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lee4048 sandlee4048
关注数: 50 粉丝数: 151 发帖数: 5,901 关注贴吧数: 53
给那些看不懂超体的人 看了下网上的评论,许多人认为此片太过意淫,甚至连科幻片都算不上,但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第一次抛开无脑的西式科幻风格,开始探究内心的存在意义。 这部片子的伟大在于探讨哲学中争论了几千年的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其实这部片子很好懂,说白了就在于意识控制物质,以及自我意识和宇宙物质间的关系,他通过一个生活显而易见意识控制物质的例子:比如你的大脑可以控制你的身体,而你的身体是由物质所构成,只不过把这种现象发散到整个宇宙中去罢了,有一定的哲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这部片子讲的是什么,大脑开发了百分之几不过是一个具象的比喻,他说的是人的思想在进入一定境界后就可以不受物质的影响和局限,不受欲望的局限,比如人吃饭,狗吃屎,这是在人类所看来很有立场和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其实对于大自然来说,这两种动物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 人习惯用物质的眼睛看世界,其实所看到的世界也不过是一种感觉上的,精神上的存在,所以说到底,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我精神意识在感觉,也就是说,其实在你的脑后是一个巨大的意识体,覆盖整个宇宙,只不过这个意识体是有层次的,第一层就是作为生物体个体所感受到的自我,这个自我总是习惯于把注意力放到物质的眼睛上面,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却不知自己其实就是整个宇宙,这也是影片结尾那个我无所不在所表达的意思,第二层在我理解为我们抬头可见的太阳,其实我们是来自于那里的。第三次可能比较深奥,也就是宇宙意识。 影片的那个控制物质和别人的意识,包括最后控制时间,也是切实可能发生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相互有联系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联系的物质是永远不可能相遇和相互影响的,即使存在这样的情况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无法察觉和举证它,而有联系的物质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如何影响则看你所使用的方法了,最后的控制时间其实也不是控制,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你能随意地查阅过去及未来。 这部片子有着非常浓厚的佛学思想,西方社会能拍出这样一部片当真了不起。
【中哲】谈佛学,论六道轮回 最早是想回复吧友的一些话,结果越写越复杂,所以单开一帖,还让有佛学基础的吧友参与讨论。 回复 @田里甲 好吧,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深入一点来探讨,前面已证得意识不灭,既然意识不灭,何以见得其余五识会灭?先不谈佛祖是否说过六识不灭,其实六识不灭佛祖说过,在楞严经里可以找到,无法得到理解的原因就是1.不符合自然科学观,2.不符合自身感观先验性。我力求用简单易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示例去说明佛法里一些基本的道理。 其实我举的例子你没有认真深入去体会,我再从内在感觉和外在运行规律去说明吧,比如你认为人聋了就听不到了,瞎了就看不到了,我问你一个又聋又瞎的人在梦里难道会看不见,听不见?他在梦里难道也必须扮演一个又聋又瞎的角色?肯定不会,不谈梦,就说你闭上眼情回忆起一段往事,你没用视觉没用听觉,是不是这个回忆就体验在听觉视觉里?试问一段回忆既没有听的东西存在,也没有看的东西存在,这段回忆还剩下什么可以体验的? 这虽证不得死后不灭,但最起码,六识想见听见看见跟你的感观没有必然的联系。再来谈是否不灭,不论哪一识,都必须有一个受体,也就是一个感觉者,这个感觉者是谁?这个感知者是“自我”,这个“自我”是绝对不灭的存在,我前面已证得,因为“自我”与“他”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这在物理上也能理解,任何一组相对的概念没有其一则必无其二,比如世间无“长”,则没“短”的概念,无“里”则无“外”的概念,无你则无我,但先验性已经说明世间有你,也有我,则说明我是不灭的,但你会说,我消失,相对于我的世界也就没有了,这也说的通啊?的确,这在概念上是说的通,但世间法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在世间所存在的任何一组概念,既然出现则必不会消失。这里面的机缘比较难解释,你可以自己去体会是不是那样。
