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罗XM 小小罗XM
朝花夕拾,晨起暮归。
关注数: 211 粉丝数: 280 发帖数: 7,730 关注贴吧数: 13
工程回忆录——入学了 当火车开入这座陌生的城市。。。也不知道这首歌哪一年的,应该往后吧,那一年,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颠簸,拥挤的车厢,第一次坐火车呢?在株洲转了一个火车到长沙,路途也就半小时左右,渐渐地天色暗了下来,灯光若有若无的,火车穿梭在夜色中,不知疲倦。眼看入城了,车内广播传来了一阵阵女音,什么烟花,什么浏阳河,具体什么我似乎忘记了,但确实提到了烟花!要是现在没准拿起手机拍几张照,或是录几段视频,权当留念。 出了站,居然很多举牌子迎接新生的人群,我居然找到了“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位很高瘦的女孩,估计得有175左右,她接待了我们两位,还有一个我老乡,在衡阳。这位学姐皮肤还挺白,有几分青春的靓丽。这大晚上的,还有学长学姐忙活,真是有点他乡遇故知! 忘记怎么来学校的了,坐公交还是学校大巴车,10来年就健忘了,真感叹岁月不饶人,真感叹工程给我的回忆似乎也夹杂许多秋风落叶刷刷飘落的画面,我回想起来总是半分美好,半分悔恨,还有一分之外的留念。 到了学校,就是到那个啥楼来着,原来老校门旁边,后来新建开放的图书馆旁边,报名啥的,就来到了学校篮球场上面有个三五层的旧楼房,那里很多男生,宿舍大约10个人左右吧,洗澡的地方还是走廊尽头一个公厕吧,夏天也无所谓了,一群光屁股丫子的在那里忘了是怎么冲的凉,有没有花洒,还是提个脸盆,我更倾向于拿个脸盆或者桶,在漆黑的厕所,真是别有一番特色。 我住的好像四楼还是五楼,楼下篮球场(现在的图书馆前面大空地)一群在粗糙的水泥打篮球的汉子,声音很嘈杂,漫天弥漫着青春的活力,我想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了。 晚间还是军训那几天,开了位175-180左右的学长。这小子还有点帅,跟我居然都是福建过来的,他三明的,我龙岩的,留了联系方式,后来偶有联系,再后来大二还是有一位女生,也是福建的,我们好几个福建的在校外哪家店里还吃了一顿饭,好像就在新校门旁边,星沙2路停靠的边上。 那时候一片建设浪潮,教学楼旁的新楼(图书馆)还在搭着架子,围着绿油油的布,学校另一头靠着马路(也不知道是不是黄泥巴路)和山坡的也还在建设中?记忆总是模糊不清,让人可爱又可恨,那里是我们不久将搬迁入住的新宿舍,叫9栋还是啥,一个坡底下,二食堂背面坡下的新宿舍楼。那里可就6人一间啦,上下铺,有衣柜有桌子,桌上有书架,还真的挺不错的咧。阳台旁还配置一个卫生间,真是挺好的。 接下来就是军训了,(未完待续) #大一新生#
学校大门外的东北饺子馆 学生时代没有挣钱压力,虽然贫穷会带来省钱和花钱的矛盾拿捏,但终究还是年轻和单纯。 校门外500米有一家东北饺子馆还是哈尔滨饺子馆,身在异乡,在来报名的火车上广播都是烟花爆竹之乡,湘江和浏阳河,充满灵性。当踏上长沙这片土地,满脑子都是上世纪的热血青年,他(她)们开创新了中国。那时候校外就是一个新天地,哪里有小餐馆,哪里有网吧,哪里有超市都逐渐摸清楚,小餐馆聚餐,年轻人胃口好,一个寝室聚在一起吃个午饭或者晚饭,真是不孤单。网吧校外有三四个,一窝蜂五六七八个上十个去打穿越火线,好不快活。那时候QQ头像在跳动,又是哪个网友给自己发信息了,坐上网吧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登录QQ。 这家饺子馆,一看东北来的,真有老乡见老乡的感觉,如同自己从另一个遥远的省份的城市来到这里,宿舍有一位哈尔滨嫩江的,又多了一份认同感,还是年轻,吃东西就是享受,就怕没有吃的,十多个同学聚在一起吃了两百多元饺子,10多年了,回忆有些模糊,记不清花了多少钱,也没有照片,那时候的手机连QQ很多都是网页登录,拍照也只是两三百万像素?那时候我用助学金请客的,钱不多有时候3000样子,有时候1000,看哪个等级,现在想想助学金他们那些家庭也用不上,都是湖南本地的,电脑都有,哪像我大学都只有摸他们电脑的份,给我的助学金应该心安理得的拿。当然有一年快毕业,是一位同学帮我争取的,毕竟他负责,老实人的人缘还是比较好,不会被别人挖苦和刁难,没有很熟也不会很陌生。
工程的回忆 遥想当年,厦门中山路就像一个周末逛街和休闲的景点,人很多的,很多服装店,颇有长沙黄兴步行街的风采。 不过我还是更回味长沙的步行街,因为那是大学的美好时代。湖南人给我的印象都十分热情,很有特色,还在新生去报到的绿皮火车上就向往着湘江、浏阳河、烟花和岳阳楼。到了火车站,那一抹红辣椒颇具风采。 2008年大一国庆,长沙省博物馆那一具干尸历历在目,岳麓公园也曾去踏过。国庆七天乐,真的好短暂。国庆前几天都还在军训,最后看了一场电影,叫《集结号》。 大二和两位同学去了常德,其中一位这厮一般模样也有女朋友,跟着去了文理学院,3个男生开了一间房,第二天去逛了个景点,还可以划船,我没去。踩着个自行车,拉着那那位同学和他女朋友,我居然踩不动。那时候车技太差了,自行车的本领还是别人家自行车借来学的。 差点忘了,大一2018年底,班里组织去了世界之窗,还有许多初中生样子的在那坐旋转飞椅。还有个升得老高的玩意,我都没去玩。还是在长沙学院搭的公交车去的世界之窗。那里好像挨着湖南广电。 时间短袜,没有留下太多足迹。还去过湖南省师范大学,路过国防科大。逛过长沙学院。学校那一带挺多院校的,什么大众传媒呀,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呀。有点厦门理工和翔安文教园那一带的味道。 让人回味的,当然少了逛大商场啦,学校附近就有。五一路附近也很多呀。长沙都是宽宽的大马路,真的很宽敞哦。连新化县都是高楼大厦,并不像小县城。 湖南让我印象深刻,什么冷水江啊,株洲啊(坐火车中转),衡阳,怀化,益阳。感觉我都是半个湖南人了。如今再回去,我一定也是轻车熟路了。 厦门的地标:火车站。翻新后感觉没那个味道了,旁边的沃尔玛和楼上的服装店也跟着没落了。短短10年,厦门就变化了这么多。真是时光飞逝,人啊,决不能浪费时间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