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曦汉服社
朝曦汉服社
欢迎加入17届朝曦汉服社,群号码:559817337
关注数: 13
粉丝数: 43
发帖数: 477
关注贴吧数: 19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安机电朝曦汉服社在这里召集小伙伴啦,小鲜肉和小仙女们快到碗里来吧~~~
朝曦汉服社招新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安机电朝曦汉服社在这里召集小伙伴啦,小鲜肉和小仙女们快到碗里来吧~~~
壮哉!汉服试题首次纳入高考 壮哉!!!汉服试题首次纳入高考
朝曦汉服社招新啦~小伙伴们快戳进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安机电朝曦汉服社在这里召集小伙伴啦,小鲜肉们快到碗里来吧~~~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朝曦汉服社即将在周六下午两点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瞻泊湖举行成人礼仪式,欢迎各位老师、同学以及同袍前来观礼。
传统文化之汉服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唯独汉族没有能够代表本民族的服饰”很多人都这样说。事实上,汉族也有自己的服饰,那就是——汉服。
重拾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为增强民族自信,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于11.19号下午4点半1107教室举行汉服知识讲座.欢迎广大同学前来观赏交流!
传统汉服文化,怎忍以假乱真!? 身为汉服社的一员,我实在做不到袖手旁观。所谓“汉服”毕业照,就是拿影楼装去糊弄消费者。粗制滥造的影楼装怎能与我华夏衣裳媲美。请不要借着汉服的名义欺骗好么?当消费者误以为这种衣服是汉服会对汉服失望的好么?如果商家能够拿出真正的汉服照毕业照,我会由衷谢谢你们。或许有人觉得他们这样关我什么事,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我是汉服社一员,我有责任宣传复兴汉服。喷我的可以来,赞同我的更欢迎。至于对比照我就不想放了,让你们看看华夏衣裳的美丽足以。
弘扬汉服文化!还我汉家本色!(汉服小知识)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 ;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 。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 ,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 。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