【话题】在2吧的一篇非常经典关于”自我“的文章 作者讨饭丫头,转过来给大家看看。 每个人都是自己,但同时你自己所认为的自己却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你不可能不是自己,醒时的自己也是,梦中的自己也是,生生世世的自己也是,更高层意识的自己也同样是。只是这些都是永远在变化的,变化的就不是究竟的自己,而这所有的不断变化的自己内那同一个永恒不变的本质才是唯一的究竟实相,那也是你的本来面目。究竟实相一刻都不曾离开你,只是你未曾认出它而已,你自己的本质这个秘密是最公开也最难令人发现的秘密…… 究竟实相是超越二元性语言无法言说的,即便是“存在”这个词的概念也必然暗示了一个相对的“不存在”,所有心智中的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所在,只要还有问题就是心智还在运作,那样就只是心智在自寻烦恼,与你的本质无关。 相对便意味着分离,分离便造成对立的各种苦。假如只存在一个东西,便无法区分为存在与不存在两者了。如:只有“空”。那么空也不必再定义为空了,因为不存在不空,所以若只有一个便无须定义,所有语言都是二元性的,所以一但下定义便落在二边。而万物的本质是超越心智概念定义的。 很多人的观念里认为一切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其实一切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本质上一切都是处于“不存之存”的状态,那是一切的本来状态。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既然有感知到苦与乐,那么必然是有一个受苦者或享乐者“存在”,其实并不是这样。没有受苦者或享乐者同样可以“感知苦与乐”。所谓存在既非感知者也非被感知者。存在感是源自本质感知到另一部分自己,由于这另一部分自己是心智分别出来的,所以所谓的存在感同样是心智创造出的二元性的假象,它并非本质。 当心智完全静止没有任何相对物的情况下的单纯的觉知,也就是佛法中所说的——佛者,觉也。有觉知必然意味着有觉性,严格来讲这里的“觉性”并不能说成是觉知,若无觉性感官觉知不可能存在,若无感官觉知觉性也无从体现。我从前说过“宇宙就是一体不二的无限觉知”这句话,绝对的本质“觉性”有着通过无限种的觉知类型(生命)来体验其自身之无限性,所以觉性不被感知所限,而是觉性创造其无限的感知方式与无数的心智分别出来的假有的感知者从“外在”来感知其自身。一个生命感知到另一个生命就是觉性通过个体感官生命在觉知自己,当然另一个也一样,所以一切生命背后的觉性本是同一个觉性,唯一的觉性由此进入“相对存在”(我喜欢说觉性是绝对境界,而有个体心智主客分别的境界就是相对境界)。 感知可以没有一个我在感知,也就是所谓开悟者的状态。因为本质上感知者与被感知物两者是由心智自一体的觉知中分别出来的。当觉性通过个体生命意识焦点来感知时仍然有一个似乎是个体性的“我”,因为它觉得自己在活在一个生命体中时仍然必须通过这个身体去感知,这是有机生命体的感官限制的缘故(除了肉体感官之外个体意识都有内在感官,那是相对不受限的感知方法,也是意识本自具足的感官,本来每个人应该也可以随意应用,只是在我们现在的人类看来这能力已经渐渐退化了,但这些能力虽退化却永远不可能消失,还可以通过练习与应用修回来的,其实在每晚梦中每个人无意识的都多少在用)。 开悟者已完全解脱了心智概念中的自我,已不再与心智中的自我认同,而是恢复到“本来面目”了,开悟者的存在虽然更接近本质但是在有物质有机体时仍然有一个意识焦点上的限制,但心智中分别出的自我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开悟者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没有了做者,一切行为好像自发的发生,身体已经被身体意识的本能接管了,而本我(开悟者)只是一个观照者,观照着自己的一言一行,而好像是看着别人一样,也就是开悟者已经不完全在物质身体中了,虽然与身体仍然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对开悟者来说物质身体只是他的一件工具,他清楚的知道没有这个工具只是没有了肉体感官,而仍然可以使用内在感官,丝毫不会影响到他本质的存在状态。虽然它也完全可以操控物质身体,但那对于开悟者是比较费力的事,所以开悟者更喜欢“看”,而这看既是又不止是通过身体的眼睛在看,而是于当下通过身体的所有感官同时在感知,说“看”已经不能表达这种状态,所以说“照”更贴切,在观照中感官下的一切细节都被照见了,开悟者可以一边与你深入的谈论一个问题一边仍然可以知觉到身体侧面很远的地方的细小动静,并且开悟者除非必要不然一般不会去“操纵”多余的行为,他的行为只针对必要的事… 作为感知者的“我”与被感知者的“他”只是来自心智的概念,当心智认同一边为感知者的同时便创造出另一边的被感知物。