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 朔州038500
关注数: 1,011 粉丝数: 560 发帖数: 18,025 关注贴吧数: 173
朔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疫情复学”通知 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我校本着“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的原则,提前为“疫情复学”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省、市委各级领导把高三开学工作放在最重要位置来抓,市委陈书记、熊市长、彭市长和市、区教育局刘局长等主要领导多次到我校现场指导,市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防控物资。3月20日由朔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督查验收小组,牵头组织当地教育、卫健、疾控、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我校进行验收,验收一次性过关!3月21日山西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组来我校对开学准备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各部门对我校的准备工作和重视程度给予高度评价! 同学们、家长朋友们,我们可以开学啦! 一、时间安排 现在学校工作人员已把学生的书籍、学习用具、住宿行李分别搬运到你返校后所在教室和宿舍。 23日下午:原跑校学生(包括住在公寓楼、家属楼的跑校生)按班主任的安排分时段把住宿行李、生活用品搬运到学校指定宿舍,然后回家,第二天再到校报到。 强调:所有原跑校生在疫情解除之前必须全程住校! 24日早上7:00—下午6:00全体高三学生到校报到,报到必须分班分门错时错峰进行,每位学生务必按照班主任通知的报到时间、指定校门进行报到! 3月25日正式上课。 二、报到地点 高三1701班——1738班到西校区报到; 高三理一班——理十二班、文一班——文四班、高三艺文、艺理班到雁雲校区(东校区)报到。 强调:高三理一班——理十二班、文一班——文四班学生不得再进入西校区,同学们的书籍和住宿行李已搬运到雁雲校区。 三、携带物品 1、开学前连续14天的《学生健康登记卡》、《活动轨迹图》和《疫情防控诚信承诺书》请打印成纸质版或手写,并请家长签字,开学时务必携带。 2、高三理一班至理十二班、文一班至文四班学生重新带一套洗漱用品(洗脸盆、毛巾、牙膏、牙刷),高三1701班至1738班无需重新准备。 3、疫情解除前实行全封闭管理,严禁校内师生、工作人员出入校门,所以大家要准备好换洗衣物,带足生活费(预收伙食费500元,疫情结束后长退短补)。 4、带好需要补充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四、报到流程 1、按规定时间到达规定校门错峰返校。 2、在校门口排队测温,间隔自觉保持在1米以上。 3、沿消毒毯进入校门。 4、在指定位置找班主任报到,审查《学生健康登记卡》、《活动轨迹图》、《疫情防控诚信承诺书》。 5、回宿舍整理物品(工作人员帮助大家搬运好行李、书籍,我们应感激,不要因动了大家的物品而抱怨)。 6、19:00到班主任提前通知的指定餐厅、指定位置就餐。 7、19:50进教室开班会,上好“开学疫情防控第一课”,班会内容为:疫情防控知识与注意事项、封闭期间纪律要求、课程安排和心理疏导等。 五、特别强调 1、全体学生离家返校时,要测体温,若体温高于37.3℃或有其它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或居家观察,不得带病入校。 2、外省籍学生需在朔城区自行隔离14天方可返校。 2、返校时不相随、不结伴、不拼车,不坐无牌照车。 3、送学生的车辆及陪同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家长将车辆停靠在离校门200米外,孩子下车后立即驶离,避免堵车。 4、返校时全程佩戴口罩(返校后学校配发),学生穿校服,禁带手机。 5、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可聚集扎堆,人与人之间距离必须保持在1米以上。 6、学生必须在指定就餐标识座位上单向就坐进餐;用餐时方可摘掉口罩,用餐时不准说话;用餐结束,立即佩戴口罩,并将餐具统一放到收纳处后,保持一米间距迅速离开餐厅。 7、封闭管理期间不允许家长到校探望、送东西,封闭期间学生如有不适症状等特殊情况,按照防控要求学生离校后不能再返回学校。 家长们、同学们:冲刺高考不能等,疫情防控不能松。特殊时期,联防联控,自我保护,相互防范。敬请师生、家长理解并遵照执行。同时,也请大家相信学校,我们会严格做到校内公共场所全面消杀、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每间宿舍不超3人、师生全封闭管理、加强校门管控严防输入。我们将全力以赴、尽心尽责做到管理无死角,任务无盲区;全力保障学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让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决战高考,赢得2020年高考辉煌! 朔州市第二中学校 2020年3月21日
朔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疫情复学”通知 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我校本着“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的原则,提前为“疫情复学”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省、市委各级领导把高三开学工作放在最重要位置来抓,市委陈书记、熊市长、彭市长和市、区教育局刘局长等主要领导多次到我校现场指导,市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防控物资。