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美学 科技美学
关注数: 5 粉丝数: 87,875 发帖数: 1,753 关注贴吧数: 28
[06-23]硬件☆「科技美学」四大旗舰 第九季(上) 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四大旗舰第九季来了 四台旗舰机型的对比是我们的保留节目,我们对它们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所以上一季的四大旗舰我们选择网友投票的方式,看看大家心中的四大旗舰究竟值没值回票价。 今年我们没有采用这种方式,一是因为上一季的结果和我们的预期有点出入,二是几乎所有厂商都选择放缓更新的进度,导致可选的机型并不多。 当然,无论是从产品的角度,还是市场的角度都是利好,我们也希望看到精工出细活的产品,这样的四大旗舰的对比更有价值,也更可以代表厂商最最顶尖的水准。包装/配件 其实这个环节的可描述性越来越薄弱,越是国际巨头越是在包装上花的心思越少,除非是去年小米MIX这种特殊意义的机型,大多数情况下,上到四千五千的旗舰,下至百元千元的备机,包装几乎一样,都是小小的长方体盒子,环保的纸质材料,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这个环节的重点是配件。iPhone 7 Plus不用多说,一如既往的朴素,除了新增的Type-C转3.5mm耳机接口,没有什么额外的东西,充电器也是祖传的5V/1A,别说和刚刚出炉的QC 4.0+,连S8+的QC 2.0都不如。对,这是一句吐槽,我们稍后再表。 即使iPhone 7 Plus的电池也没有太大,但充电速度仍旧十分感人,这已经是个明显的短板了。 Xperia XZ Premium的包装盒内除了常规的配件以外,还附送一款普通的3.5mm耳机。说到这儿,我们想聊聊耳机接口的事儿,索尼是有线无线都在布局,有线耳机不用说了,索尼选择坚守,因为旗下还有不少有线耳机在售。但是大家都知道无线传输是未来的趋势,并且Google确认LDAC会集成Android AOSP的基础代码中,而LDAC作为索尼的私货,其中的利益可想而知。 S8+的配件丰富一些,不仅有两个Type-C转接器,还有一个由AKG调教的耳机,和烟晶灰的S8+非常接近,入耳式/尼龙材质,支持线控,价值680元,并且搭配两副不同尺寸耳塞! 这款耳机和三星之前标配的耳机有天壤指标,它没有Samsung的logo,却有一个AKG的logo。难怪有AKG的粉丝戏称是“买耳机送手机”,毕竟买下来哈曼国际,旗下的AKG/JBL和哈曼卡顿都一并收入,三星的钱可不是白花的,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哈曼元素”的出现。最后,S8+的QC2.0的充电器支持9V/1.6A和5V/2A输出规格,三星宁愿牺牲效率也要保证安全。 HTC总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无论好坏,都是不一样的感觉,至少它还在坚持创新。 U11纯白色包装盒内的配件非常丰富,老三样我们直接跳过,Type-C to 3.5mm转接器/Type-C接口耳机/保护套和清洁布,比某宝买机器送的礼品都多,还是让人很惊喜。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转接器是必备品,毕竟取消3.5mm耳机接口,别小看这个转接器,它的官方原价是690元,抢钱一样!很多人都嫌它贵,这次HTC索性直接打包进来,我们假装他诚意满满! HTC标配的耳机一直都还不错,这次的USonic智能声纳耳机也是这样。透明的硬质保护套的侧面完全镂空,应该是为方便的使用侧边挤压的功能。 送保护套的本意是防止U11亮闪闪的背板刮花,但是也让它的美大打折扣。估计HTC也觉得不会有多少人带套,不过HTC不是还送一个清洁布么,质量不错,随时擦一擦吧。 充电器的标准也是QC3.0,支持5V 2.5A/9V 1.7A和12V 1.25A的快充。 外观 iPhone自不必说,平庸到不想吐槽,有意思的是,时至今日,却有大量的一线厂商乐于把自家的产品往iPhone的样子靠拢,还越来越像。 其中有谁大家心知肚明,我们不再详细说,反正不是这三个小伙伴,如果三星、索尼、HTC它们仨也去学设计倒退的iPhone,它们也不配四大旗舰的名号。 S8+和索尼前两期都有过详细的叙述,这期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首先是S8+,整体圆润的设计给人愉悦的感觉,全视曲面屏也增加不少的未来感,更高的屏占比也使得S8+比S7 edge更修长/更时尚。双曲面玻璃+机身随处可见的弧线,重量也控制在155g左右,让S8+的握感出色。 可以这么说,S8+正面有非常明显的优先级,和显示无关的元素统统让位,只有一块突破边际的屏幕,没有多余的修饰,上下留白只剩窄窄的一条。 除了后置指纹传感器,S8+的颜值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然后是Xperia XZ Premium,它是一款非常符合“索尼味道”的机型,从设计到颜色都达到高度的一致,喜欢的人爱到不行,不喜欢的人可以轻易找到一堆缺点--机身厚重/屏占比低/没有理由,就是看不上等。Xperia XZ Premium没有跟随主流的审美,这显然是要面对很多的风险的。 U11是新鲜上市,不妨多花点时间了解一下。 先说一个数据,U11的首波预约有超过6W用户参与,去年的HTC 10连1W5的预约量都没有达到,并且U11的抢购活动十分成功,几分钟之内已经售罄。当然这可能和835的量太少有关啊。 对众多国产厂商来说,这个数字不值一提,但是对HTC来说,这是质的飞跃! 除了资深的肠粉,大多数购买U11的用户还是奔着颜值和交互。 从One M7到HTC 10,即使个别的元素有所改变,但是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设计,U11最大的不同是将以往的全金属一体化机身换成光面玻璃质感涂层外壳。背板的玻璃弧度恰到好处,官方的说法是这种设计叫3D曲面水漾玻璃技术(Liquid Surface),有点儿像水滴落在湖面的感觉。 这不是重点,我们拿到的是皎月银,注意是银,但大多数的时候看起来都是淡淡的蓝色,如果从侧面看,它的银色会逐渐显现出来,的确是一种很特殊的视觉效果。 这种“分光混合成色”技术的研发耗时很久,在不同的角度/亮度和颜色的光线反射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虽然U11不是首次使用的机型,但是也非常有辨识度。 中框依然是金属,不过和前后玻璃的衔接很融洽,几乎是一条连贯的曲线,握感丝毫不比S8+差。 U11还将前置玻璃做的四边都有弧度,也算是“八曲面”了,只是人家没有这么宣传。 