单纯的觉性不能称其为存在,因为首先觉性本身并不是一个客体或对象,另外它的存在也不需要一个实体来达成(在催眠状态或梦境中便有所体现),它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它就是唯一。另外因为存在必然有一个相对于参考者存在的参考物才可以说相对于什么存在, 而本质上不存在任何相对的参考物,参考物与参考者两者本是源自同一个觉知经由心智分别出来的,而心智的各种功能同样是觉性的工具,当心智与一切觉知都止息时,除了单纯的觉性什么都没有,这种本来的状态下存在这个词就没有了意义,究竟上只是绝对的无限的觉性,这个无限的觉性通过创造无数的焦点经由无数的心智再创造出无数假有的感知者与被感知物,所谓宇宙万物无一非此,而这一切的背后的本质是:一个无限的觉性。
【交流】再谈意识为何物 这个问题吧友一再讨论,但真正能对其理解透彻的没几个,我也思考这个问题好几年了,现在把那些教科的,固化的观点先丢到一边,一点点的从现实世界来剖析何为意识,不懂的也向吧友请教。 首先,意识似乎是来自于大脑,这个大家都没有意见,意识里有个很难理解的东西就是“自我”,“自我”是怎样产生的呢?这是很困惑的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只有一个自我,其它任何一个“自我”对于本体来说,都属于“外在”的第三人称,不是真正的“自我”。这样就引出了一个相对的概念“内在”与“外在”,或者叫“本方”与“他方”。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概念没有一个绝对性的存在,比如,“本方”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即便是对自身而言,“本方”也不是一个绝对性的存在,比如,你将自己的大脑作为“本方”的话,你身体的其它部分就是“他方”了。 还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的是,感知这东西要存在,必须要外在的跟你发生联系,你才能感知,而这种联系还必须是物理性上存在的。比如,你要看见某样东西,必须要有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你才能“看见”,你要听见什么响动,必须要有音波进入你的大脑。对于没有物理性联系的,比如超声波,它对你的身体没有物理上的联系(超声波不能让你的耳膜产生物理上的震动),你就不会感知它。这至少能证明的一点是,现实世界是物质存在的。 再来看看意识的特性,许多人将意识解释成各种物理现象,比如,疼痛是因为伤害到了痛感神经,而痛感神经是解剖学上物理存在的。能看到各种颜色,因为这是不同波长触动到了你的视觉神经,而视觉神经是解剖学上物理存在的。这似乎证明了意识没什么。 好吧,这说的有道理,但这些解释都是外在的,你依然无法用物理解释“好疼!”,“美丽的紫色”,“心痛的感觉”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而这些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物理能解释吗?从这里我们就有必要将意识和物质区分开来,至少是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为什么呢,还是从上面的那些例子说明吧,麻醉时,医生一直在伤害你的神经,你却感觉不到疼,睡着时,有人拿灯照你的眼睛,你却看不见,同样一个失恋的故事,前一秒可能悲痛欲绝想跳楼,也许一转念就觉得无所谓了,再举个生猛一点的例子,你已经挂了,一个变态狂还在拿斧子劈你的大脑,注意,正在伤害你意识产生的地方,请问你能感觉的到疼吗? 好吧这跟意识的关系不太大了,姑且在此将“自我”理解成意识吧,这就是意识非常奇怪的地方,从上面的例子能看出,意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及转移性。 何谓转移性?时间的转移和空间的转移,比如一念之间从古至未来,或者从地球到太空。 这些特性是物理的、物质的世界能具备的吗? 这似乎说明了意识的产生违反物理规律,甚至是在跟物质特性作对,我们知道,物质不会凭空消失,最多只会相互转化,那么意识呢,是不是意识会凭空消失?比如死人?当然,死的不是自己,他丧失了行动能力,有没有意识没法告诉我们,我们也不能妄下结论他没有意识了,但我们可以拿自己举例,比如在我们熟睡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说明了意识会凭空消失? 但奇怪的是,意识在熟睡的时候消失的话,为什么醒后又自己回来了?这说明了意识能一会出现,一会消失?看来意识真的很奇怪。 