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ato℉
000Tomato000
关注数: 8
粉丝数: 24
发帖数: 1,950
关注贴吧数: 19
有人知道bgm是什么吗
有人知道bgm是什么歌吗?
有人知道这个bgm是什么吗
南台州的颚化是因为有利于发音吗?其实恰恰相反 关注台州方言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南台州和北台州最大的区别就是颚化程度不同。具体来说,北台州的见系能够拼齐齿呼(比如:机ki,气khi,金kin),而南台州只能和撮口呼相拼(比如:举kiu,区khiu),碰到齐齿呼基本就颚化(常用字白读除外)。既然是齐齿呼先颚化,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因为齐齿呼比较难发音,而且北台州整体音系也比南台州“土”一点,南台州人偷懒就先颚化了齐齿呼,事实真的这样吗?其实在本人看来恰恰相反,而是撮口呼更难发音,下面我从两方面分析: 第一方面是主观感受。这里提供三组发音大家试着对比看看(以下拼音为普拼)。 第一组是【ji,jiu】,试着读普通话的【机,居】,是不是前者更顺一点? 第二组是【zi,ziu】,这里注意一下,里面的【i】是要读出来的,类似普通话【滋一】、【滋於】的连读,自行感受下,这个【ziu】其实就是黄岩话里的【主】的发音,如果你是黄岩人应该很容易理解了。 第三组是【gi,giu】,类似普通话的【歌一】、【歌於】连读,如果你是临海人那应该很容易理解,直接临海话读一下【机,居】就好了。 对比完了这几组,有没发现前者都比后者容易发音?好吧,每个人主观感受都是不同的,下面再看看客观分析是如何的。 第二方面是客观比较。所谓客观比较,就是看看台州方言以外的其他方言是什么情况的。 如果其他方言普遍存在见系能拼撮口,但不能拼齐齿,那么说明齐齿确实更难发音,则以上推断被推翻。 如果其他方言普遍存在见系能拼齐齿,但不能拼撮口,那么说明撮口更难发音,则推断成立。 下面我就自己了解的几种方言来对比下,因个人掌握有限,可能会存在部分错误,希望吧友能一起讨论指正(以下拼音方案为各自方言拼音方案,跟吴语不同)。 1.粤语。粤语堪称见系小霸王,听粤语歌或者看港片的时候大家应该都有感受,粤语的见系基本是完全不颚化的,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发音的。这里罗列一些常用的见系字的粤语发音,大家自行比较一下。 第一组是齐齿呼:【机】:gei、【见】gin、【今】gam、【杰】git、【馨】hing、轻【hing】 第二组是撮口呼:【居】:geoi、【倦】gyun、【军】gwan、【倔】gwat、【训】fan、群【kwan】 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粤语见系拼齐齿时要么丢失【i】转化成别的,这样就是去了颚化的条件,要么就是直接相拼,第一组的6个字里有4个是直接相拼的。而第二组中除【倦】以外,拼撮口时都无法直接相拼,韵母转化成别的了。这是否说明粤语人也认为撮口呼发音比较难呢?下面再来比较另一种方言。 2.闽南语。闽南语可以说是是除粤语以外见系保留最完整的方言,甚至在疑母字的读法上比粤语更“坚挺”。下面我们也来罗列一下看看。为便于比较,故罗列跟以上一样的几个字。 第一组是齐齿呼:【机】:gi、【见】gi、gian、【今】gim、【杰】giat、【馨】hing、【轻】kia、kin 第二组是撮口呼:【居】:gy、【倦】guan、【军】gun、【倔】gut、【训】hun、群【gun】 如果说粤语的见系存在“偷工减料”的嫌弃(通过韵母的转化,从而避免了颚化的发生),那么闽南语则像是“忠厚人”,韵母几乎跟普通话完全对应,拼齐齿时介音【i】完全保留,和北台州如出一辙,但拼撮口时【iu】一律转化,跟粤语类似(闽南语基本都是转为u,上面的【居】字实际发音为【gu】)。 