不过,U11做弯的只有玻璃,屏幕依然是直的,没有和S8+的AMOLED一样延伸曲面玻璃的边缘,导致手感出色,观感差了点儿,玻璃两侧无法显示内容,黑边显的很宽。 另外,由于屏幕的边框占用空间比较多,U11的尺寸不占优势,拿在手里显的很大。 前置指纹识别模块是常见的固态指纹识别方案,速度、准确率都没有问题,只是位置靠下,看着不太舒服。 画面(屏幕)屏占比方面,S8+自然独领风骚,85.6%足以笑看一众对手,这种溢出的效果让人爱不释手。其他三位的数值比较接近,U11相对好,71.1%的屏占比也不高,主要是两侧的黑边拉低数值。iPhone 7 Plus和XZ Premium都是68%左右,非要比出高低的话,XZ Premium还要好一些,达到68.9% XZ Premium的屏幕我们详细的说过,如果单纯的细腻程度比拼,XZ Premium完胜所有竞品,801的PPI也远超Retina Display的326,但是对日常使用的帮助有多大呢? 并不大。 由于屏幕尺寸有限,在正常的使用距离下,人眼已经很难分辨单一像素,图像边缘和细节的差异都不会太大。为了和功耗保持平衡,大多数机型还是1080P和2K。 当然,如果想要带一个VR小盒子感受初级的虚拟现实,这种情况另算,索尼是目前唯一合格的。 除了分辨率之外,亮度、色彩控制等方面才更容易被人感知。 亮度方面,U11、XZ Premium和iPhone 7 Plus都保持500nit上下,U11和XZ Premium低一些,470~480nit左右,iPhone 7 Plus可以冲到550nit。由于S8+的对比度高,即使380nit的亮度也可以在阳光下清晰的阅读内容。 我们顺便拿强光手电做了测试,只有S8+和iPhone 7 Plus提升明显,分别达到490nit和632nit。 色彩方面,XZ Premium的HDR屏幕并没有太过惊艳的表现,但是色彩控制更精准,画面的亮度也控制得更细致,如果加上广色域,视频的表现更容易被察觉。 顺便我们也聊聊HDR屏幕的事情,简单的说,通过调整背光模组的结构,让光源精准、均匀的显示,减少过曝和过暗带来的细节丢失。 不过,即使这样,LCD和自发光的OLED相比,动态范围还是有先天的劣势。 色彩一直是三星的特色,不是还原的多准确,而是呈现的太“过分”,OLED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三星“有意无意”的调教,让S8+非常讨喜。同样亮度的条件,各种颜色的饱和度都很高,通透鲜艳。 这部分结论还是我们前几季的结论,索尼的4k屏两年前业界第一,现在大家依然没有人跟进。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两年手机屏幕上的进步也不再是分辨率、亮度这些硬性素质,而是曲面屏和全面屏这样特别的形态,旗舰机型上如果做到这两个形态其中一个远比单纯提升屏幕素质参数要直观的多。 声音 这个环节由两个部分组成,以是外放的情况。二是通话的表现,外放方面,当年是拥有BoomSound的HTC独步江湖的强项,这次连iPhone 7 Plus都有双扬声器的条件下,是否还可以大幅领先呢? 来看测试...... U11的声音干净纯粹,低音到高音的跨度很大,还不失丰富细腻,音量大的同时,还给我们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XZ Premium完败,和U11不在一个量级。S8+的音量比较大,听的清是没有问题,不过总是少了点儿味道,没有U11的饱满。iPhone 7 Plus的声音非常平淡,虽然也有双扬声器的效果,而且声音挺大的,但是和U11相比还有差距。总的来说,这个环节U11依然是外放最好的旗舰。 (四个麦克风测试和效果其他机型没有区别,指向性也听不出来)智能手机,不管多么智能也是手机,打电话是最基础的功能,在嘈杂环境下的降噪水平也是四大旗舰的保留节目。我们理想的目标是,音质尽量清晰,音量尽量大,背景音尽量小。 实际的画面是这样的。。可以看出,XZ Premium的功力确实出众,降噪的效果明显,少儿不宜的背景音几乎被过滤掉,风声也不是很大,果然是男人的好帮手? 其他的机型都存在降噪穿帮的问题,尤其是S8+,虽然音量大,但是呼呼的风声比较明显。U11中规中矩,iPhone 7 Plus居然是最差的。最后是四大旗舰的盲评活动,关注科技美学的微博和微信,即可参加四大旗舰第九季的盲评投票
「科技美学」坚果Pro对比测评 优缺点汇总 锤子手机 大家好 我是那岩 欢迎来到科技美学 最近的有一台机器是中端机型,获得了比很多旗舰机型更高的关注度,它就是由锤子科技所推出的坚果Pro 前两天的直播当中呢我们已经为大家快速上手了体验了这款产品,今天呢我们只挑干货 对比几款同价位的机型以及有特点的旗舰机型来看一看这款产品的优点和缺点 外观设计按照老罗的说法,坚果Pro的设计是为Smartisan T3准备,也就是代表了锤子设计的最高水准。 坚果Pro的主体还是玻璃,正反两面大量的玻璃覆盖,尤其背板配合暗色花纹看起来很典雅。大块色彩和不同材质的拼接使得整机设计感十足,屏幕和顶部区域用一整块黑色覆盖,减少视觉的分裂,也避免了所谓ID无边框的尴尬;中框金属,细腻的喷砂搭配高亮的窄边,和玻璃之间不加入过渡层,视觉上干脆英朗,背板底部使用塑料贴片,巧妙的隐藏了固定的螺丝,摸上去手感和中框的金属非常相似,我第一次上手还误以为金属。第一眼看到坚果Pro你就会感受到那种强烈力量和设计之美。这和目前圆润当道的“类iPhone”手机完全不同。 坚果Pro拥有复古的美感,这种设计让你走在街上不用担心撞机,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这是你选择他的重要理由。 当然背板玻璃和塑料面板之间有些小公差,作为千元机,也很难避免,不必过分苛责。 功能按键上完全使用主流方案,取消了双侧按键和音量SIM卡一体等锤子手机的标志性设计,可能会让锤子的老粉丝有些不适应,但功能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整机功能设计上唯一的遗憾就是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但这在设计上恰恰成就了底部开孔完全对称。视觉上很有秩序感,也很漂亮。算是有得有失。 手感按键手感方面,一改去年M1的按键松垮和home按键容易卡住的毛病,坚果Pro机身三个按键非常扎实,按下后的反馈也不错。 整机握持感方面,老罗在发布会上提到坚果Pro手感不太好,我们上手之后也觉老罗没有谦虚,坚果Pro的手感确实不好,是我们最近几年测试过的手机里手感最差的了。 不能用硌手,只能用割手来形容。我们比较奇怪,前几年iPhone也是这样的设计,为什么没有坚果割手的感觉。放大看边框就很清楚了,iPhone边框采用45°切边形成约0.8mm的倒角,切面接触皮肤不会有割手感。后来的很多手机都采用了这一经典设计,比如小米5的正面,甚至锤子M1的边框切边, 坚果Pro为了突出硬朗的风格,更进一步,在边缘位置设计了两个切边,大切面约0.6mm,而小切面只有0.1mm左右,和没开刃的刀差不多,割手自然无法避免了。 