再来看看我们的世界是怎么回事吧,很多东西的出现都是相对的,比如物体之间要产生诸如温度,速度,空间,时间等等概念的时候,它们必须要出现相对运动,没有相对运动,这些概念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些个概念真正要成形的话,必须要有第三方来证明它们的存在,这个证明的东西,就是意识,或者“自我”。但这种说法也不对,最好的说法是,在宇宙开天辟地的那一刻起,它们就都同时存在了,少了哪一个都不行。比如没有时间,意识也不能存在啊,因为没有时间,或者时间最小等于零的那一刹,你如何能感知到存在?因为感知也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没有意识,其它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因为对你而言,天地间什么都没有了。 但这个世界是真真切切摆在我们眼前的,这说明了意识是存在的,死后是不是没有了?世界消失了?对于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只想问,那在你出生前,世界也是没有的?你一出生,世界就跟着你一起出现了?看来你才是世间伟大的主宰。 有人说,世界还有,只是你没有了,那我问,世界还有是怎么体现的?别人体现的?但对于“我”而言,别人就是第三方的物质世界,都没有区别。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世界是永远存在的,而“我”也应该是永远存在的。 这很难理解,但我认为这才是真理,之所以感觉难以理解的是“理解”必须是一个时间过程,要有记忆的因素在里面,还需要思考,但对于“存在”但处于失忆或无法完成思考的过程来说,我们无法理解,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从前面讲的意识的特性来看,因为没有了大脑物理结构的“约束”,这个“我”肯定是非常无序混乱并且遍布宇宙而存在的,换句话说,你不以肉身存在的话,那你就是时空中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察”,“看见”。 有点匪夷所思,但我现在明明是存在的啊,我没有遍布宇宙,甚至和别人交换身体都不可能实现啊。为什么你就变成了你呢? 因为你的身体给你限制了,就拿“思考”来说,必须要求“我”专注于一件事上,而且随时从大脑给你的“记忆”区域存取接收的信息,并且通过大脑的结构这个东西来完成思考过程,这个思考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你的脑子好不好使。有人说,不对啊,我睡着的时候明明没有意识啊,这不能说明你没有意识,只能说明你的大脑无法“存取”那个时间段的感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时你遍布宇宙,另一种是当时你在做梦。 问题又来了,好吧,就算我遍布宇宙,我在思考某个问题时应该这个“我”就回到大脑里了吧。但同学们思考问题时为什么“我”又跑到他们的脑子里去了?这不是混乱了么?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说宇宙的起源是相对的话,那这种相对不止一对,比如说,人和人之间可以比身高的“长”和“短”,筷子之间也可以有“长”和“短”,树木之间也有“长”和“短”等等,只要出现一对概念这种相对就会无限下去。所以,“我”也有无限种,你可以看成是各种分身。 把相对作为是维度一种结构的话(我不认为时间这维度划分是正确的),那么这种维度有无数种,意识在我理解也是一种维度,它也有无数种,并且相互之间垂直(这种垂直千万别理解成了空间里的垂直)。 好吧,就算你说的有道理,那为什么我只进入了这个身体,却不进入别个的那个身体?我前面说过,意识的存在是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的,而大脑的结构就是让意识能从中产生,换句话说就是大脑的结构具有很不稳定的特点。我们来看看,生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物质一点点进化来的,这个进化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外观上的变化,如从低等生命进化为高等生命,另一个是内在的变化,即意识变化,外观比如大脑的进化也慢慢约束了意识的发展方向,举个例子,在一个平面象限中,比如你在第一象限,当你离原点越近的时候你进入其它几个象限有可能性就更大,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对意识而言,也是一样,想要进入其它的象限,你必须不再专注你的大脑结构中,这样你才有机会进入其它的大脑,怎样不专注呢,睡的很死的时候,或者你挂了的时候,只是那时候天知道你还是不是你。 从这里得出总结: 意识是从宇宙物质产生的一刻起而产生的,当物质产生时,会自动形成一个对立面来“衬托”物质的存在,所有的存在都必须是相对的,这样才能有意义,但概念是没有办法同时在事物上存在的,而必须是分离开来的,比如“有”和“无”,你不可能同时描述一个事物既“长”又“短”,既“有”又“无”,想像一下在宇宙产生的那一刻,这些概念的出现,横向上出现时间,纵向上出现空间,垂直向出现意识。