴吧数: 45
新手入坑全程记录 铁丝弯成的弹弓应该是留给大多数玩家的第一印象,我也不例外。至于童年弓界剩下的半壁江山则由木叉统领。 铁丝、乳胶管,牛皮兜,三样平平无奇的东西组合起来便能撑住快乐的一片天,当然还有比如今泥丸更猛的不规则石子。 这可能就是传统最初的样子。也是我至今不忍丢下传统的重要原由。 童年之外,首次接触正儿八经的传统是十几年前,中学的日子。 我的第一把弓“王氏速锋”,传统弓型当时很贵,一把铸造卖二百多,各网购平台也没有销售,皮筋必须是1745起步。热门型号1842,2050等。八字扣绑法,没见过琥珀带和绑筋。 过于自信,自信到什么程度呢,新弓新手新皮筋,捏把钢珠就上山,也没有什么练靶这个概念,山上有什么就打什么。常常一无所获。弓臂全是坑,算是瞎打入门了。 第二把弓“野博翼龙”,四股卡球,依旧4股1745打9mm钢珠,这把弓有瞄点,且卡球延长线更为清晰,终于让我体会到了“收获”的快感,战绩出奇的高,很长一段时间上山不离手。 但这把弓也有缺点,尺寸大,略沉,揣兜不方便,弓眼太锋利割皮筋,我也觉得瞄打很费劲,毕竟4股1745的拉力在那摆着,瞄的一久就抖。 某日在山上结识了一位本地弓友,手持10mm冷弯,地上瓶瓶罐罐指哪打哪,出手随意潇洒,这样的人出现在我面前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因为当时我对于弹弓所有的知识与技巧都来自于互联网,主要是各类贴吧。 交谈良久,只一面,就当了我半天的老师,从此潇洒的“估打”也就成了我的理想击发。 第三把弓出自当时的弓匠,山东一位名为“锉刀”的老大哥,已经退圈很久了,8mm的传统冷弯,圆润的翘脚,简单实用,小巧便携,很快成为主站,打法也由找参考瞄准变为估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凭感觉瞎打”,准度较瞄打下降很多,但是随意击发的感觉还是让我深陷其中,况且已经没有出现打弓臂的现象了,还是再进步。 第四把弓是把木叉,自己锯的,首次尝试了“扁皮”,很厚,1.0往上的厚度。绑法是邓飞虎大师那个绑法,那时我还没接触到过顶绑。扁皮相较圆皮的优点在当时并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在尝试过后依旧圆皮为主。 第五把弹弓狗,现如今回头看还是有点佩服自己当时那个折腾劲,某宝上买了八股卡球弓头,撒放,准镜等等,线下找做门窗的店铺搞了根杆,打了孔位,居然组装出这么个破玩意儿来,不过十米内的准度还是能保证的的,我还不止一次的带出去过,少年啊,还得是少年。 分割线,2015年夏天–––––––––––––– 这年我踏上驶向远方的列车,外出求学,这些伴我日日夜夜的玩物,也被母亲深藏。 –––––––––––––– 五年后,因工作穿梭在异乡的山间,望着满山的苍翠,禽类的啼鸣入耳,熟悉又陌生的弹弓浮上心头。 当天回到宾馆,即刻搜索下单,因为这次出差一时半会回不去,我和同事一人一把,我在浏览的过程中发现已经是扁皮的天下了,于是随波逐流。两把檀木的飞虎,几副0.7的扁皮及钢珠在数日之后辗转出现在我的手里。 打不准,根本打不准…… 自信满满的我正准备向同事传授我的弓夫,奈何连续的脱靶已让我薄面扫地,我开始沉默了,极力去思索当年那个感觉。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感觉是练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出差结束的我不甘心,找了无人的林子暴虐红牛罐。一点一点恢复了弓力。后来在多多上,花三十多元买了把冷弯,这价格些许吃惊,当然,按成本一算,几块钱的棒子加二十块的手工还是有点薄利。只是当年无知,愿意花几百买铸造。 冷弯与圆皮这对熟悉的组合让我准度日渐提升,打法依旧是瞎打,凭感觉瞎打,眼角余光看得见弓和被拉长的皮筋,算瞄算估不重要,我就喜欢这样随意瞎打。 练习就意味着开始打罐子,打固定靶,击发次数陡然上升,那费手的程度也就不是一兜钢珠玩一天所能比的,怎么办呢?降配! 降到了1636,钢珠已经不敢玩了,11/12mm泥丸也还算适手。并且,开始尝试扁皮。扁皮带来的又是一种新的快感,圆扁的优缺点我不赘述,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自然了解。 虽然圆的扁的我都玩,毕竟不能拒绝两种快乐,但是冷弯传统弓型在我这依旧是大哥大,若是非得提个原因,那我也能列举列举,便宜,结实,耐用,轻便,简单,兼容性高,我玩扁皮也是传统加塞子,其他夹片卡球圆头之流不感兴趣。 说来惭愧,弓龄确实不短,可准度却不敢恭维,想来也是身居城市处处不便,出手机会甚少。靶箱也有,实在是不喜欢在家打,只有广阔的天地才能玩的更加酣畅肆意! 我们拥有各式各样的身份,成为了各种人,但依然手持着少年的那份纯真,幻想成为英雄。 20150720,西安,一个难得的雨天。