3月20日由朔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督查验收小组,牵头组织当地教育、卫健、疾控、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我校进行验收,验收一次性过关!3月21日山西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组来我校对开学准备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各部门对我校的准备工作和重视程度给予高度评价! 同学们、家长朋友们,我们可以开学啦! 一、时间安排 现在学校工作人员已把学生的书籍、学习用具、住宿行李分别搬运到你返校后所在教室和宿舍。 23日下午:原跑校学生(包括住在公寓楼、家属楼的跑校生)按班主任的安排分时段把住宿行李、生活用品搬运到学校指定宿舍,然后回家,第二天再到校报到。 强调:所有原跑校生在疫情解除之前必须全程住校! 24日早上7:00—下午6:00全体高三学生到校报到,报到必须分班分门错时错峰进行,每位学生务必按照班主任通知的报到时间、指定校门进行报到! 3月25日正式上课。 二、报到地点 高三1701班——1738班到西校区报到; 高三理一班——理十二班、文一班——文四班、高三艺文、艺理班到雁雲校区(东校区)报到。 强调:高三理一班——理十二班、文一班——文四班学生不得再进入西校区,同学们的书籍和住宿行李已搬运到雁雲校区。 三、携带物品 1、开学前连续14天的《学生健康登记卡》、《活动轨迹图》和《疫情防控诚信承诺书》请打印成纸质版或手写,并请家长签字,开学时务必携带。 2、高三理一班至理十二班、文一班至文四班学生重新带一套洗漱用品(洗脸盆、毛巾、牙膏、牙刷),高三1701班至1738班无需重新准备。 3、疫情解除前实行全封闭管理,严禁校内师生、工作人员出入校门,所以大家要准备好换洗衣物,带足生活费(预收伙食费500元,疫情结束后长退短补)。 4、带好需要补充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四、报到流程 1、按规定时间到达规定校门错峰返校。 2、在校门口排队测温,间隔自觉保持在1米以上。 3、沿消毒毯进入校门。 4、在指定位置找班主任报到,审查《学生健康登记卡》、《活动轨迹图》、《疫情防控诚信承诺书》。 5、回宿舍整理物品(工作人员帮助大家搬运好行李、书籍,我们应感激,不要因动了大家的物品而抱怨)。 6、19:00到班主任提前通知的指定餐厅、指定位置就餐。 7、19:50进教室开班会,上好“开学疫情防控第一课”,班会内容为:疫情防控知识与注意事项、封闭期间纪律要求、课程安排和心理疏导等。 五、特别强调 1、全体学生离家返校时,要测体温,若体温高于37.3℃或有其它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或居家观察,不得带病入校。 2、外省籍学生需在朔城区自行隔离14天方可返校。 2、返校时不相随、不结伴、不拼车,不坐无牌照车。 3、送学生的车辆及陪同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家长将车辆停靠在离校门200米外,孩子下车后立即驶离,避免堵车。 4、返校时全程佩戴口罩(返校后学校配发),学生穿校服,禁带手机。 5、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可聚集扎堆,人与人之间距离必须保持在1米以上。 6、学生必须在指定就餐标识座位上单向就坐进餐;用餐时方可摘掉口罩,用餐时不准说话;用餐结束,立即佩戴口罩,并将餐具统一放到收纳处后,保持一米间距迅速离开餐厅。 7、封闭管理期间不允许家长到校探望、送东西,封闭期间学生如有不适症状等特殊情况,按照防控要求学生离校后不能再返回学校。 家长们、同学们:冲刺高考不能等,疫情防控不能松。特殊时期,联防联控,自我保护,相互防范。敬请师生、家长理解并遵照执行。同时,也请大家相信学校,我们会严格做到校内公共场所全面消杀、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每间宿舍不超3人、师生全封闭管理、加强校门管控严防输入。我们将全力以赴、尽心尽责做到管理无死角,任务无盲区;全力保障学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让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决战高考,赢得2020年高考辉煌! 朔州市第二中学校 2020年3月21日
右玉县历任领导 任序 姓名 简介及贡献 1 张荣怀 1949年6月至1952年3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江永济。第一次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任期内共组织了四次爱国造林竞赛运动,拉开了绿化右玉大地的序幕。 2 王矩坤 1952年3月至1955年1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李文仁、解润。首次对全县的绿化造林进行了规划,每年春秋两季组织造林万人大会战。发放了解放后的第一批林权证,为右玉县的绿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3 张进义 1955年1月至1956年4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解润。对全县的大片造林、四旁绿化、果树栽培作出了规划,在部分村庄首先试种了果树和杏树等经济林。 4 马禄元 1956年4月至1957年6月,1964年6月至1966年7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解润、薛珊。确立了“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的绿化思路,提出“以林促农,种草种树,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摆开了四十里黄沙洼绿化战役,组织了苍头河等重点流域和四十个山丘绿化会战。 5 庞汉杰 1957年7月至1958年11月任中共右玉县委第一书记。1961年5月至1964年6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解润、薛珊。提出“若要右玉富,必须风沙住;风沙何时住,山川皆有树。”任职期间开展了二战黄沙洼,绿化了县城,大造沙棘护岸林和薪炭林,营造大型防风林带八条,兴修了右玉县第一座水库——滴水沿水库。 6 关毅 1958年12月至1961年4月任职,时任县长解润。确定了“一路、二河、三道梁”的造林绿化思路,开工了常门铺水库,组织了飞播牧草,取得了右玉历史上首次人工种草成功。 