锤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再买一个49元的钢化膜,不过那样的话整机重量就变成了195g,比较压手了。注意钢化膜也分开孔和不开孔的,你购买前要问清楚。拍照表现 首先来看白天的样张。 首先是在阴天的环境下,坚果Pro的画面更亮,让人看的更舒服,只是少了一点儿阴天的味道。远看比较锐利,放大画面处理的也很干净,细节甚至比Nubia Z17 mini 还要丰富,比如汽车的线条更清晰。第2组样张的地面和建筑都变白了。当然,不止亮度的问题,白平衡偏蓝也是一方面的原因,Nubia Z17 mini 的曝光相对准确,但是依然不如坚果Pro锐利。老罗说双摄的引入给夜景拍摄的提升很大,大家看看样张就知道了。当然,我们还要以千元机的标准衡量,至少它的亮度可以让人看出大致的样子。竞品Nubia Z17 mini 也没有好太多,除了白平衡稍准,也找不出什么亮点。 夜景第2组样张也是一样,坚果Pro更干净、Nubia Z17 mini 更准确,雨天路面的灯光反射更真实。 录像 接下来我们看坚果Pro 的录像表现,需要说明SmartisanOS新版在拍摄界面做了重要调整,但我们觉得不如旧版好用,以前的拍摄界面录像可以开始,新版的界面,录像需要点击三次才行。旧版拍摄界面是当时锤子系统的亮点,不知为什么要改(插发布会视频)总体来说,锤子在千元机价位的录像表现不错,画面清晰,自动对焦的速度比较快,稳定性尚可,达到我们的预期,值得肯定。 双摄 作为锤子科技的首台双摄机型,我们对于它双摄的优化也是十分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坚果Pro在拍照方面的表现如何。 首先方案上并不是广角+长焦的方式,而是单纯为了模拟大光圈镜头效果。 先不说样张,拍摄过程体验很差。取景画面延迟明显,拍照后还要等待几秒钟,即使双摄是市场的热点是大家追逐的趋势,但还是应该做好基础优化再说。再来看样张,我们用近似价位的双摄机型对比,白平衡跑偏,人像的边缘模糊,效果很假,基本是红米Pro的水平。Nubia Z17 mini处理的稍好,大部分的轮廓清晰,但是头发和右侧手臂的抠图也不细致,而且画面左侧的植物没怎么虚化。这两台千元机的双摄和我们想要效果都有差距。 最后看一下目前业界表现比较好的双摄方案iPhone 7 Plus虽然也不完全理想,但是背景和主体的界限还是很明显,加上接近人眼的等效焦距,iPhone 7 Plus看起来自然的多。 之前我们测试四大旗舰的时候说过,目前各家的双摄方案还都在探索中,即使是苹果和华为的双摄照片也都是模拟大光圈,发个微博朋友圈还凑合,一放大就都露馅了,和真正单反镜头成片差的远。更别说锤子要在千元机上强行上双摄,经过测试,实际拍摄体验以及成片效果和我们去年测试过的双摄机型红米Pro一样差。 既然表现不好为什么还要上呢,除了营销需要外,处理器支持双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配置坚果Pro采用了骁龙625和626的SOC,在目前骁龙600系列处理器中是属于性能偏低的,单看游戏性能甚至还不如去年的小米MAX,所以游戏玩家可能有些犹豫,不过我们测试了一些主流网游,还都是可以顺畅运行。这套配置的最大优势是采用14nm新制程,支持很多新技术,包括更快的联网速度,支持双摄方案,功耗降低很多,发热控制良好,所以包括华为nova、OPPO R9s等热门机型都在使用。但这些机型也不敢贸然上双摄,因为优化太难,仅有硬件支持显然不够。 电池续航续航应该是坚果Pro在设计和系统之外最大的亮点。我们的预期也很高3500mAh的大电池容量,支持Quick Charge 3.0主流快充,测试还是按照科技美学常规的流程测试项,经过4小时的重度使用,坚果Pro剩余47%,这个数字和之前的小米6一个级别,如果日常中度使用甚至可以达到两个白天加一个晚上,和同期对手相比表现是很出色的。这得益于全新的低功耗处理器和大电池。 最后要单独说一句新的《网购办法》已经实施了,里面规定:消费者确认的情况下,手机激活后,可以不执行七天无理由退货。而锤子手机率先执行了这项规定。你在购买前要看清楚。 总结我们来快速总结一下这台手机的优点和缺点,在目前这个大家都去学苹果的圆润或者学三星曲面的情况下,锤子给了我们一种不一样的选择,简单的说,就是五个字,复古的美感 让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设计百花齐放的年代,这很难得,你走在街上不用担心撞机了。 Smartisan OS系统当然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亮点。不过它这一次的不像之前M1发布的时候有那么多的震撼,更多的是小幅的提升,说到M1呢,我这边还想多说一句,对于那些当初支持锤子购买了Smartisan M1的用户来说,它不是耻辱。续航方面得益于中端配置和较大的电池,那么它的续航表现的还是相当优秀的。值得肯定 当然了 缺点的也非常的明显,受限于千元机成本的限制,制造上的并不能够很好的覆盖所谓T3的硬朗设计,这就造成了坚果Pro看起来很漂亮,但一旦拿在手上,你会发现它的做工,还是稍显粗糙,不同材质之间的接缝明显,并且存在公差,而最明显的问题当然就是割手了。 不夸张的说,坚果Pro是我们最近几年测试过的手机里面,手感最差的手机没有之一。很显然如果你要选择坚果Pro的话,那么你一定是被它的设计和系统所打动,但是你不能够对它的做工要求的太多。 另外呢我们还是要说一些可喜的变化。老罗的为了锤子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改变,比如不再坚持当初那个3000元整的售价,转而开始有这个799 1499 1799这样的价格,在营销上呢显然更加友好一些,另外呢不再坚持原来的九宫格,现在16宫格也是你的备选项,还有加入壁纸功能、去掉对称按键设计等,这些都是好的转变。 回想当初和锤子科技 一同面世的很多厂商现在都已经烟消云散了,那么从目前的发展和老罗的改变来看,我们觉得锤子科技在未来有可能平稳发展,活得更加长久一些,这对于锤子科技的粉丝来说显然是一件好的事情。活下去再谈理想。 好了,以上的就是本期的所有的内容,非常感谢大家的全程关注,想看到更多客观真实的数码产品测评的你只要搜索科技美学就可以了,也非常欢迎您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特别是我们的公众微信 每一天的晚上我都会在这里和你共同的交流,我们下周再见。