上面两种方言的发音是网上方言字典查的(粤语和闽南语的拼音方案有所不同,因为它们基本没有浊音,所以【g】就是普通话的【g】,相当于我们的【k】),加上平时听粤语歌之类的也是符合上面的情况,基本没有见系拼撮口的发音,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对比一下。除去这两种以外,其实就我个人所知的,北台州杜桥、三门等地有跟南台州相反的情况,既见系能拼齐齿,但拼不了撮口。老派湘语也有一样的情况,齐齿先颚化。之前在其他贴吧也是有吧友认为撮口最容易颚化。结论似乎显而易见了,撮口呼确实更难发音。 看完上面的分析是不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其实南台州的颚化原因很难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受普通话影响,因为很多普通话没颚化的字,伟大的南台州已经率先颚化了(请自行脑补【狗】【扣】等字发音),只能说从常理的角度分析,南台州相比北台州更发达,经商多,对外交流多,这意味着语言要更利于沟通,而颚化的发音确实更容易读,只不过在齐齿跟撮口的选择上,伟大的南台州人民选择“迎难而上”,保留更加拗口的撮口呼(请用路桥话读出【鬼】【权】【血】,如果累了请喝口水)。而为什么选择先颚化齐齿,其实不能光从发音难度来看,还应该考虑到常用字的数量,因为南台州的另一特色就是【i】介音十分丰富,很多北台州没有的,南台州就有,比如:【渠】gie、【十】zhih、【开】khie、【改】kie、【安】ie、【后】io,甚至【狗】也是从【kio】颚化过来的。而这些字出现【i】介音后通通变为齐齿呼,然后精明的南台州人掐指一算,还是先颚化齐齿吧。好了,以上为个人对南北台州见系颚化情况的看法,欢迎吧友来一起探讨!
表示撕,扯的【tshe】本字是【扯】 畀个张纸【tshe】落来(把这张纸撕下来)。对应的字是【扯】,查吴音字典可得【扯】的读音正是【tshe】(同“彩”)。
【像】的白读,同【上】 说一个人长得像自己父母时会说:生起【zaon】渠娘个(长得像他妈)。这个字应该就是【像】。
字音:【域】=【获】 【域】字的本音,【域】=【获】=woh。因为这个字不常用,很多人读成【阅】(yuih),其实这是后来形成的发音。
打宽带客服直接讲方言,什么水平? 笑尿,单位宽带坏了,同事打给客服,第一次打过去对方好像听不懂,同事还是一直讲方言,然后客服含糊回答了一下就结束了。后来又打了一次,好像接电话的变成了本地的,,,
【褒】-【pieu】 这个读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不过这个才是正确读音
【台州方言字典】发音汇总 本贴将从吴音小字典的温岭方言部分选取一些有意思的发音,旨在拓宽吧友的见闻。主要选取一些特殊白读音,一字多读音,日常误读音等。同时不限于方言字典,吧友在平时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读音可以随时补充,本贴将不定时更新,欢迎广大爱好者参与
【称】可读【thin】 在市场买东西发现老板把称东西的【称】说为【thin】,让我称一下——nian ’ngo thin cih shian
【全力以赴】-【zoe lih i phoh】 又听到一清重唇不分的发音,记录一下
【掩】读为【an】,正字为何? 在看港剧时无意发现粤语的【掩】读为【an】(也见于闽南语),而台州话里也有类似情况,比如:门【an】记(掩一下门),推测正字就是【掩】,不知吧友没有别的看法?
海南话和哪里的话最接近? 海南话属于闽南语,和哪里的话最接近,雷州,潮州,还是别的地方?
【方言字、词】难考方言字、词汇总 大家可以把难考的方言字和方言字发到这里,说明发音和含义,吧友一起来解决! 比如:【he】 表示浮于表象的,例句:讲话【he】起讲。(讲话乱讲,存在虚假、夸张成分)
【低】字是否存在第二种读法? 一般情况下,【低】读【ti】,但在调低音量时,可以说【dae】,比如:畀电视机声音关【dae】点儿。还有在表示路面高低不平时,形容为【kau dae o chi】,发音上推断可能为【高低下起】,不知道台州哪些地方有这个读法?