7 薛珊 1964年7月至1967年1月任右玉县县长,马禄元1964年10月到阳高参加“四清”运动后,薛珊代理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提出用典型引路的方法,稳中求快地发展林业,坚持堵风口,建林带,引进草木樨种植,使右玉的生态得到进一步发展。 8 王云山 1967年2月至1969年12月任右玉县核心小组组长、右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期间以生产队组建民兵连队进行荒山绿化,十六个公社九十五个大队开始杨树插条育苗。 9 邵培基 1969年12月至1971年5月任右玉县核心小组组长、右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提出“每人种好二亩基本农田,栽好一亩树,种好一亩草。”全县组织五万人的造林大军集中营造大片林。 10 杨爱云 1971年5月任右玉县核心小组组长、右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1971年7月至1975年11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张光熙、车永顺。提出种草种树与农田基本建设、种草与发展畜牧业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乔木与灌木结合的思路,实施林草上山,粮油下湾,建设社队苗圃,建成常门铺水库,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大造防风林、水保林、经济林。 11 常禄 1975年11月至1983年9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车永顺。确定了“长远富农林牧,当年富油糖副”成立了右玉县绿化委员会、林业科学研究所、国营威远苗圃、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在国营林场办起了右玉县第一所林业专业学校。全县三级书记挂帅办林业,大面积引进种植油松、落叶松、樟子松等针叶树种,提前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建设第一期工程规划任务,使右玉成为山西省人工造林最多的县。 12 袁浩基 1983年9月至1989年12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姚焕斗。制定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的农业发展方略,规划并实施了苍头河沿岸农林水全面治理工程,实施飞播牧草和小老树改造,建成全国较早的沙棘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山西绿都沙棘食品饮料公司,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县级沙棘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沙棘科研基地。 13 姚焕斗 1989年12月至1991年10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师发。以兴道路、补河岸、填沟壑、造林网、美村庄为目标,实行一个系统一座山头,一个单位一个林场,机关八大系统一百二十多个单位,分年治理,集中会战,先后营建了七联山、四道岭、大南山、柳沟山等十个造林基地。全县向实现基本绿化达标进军,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树为全省林业建设十面红旗之一。 14 师发 1992年1月至1996年4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杨树昌。提出了“上规模、调结构、抓改造、重科技、严管护、创效益”的十八字林业发展方针,在实现基本绿化达标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全国沙棘工作会议在右玉召开,右玉县被确定为全国十一个沙棘资源建设示范县之一。 15 靳瑞林 现任朔州市副市长,1996年5月至1999年12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李发、陈晋才。提出“乔灌草结合,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绿化模式,实施灌木战略,确立“抓住项目造林,搞好退耕还林,实施封山育林,更新改造残林,扶持个人营林,加大力度护林”的思路,全面铺开通道绿化工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机关团体、干部群众购买“四荒”。省委、省政府把右玉树为全省十二个生态建设红旗县之一。 16 高厚 现任朔州市政协主席,1999年12月至2004年8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陈晋才、赵向东。实施了农村移民并村撤乡、退耕还林还草还牧、种植结构调整“三大战略”,立草为业,发展以生态畜牧为主导的农村经济,构筑以“绿化带、生态园、风景线、示范片、种苗圃”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网络。组织实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并进行绿化美化。 17 赵向东 现任朔州市委常委、秘书长,2004年8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陈小洪。确立建设新型煤电能源、绿色生态畜牧、特色生态旅游“三大基地”,坚持乔灌草立体种植,针阔花科学布局,营林种草上规模,景区景点抓提升,道路绿化创特色,项目造林出精品,苗圃建设增后劲,流域治理树典型,围栏封育抓管护,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右玉县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18 陈小洪 2008年5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现任县长苏连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紧密把握右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按照推动实现跨越、协调、安全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发展方式,实施生态建设“二次创业”,建设富而美的新右玉,生态建设全面提档,生态产业整体增效,生态保护同步跟进,提出了“全力推进新跨越,实现三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在2009年全县GDP21.68亿元、财政收入2.79亿元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到2012年,全县GDP达到8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人均GDP超过7万元(1万美元),让右玉经济社会实现一个大发展、大跨越,成为朔州乃至全省的中上游县
