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小钢炮威武 勇猛小钢炮威武
关注数: 14 粉丝数: 42 发帖数: 2,466 关注贴吧数: 13
你确信你真的了解他? 其实按照原定的参谋部进攻法国的战略,法国是拿不下的 如果完全按照参谋部未经修改的进攻俄国的计划,开战后也不可能歼灭俄国大量部队 参谋部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比希特勒高明。 希特勒能想出阿登战役这种几乎逆天的策略,参谋部那些军人打破脑子也想不出。 也许只有他才能有胆略和勇气来实施曼施坦因的计划。 希特勒的战败固然有军事错误存在,但是根本原因在于他在和实力远远强于他的对手作战。 他唯一胜利的机会就在1941---1942年美国重整军备完成之前。那时候在1942年斯大林战役的后期,历史爱好者看到了大量的美援的福特重卡。 因为实力远远弱于对手,所以他能够犯错的机会很少,事实上无论是斯大林还是丘吉尔比希特勒犯的错误多得多,低级的多,至少希特勒的错误至今都被人争论是不是错误。 莫斯科战役,冬装事实上早已准备就绪,希特勒战役前多次检查冬装准备状况,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即便德国的军队能够坚持在俄国的严寒下单衣作战,但是俄国的道路和机动车辆的磨损导致这些冬装无法运到前线,最后烂在波兰的仓库了。 很多对二战史一知半解的书籍都认为希特勒根本没有准备冬装。 事实上,这是个令人可笑的无知玩笑 曾经看过《被遗忘的士兵》的吧友们,大概可以对此了解点。 诺曼底登陆,在荷兰间谍案发之前,希特勒判定盟军会在诺曼底而不是加莱登陆,虽然将军们都认为是在加莱。原因是因为希特勒在航拍照片中发现盟军的登陆训练模拟地酷似诺曼底,而非加莱。 希特勒能够记住大西洋壁垒有多少什么型号的火炮,掩体的混凝土厚度,及各种详细资料,所以即便对前线的状况,他也比很多将领熟悉。 当然后期也有人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过失败者也没什么借口好找的 也正是航拍的照片,在加来的对面,隔着海峡的英伦本岛,那些电影工厂的作品,让将领们坚信加来是唯一主登陆区。 能够深刻洞悉对方心理弱点,兵不血刃收复莱茵,吞并奥地利和捷克的政治家,怎么看都不会是白痴。 就像做股票,收盘后,人人都能大谈一番,仿佛都是股神,但是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则惊慌失措,毫无章法。 空谈谁不会?美苏冷战,中国倒向西方的八十年代的那几十年。中国出了收复了西沙河南沙的几座岛屿,怎么没有吞并朝鲜越南,趁机带上柬埔寨缅甸?他们可是中国固有的藩属,甚至是以往的领土。 他实现上述的目标未必比当时中国轻松。但是他做到了。 古德里安布劳西奇在莫斯科战役前,极力主张进攻莫斯科,否决希特勒固守渡过冬季的决定。但是战争一不顺利,就抛弃军队,决心大踏步逃往西部,古德里安龙德施泰特甚至主张跑到波苏边境。 军心动摇,你说希特勒该不该撤这些人的职务? 撤了这些人的职务,这些家伙反而说是希特勒推卸责任。 莫斯科战役的失败,最没责任的应该是希特勒。 因为希特勒当初就不主张进攻莫斯科。是参谋部哈尔德和将军们主张进攻的,进攻失败后,又纷纷要求撤退逃跑, 希特勒不是没给过参谋部将军们完全做主的机会,莫斯科战役暴漏了其实将军们完全没有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承担责任的能力和胆魄 至今没有忘记。在1941年那个寒冷慌乱的冬季,他甚至曾经直接向一个正在冰天雪地里溃退的步兵师的师长打电话。他的决心与毅力显而易见。“在俄国的大地上,你退到哪里都是寒冷” 也正是他的铁血意志,及时的阻止了俄罗斯荒原上的大溃退---直到1942的仲春。这几个月决定了苏德战争的走向,挽救了第二次跨上这片土地的将士没有步百年前拿破仑的后尘。 二战历史最大的谎言就是德国将军们的回忆录。 把希特勒作为德国军事征服最大贡献者的事实完全抹杀了。 把将军们在战争中的过失,特别是莫斯科战役的决定性失误,还有如古德里安在明斯克战役中的失误,隆美尔在北非不顾希特勒命令的过度进攻导致的后果,统统掩盖了。 反而将军们成了第一贡献人。 想想布劳西奇在进攻法国前,那副模样。哈尔德那种疑虑重重的心态。将军们畏首畏尾,毫无必胜的信念,这种货色完全掌管军队的话,能带领军队征服欧洲? 希特勒没用剑征服世界,但将军们的确用笔改变了历史 这点在曼施坦因《失去的胜利》里有过之而无不及。 希特勒肯定犯过错误,就像无数优秀的统帅一样,这是战争,不可能不犯错误。 在斯大林格勒,戈林保证可以提供补给(就像在莫斯科战役中一样),曼斯坦因保证可以打破苏军封锁。而第六集团军丧失了机动作战能力,离开坚固的防御壁垒斯大林格勒,事实上也不过是死得更快而已。 ----- 后人离开当时的战争情形和各种利弊,单纯从结果讨论过程,并不能证明比希特勒高明 事实上,凡是把德国参谋部们捧上天,把希特勒的军事能力摁下地的货色,一般都是对二战军事史一知半解的德棍。 就像同时期的英国军事家(名字我忘了,据说是闪电战的发明者)所说的那样:“希特勒一半是人,一半是个神,否则就无法解释一个人能够再短暂的一生中在现代社会,做到如此重大惊天劈地的巨业。”