【05-20测评】「科技美学」坚果Pro对比测评 优缺点汇总 锤子手机 大家好 我是那岩 欢迎来到科技美学 最近的有一台机器是中端机型,获得了比很多旗舰机型更高的关注度,它就是由锤子科技所推出的坚果Pro 前两天的直播当中呢我们已经为大家快速上手了体验了这款产品,今天呢我们只挑干货 对比几款同价位的机型以及有特点的旗舰机型来看一看这款产品的优点和缺点 外观设计按照老罗的说法,坚果Pro的设计是为Smartisan T3准备,也就是代表了锤子设计的最高水准。 坚果Pro的主体还是玻璃,正反两面大量的玻璃覆盖,尤其背板配合暗色花纹看起来很典雅。大块色彩和不同材质的拼接使得整机设计感十足,屏幕和顶部区域用一整块黑色覆盖,减少视觉的分裂,也避免了所谓ID无边框的尴尬;中框金属,细腻的喷砂搭配高亮的窄边,和玻璃之间不加入过渡层,视觉上干脆英朗,背板底部使用塑料贴片,巧妙的隐藏了固定的螺丝,摸上去手感和中框的金属非常相似,我第一次上手还误以为金属。第一眼看到坚果Pro你就会感受到那种强烈力量和设计之美。这和目前圆润当道的“类iPhone”手机完全不同。 坚果Pro拥有复古的美感,这种设计让你走在街上不用担心撞机,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这是你选择他的重要理由。 当然背板玻璃和塑料面板之间有些小公差,作为千元机,也很难避免,不必过分苛责。 功能按键上完全使用主流方案,取消了双侧按键和音量SIM卡一体等锤子手机的标志性设计,可能会让锤子的老粉丝有些不适应,但功能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整机功能设计上唯一的遗憾就是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但这在设计上恰恰成就了底部开孔完全对称。视觉上很有秩序感,也很漂亮。算是有得有失。 手感按键手感方面,一改去年M1的按键松垮和home按键容易卡住的毛病,坚果Pro机身三个按键非常扎实,按下后的反馈也不错。 整机握持感方面,老罗在发布会上提到坚果Pro手感不太好,我们上手之后也觉老罗没有谦虚,坚果Pro的手感确实不好,是我们最近几年测试过的手机里手感最差的了。 不能用硌手,只能用割手来形容。我们比较奇怪,前几年iPhone也是这样的设计,为什么没有坚果割手的感觉。放大看边框就很清楚了,iPhone边框采用45°切边形成约0.8mm的倒角,切面接触皮肤不会有割手感。后来的很多手机都采用了这一经典设计,比如小米5的正面,甚至锤子M1的边框切边, 坚果Pro为了突出硬朗的风格,更进一步,在边缘位置设计了两个切边,大切面约0.6mm,而小切面只有0.1mm左右,和没开刃的刀差不多,割手自然无法避免了。 锤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再买一个49元的钢化膜,不过那样的话整机重量就变成了195g,比较压手了。注意钢化膜也分开孔和不开孔的,你购买前要问清楚。拍照表现 首先来看白天的样张。 首先是在阴天的环境下,坚果Pro的画面更亮,让人看的更舒服,只是少了一点儿阴天的味道。远看比较锐利,放大画面处理的也很干净,细节甚至比Nubia Z17 mini 还要丰富,比如汽车的线条更清晰。第2组样张的地面和建筑都变白了。当然,不止亮度的问题,白平衡偏蓝也是一方面的原因,Nubia Z17 mini 的曝光相对准确,但是依然不如坚果Pro锐利。老罗说双摄的引入给夜景拍摄的提升很大,大家看看样张就知道了。当然,我们还要以千元机的标准衡量,至少它的亮度可以让人看出大致的样子。竞品Nubia Z17 mini 也没有好太多,除了白平衡稍准,也找不出什么亮点。 夜景第2组样张也是一样,坚果Pro更干净、Nubia Z17 mini 更准确,雨天路面的灯光反射更真实。 录像 接下来我们看坚果Pro 的录像表现,需要说明SmartisanOS新版在拍摄界面做了重要调整,但我们觉得不如旧版好用,以前的拍摄界面录像可以开始,新版的界面,录像需要点击三次才行。旧版拍摄界面是当时锤子系统的亮点,不知为什么要改(插发布会视频)总体来说,锤子在千元机价位的录像表现不错,画面清晰,自动对焦的速度比较快,稳定性尚可,达到我们的预期,值得肯定。 双摄 作为锤子科技的首台双摄机型,我们对于它双摄的优化也是十分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坚果Pro在拍照方面的表现如何。 首先方案上并不是广角+长焦的方式,而是单纯为了模拟大光圈镜头效果。 先不说样张,拍摄过程体验很差。取景画面延迟明显,拍照后还要等待几秒钟,即使双摄是市场的热点是大家追逐的趋势,但还是应该做好基础优化再说。再来看样张,我们用近似价位的双摄机型对比,白平衡跑偏,人像的边缘模糊,效果很假,基本是红米Pro的水平。Nubia Z17 mini处理的稍好,大部分的轮廓清晰,但是头发和右侧手臂的抠图也不细致,而且画面左侧的植物没怎么虚化。这两台千元机的双摄和我们想要效果都有差距。 最后看一下目前业界表现比较好的双摄方案iPhone 7 Plus虽然也不完全理想,但是背景和主体的界限还是很明显,加上接近人眼的等效焦距,iPhone 7 Plus看起来自然的多。 之前我们测试四大旗舰的时候说过,目前各家的双摄方案还都在探索中,即使是苹果和华为的双摄照片也都是模拟大光圈,发个微博朋友圈还凑合,一放大就都露馅了,和真正单反镜头成片差的远。更别说锤子要在千元机上强行上双摄,经过测试,实际拍摄体验以及成片效果和我们去年测试过的双摄机型红米Pro一样差。 既然表现不好为什么还要上呢,除了营销需要外,处理器支持双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配置坚果Pro采用了骁龙625和626的SOC,在目前骁龙600系列处理器中是属于性能偏低的,单看游戏性能甚至还不如去年的小米MAX,所以游戏玩家可能有些犹豫,不过我们测试了一些主流网游,还都是可以顺畅运行。这套配置的最大优势是采用14nm新制程,支持很多新技术,包括更快的联网速度,支持双摄方案,功耗降低很多,发热控制良好,所以包括华为nova、OPPO R9s等热门机型都在使用。但这些机型也不敢贸然上双摄,因为优化太难,仅有硬件支持显然不够。 电池续航续航应该是坚果Pro在设计和系统之外最大的亮点。我们的预期也很高3500mAh的大电池容量,支持Quick Charge 3.0主流快充,测试还是按照科技美学常规的流程测试项,经过4小时的重度使用,坚果Pro剩余47%,这个数字和之前的小米6一个级别,如果日常中度使用甚至可以达到两个白天加一个晚上,和同期对手相比表现是很出色的。这得益于全新的低功耗处理器和大电池。 最后要单独说一句新的《网购办法》已经实施了,里面规定:消费者确认的情况下,手机激活后,可以不执行七天无理由退货。而锤子手机率先执行了这项规定。你在购买前要看清楚。 总结我们来快速总结一下这台手机的优点和缺点,在目前这个大家都去学苹果的圆润或者学三星曲面的情况下,锤子给了我们一种不一样的选择,简单的说,就是五个字,复古的美感 让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设计百花齐放的年代,这很难得,你走在街上不用担心撞机了。 Smartisan OS系统当然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亮点。不过它这一次的不像之前M1发布的时候有那么多的震撼,更多的是小幅的提升,说到M1呢,我这边还想多说一句,对于那些当初支持锤子购买了Smartisan M1的用户来说,它不是耻辱。