右玉县历任领导 任序 姓名 简介及贡献 1 张荣怀 1949年6月至1952年3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江永济。第一次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任期内共组织了四次爱国造林竞赛运动,拉开了绿化右玉大地的序幕。 2 王矩坤 1952年3月至1955年1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李文仁、解润。首次对全县的绿化造林进行了规划,每年春秋两季组织造林万人大会战。发放了解放后的第一批林权证,为右玉县的绿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3 张进义 1955年1月至1956年4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解润。对全县的大片造林、四旁绿化、果树栽培作出了规划,在部分村庄首先试种了果树和杏树等经济林。 4 马禄元 1956年4月至1957年6月,1964年6月至1966年7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解润、薛珊。确立了“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的绿化思路,提出“以林促农,种草种树,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摆开了四十里黄沙洼绿化战役,组织了苍头河等重点流域和四十个山丘绿化会战。 5 庞汉杰 1957年7月至1958年11月任中共右玉县委第一书记。1961年5月至1964年6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解润、薛珊。提出“若要右玉富,必须风沙住;风沙何时住,山川皆有树。”任职期间开展了二战黄沙洼,绿化了县城,大造沙棘护岸林和薪炭林,营造大型防风林带八条,兴修了右玉县第一座水库——滴水沿水库。 6 关毅 1958年12月至1961年4月任职,时任县长解润。确定了“一路、二河、三道梁”的造林绿化思路,开工了常门铺水库,组织了飞播牧草,取得了右玉历史上首次人工种草成功。 7 薛珊 1964年7月至1967年1月任右玉县县长,马禄元1964年10月到阳高参加“四清”运动后,薛珊代理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提出用典型引路的方法,稳中求快地发展林业,坚持堵风口,建林带,引进草木樨种植,使右玉的生态得到进一步发展。 8 王云山 1967年2月至1969年12月任右玉县核心小组组长、右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期间以生产队组建民兵连队进行荒山绿化,十六个公社九十五个大队开始杨树插条育苗。 9 邵培基 1969年12月至1971年5月任右玉县核心小组组长、右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提出“每人种好二亩基本农田,栽好一亩树,种好一亩草。”全县组织五万人的造林大军集中营造大片林。 10 杨爱云 1971年5月任右玉县核心小组组长、右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1971年7月至1975年11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张光熙、车永顺。提出种草种树与农田基本建设、种草与发展畜牧业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乔木与灌木结合的思路,实施林草上山,粮油下湾,建设社队苗圃,建成常门铺水库,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大造防风林、水保林、经济林。 11 常禄 1975年11月至1983年9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车永顺。确定了“长远富农林牧,当年富油糖副”成立了右玉县绿化委员会、林业科学研究所、国营威远苗圃、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在国营林场办起了右玉县第一所林业专业学校。全县三级书记挂帅办林业,大面积引进种植油松、落叶松、樟子松等针叶树种,提前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建设第一期工程规划任务,使右玉成为山西省人工造林最多的县。 12 袁浩基 1983年9月至1989年12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姚焕斗。制定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的农业发展方略,规划并实施了苍头河沿岸农林水全面治理工程,实施飞播牧草和小老树改造,建成全国较早的沙棘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山西绿都沙棘食品饮料公司,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县级沙棘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沙棘科研基地。 13 姚焕斗 1989年12月至1991年10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师发。