很明显,这里有个量度,比如时间的快慢,空间的大小啊,这是怎么体现的呢,我觉得还是要从宇宙的有无时说起,在宏观上来说,相对的概念是同时出现并分离的,但在微观上,我认为这种相对的概念是有顺序的,比如先出现长,再出现短,这个有点难以理解,其实答案就在自己的大脑里,比如两支木棍比长短,你会先认为哪个长,再认为哪个短,其它所有的概念我们都必须这样来理解,比如什么前后,里外,大小之类的,你会说,不对,这只是你思维需要时间来判断,但你也不得不承认,思维具有这种单一性,微观世界也必须有个先后,这个先后是否能说明,物质是一时出现一时消失,一时长,一时短的呢?我认为是这样的。这种不一样的规律也直接形成了物理世界量变和质的转化。 这种一时一时出现的现象,也许可以理解成波动的来源,而这种波动的频率,也决定了我们处于何种世界里。
FreeSDK官方翻译群招收新人 我们是一群cryengine爱好者,自发组建了官方文档翻译群,令人意外的是如今它得到了crytek中国官方的支持并成立了交流平台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ryenginecn.com%2F&urlrefer=5fedfb40814db118a145561ab0c065a7,而且我们的翻译结果将可能成为正式的cryengine3 Free SDK官方中文文档,这无疑使我们的翻译活动变得非常有意义。 不过,由于Free SDK文档相当庞大,而参与者大多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翻译(也并非专业翻译人员,目前已有30余人参与,人力有限),所以我们非常欢迎有更多的朋友加入进来。尽管暂时没有报酬,但翻译过程本身也一种学习,同时你也能在这里认识更多朋友。 如果你仍然感兴趣,请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 参与翻译的方法 请先加入(FreeSDK官方文档翻译)QQ群170549244,由群主孤岛喂鸡和老卢负责协调处理翻译相关事务。 2. 想参与翻译的朋友,QQ联系孤岛喂鸡,将你想翻译的章节目录复制给孤岛喂鸡,沟通后,该章节的翻译任务就正式分配给你了,孤岛喂鸡同时会在翻译进度表里注明该章节已经被领取。 翻译要求 1,热爱FreeSDK的所有相关爱好者 2,因为文档翻译量较大,所以参与者必须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 3,因文档涉及一些专业词汇,请参与者最好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或图形软件(如3dsmax)基础 内部参与者将能共享所有的文档翻译内容,此外还能分享其它的群内共享资料,大家有什么翻译上问题可以在群里自由发言讨论,群内成员将尽己所能地给予解答与帮助。
我死以后 我确信自己是真的死了,在此之前,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即将停车的发动机,人生 的每一个步骤,身体每一个运转的细节,我都能感受得到。我发现身体真正痛苦的来源是对 生的依恋,有时并非思想上的,而是身体上的,不由自主。那是一种想要牢牢抓住却无能为 力的坚持,这是痛苦的根源,极端的痛苦。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就像是房间电灯的开关,还是 一样接一样地关闭,所以最终我放弃了,在那一刹那,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详和快乐, 就像是人们常说的逆水行舟,当水流越来越急,舟越来越破的时候,再拼命地划都不过是徒 劳的,相反如果顺流而下,还能感受到飘流的乐趣。原来换一种方式来感受,死亡也是一个 正常和必须存在的过程。 对此我感到困惑和不安的是,为何一切都没有陷入虚无,我真的死了吗?我能看到万家灯火 ,却要忍受梦游一样的飘荡,于是我变狂燥,在无人的田间大声地咆哮与挣扎。 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我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我死了,经历了生命痛苦的洗礼,我不再是 “人”,而是亡灵。我看到了也许并不是真的看到了,而是想到了。那我是用什么在想?大 脑?显然不是。。。 继续地游荡,我觉得自己非常的混乱,似乎是一层一层地翻转着,又似乎在进入一个深不见 底的黑洞里,我感到很害怕,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我无力地被撕扯,翻转,越跌越低,不 ,那并不是一个向下的过程,而是一个进入更深层面的过程。我越入越深,恐惧感在增加,终于我到了最深处,也被完全翻转了。又醒了? 这是死后所感受到的么?