二战各国军队伙食之德国 德国伙食 (我们英勇士兵的伙食) 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这遵照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午餐为日常用餐的中心。 I级伙食 --Verpflegungssatz I最高优先配给。主要包括: 黑卖面包 75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 45克 香肠(生罐装食物) 120克(有时是熏鱼) 果酱或人造蜂蜜 200克 煮过的土豆,蔬菜 750克 肉类 120克 蔬菜或动物脂肪 45克 调料 15克 咖啡豆(有时以红茶代替) 8克 巧克力或糖果 1袋 香烟纸 7卷 这些食物用罐头和纸包好,放入纸箱内。 战争时期士兵伙食供应的实际情况: 供在一线作战的士兵食用的食品应在24小时内借助夜色的掩护送达前线: “夜色降临之后,运输兵的到来打破了战斗间歇的沉寂,他们送来了食物,并取走士兵们写好的家信,已经有两周没人来收取这些家信了。送上来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锅煮出来的杂烩浓汤,我们每个人还得到了半块大面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奶酪。饥饿的我们不能一下把这些东西都吃光,因为下一次食物供给可能在24小时之后才能送到。”1944年起,补充兵部队的伙食标准被降低,食物总量并没有减少,但其中肉类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豆和蔬菜。 正是靠着这些德国从挪威一直打倒希腊,再从希腊得到莫斯科城下。德国士兵在回国休假时使用特种食品供应卡。面包证和食品供应卡一起印刷在一张硬纸片上,需要多少面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面包证,和士兵证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对战时探家士兵的免费食品供应。
转自德意志第三帝国吧,二战十大经典战役之五 五、中途岛大海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半年,日军横扫太平洋,占领东南亚。1942年4月,美国空军上校杜立特率领飞行队,成功地对日本东京空袭。5月,日美海军在珊瑚海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大战,双方各损失一艘航母。日本山本五十六大将更加迫切地想与美军在中途岛大战一场,寻机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航母。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多,但地位十分重要,日本很想占领它。这次山本五十六派出8艘航母,11艘战列舰,173艘其它战舰,700架飞机,分兵6路企图一举拿下中途岛。山本五十六命南云大将为此次战役前线总指挥官。   6月4日凌晨开战,南云命令108架飞机先轰炸中途岛。日机遭到少量美国飞机拦截,但日机占优势,美机仅有1架逃脱。日机上开始都装的是鱼雷,要换上炸弹,于是船上士兵慌忙之中将来不及收拾的鱼雷都推到甲板上。7:30发现400公里处有美国舰队,其中有航母。南云有些吃惊,此时士兵都显得疲惫不堪。   10:20,日舰队4艘主力航母向东行驶,寻找美舰。10分钟后,侦察机报告有情况。日军110架轰炸机准备起飞前去轰炸。可飞机尚未起飞,50架美军轰炸机已飞临日本舰队上空,投下了炸弹。顷刻之间,南云的3艘航母\"加贺号\"、\"苍龙号\"、\"赤城号\"全被命中起火。舰上的弹药引爆,很快就沉入大海。此时南云下令\"飞龙号\"舰母上的全部飞机起飞,终于重创了美\"约克城号\"舰母。总算挽回了一些面子,但仅剩下的\"飞龙号\",也很快被美机炸沉。   午夜时分,失去了航母的南云不得不下令撤退。一天时间日军损失4艘航母,350架飞机,阵亡3000余人。撤退途中还损失了一艘重型巡洋舰。而美军只损失1艘航母和75架飞机。此战美国指挥官是尼米兹海军上将,他指挥有方,战后受到美国人民的高度敬佩,曾以他的名子命名一艘航母。   日军的失败原因一是轻敌,二是分路打击对方,力量分散。山本还派一艘舰母去打阿拉斯加,虚张声势,与事无补。而美是集中优势兵力,三艘舰母一路打去。   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打破了日本海军300多年不败的记录。接着在瓜岛战役中,美军海军陆战第一师又有出色的表现,打退了日军几个师团的进攻。战斗打的十分惨烈,其中有个狙击手,一人一夜打出一万多发子弹。(该师战功显赫,被誉称\"海上魔鬼\",此称一直延继至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