新手就是爱折腾 从生态缸一步步转过来的,到目前感觉一切都比较合理了,暂时没用发现什么问题,记录一下过程,供和我一样的新人参考,大神轻喷. 开门见山,介绍一下目前的情况。第一层植物种在沥水篮里,起初步沉淀的作用,利用植物根系拦截一下大颗粒鱼便。纯植物。 初期也是用了架空层,鹅卵石火山石层层铺满,再将植物种至火山石里,翻了一次缸之后发现里面惨不忍睹。 我是多多购置的中号沼泽过滤箱二层,设计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强排口没有触底,根本排不出最底层的污水。植物太少,沼泽面积不够大,也没办法吸收,导致被水泵打碎的鱼便都在架空层沉底或者塞在石头缝里。平时清理一次很麻烦。 故此,撤掉了所有的石头,找了个沥水篮,将植物直接放进去,平时直接将植物提出来吸便,应该会更彻底一点,放完水之后没用什么重量,可比整箱石头好搬多了。 第二层、第三层是自己加的,买了合适的周转箱,手里也有工具,自己打孔,改抽屉。第二层放了羊绒棉和另一种过滤棉,换棉时直接抽出来就可以。不需要动其他部分。 第三层是小颗粒火山石,雨淋下水。本来没有第二层的,但是整个过滤系统不加棉的话,效果确实不是很理想,前期计划加在最后出水口的位置,但是空间有限,思来想去,也不美观,于是多了第二层,为了方便平时换棉,自己改了个简易的小抽屉,有了第一层的沉淀和植物拦截,棉脏的不是很快。 第四层,最下面一层没什么好说的,大粒径滤材培菌,我把出水口略微改动了一下,加了个三通,两个出水口变一个,水流更大些,出水口直接触底,顺便还能吹吹鱼便。 最后再简单说一下植物,北方南向阳台,采光不错,用的水竹和菖蒲,长势都很好,植物是我在龟缸里长了半年才放进去的,根系已经比较发达了。
家用电动工具购买记录分享纯小白 先给各位问好,两月前,本人在电动工具方面知之甚少,因家里装修原因主动了解,故此分享给相同情况朋友,以供参考,也欢迎更专业的人指导。不喜勿喷。 我是比较喜欢自己动手的,之前骑摩托也拥有了各种套筒、扳手、钳子、等一系列手动工具,用于简单维修和保养。拥有的手动工具以及完全能满足我的需求,故此从没考虑过电动工具。 近期家里装修,涉及到各种安装和打孔,于是想买把多功能的手电钻,一了解发现分门别类眼花缭乱,于是上b站、贴吧默默潜水,大致搞懂了电钻、起子机、电锤等工具的区别和工作原理。 本着能省则省,好用不贵的原则,初期想用一件工具来涵盖我可能涉及到的用途,有了大致的目标:“交流电更适合,能拧螺丝能打孔,品牌靠谱省心”。用于网购家具组装、后期灯具及窗帘安装、墙上各种置物架安装。 第一款:“牧田M0801B”,带冲击功能的交流电钻,功率500w,试了一下,也干了点活,橱柜石材及木材开孔走燃气管,木材瓷砖打孔,很好用,一点不费力,冲击功能几乎没用过,打过一次砖墙,也很轻松。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他的不足之处,拧螺丝不好控制,小一点的螺丝一打就滑牙,拧自攻丝还可以,其他的太勉强。重量3斤多,单手略沉, 总结:适用砖墙、木材、石材、金属开孔及钻孔,拧自攻丝,组装家具勉强用。交流电适合使用频率不高。第二款:“4v电动螺丝刀”,直柄锂电,多多五十块购买,补充了第一款冲击钻的不足,轻便小巧,不插电,松手即停,我拆开看了一下,里面试金属齿轮,一颗18650,续航家用足够,不能换电。用它装了个角钢货架,铝型材的推车,还有自制的乌龟车等,实力派选手,近期装了一部分开关插座,完全胜任,也只能用它,因为得断电。 总结:便宜,适用小家具组装,开关插座安装,擅长拧螺丝,好控制,缺点:扭力不可调,重活干不了。第三款:“东城两用电锤”,900w,26带离合。没想到啊,最终还是买了把电锤,我尝试用第一款冲击钻在混凝土墙上打孔,用冲击功能,发现根本钻不进,钻头也烧了,才打进去几毫米,然后就彻底钻不动,看来只能打砖墙了,用的8个的钻头。考虑到后期安装灯具窗帘及墙上的置物架,于是又购入的电锤,电锤还没用,就不多说了,装修用完扔回老家吧。总的来说,好像也没有怎么乱花钱,以上三款电动工具,我觉得已经基本能满足我的需要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