以兴道路、补河岸、填沟壑、造林网、美村庄为目标,实行一个系统一座山头,一个单位一个林场,机关八大系统一百二十多个单位,分年治理,集中会战,先后营建了七联山、四道岭、大南山、柳沟山等十个造林基地。全县向实现基本绿化达标进军,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树为全省林业建设十面红旗之一。 14 师发 1992年1月至1996年4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杨树昌。提出了“上规模、调结构、抓改造、重科技、严管护、创效益”的十八字林业发展方针,在实现基本绿化达标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全国沙棘工作会议在右玉召开,右玉县被确定为全国十一个沙棘资源建设示范县之一。 15 靳瑞林 现任朔州市副市长,1996年5月至1999年12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李发、陈晋才。提出“乔灌草结合,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绿化模式,实施灌木战略,确立“抓住项目造林,搞好退耕还林,实施封山育林,更新改造残林,扶持个人营林,加大力度护林”的思路,全面铺开通道绿化工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机关团体、干部群众购买“四荒”。省委、省政府把右玉树为全省十二个生态建设红旗县之一。 16 高厚 现任朔州市政协主席,1999年12月至2004年8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陈晋才、赵向东。实施了农村移民并村撤乡、退耕还林还草还牧、种植结构调整“三大战略”,立草为业,发展以生态畜牧为主导的农村经济,构筑以“绿化带、生态园、风景线、示范片、种苗圃”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网络。组织实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并进行绿化美化。 17 赵向东 现任朔州市委常委、秘书长,2004年8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陈小洪。确立建设新型煤电能源、绿色生态畜牧、特色生态旅游“三大基地”,坚持乔灌草立体种植,针阔花科学布局,营林种草上规模,景区景点抓提升,道路绿化创特色,项目造林出精品,苗圃建设增后劲,流域治理树典型,围栏封育抓管护,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右玉县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18 陈小洪 2008年5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现任县长苏连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紧密把握右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按照推动实现跨越、协调、安全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发展方式,实施生态建设“二次创业”,建设富而美的新右玉,生态建设全面提档,生态产业整体增效,生态保护同步跟进,提出了“全力推进新跨越,实现三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在2009年全县GDP21.68亿元、财政收入2.79亿元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到2012年,全县GDP达到8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人均GDP超过7万元(1万美元),让右玉经济社会实现一个大发展、大跨越,成为朔州乃至全省的中上游县
右玉县历任领导 任序 姓名 简介及贡献 1 张荣怀 1949年6月至1952年3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江永济。第一次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任期内共组织了四次爱国造林竞赛运动,拉开了绿化右玉大地的序幕。 2 王矩坤 1952年3月至1955年1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李文仁、解润。首次对全县的绿化造林进行了规划,每年春秋两季组织造林万人大会战。发放了解放后的第一批林权证,为右玉县的绿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3 张进义 1955年1月至1956年4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解润。对全县的大片造林、四旁绿化、果树栽培作出了规划,在部分村庄首先试种了果树和杏树等经济林。 4 马禄元 1956年4月至1957年6月,1964年6月至1966年7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解润、薛珊。确立了“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的绿化思路,提出“以林促农,种草种树,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摆开了四十里黄沙洼绿化战役,组织了苍头河等重点流域和四十个山丘绿化会战。 5 庞汉杰 1957年7月至1958年11月任中共右玉县委第一书记。1961年5月至1964年6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解润、薛珊。提出“若要右玉富,必须风沙住;风沙何时住,山川皆有树。”任职期间开展了二战黄沙洼,绿化了县城,大造沙棘护岸林和薪炭林,营造大型防风林带八条,兴修了右玉县第一座水库——滴水沿水库。 6 关毅 1958年12月至1961年4月任职,时任县长解润。确定了“一路、二河、三道梁”的造林绿化思路,开工了常门铺水库,组织了飞播牧草,取得了右玉历史上首次人工种草成功。 