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vvvvvv tomvvvvvv
希望大家在耳机线吧玩的开心快乐!
关注数: 512 粉丝数: 1,074 发帖数: 10,831 关注贴吧数: 75
【科普】泥炭的简介 泥炭是沼泽中死亡植物残体积累转化形成的有机矿产资源。泥炭的有机质、腐殖酸含量高,纤维含量丰富,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性好,比表面积大,吸咐螯合能力强,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盐分平衡控制能力,是良好的作物栽培基质。泥炭腐殖酸的自由基属于半醌结构,既能氧化为醌,又能还原为酚,在植物体的氧化还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刺激作用。此外,泥炭腐殖酸还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抗低温、抗盐渍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方向在农业 泥炭的主要理化特性是有机质、腐殖酸、分解度、酸碱度,这些特性不仅是研究泥炭发生发育与科学分类的重要指标,也是泥炭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根据603个泥炭分解度的统计,分解度的平均值为30.97%,常见区间在25%~35%,常见区间的出现频率为46.8%。 按照国际分解度分级指标,20%~40%属于中分解泥炭,可明显看出我国泥炭的中分解特点。由于成炭和发育期的环境条件不同,各地分解度的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南方大于北方,埋藏泥炭高于裸露泥炭,就同一泥炭地而言,常常是边缘高于中心。 根据785个泥炭有机质含量的统计,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56.01%,含量在45%~65%的占测试总数的42.5%。按我国实际情况确定有机质含量的分级,以50%~70%为中有机质泥炭,我国泥炭基本属于中有机质类型。有机质含量与泥炭类型、蕴藏形式及泥炭的形成环境有关,一般藓类泥炭有机质含量高于草本和木本泥炭;裸露泥炭大于埋藏泥炭;山地和高原区多于平原区泥炭。 根据461个泥炭腐殖酸含量的统计,平均含量为31.18%。国际上以腐殖酸含量大于30%为高腐殖酸分级界限,我国泥炭腐殖酸含量平均值超过此量。不同类型泥炭的高腐殖酸含量差别较大,一般木本泥炭含量高,草本泥炭次之,藓类泥炭含量较少。根据621个泥炭pH值的统计,平均值为5.87,常见区间在5.0~6.0,该区间出现频率为52.5%,明显看出微酸性的特点。一般富营养泥炭酸度低于贫营养泥炭;山区泥炭的酸度高,平原泥炭酸度低。 上述统计分析表明,微酸性、中分解、高腐酸、中有机质是我国泥炭理化性质主要特点,因此我国泥炭的主要利用方向为农业,工业利用价值不大。
【科普】泥炭的简介 泥炭是沼泽中死亡植物残体积累转化形成的有机矿产资源。泥炭的有机质、腐殖酸含量高,纤维含量丰富,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性好,比表面积大,吸咐螯合能力强,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盐分平衡控制能力,是良好的作物栽培基质。泥炭腐殖酸的自由基属于半醌结构,既能氧化为醌,又能还原为酚,在植物体的氧化还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刺激作用。此外,泥炭腐殖酸还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抗低温、抗盐渍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方向在农业 泥炭的主要理化特性是有机质、腐殖酸、分解度、酸碱度,这些特性不仅是研究泥炭发生发育与科学分类的重要指标,也是泥炭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根据603个泥炭分解度的统计,分解度的平均值为30.97%,常见区间在25%~35%,常见区间的出现频率为46.8%。 按照国际分解度分级指标,20%~40%属于中分解泥炭,可明显看出我国泥炭的中分解特点。由于成炭和发育期的环境条件不同,各地分解度的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南方大于北方,埋藏泥炭高于裸露泥炭,就同一泥炭地而言,常常是边缘高于中心。 根据785个泥炭有机质含量的统计,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56.01%,含量在45%~65%的占测试总数的42.5%。按我国实际情况确定有机质含量的分级,以50%~70%为中有机质泥炭,我国泥炭基本属于中有机质类型。有机质含量与泥炭类型、蕴藏形式及泥炭的形成环境有关,一般藓类泥炭有机质含量高于草本和木本泥炭;裸露泥炭大于埋藏泥炭;山地和高原区多于平原区泥炭。 根据461个泥炭腐殖酸含量的统计,平均含量为31.18%。国际上以腐殖酸含量大于30%为高腐殖酸分级界限,我国泥炭腐殖酸含量平均值超过此量。不同类型泥炭的高腐殖酸含量差别较大,一般木本泥炭含量高,草本泥炭次之,藓类泥炭含量较少。根据621个泥炭pH值的统计,平均值为5.87,常见区间在5.0~6.0,该区间出现频率为52.5%,明显看出微酸性的特点。一般富营养泥炭酸度低于贫营养泥炭;山区泥炭的酸度高,平原泥炭酸度低。 上述统计分析表明,微酸性、中分解、高腐酸、中有机质是我国泥炭理化性质主要特点,因此我国泥炭的主要利用方向为农业,工业利用价值不大。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