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教驻京办主任 猩教驻京办主任
关注数: 2 粉丝数: 31 发帖数: 1,033 关注贴吧数: 2
对王玥波的书座们的一点小见解。 鄙人头两天闲来无事,发了个帖子,历数了王玥波犯过的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可能是我措辞生硬犀利了一些,这两三天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关注,也让我对王玥波的书座儿们有了一点小认识。我也小小的总结了一下,王玥波的书座儿大概能分成三类。 第一类,就是理智,客观,真拿王玥波当朋友的,这些听众不仅喜欢他的艺术,更希望他能精进艺业,更上层楼。这样的听众听书不只是找乐子的,还能鞭策艺人,完善提高其水平。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书座儿很明显是大多数,是主流。正是因为有这些书座儿,王玥波的评书才能越说越好。 还一种书座则是单纯找乐的,他们也许很内行,能听出好儿,也能听出毛病,但是无论好坏他们只是付之一笑,并不往心里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没把艺人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是以俯视的角度去看艺人,评书艺人在他们眼里和马戏团的猴子狗熊并无太大区别,耍好了固然有趣,演砸了也是个乐子。这样的观众要是能够放下身段,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对于艺人甚至于对于这门艺术,都是大有好处的。 第三类,就是所谓的“脑残粉”,这些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听书就如同听神谕圣旨,演员说啥他们都觉得好,觉得对;别人有不同看法了,还要声色俱厉地指责乃至谩骂一番。首先我得肯定他们对艺人的支持和爱护,毫无疑问这些人是最铁杆的拥趸。但是对于一个艺人而言,真正的爱护应该是这样的吗?这种捧,叫捧杀,把演员捧晕了头,真拿自己当大师了,艺术水平还怎么提高?以后还怎么说出更好的评书?这样的书座儿最少,但是危害也最大。 再扯几句闲篇。个人觉得现在的观众就是对演员太宽容了,太“文明”了,以至于把演员惯坏了。以京剧为例,为什么这些年角儿越来越水?上海老生李某,大连花脸杨某,北京某京剧世家的继承人谭某曾,这些位的艺术水平,要放解放前,只有给人当底包零碎去的份,现在却能在各个剧团里挂头牌了,何解?京剧没落的大环境是原因之一,但更大的原因我觉得就是观众对他们太仁慈,以至于他们毫无危机意识,打心眼里真觉得自己是角儿了,所以水平只会原地踏步甚至稳步后退。遥想当年,谭富英谭老板因为四郎探母“叫小番”的嘎调唱不上去(也有说他是按老唱法来的,本身就没有嘎调)还挨过倒彩,要知道谭家在京剧界的地位之崇高谭富英本人艺业之纯熟,观众尚且不买账,演员自己又怎敢敷衍了事?当然,我不是鼓动各位在听书的时候给王玥波喊倒彩,当面撅人,但当发现演员有问题的时候,咱也别不言声,不妨找机会跟他提提,想必王玥波一定是会从善如流,更会对各位书座儿多几分感激和敬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