7 薛珊 1964年7月至1967年1月任右玉县县长,马禄元1964年10月到阳高参加“四清”运动后,薛珊代理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提出用典型引路的方法,稳中求快地发展林业,坚持堵风口,建林带,引进草木樨种植,使右玉的生态得到进一步发展。 8 王云山 1967年2月至1969年12月任右玉县核心小组组长、右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期间以生产队组建民兵连队进行荒山绿化,十六个公社九十五个大队开始杨树插条育苗。 9 邵培基 1969年12月至1971年5月任右玉县核心小组组长、右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提出“每人种好二亩基本农田,栽好一亩树,种好一亩草。”全县组织五万人的造林大军集中营造大片林。 10 杨爱云 1971年5月任右玉县核心小组组长、右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1971年7月至1975年11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张光熙、车永顺。提出种草种树与农田基本建设、种草与发展畜牧业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乔木与灌木结合的思路,实施林草上山,粮油下湾,建设社队苗圃,建成常门铺水库,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大造防风林、水保林、经济林。 11 常禄 1975年11月至1983年9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车永顺。确定了“长远富农林牧,当年富油糖副”成立了右玉县绿化委员会、林业科学研究所、国营威远苗圃、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在国营林场办起了右玉县第一所林业专业学校。全县三级书记挂帅办林业,大面积引进种植油松、落叶松、樟子松等针叶树种,提前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建设第一期工程规划任务,使右玉成为山西省人工造林最多的县。 12 袁浩基 1983年9月至1989年12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姚焕斗。制定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的农业发展方略,规划并实施了苍头河沿岸农林水全面治理工程,实施飞播牧草和小老树改造,建成全国较早的沙棘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山西绿都沙棘食品饮料公司,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县级沙棘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沙棘科研基地。 13 姚焕斗 1989年12月至1991年10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师发。以兴道路、补河岸、填沟壑、造林网、美村庄为目标,实行一个系统一座山头,一个单位一个林场,机关八大系统一百二十多个单位,分年治理,集中会战,先后营建了七联山、四道岭、大南山、柳沟山等十个造林基地。全县向实现基本绿化达标进军,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树为全省林业建设十面红旗之一。 14 师发 1992年1月至1996年4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杨树昌。提出了“上规模、调结构、抓改造、重科技、严管护、创效益”的十八字林业发展方针,在实现基本绿化达标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全国沙棘工作会议在右玉召开,右玉县被确定为全国十一个沙棘资源建设示范县之一。 15 靳瑞林 现任朔州市副市长,1996年5月至1999年12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李发、陈晋才。提出“乔灌草结合,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绿化模式,实施灌木战略,确立“抓住项目造林,搞好退耕还林,实施封山育林,更新改造残林,扶持个人营林,加大力度护林”的思路,全面铺开通道绿化工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机关团体、干部群众购买“四荒”。省委、省政府把右玉树为全省十二个生态建设红旗县之一。 16 高厚 现任朔州市政协主席,1999年12月至2004年8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陈晋才、赵向东。实施了农村移民并村撤乡、退耕还林还草还牧、种植结构调整“三大战略”,立草为业,发展以生态畜牧为主导的农村经济,构筑以“绿化带、生态园、风景线、示范片、种苗圃”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网络。组织实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并进行绿化美化。 17 赵向东 现任朔州市委常委、秘书长,2004年8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时任县长陈小洪。确立建设新型煤电能源、绿色生态畜牧、特色生态旅游“三大基地”,坚持乔灌草立体种植,针阔花科学布局,营林种草上规模,景区景点抓提升,道路绿化创特色,项目造林出精品,苗圃建设增后劲,流域治理树典型,围栏封育抓管护,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右玉县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18 陈小洪 2008年5月任中共右玉县委书记,现任县长苏连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紧密把握右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按照推动实现跨越、协调、安全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发展方式,实施生态建设“二次创业”,建设富而美的新右玉,生态建设全面提档,生态产业整体增效,生态保护同步跟进,提出了“全力推进新跨越,实现三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在2009年全县GDP21.68亿元、财政收入2.79亿元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到2012年,全县GDP达到8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人均GDP超过7万元(1万美元),让右玉经济社会实现一个大发展、大跨越,成为朔州乃至全省的中上游县
