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驰传媒 华池传媒
关注数: 66 粉丝数: 329 发帖数: 3,933 关注贴吧数: 40
全方位看小池东港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引自百度词条) 本贴着重描写龙舟这一项。“拖船”是本地称呼,即租别人的龙舟过节。这时全墩人出动,齐心协力将以吨为单位的龙舟搬上大卡车。在当地一般龙舟船主多为分路和张河这带,租金最低万元以上甚至数万,当大卡车将龙舟拖出后邻里都放鞭炮一路欢送庆贺!“划船”是一个墩里非常大的事情,全村男女老少皆大欢喜。未正式开船时,只要本小队的人谁想上船玩一玩都可以,当然也包括妇女或少年。到了农历五月初一即正式开船,这时就要统一服装,放鞭炮迎接龙神装上龙头和龙尾。还有一个重要习俗就是初一凌晨零点,正式规定下来的龙舟手一起“抢生水”,寓意中头彩来年风调雨顺、如意安康。初一的早晨天刚拂晓,赛手们就准备锣鼓、棹和桡。这时太阳刚刚升起,东港二岸已经响起“咚呛”声。到了端午节当天上午真的是人山人海锣鼓声、呐喊声、鞭炮声、车流声达到极点,此时只有航拍图才能诠释他的恢宏。巾国不让须眉,女龙舟赛起来也不弱!赛龙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技巧不太多比的是力气和毅力,头顶娇阳高照汗水、河水湿透衣物,这不正显出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么?赛完一程真的很累,本人也在船上切身感受过。这时稍作休息喝喝水吃几块端午节标志性食物——鸡蛋糕。“办设”这是当地特有民俗,对龙舟和龙神的一种祭拜形式,提前准备黄表纸、鞭炮、饮料、蛋糕、香烟、红包和红绿二条丝带。红绿丝带多系在龙头脖上、棹上或是锣架上,如果系的红绿越多说明“吃设”的次数就越多。办设的人将供品奉上后,龙舟上有专人“打歌”内容不太让人听懂,大致意思是祈求龙神保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一类。办设在当地是有讲究的,如果小队划男船由本小队嫁出去的女儿办,一人一生只办一次;如果是女船由女龙舟手的娘家来办。这图算是一味调料,落水人是二龙舟比赛时船头指挥呐喊的人太投入,一不留神脚底不实从船头掉入水中,当时岸上观众大笑他也自我解嘲,呵呵。这幅解释龙舟船员称呼:站船头的一般是指挥,第一对是“破水”,即首次破开船头前面的水;第二对叫“二剪”,这里的“剪”字是方言译来不一定正确,该位置最难划最要力气,所以一般看到的都是大个;第三对叫“三摊”,同为方言音译;再往中间就没有具体名称,在前面划的几组非常有挑战性,如果斗起船来很累!最后一组叫“八梢”,那位置最轻松坐在上面的多是年纪大的。船舱内有锣手,中间鼓手,最后是扶棹的棹手。本图有三张合成,在当地主要有黑、浅红、大红三种颜色头巾,每个村由前人流传下来的惯用颜色,这些就跟人的姓氏一般从不更改。比如红卫村就是浅红头巾,三列为黑色,农科所为大红。在当地端午还有一种风俗称为“接龙须”,为女儿大户祈祷来年得一儿子,用这这种形式表达。图中着蓝色短袖老人手中捧着红布包裹的即为“龙须”。初五下午整个端午龙舟会彻底结束,毫不迟疑。上午东港二岸人满为患,到了傍晚全部归于寂静,一切回归平常。该图是全村人合力将租来的龙舟归还场景。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