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法兰西 自由的法兰西
Vox
关注数: 168 粉丝数: 265 发帖数: 9,313 关注贴吧数: 41
萌新关于探索的一点小心得 这两天发现了一个圆圆的小星云叫bubble nebula,感觉好可爱,于是毅然决然地开着之前在某高g行星上一不注意磕碰成55%血量的小破aspe超那边飞去了,一边慢慢扫球。一路上一边扫,一边回忆起一些天文学常识,感觉探索其实可以更精细一些。 之前一直都是直接规划路线然后按部就班地跑,然后飞到一片星区,发现前面路径上连着七八个褐矮星(xx规划系统)...于是开始捣鼓规划航线的星球过滤器来。 开始时我只把Y型和L型褐矮星都去掉,后来又想到,宇宙里大部分恒星都是红矮星(平时跑路时遇到的最多的也是)。在这些质量又低又冷的恒星周围宜居带非常窄,自然地,类地、水球和氨球以及可地球化的行星出现概率也更小。同样地,像高矿和富矿这样的金属核行星,一般距离恒星较高,表面温度高的,也在红矮星周围出现几率较小。以上这几种基本上涵盖了探索时价值最高的行星种类(当然还有气态巨行星二型,但气态巨行星的分布规律我是一窍不通勒)。 所以,我重新规划航线时把红矮星也给去掉了,感觉(至少是感觉上)跑路时不再会碰到那些全是冰体和岩体行星的星系...发现可地球化星体的可能也高了些。而且去掉红矮星虽然少了一半以上的可跃迁星系,但似乎我的小破aspe跑起来不成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追求效益最大化,甚至可以把O型B星这两类大质量短寿命主序星给去掉,它们形成时大概不会留下太多质量,也没有足够时间形成够大的天体(游戏里这些恒星虽然好看但的确总是形单影只的)。这样一来,就只留下A F G K四大类主序星,F和K的光谱型和太阳相近,宜居带也相差不算太大,A型星蓝蓝的好看,也可以给旅途解闷了。 当然我记得我好像曾经在红矮星边上扫出过水球...(距离恒星就一百ls真的不会潮汐锁定嘛) 一圈探索下来还没有见到过沃夫拉叶星,其实还蛮想看看这种超大超亮的恒星的(其实我觉得像这种稀有恒星也应该很值钱的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