续航方面得益于中端配置和较大的电池,那么它的续航表现的还是相当优秀的。值得肯定 当然了 缺点的也非常的明显,受限于千元机成本的限制,制造上的并不能够很好的覆盖所谓T3的硬朗设计,这就造成了坚果Pro看起来很漂亮,但一旦拿在手上,你会发现它的做工,还是稍显粗糙,不同材质之间的接缝明显,并且存在公差,而最明显的问题当然就是割手了。 不夸张的说,坚果Pro是我们最近几年测试过的手机里面,手感最差的手机没有之一。很显然如果你要选择坚果Pro的话,那么你一定是被它的设计和系统所打动,但是你不能够对它的做工要求的太多。 另外呢我们还是要说一些可喜的变化。老罗的为了锤子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改变,比如不再坚持当初那个3000元整的售价,转而开始有这个799 1499 1799这样的价格,在营销上呢显然更加友好一些,另外呢不再坚持原来的九宫格,现在16宫格也是你的备选项,还有加入壁纸功能、去掉对称按键设计等,这些都是好的转变。 回想当初和锤子科技 一同面世的很多厂商现在都已经烟消云散了,那么从目前的发展和老罗的改变来看,我们觉得锤子科技在未来有可能平稳发展,活得更加长久一些,这对于锤子科技的粉丝来说显然是一件好的事情。活下去再谈理想。 好了,以上的就是本期的所有的内容,非常感谢大家的全程关注,想看到更多客观真实的数码产品测评的你只要搜索科技美学就可以了,也非常欢迎您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特别是我们的公众微信 每一天的晚上我都会在这里和你共同的交流,我们下周再见。
[05-20]硬件☆「科技美学」坚果Pro对比测评 优缺点汇总 锤子手机 大家好 我是那岩 欢迎来到科技美学 最近的有一台机器是中端机型,获得了比很多旗舰机型更高的关注度,它就是由锤子科技所推出的坚果Pro 前两天的直播当中呢我们已经为大家快速上手了体验了这款产品,今天呢我们只挑干货 对比几款同价位的机型以及有特点的旗舰机型来看一看这款产品的优点和缺点 外观设计按照老罗的说法,坚果Pro的设计是为Smartisan T3准备,也就是代表了锤子设计的最高水准。 坚果Pro的主体还是玻璃,正反两面大量的玻璃覆盖,尤其背板配合暗色花纹看起来很典雅。大块色彩和不同材质的拼接使得整机设计感十足,屏幕和顶部区域用一整块黑色覆盖,减少视觉的分裂,也避免了所谓ID无边框的尴尬;中框金属,细腻的喷砂搭配高亮的窄边,和玻璃之间不加入过渡层,视觉上干脆英朗,背板底部使用塑料贴片,巧妙的隐藏了固定的螺丝,摸上去手感和中框的金属非常相似,我第一次上手还误以为金属。第一眼看到坚果Pro你就会感受到那种强烈力量和设计之美。这和目前圆润当道的“类iPhone”手机完全不同。 坚果Pro拥有复古的美感,这种设计让你走在街上不用担心撞机,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这是你选择他的重要理由。 当然背板玻璃和塑料面板之间有些小公差,作为千元机,也很难避免,不必过分苛责。 功能按键上完全使用主流方案,取消了双侧按键和音量SIM卡一体等锤子手机的标志性设计,可能会让锤子的老粉丝有些不适应,但功能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整机功能设计上唯一的遗憾就是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但这在设计上恰恰成就了底部开孔完全对称。视觉上很有秩序感,也很漂亮。算是有得有失。 手感按键手感方面,一改去年M1的按键松垮和home按键容易卡住的毛病,坚果Pro机身三个按键非常扎实,按下后的反馈也不错。 整机握持感方面,老罗在发布会上提到坚果Pro手感不太好,我们上手之后也觉老罗没有谦虚,坚果Pro的手感确实不好,是我们最近几年测试过的手机里手感最差的了。 不能用硌手,只能用割手来形容。我们比较奇怪,前几年iPhone也是这样的设计,为什么没有坚果割手的感觉。放大看边框就很清楚了,iPhone边框采用45°切边形成约0.8mm的倒角,切面接触皮肤不会有割手感。后来的很多手机都采用了这一经典设计,比如小米5的正面,甚至锤子M1的边框切边, 坚果Pro为了突出硬朗的风格,更进一步,在边缘位置设计了两个切边,大切面约0.6mm,而小切面只有0.1mm左右,和没开刃的刀差不多,割手自然无法避免了。 锤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再买一个49元的钢化膜,不过那样的话整机重量就变成了195g,比较压手了。注意钢化膜也分开孔和不开孔的,你购买前要问清楚。拍照表现 首先来看白天的样张。 首先是在阴天的环境下,坚果Pro的画面更亮,让人看的更舒服,只是少了一点儿阴天的味道。远看比较锐利,放大画面处理的也很干净,细节甚至比Nubia Z17 mini 还要丰富,比如汽车的线条更清晰。第2组样张的地面和建筑都变白了。当然,不止亮度的问题,白平衡偏蓝也是一方面的原因,Nubia Z17 mini 的曝光相对准确,但是依然不如坚果Pro锐利。老罗说双摄的引入给夜景拍摄的提升很大,大家看看样张就知道了。当然,我们还要以千元机的标准衡量,至少它的亮度可以让人看出大致的样子。竞品Nubia Z17 mini 也没有好太多,除了白平衡稍准,也找不出什么亮点。 夜景第2组样张也是一样,坚果Pro更干净、Nubia Z17 mini 更准确,雨天路面的灯光反射更真实。 录像 接下来我们看坚果Pro 的录像表现,需要说明SmartisanOS新版在拍摄界面做了重要调整,但我们觉得不如旧版好用,以前的拍摄界面录像可以开始,新版的界面,录像需要点击三次才行。旧版拍摄界面是当时锤子系统的亮点,不知为什么要改(插发布会视频)总体来说,锤子在千元机价位的录像表现不错,画面清晰,自动对焦的速度比较快,稳定性尚可,达到我们的预期,值得肯定。 双摄 作为锤子科技的首台双摄机型,我们对于它双摄的优化也是十分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坚果Pro在拍照方面的表现如何。 首先方案上并不是广角+长焦的方式,而是单纯为了模拟大光圈镜头效果。 先不说样张,拍摄过程体验很差。取景画面延迟明显,拍照后还要等待几秒钟,即使双摄是市场的热点是大家追逐的趋势,但还是应该做好基础优化再说。再来看样张,我们用近似价位的双摄机型对比,白平衡跑偏,人像的边缘模糊,效果很假,基本是红米Pro的水平。Nubia Z17 mini处理的稍好,大部分的轮廓清晰,但是头发和右侧手臂的抠图也不细致,而且画面左侧的植物没怎么虚化。这两台千元机的双摄和我们想要效果都有差距。 最后看一下目前业界表现比较好的双摄方案iPhone 7 Plus虽然也不完全理想,但是背景和主体的界限还是很明显,加上接近人眼的等效焦距,iPhone 7 Plus看起来自然的多。 之前我们测试四大旗舰的时候说过,目前各家的双摄方案还都在探索中,即使是苹果和华为的双摄照片也都是模拟大光圈,发个微博朋友圈还凑合,一放大就都露馅了,和真正单反镜头成片差的远。