方言词:【濑尿】还是【拉尿】? 台州方言里称小便为【la shiu】,对比【濑】和【拉】两字都符合意思,但从调值上来说,【拉】有入声的读法和平声的读法,但表示小便的【la】读去声,而【濑】也是去声,所以【濑】更加符合。另外,可能很多人认为【shiu】是一个拟声词,即【嘘】,是模仿小便时的声音而人为造出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shiu】这个读法应该只存在于很口语化的词汇里,但台州方言把【糖尿病】称为【daon shiu bin】,很难说这个【shiu】是拟声而来的,更像是其本身的发音。以上为个人推断,欢迎吧友来讨论
【寻方言词】硬 khau 表示东西僵硬,叫【ngan khau】,不知道是什么字?可能是【硬翘】,不知道台州哪些地方有这个讲法?
路桥方言小范围内的特殊音变 台州市区方言正在经历一些列特殊的音变,但范围比较小,现对比温岭方言举例: 路桥 温岭 共:【dzon】【jion】 穷:【dzon】【jion】 绒:【dzon】【zhion】 供:【tson】【cion】 宫:【tson】【cion】 弓:【tson】【cion】 兄:【son】【shion】 胸:【son】【shion】 凶:【son】【shion】 可以看出路桥部分地区的发音出现擦化现象,但保持清浊不变。又考虑到温岭话部分字的发音和路桥话也有一样的区别,如【中】等字在路桥话里读【tson】,温岭话里读【cion】。所以推测这个擦化很可能是和【中】类字同时发生音变的。【中】类字在路桥(主要集中在城区,路桥的乡下一般不擦化)方言发生擦化的时间很晚近,甚至在城区都还没有覆盖完全,可以推测上述的特殊音变其实是一种"发懒音"现象,是在对【中】类字发懒音时,把一些同类字也一同带入了。不知道台州哪里也有类似的现象,吧友快来讨论吧!
一些容易被认为是乱入的发音例字 根据郑张尚芳老人家的观点,吴语里鱼韵字读音的最早层次应是读麻韵,而上古时期鱼韵和麻韵都属鱼部。这个语音现象在台州方言中一样存在: 锯【ka】例句:锯(kie)驮来锯(ka)两记。 许【ha】例句:许(ha)尔还弗走来吃饭。 另一种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关于歌韵的读法,歌韵在上古时期读ai,这个特征在浙南吴语和闽语中都有体现。 台州方言中唾液称为【馋唾露】,其中【唾】读【thae】 另有【拖】读为【tha】也是【ai】的音变。 以上内容有个人推理的部分,欢迎来讨论和补充
台州方言常见易读错字汇总【欢迎持续补充】 这里的发音主要基于南台片,本人是路桥人。此贴所罗列的字是参考【路桥方言同音字汇】和【吴音小字典(温岭)】后再结合本人的生活经验而得的。不能保证适用于各地,但一般来说对于市区(椒江、黄岩、路桥)、温岭、玉环、临海都是可用的。由于水平有限,还望吧友能指出错误,也欢迎吧友来补充! 禾:正音【壶】 隧:正音【树】,另有“遂”字同理 垂:正音【徐】 侮:正音【妇】 辱:正音【熟】 娱:正音【卧】,另有“误”字同理 御:正音【遇】,发音为【niu】 纬:正音【虚】,根据资料路桥为【虚】音,温岭为【宇】音 遗:正音【于】 椅:正音【与】 弦:正音【炎】 翰:正音【汗】 源:正音【原】,另有“元”字同理 巢:正音【曹】 瓦:正音【我】 衙:正音【牙】 呕:正音【后】 柔:正音【寿】 杏:正音【幸】 吻:正音【文】 银:正音【仍】,另有"吟“、”迎“两字同理 孕:正音【纫】 俊:正音【增】,本人读音为【增】音,根据资料路桥为【尊】音(不同调),温岭为【准】音(不同调) 巡:正音【唇】,另有”旬“、”循“两字同理 迅:正音【信】 勃:正音【白】 辖:正音【核】
“眨”和“蚱”怎么读? 我这里 眨眼 读 gie niai,蚱蜢 读 gie mang,莫非这两个字都读 gie?考虑到 夹 也读 gie(雨夹雪-yu gie so),可能的变化规律是:zha-jia-gie,大家都是怎么读的?