开一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探讨(看不懂的请绕道) 在这个问题上先要分开意识和物质的区别,这不能一起说成是什么“客观世界的存在”,很多人在对意识解释时都在用外表象来解释的,所以将其归为 物质范畴,若跟吴大江定义的意识就是物质,这根本没办法去说清楚问题,意识都是物质了,那还分什么区别。 吴同学的问题是看不到自我,所以将意识归为物质类了,实际上它们有不可调和的地方。 我先不对物“物质”这个词作什么深入的解释,我对百度百科对于物质广义的解释持怀疑态度,只是支持它狭义的说法。 我对意识的理解为:“物质内在表现”,换句话说,就是“自我”,当然真正意识并不只有这点内容,还包括了其它的组合结构,情感之类的,但很多人看不到的是意识的基本组成“自我”,比如身上挨刀会痛,外在只能描述触动了痛感神经,那个痛的感觉就是自我。 若按吴同学的说法, 信息,想象,都叫物质,我相信很多人仅在直觉上都不能接受,许多的词汇并不是先有其定义,再有词汇,然后被理解,而是先有知觉,再有词汇,然后有定义的。比如百度那个关于物质广义解释的词条,说句不好听的话叫放P。 不破不立,我先来立论吧。 意识和物质,生和死的问题争论了千百年,即使在唯物者的眼中科学发达到现在的地步,对于物质和意识的争论仍然没有结果,一个发展只有一百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萎缩的马哲唯物理论妄想推翻几千年来各国哲人集聚的精华思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奇点,存在产生于相对,第三个量构成有序世界,当然先是要承认奇点状态的存在,这在数学上能被证实,比如极限状态和无穷大无穷小交叠态,奇点状态是什么都可能发生,所有定律失效的。 我不相信大神什么的,世界的存在是讲一个“理”的,这个理就是“相对”,一旦产生,就被执行,这是理,我相信世间万物,能所见的必是遵同一个“理的”,越接近点,不确定性越大,这在数轴上和量子力学里也能被证明,而奇点是无理的,确定态产生于不确定,这也是事实,所以对于那些宿命论者所说的什么命中注定我是很反感的,世界就是由不确定产生的,这也和相对的说法相符,出现确定,必然有不确定,有长必有短,有先必有后,有里必有外,只有这样产生的相对,存在才有意义。 第三个量不好说,因为仅凭两个相对的量是无法形成有序世界的,它还是混沌一片,这个量是我们这个世界物理定律的来源,它的产生是无数中的一种,比如普朗克常量,它一出现就定义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律。它一出现,世界才有维度,这个态在奇点下有无数种,无法被现在的世界察觉到。就像两列相遇的波,只有相同频率的才能相互影响。 再来说意识和物质,说意识先要对“自我”要有认识,这个自我也是和物质相对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相对量,这也是存在的意义,也是说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决定意识都是错的,它们同时产生。 存在是整体的,而察觉是部分的,说存在,不能说物质客观的存在,也不能说意识所见的存在,只有这两者同时影响才对彼此有所“察觉”。 再来说意识的产生,任何两个相对量必有临界点,比如长和短,当它们相同长的时候就是临界点了(这只存在于理想状态),意识“自我”和物质的临界点在哪里?只有把物质进行细分,分着分着就可以分到意识了,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点的意识是非常混乱的,因为达到奇点状态了。 有人可能会说,实际上人的意识不是混乱的,而是有序的,这是不对的。我说这样一句话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上一秒和下一秒的你根本不是同一个你。 你认为那是你是因为你有物质记忆,而且在受现在物理规律的支配,所以以为是你,其实是由很多不同的意识“冒”出来的。 