更别说锤子要在千元机上强行上双摄,经过测试,实际拍摄体验以及成片效果和我们去年测试过的双摄机型红米Pro一样差。 既然表现不好为什么还要上呢,除了营销需要外,处理器支持双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配置坚果Pro采用了骁龙625和626的SOC,在目前骁龙600系列处理器中是属于性能偏低的,单看游戏性能甚至还不如去年的小米MAX,所以游戏玩家可能有些犹豫,不过我们测试了一些主流网游,还都是可以顺畅运行。这套配置的最大优势是采用14nm新制程,支持很多新技术,包括更快的联网速度,支持双摄方案,功耗降低很多,发热控制良好,所以包括华为nova、OPPO R9s等热门机型都在使用。但这些机型也不敢贸然上双摄,因为优化太难,仅有硬件支持显然不够。 电池续航续航应该是坚果Pro在设计和系统之外最大的亮点。我们的预期也很高3500mAh的大电池容量,支持Quick Charge 3.0主流快充,测试还是按照科技美学常规的流程测试项,经过4小时的重度使用,坚果Pro剩余47%,这个数字和之前的小米6一个级别,如果日常中度使用甚至可以达到两个白天加一个晚上,和同期对手相比表现是很出色的。这得益于全新的低功耗处理器和大电池。 最后要单独说一句新的《网购办法》已经实施了,里面规定:消费者确认的情况下,手机激活后,可以不执行七天无理由退货。而锤子手机率先执行了这项规定。你在购买前要看清楚。 总结我们来快速总结一下这台手机的优点和缺点,在目前这个大家都去学苹果的圆润或者学三星曲面的情况下,锤子给了我们一种不一样的选择,简单的说,就是五个字,复古的美感 让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设计百花齐放的年代,这很难得,你走在街上不用担心撞机了。 Smartisan OS系统当然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亮点。不过它这一次的不像之前M1发布的时候有那么多的震撼,更多的是小幅的提升,说到M1呢,我这边还想多说一句,对于那些当初支持锤子购买了Smartisan M1的用户来说,它不是耻辱。续航方面得益于中端配置和较大的电池,那么它的续航表现的还是相当优秀的。值得肯定 当然了 缺点的也非常的明显,受限于千元机成本的限制,制造上的并不能够很好的覆盖所谓T3的硬朗设计,这就造成了坚果Pro看起来很漂亮,但一旦拿在手上,你会发现它的做工,还是稍显粗糙,不同材质之间的接缝明显,并且存在公差,而最明显的问题当然就是割手了。 不夸张的说,坚果Pro是我们最近几年测试过的手机里面,手感最差的手机没有之一。很显然如果你要选择坚果Pro的话,那么你一定是被它的设计和系统所打动,但是你不能够对它的做工要求的太多。 另外呢我们还是要说一些可喜的变化。老罗的为了锤子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改变,比如不再坚持当初那个3000元整的售价,转而开始有这个799 1499 1799这样的价格,在营销上呢显然更加友好一些,另外呢不再坚持原来的九宫格,现在16宫格也是你的备选项,还有加入壁纸功能、去掉对称按键设计等,这些都是好的转变。 回想当初和锤子科技 一同面世的很多厂商现在都已经烟消云散了,那么从目前的发展和老罗的改变来看,我们觉得锤子科技在未来有可能平稳发展,活得更加长久一些,这对于锤子科技的粉丝来说显然是一件好的事情。活下去再谈理想。 好了,以上的就是本期的所有的内容,非常感谢大家的全程关注,想看到更多客观真实的数码产品测评的你只要搜索科技美学就可以了,也非常欢迎您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特别是我们的公众微信 每一天的晚上我都会在这里和你共同的交流,我们下周再见。
【05-11水贴】「科技美学开箱」三星S8/S8+ 快速上手体验 我们在S8和S8+发布后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一期上手体验的视频,让大家对这款备受瞩目的年度旗舰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今天这期视频着重介绍一下S8和S8+的独有卖点。外观介绍 与其说是外观,大家的关注点还是S8的屏幕。这块被三星命名“Infinity Display”的屏幕除了18.5:9的比例特殊以外,用“无尽”表述它的特点更合适,因为这是一个看似“悖论”的解--我需要大屏幕,难道必须要一个超级大的手机?! 从这点来看,把S8的屏幕称为“革命性进步”并不为过。 整体圆润的设计给人愉悦的感觉,单手握持的感觉适中,让我们忽略S8可是5.8寸的屏幕。 和之前的S7 edge摆在一起可以看出,S8的屏幕更大,机身尺寸反而更小,这是上下边框变窄的功劳,也给它赋予前无古人的现代感。6.2寸的S8+比S8大了一圈,但是得益于屏占比的优势,S8 +的机身尺寸和iPhone 7 Plus不相上下。5.8寸是显示屏圆角拉伸为直角时的对角线长度,5.6寸是圆角对角线长度。6.2寸是显示屏圆角拉伸为直角时的对角线长度,6.1寸是圆角对角线长度。 S8和S8 +默认分辨率为全高清+,可以在设置中更改为WQHD+。 S7 edge被吐槽的一点是只有正面2.5D玻璃,S8在手感方面得到补足,背板的弧度虽然没有正面夸张,不过拿着也足够舒适,不像S7 edge硌手。 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的优势除安全外,最重要的是你不会丢了、忘了,也不会和别人共用。 三星在这个方面的尝试非常残暴,几乎把主流商用的方案都放到S8上。我们重点来看看虹膜识别。 虹膜是位于白色巩膜和黑色瞳孔之间的圆环状部分,我们的生命周期中(2岁以后),虹膜特征保持不变,这些唯一性的虹膜特征也决定生物识别的唯一性。 当我们的生命结束,瞳孔自然放大,造成虹膜消失,所以只有活体才可以使用虹膜识别,由于虹膜属于生命特征,视频、照片自然也无法成功。 回到S8的虹膜识别,从录入到解锁,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尤其录入的时候,过程比指纹方便的多,解锁的时候也是从亮屏开始一气呵成,很少需要耽误时间验证多次。既然虹膜识别这么好,可以取代现有方式么? 不会,起码一段时间内不会,暂时不支持付款这条足以难倒很多场景了。。 但是,虹膜识别的安全性、容错率、稳定性和信息量都更高,希望未来的虹膜识别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据说三星正在努力让这项功开始用于金融交易验证,期待一下吧! 特色功能 除了大法,三星是为数不多把防尘防水做到精致、优雅的厂商,S7已经让我们惊艳一次,S8自然没有理由放弃。 S8的防护等级和三星S7 edge一样,都是IP68,无论是防尘,还是防水都是移动设备可以达到的最高级别,代表可以几乎可以完全防止外物和灰尘侵入,可以承受1.5米水深、30分钟浸泡时间,仍旧保持产品的良好性能。