台州话(市区)中“厚”字读音产生的推断 台州话(市区)中“厚”字的读音有两种,1:jio-个本书替厚(jio)。2:yo-听讲渠个人忠厚(yo)得猛。 第二种读音在台州话中其实符合一般规律,比如:猴-yo,寒-ye,后-yo。接近“厚”字的中古音。 第一种读音看似有点奇怪,个人推断是由其上古音腭化而来,“厚”字上古音是“gu”,闽南语读“gau”,从早期形式看,台州话里“厚”字的读音声母应该是g,如果原始形式是“gou”的话,那这个腭化发生得其实也符合台州话的规律,比如“狗(gou)”变“jio”,即使原始形式声母外的部分不同,腭化以后变为“jio”的可能性也不小。不知道吧友有什么看法没?
你们的手机有发热现象吗? 你们的手机有发热现象吗?一般多少度?
有什么有趣的应用推荐吗? 有什么好玩的免费的应用推荐吗?游戏什么的都可以
淘宝上的大容量电池可信吗?谁买过? 感觉s4耗电比较快,淘宝上有号称6000多毫安的电池,可信吗?比原装容量大吗?有谁买过吗?来讨论下
手机修理店还是能不去就别去 一般的店态度都比较差,好像你欠他钱一样,开价也是乱开,像刷机这种,都是凭感觉开的,e330s等韩版机一般地方是刷不了的,你刚给他的时候,他肯定看不出是韩版的,都说可以刷,结果一进去是韩文说不定他也傻眼了,很多人是业余的,刷机是随便刷的,系统没刷好,大不了寄别的地方去刷,要是不小心把字库刷坏了,就要花不少钱了,大家刷机还是找专业点的,至于维修,小问题你可以站店里看着他修,修好立马走人,大问题找专业的店修,可以邮寄到别的地方去修,起码技术好很多,有维修经历的人都可以来说下啊
哪里把 加 读 gia 的? 和临海人交流发现他们吐字不是很清晰,有时听半懂,有个年龄大一点的把 加 读 gia,感觉有点像是天台话了,台州还有哪里有这种情况?
吴语里声母w读v或m和闽南语里读b是什么关系? 例字:望 吴语:vang或mang,声母一般只有v或m 闽南语:bang 同时,声母是m的吴语里一般不变,闽南语一般读b, 例字:慢 吴语:mai 闽南语:ban 这两者间有什么关系?各属于什么层次?吧友来讨论吧
闽语内部差异最大的两片是哪两片? 闽语内部差异很大,最大的是闽东和闽南吗?应该大不过温州话和苏州话吧?
南吴和闽语,哪个更存古? RT,@南冠之囚 ,大家来讨论
方言词汇讨论-形影 还是 隐约 台州话中有些口语词汇感觉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我们本地人也很难推测出正字,有时可以参考其它方言的词汇,形影 一词我起初在闽南语里听到,后来一想,台州话里好像也有。 例句:甲”昨日望个噶张张桌,尔感觉怎么光景?”。 乙”我无望着兮,yin yang望克凑还无事样个”。 普通话对照:甲”昨天看的那张桌子,你感觉怎么样?”。乙”我没怎么看着,隐约看上去好像还可以一样”。 形影一词在闽南语里可以指人的身影,也基本符合上面的语境 形影 发音 yin yin,隐约 发音 yin ye 台州哪些地方有用这个词呢?大家来讨论一下,应该是哪个词,或者是其它词
福州话受普通话影响严重吗? 或者说现在福州的年轻人方言讲得怎么样,有受普通话影响使语音发生改变?还是有一部分不怎么讲了?
讨论各大方言中较难的方言 讨论下各大方言中较难的方言,只列出七大方言,至于后来独立的晋语等方言,不做讨论。各方言均按照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方言为准。 官话:江淮官话-通泰片-南通片,和北京话差别较大。 赣语:大通片,和南通话差不多难度。 客家话:水源话?不是很了解,吧友可以补充。 湘语:老湘语双峰话,和长沙话等新湘语差别很大。 粤语:一般认为是勾漏片,不过我听着还没广州话难懂,,, 闽语:蒲仙话,闽南语的更加存古版本,其次是闽南语,还有闽东语,都很难。 吴语:瓯江片,南部吴语的代表,其次是上丽片,还有其它南吴。 吧友来讨论下,欢迎补充啊。
台州话里的zo mi mon是做美梦还是做迷梦? 发音上和 迷 一样,和 美 略有不同,这个说法略带贬义,这样推测应该是 迷 字,不知道有谁知道是哪个字?或者是别的字?