意识的不确定性和奇点和很大的关系,否则如何回答“我为什么是我”?在这里说下另外一个观点,关于意识和生物进化的,动物为何会进化出大脑。 地球上的生物来源于太阳,这句话没有什么人怀疑吧,生物的存在就是一个保存能量的过程,有种说法叫“负熵”,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太阳对地球能量的给予有两个去向,一个是以化学能的方法留下来了,另一种是辐射到宇宙中去了,作为生物体,它存在就是要保留能量,这就是它的“意义”,而反射到宇宙中的能量来说,流失就是它的“意义”,这是优胜劣态的根本形式。 进化出大脑是要保持高度的不确定性,这样才能应付环境的千变万化,这也是有意义的,但意识真的是进化来的么,如果是进化来的,那就是说在生物存在前,世界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是相对于于物质存在而感知的,意识只能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就拿石头来说,有谁能证明石头没有意识?当然就意识本身的定义来说的话,石头是没有的,但石头一定会有存在感,它内在以一种不痛不痒,无情感的形式存在。 另外再谈下意识这种内在能否脱离物质而存在,根据前面所说的相对,似乎是不能,但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物质其实也不是可以恒定不变的,比如原子的消失而产生大量的能量。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可以转变的,这又说到生死上了,有关生死的,大自然进化出生物,又让其死亡,意义何在?这和“理”又有何关联?我会想到有关轮回的事情,也许人死后真有轮回,只是我想的这种轮回和佛教所说的轮回不同,我认为人死后就变成另外一个人了,那个死的人跟你无关。 有点扯远了。 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讨论,最好是能自己立论,谢绝喷人。
对意识的一些理解和疑惑 个人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一个统一体,或者说互为正反面,就是说正面没了反面就没意义了,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相对量。也可 以认为是垂直于这个空间的另一个维度。 意识起源于不确定,和物质的确定性是相对立的。 意识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一个点,它和感知没有必然的连系。 意识只能存在于当下,这说明时间只是一个错觉,可以认为没有了记忆对时间的感觉,意识和时间没有关系,就相当于一个极端失 忆的人,亿万分之一秒的记忆时间,那他永远也不知道时间是什么。 现在我感到困惑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是两个相对的量。第一人称不可能有许多种,当眼里的其它所有都能称作第三人称,第一 人称却不能有许多种,否则怎么能叫第一人称? 但现在现实却是有许许多多的“我”,为什么我是我,却不能变成别人? 变成了别人也不知道,因为那还是“我”,就好比把爱因斯坦的记忆移植到你的大脑里,你认为你是爱因斯坦,但你还是你。 如果说意识是物质的内省的话,“我”为何不是所有,而是一个单独个体的存在? 如果我的大脑慢慢剥去听觉,视觉,痛觉。。。直到六识全无,此时的我是不是不存在了?如果不存在了,那存在感是如何产生的 ? 高度集中的意识体系是从进化而来,这是绝大部分人所认同的,意识的存在也要符合物理规律,它和外部的物质是息息相关的,地球生物的存在与竞争是太阳的能量在地球上保留与消散的体现, 意识如由泛意识到高度集中的进化似乎说明,有能量的地方就有意识,那是不是说我们的意识来自于太阳? 盼高人解惑。。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