总之是可以承受长时间浸水。防水这件事,没遇到的时候,我们想不起来,遇到了才觉得幸好幸好。。。 整机性能 简单提一下配置,骁龙835不用多说,属于目前顶级的SoC,娱乐兔的跑分17w左右,10nm的工艺不仅提升性能,还减少对电池的消耗。集成的X16 LTE调制解调器,支持千兆级LTE连接等。内存方面,4GB+64GB的存储组合也满足正常使用,有消息称在中国地区还会推出6GB+128GB的版本,期待后续会有皇帝版吧! S8对摄像头的升级有限,没有使用流行的双摄配置,也没有广角镜头和可变光圈,连像素都和S7一致。不过,S8的ISP得到升级,增加多帧图像处理的能力,在低亮度、变焦和需要防模糊的场景下可以获得清晰明亮的照片,获得更好的画质表现。 特色软件 息屏显示 Always On Display和AMOLED非常搭配,手机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时候不间断的提供日期时间、剩余电量和各类重要通知的提醒,屏幕的其他部位都是完全黑屏的状态,做到最大限度的省电,并且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还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同屏多窗口 18.5:9的屏幕比例不仅在看视频的时候有优势,观看宽幅影片上下黑边减少很多,另外的好处是更便捷的分屏多任务处理。其实很多机型都有这个模式,但是S8因为比例的更改和尺寸的增大,让分屏多任务的使用体验更广阔。曲面侧屏 这个是曲面屏独有的功能,三星也是竞品中做的最好的厂商,没有之一。重点是S8的专属应用商店的源更多了,新加入很多很有意思的小功能值得一试。总结 另外从官网信息来看,本次随S8一同上市的,可能会有AKG专业调音耳机,如果真是这样,势必又提升了S8在音频方面的表现。一切要等S8国行版正式上市就知道啦!后续【科技美学】也会第一时间为你带来国行真机的开箱体验。 全新的S8和S8+不只是一款手机,更是一款连接工作和生活的智能终端,在安全和快捷的前提下,体验和效率的进步让它多了一份竞争力,也让我们多了一份关于未来科技的思考。 来看S8快速体验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jc1MTkxNDM4OA%3D%3D.html&urlrefer=12b269a2031ac4af47faf17f71d9a93a
「科技美学开箱」三星S8/S8+ 快速上手体验 我们在S8和S8+发布后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一期上手体验的视频,让大家对这款备受瞩目的年度旗舰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今天这期视频着重介绍一下S8和S8+的独有卖点。外观介绍 与其说是外观,大家的关注点还是S8的屏幕。这块被三星命名“Infinity Display”的屏幕除了18.5:9的比例特殊以外,用“无尽”表述它的特点更合适,因为这是一个看似“悖论”的解--我需要大屏幕,难道必须要一个超级大的手机?! 从这点来看,把S8的屏幕称为“革命性进步”并不为过。 整体圆润的设计给人愉悦的感觉,单手握持的感觉适中,让我们忽略S8可是5.8寸的屏幕。 和之前的S7 edge摆在一起可以看出,S8的屏幕更大,机身尺寸反而更小,这是上下边框变窄的功劳,也给它赋予前无古人的现代感。6.2寸的S8+比S8大了一圈,但是得益于屏占比的优势,S8 +的机身尺寸和iPhone 7 Plus不相上下。5.8寸是显示屏圆角拉伸为直角时的对角线长度,5.6寸是圆角对角线长度。6.2寸是显示屏圆角拉伸为直角时的对角线长度,6.1寸是圆角对角线长度。 S8和S8 +默认分辨率为全高清+,可以在设置中更改为WQHD+。 S7 edge被吐槽的一点是只有正面2.5D玻璃,S8在手感方面得到补足,背板的弧度虽然没有正面夸张,不过拿着也足够舒适,不像S7 edge硌手。 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的优势除安全外,最重要的是你不会丢了、忘了,也不会和别人共用。 三星在这个方面的尝试非常残暴,几乎把主流商用的方案都放到S8上。我们重点来看看虹膜识别。 虹膜是位于白色巩膜和黑色瞳孔之间的圆环状部分,我们的生命周期中(2岁以后),虹膜特征保持不变,这些唯一性的虹膜特征也决定生物识别的唯一性。 当我们的生命结束,瞳孔自然放大,造成虹膜消失,所以只有活体才可以使用虹膜识别,由于虹膜属于生命特征,视频、照片自然也无法成功。 回到S8的虹膜识别,从录入到解锁,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尤其录入的时候,过程比指纹方便的多,解锁的时候也是从亮屏开始一气呵成,很少需要耽误时间验证多次。既然虹膜识别这么好,可以取代现有方式么? 不会,起码一段时间内不会,暂时不支持付款这条足以难倒很多场景了。。 但是,虹膜识别的安全性、容错率、稳定性和信息量都更高,希望未来的虹膜识别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据说三星正在努力让这项功开始用于金融交易验证,期待一下吧! 特色功能 除了大法,三星是为数不多把防尘防水做到精致、优雅的厂商,S7已经让我们惊艳一次,S8自然没有理由放弃。 S8的防护等级和三星S7 edge一样,都是IP68,无论是防尘,还是防水都是移动设备可以达到的最高级别,代表可以几乎可以完全防止外物和灰尘侵入,可以承受1.5米水深、30分钟浸泡时间,仍旧保持产品的良好性能。总之是可以承受长时间浸水。防水这件事,没遇到的时候,我们想不起来,遇到了才觉得幸好幸好。。。 整机性能 简单提一下配置,骁龙835不用多说,属于目前顶级的SoC,娱乐兔的跑分17w左右,10nm的工艺不仅提升性能,还减少对电池的消耗。集成的X16 LTE调制解调器,支持千兆级LTE连接等。内存方面,4GB+64GB的存储组合也满足正常使用,有消息称在中国地区还会推出6GB+128GB的版本,期待后续会有皇帝版吧! S8对摄像头的升级有限,没有使用流行的双摄配置,也没有广角镜头和可变光圈,连像素都和S7一致。不过,S8的ISP得到升级,增加多帧图像处理的能力,在低亮度、变焦和需要防模糊的场景下可以获得清晰明亮的照片,获得更好的画质表现。 特色软件 息屏显示 Always On Display和AMOLED非常搭配,手机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时候不间断的提供日期时间、剩余电量和各类重要通知的提醒,屏幕的其他部位都是完全黑屏的状态,做到最大限度的省电,并且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还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同屏多窗口 18.5:9的屏幕比例不仅在看视频的时候有优势,观看宽幅影片上下黑边减少很多,另外的好处是更便捷的分屏多任务处理。