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瞎忙活 一群人瞎忙活
关注数: 3 粉丝数: 20 发帖数: 7,777 关注贴吧数: 2
【 十年后专访 唐朝乐队忆红馆演唱会 】   在当年参加红磡演唱会的一众乐人当中,张楚、窦唯、何勇都是个人才华和感染力胜于乐队群体力量的例子。这三个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是各自乐队的“灵魂人物”。所以当张楚、何勇遭遇自身状态低潮期的时候,整个乐队就等于不存在了;而窦唯不论和什么人一起玩音乐,不论经过多少次成员分合,甚至绯闻毁身,他的音乐态度和质量却都是一贯到底的。  唐朝乐队和这几个人都不同。他们一开始就以高大、长发、重金属的“群体形象”示人,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也是众人一起爆发出的激情能量“团”。当我们高吟“菊花古剑与酒”,“忆昔开元喧盛日,天下朋友结交情”的时候,丁武忽而低沉忽而高亢的唱腔,“老五”凶猛、快速的演奏风格、张炬极富感染力的快乐性格……是同时浮现在脑海中的,他们“一个也不能少”。  年轻迷人的创意和激情最容易受到折损。当商业运作不成熟,没有职业化的、可依托的强大“工业力量”存在的时候,像唐朝乐队这样的团体,一旦在成员或合作方面发生变动,带来的打击都会致命。  “唐朝”在红磡盛况之后所遭遇的种种挫折,是典型的“商业元素缺乏症”的例子。想想看,假如当年魔岩唱片没有离开他们一走了之,有一个成熟而充满创意的团队帮助他们宣传和渡过转型难关,那么就算张炬离世、老五离队,唐朝乐队也不可能在后来的日子里一蹶不振,落得10年间只出过两张专辑的局面。  所幸,开元盛世爆发出的激情和能量还在,如今老五归队,丁武尚在,乐队还在继续“摇”,而他们的第三张专辑马上就要面世了。回忆10年前那场演出,他们谈得更多的是“灯光”、“音响”、“职业化”,而很少提及当年他们能量四溢的音乐煽动力。或许是因为经历的关系,唐朝只是谦虚地将那次演出称为一个“开端”,只是不想“开端”成为“里程碑”———以后竟再也没有看到过那么好看的演出了。
【“魔岩三杰”香港红磡演唱会 10周年纪念】   1994年12月17日,史称“魔岩三杰”的窦唯、张楚、何勇,加上唐朝乐队,一齐在香港的红磡体育馆登台演出。这些乐手都是第一次离开内地,香港的乐迷更是从来没有见识过北京摇滚的现场模样。   在张培仁的“香港演出后记”里,他这样写到:  “现场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和近万名香港观众。在此之前,他们很少有机会目睹来自北京的新音乐风采……在没有人能预料到的状况下,这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演唱会,几乎全程陷入了不可思议的状态。观众用双手和喉咙舞动、嘶吼,连向来见惯演出场面的媒体和保安人员也陷入了激动的情绪中。在香港,几年来几乎没有一场演唱会像这样疯狂……”  这是中国摇滚继崔健后第一次高峰的实地见证。10年一转眼,当年倾情忘我的观众渐渐淡忘了那个令他们嗓音嘶哑的夜晚。而那些乐手们呢?  1996年,何勇在一场工体演唱会结束后,便从人们眼中消失了;张楚在发表第二张专辑后便回老家西安过上了隐居生活。窦唯则彻底改变了音乐风格,走出了大众的视野。也许“魔岩三杰”和红磡的演出只是中国摇滚史上的一个坐标,并不能涵盖整个中国摇滚的进程。但追寻他们的这十年来的变化足迹,我们也许能隐约摸出一面中国摇滚乐的墙———尽管它残缺不全。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