右玉县突出“六个宣传阵地”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效果 入冬以来,右玉县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特色教育,实现交通安全宣传零死角,有效预防冬季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一是加强企业宣传阵地。利用企业人流、车流集中的优势,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警示片等形式,广泛宣传违反道路交通规则的危害性,进一步提升企业职工守法意识。二是加强路面宣传阵地。开展“文明劝导”、“温馨提示”等活动,加强对路面违法人员的现场教育,杜绝酒驾、无证驾驶、超员等违法行为,并发放宣传资料。三是加强学校宣传阵地。通过开展识别交通信号灯讲座、组织观看交通安全专题片、发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手册等宣传资料等形式,在全县中小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四是加强服务窗口宣传阵地。通过交通违法处理大厅、车管业务办理大厅、事故处理室等服务窗口收集资料,及时更新完善宣传资料,并在窗口处摆放,警示驾驶员引以为鉴,规范行车行为。五是加强媒体宣传阵地。着力构建“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四位一体的交通安全媒体宣传网络,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报道宣传活动,营造“文明交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六是加强农村宣传阵地。通过深入农村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形式,针对农村道路常见的违规载人、无牌车上路、驾驶报废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进行重点宣传,不断提升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确保群众安全出行。
右玉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燃点煤制旺火和严控烟花爆竹燃放的通告 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将至,燃放烟花爆竹和燃点煤制旺火高峰也随之而来,如不加管控,将导致空气污染指数急速上升、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保障全县群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按照《右玉县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部署,经研究决定,从2018年2月1日起,在规定区域内禁止燃点煤制旺火,严控烟花爆竹燃放。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禁止燃点煤制旺火和严控烟花爆竹燃放区域: (一)县城建成区内禁止燃点煤制旺火和严控烟花爆竹燃放:西至官屯路,东至紫林苑小区,南至南街村,北至张家店村、北街村所围区域。 (二)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禁止燃点煤制旺火和燃放烟花爆竹: 1、车站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 2、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区域内; 3、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 4、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区域内; 5、文物单位、旅游景点、山林、苗圃等重点防火区内。 二、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在预警区域范围内一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燃点煤制旺火。环保、气象部门应当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三、公安部门是禁止燃点煤制旺火和严控烟花爆竹燃放工作的主管部门。安监、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环保、交通、住建、民政、教育、供销、宣传、邮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烟花爆竹和旺火管理相关工作。乡镇、社区、村委会和小区物业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实施工作。 四、举办烟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许可后实施。 五、违反本通告规定的,由公安、安监、环保、住建、交通和市场质量监管等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劝阻和举报违反本通告的行为。举报电话:110。 七、本通告自2018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右玉县人民政府 2018年1月16日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