其实很多机型都有这个模式,但是S8因为比例的更改和尺寸的增大,让分屏多任务的使用体验更广阔。曲面侧屏 这个是曲面屏独有的功能,三星也是竞品中做的最好的厂商,没有之一。重点是S8的专属应用商店的源更多了,新加入很多很有意思的小功能值得一试。总结 另外从官网信息来看,本次随S8一同上市的,可能会有AKG专业调音耳机,如果真是这样,势必又提升了S8在音频方面的表现。一切要等S8国行版正式上市就知道啦!后续【科技美学】也会第一时间为你带来国行真机的开箱体验。 全新的S8和S8+不只是一款手机,更是一款连接工作和生活的智能终端,在安全和快捷的前提下,体验和效率的进步让它多了一份竞争力,也让我们多了一份关于未来科技的思考。 来看S8快速体验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jc1MTkxNDM4OA%3D%3D.html&urlrefer=12b269a2031ac4af47faf17f71d9a93a
[05-11]硬件☆「科技美学开箱」三星S8/S8+ 快速上手体验 我们在S8和S8+发布后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一期上手体验的视频,让大家对这款备受瞩目的年度旗舰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今天这期视频着重介绍一下S8和S8+的独有卖点。外观介绍 与其说是外观,大家的关注点还是S8的屏幕。这块被三星命名“Infinity Display”的屏幕除了18.5:9的比例特殊以外,用“无尽”表述它的特点更合适,因为这是一个看似“悖论”的解--我需要大屏幕,难道必须要一个超级大的手机?! 从这点来看,把S8的屏幕称为“革命性进步”并不为过。 整体圆润的设计给人愉悦的感觉,单手握持的感觉适中,让我们忽略S8可是5.8寸的屏幕。 和之前的S7 edge摆在一起可以看出,S8的屏幕更大,机身尺寸反而更小,这是上下边框变窄的功劳,也给它赋予前无古人的现代感。6.2寸的S8+比S8大了一圈,但是得益于屏占比的优势,S8 +的机身尺寸和iPhone 7 Plus不相上下。5.8寸是显示屏圆角拉伸为直角时的对角线长度,5.6寸是圆角对角线长度。6.2寸是显示屏圆角拉伸为直角时的对角线长度,6.1寸是圆角对角线长度。 S8和S8 +默认分辨率为全高清+,可以在设置中更改为WQHD+。 S7 edge被吐槽的一点是只有正面2.5D玻璃,S8在手感方面得到补足,背板的弧度虽然没有正面夸张,不过拿着也足够舒适,不像S7 edge硌手。 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的优势除安全外,最重要的是你不会丢了、忘了,也不会和别人共用。 三星在这个方面的尝试非常残暴,几乎把主流商用的方案都放到S8上。我们重点来看看虹膜识别。 虹膜是位于白色巩膜和黑色瞳孔之间的圆环状部分,我们的生命周期中(2岁以后),虹膜特征保持不变,这些唯一性的虹膜特征也决定生物识别的唯一性。 当我们的生命结束,瞳孔自然放大,造成虹膜消失,所以只有活体才可以使用虹膜识别,由于虹膜属于生命特征,视频、照片自然也无法成功。 回到S8的虹膜识别,从录入到解锁,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尤其录入的时候,过程比指纹方便的多,解锁的时候也是从亮屏开始一气呵成,很少需要耽误时间验证多次。既然虹膜识别这么好,可以取代现有方式么? 不会,起码一段时间内不会,暂时不支持付款这条足以难倒很多场景了。。 但是,虹膜识别的安全性、容错率、稳定性和信息量都更高,希望未来的虹膜识别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据说三星正在努力让这项功开始用于金融交易验证,期待一下吧! 特色功能 除了大法,三星是为数不多把防尘防水做到精致、优雅的厂商,S7已经让我们惊艳一次,S8自然没有理由放弃。 S8的防护等级和三星S7 edge一样,都是IP68,无论是防尘,还是防水都是移动设备可以达到的最高级别,代表可以几乎可以完全防止外物和灰尘侵入,可以承受1.5米水深、30分钟浸泡时间,仍旧保持产品的良好性能。总之是可以承受长时间浸水。防水这件事,没遇到的时候,我们想不起来,遇到了才觉得幸好幸好。。。 整机性能 简单提一下配置,骁龙835不用多说,属于目前顶级的SoC,娱乐兔的跑分17w左右,10nm的工艺不仅提升性能,还减少对电池的消耗。集成的X16 LTE调制解调器,支持千兆级LTE连接等。内存方面,4GB+64GB的存储组合也满足正常使用,有消息称在中国地区还会推出6GB+128GB的版本,期待后续会有皇帝版吧! S8对摄像头的升级有限,没有使用流行的双摄配置,也没有广角镜头和可变光圈,连像素都和S7一致。不过,S8的ISP得到升级,增加多帧图像处理的能力,在低亮度、变焦和需要防模糊的场景下可以获得清晰明亮的照片,获得更好的画质表现。 特色软件 息屏显示 Always On Display和AMOLED非常搭配,手机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时候不间断的提供日期时间、剩余电量和各类重要通知的提醒,屏幕的其他部位都是完全黑屏的状态,做到最大限度的省电,并且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还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同屏多窗口 18.5:9的屏幕比例不仅在看视频的时候有优势,观看宽幅影片上下黑边减少很多,另外的好处是更便捷的分屏多任务处理。其实很多机型都有这个模式,但是S8因为比例的更改和尺寸的增大,让分屏多任务的使用体验更广阔。曲面侧屏 这个是曲面屏独有的功能,三星也是竞品中做的最好的厂商,没有之一。重点是S8的专属应用商店的源更多了,新加入很多很有意思的小功能值得一试。总结 另外从官网信息来看,本次随S8一同上市的,可能会有AKG专业调音耳机,如果真是这样,势必又提升了S8在音频方面的表现。一切要等S8国行版正式上市就知道啦!后续【科技美学】也会第一时间为你带来国行真机的开箱体验。 全新的S8和S8+不只是一款手机,更是一款连接工作和生活的智能终端,在安全和快捷的前提下,体验和效率的进步让它多了一份竞争力,也让我们多了一份关于未来科技的思考。 来看S8快速体验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jc1MTkxNDM4OA%3D%3D.html&urlrefer=12b269a2031ac4af47faf17f71d9a93a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