对于新,老派湘语的讨论和认识 其实新老两派差别也不是那么大,老湘语区的人应该听长沙话不能全懂吧,因为我之前也说了,听懂某地方言,至少要符合两种情况的一种,一是该方言接近普通话,二是该方言接近听者自身会的一种方言。长沙话不接近普通话,并且和老派也是差一截,我想老派听起来应该也有不少压力。再说方言自身分化以后,会产生不少特有的成分,非当地人是听不懂,理解不了的。 举例:长沙话和普通话共性如果是30%,老派和普通话是10%,新老两派之间是30%。那推理出,长沙人听老湘,30%是共性部分,再加10%和普通话共性部分,但两者可能重叠,所以是在30-40%之间。同理老湘听长沙是30-60%之间。如果都取平均,长沙听老湘是35%,老湘听长沙是45%。所以长沙听老湘不会一点不懂,老湘听长沙也不简单。不知这个推理是否符合实情?
找台州话的一些正字 1 音li 表示撞,比如 这汽车只li,差点把我撞考! 2 dai 表示摸 比如 头痛dai两记。3sou 表示揉 比如 头痛sou两记。4 sao 一般放句末,吧 的意思 比如 就这样sao 。5ti 表示 这样 比如 ti噶。以上都为拼音谐音,类似正字实在太多,吧友可以跟贴补充,普及知识。
贴吧里有多少在长沙的? 有多少在长沙的,平时比较闲的又有多少?
闽语内部5片通话程度如何? 闽语内部差异很大,共分5片,不知道具体差异大到什么程度,最接近的是哪两片,莆仙和闽南?通话程度有多少?20%?就我听着闽语和南吴语听感有不少相似度。
为什么官话区的人听吴语感觉特别难? 我碰到很多这样的人,特别是北方的,因为西南官的人听方言能力相对强一点,听起来比北方官话区的人轻松。但北方的一般都认为像日语,而听粤语还可以懂一点点。这还是太湖片的,难道是因为变调?我看单字发音,太湖不会难于粤语。就算南吴,从发音看也没比粤语难很多吧。
对吴语的几点认识,在此讨论 首先我从以吴语为母语者的身份来说,吴语内部差异很大,通常外省朋友会分为南北。其实吴语是分为六片,这六片相互无法交流,故是并列关系。只是有些信息容易误导人,因为网友总喜欢把北吴和南吴对立起来,相比之下南吴语确实难于北吴。而南吴一般选温州话来代表,北吴则是苏州话或者上海话。如果这样来比,全国有几个方言拿来和南吴对立可以比南吴难的?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以为北吴比较简单,其实吴语是个整体,一个温州人去苏州直接是听天书。当然苏州人去温州也认为温州人讲外星球语言。更不用说非吴语区的朋友了。说实在的六南里大半方言比北吴简单。大类上只有闽语比北吴难,粤语则不一定。以上都是个人观点,讨论讨论
吧友感觉南方方言哪个最难? 粤语,闽南语,吴语三者哪个较难?或是其它?
冷战,怎么办? 虽然小矛盾可以理解,小变扭男的也可以主动道歉,但我就是受不了她每次说过分的话,扔下就走人,搞得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大荆这边和乐清市区的方言差别大吗 大荆这边貌似是台州话,不过好像受了一点温州话影响,越往南过去是不是影响越大?
福州话里ch,sh作声母的字发音有哪些变化? 比如成字,升字,这类ch,sh作声母的字发音有哪些变化?
白搭有吗
有了解吴语的朋友来玩语音吗 无聊了
温州为何一部分发音更接近苏州而不是台州 词汇也有比如吾这个字,发音像cheng温州貌似和北吴一致,台州读xing和闽南语一样
又吵了一架 吧友来开导啊 突然和我说 我妈不喜欢她 她就不要我了 我听着不爽就吵起来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