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静溪 雪静溪
关注数: 118 粉丝数: 154 发帖数: 44,992 关注贴吧数: 126
【太平天国】马融和官至提督了啊 清实录同治朝实录 1、同治三年投降 同治三年。十月。戊子。 昨据僧格林沁、官文奏、追剿发捻获胜。匪首马融和等受抚。陆续来归者。不下十余万众等语。该逆心存叵测。首鼠两端。系属意中之事。著僧格林沁懔遵前旨。暂驻黑石渡。妥为镇抚。并著官文妥筹办理。 2、同治五年打任柱赖文光有功赏蓝翎 同治五年五月 甲子。谕军机大臣等、李鹤年奏、官军剿贼获胜一摺。任赖等逆。回窜夏邑胡家桥等处。经马德昭等军追蹑。将贼击败。由归德一带奔窜。官军追及。先后杀毙贼党千余名。余贼南遁。势趋亳州。李鹤年现已饬令宋庆等军。跟踪追击。即著严饬宋庆等视贼所向。越境攻剿。毋得稍分畛域。贼踪偪近亳境。防剿不可稍松。著乔松年严檄程文炳认真堵剿。毋令该匪乘闲奔突。张得胜太和之军。及沙涡两河炮船。并著该抚相机调遣。就近援剿。藉壮军威。曾国藩即饬周盛波南路之师。探踪前进。并饬刘秉璋等军往来游击。以收聚歼之效。豫军此次追贼。虽颇有斩获。究未能大挫凶锋。姑念其忍饥力战。已明降谕旨将出力之参将蒋东才等照给奖叙。嗣后遇有小胜。李鹤年仍当将出力人员存记汇保。毋许随摺保列多人。以示限制。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河南师德剿贼获胜。赏参将刘廷花翎。勇目马融和蓝翎。参将蒋东才等加衔升叙有差。 3、同治十三年已经官至总兵,又擒杨辅清有功获得了提督衔 同治十三年十月己丑 ○以福建晋江会拏逆首杨辅清出力。赏安徽总兵官马融和提督衔。守备张荣等花翎。余升叙有差。 4、后来应该是跟着曾国荃了,和张景春一起共添募淮北皖勇八营 光绪十年七月十九日曾国荃奏:“目下张景春、马融和共添募淮北皖勇八营,刘连捷添募四营,陈湜、易致中、吴隆海、谭碧理、陈美仙等共添募十营,各隶各统,以归画一。” 二十八日曾国荃奏:“臣已飞电谕令陈湜、章合才、吴隆海、陈美仙等赶紧添募,又面语刘连捷、谭碧理、马融和等就近速办,均限十日、半月、一月之内成军;庶几填扎奉调八营所遗各要隘,以资沿江两岸战守之用。大约中秋前后均可到防,足以仰慰圣怀”
【太平天国】关于太平天国后期滥封问题的问题 太平天国后期的局面和滥封有很大关系,李秀成在自述中说“蒙尘失国,应丧家邦之由”。在天国十误中又说“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那么滥封是怎么造成的,我们考证一下 1、保王封官是谁负责的? 幼天王供词:“一切朝政系信王洪仁发、勇王洪仁达、幼西王萧有和及安徽歙县人沈桂四人执掌。洪仁达并管银库及封官钱粮等事。”“在南京时,保王封官,均是次兄洪仁达、吏部天僚干王洪仁玕、吏部天官慰王朱兆英三人保封的。凡封王封官,总是他们议诏稿进,乃降诏封的。” 朝政由洪仁发、洪仁达、萧有和、沈真人掌管,封王封官由洪仁达、洪仁玕、朱兆英负责。 2、有记录的保封王的记录: 《李秀成自述》 护王陈坤书——“天王见我兵多将众,忌我私心,内有佞臣之弄,封陈坤书为王,分制我势”“后谗臣见我兵势甚大,密奏天[王]加封其重爵,分我之权,故而自尊,不由我用,制其不能”《李秀成自述》 ——这位馋臣是谁李秀成没提,但显然陈坤书封王他的老上司李秀成很不高兴 保王童容海——"主见我兵权重大,总计分革我权,童容海乃归我部将,一片之心为我,后被谗惑,而{北早}〈背〉我逃,此是王次兄之弄奏,欲归其辖,暗放遥〈谣〉言,童容海他心者,因此之由也"《李秀成自述》 ——显然这里童容海封王是王次兄洪仁达主导的 恤王洪仁政——“老天王因我有打江山的功劳,又是至亲,封我为恤王”《洪仁政供词》 ——这是洪秀全亲自过问的 昭王黄文英——“后伪章王到南京保举小的做昭王伪职”《黄文英供词》 ——这是林绍章保举的 堵王黄文金——“旋伪孝王、伪佑王、伪英王同小的堂兄黄文金往攻湖州,那时湖州尚未攻破,伪天王复封堂兄堵伪职”《黄文英供词》 ——堵王黄文金的王位是洪秀全亲自过问的 尊王刘庆汉——“老天王封我为尊王,命我带人马往黄梅、广济,去救安庆”《刘庆汉供词》 ——刘庆汉的王位是洪秀全亲自过问的 遵王赖文光——“奈英王等...是以英王不从予议,遂率师回庐,请命自守,复行奏请加封予为遵王。唯命与扶王、启王等远征,广招兵马,早复皖省等情”《赖文光自述》 ——赖文光的王位是陈玉成保封的。 3、《太平天国文书汇编》收录的幼主诏旨26封,其中关于加官晋爵的有十九封,当然此时还不是烂封王爵,是封义安福燕豫侯六爵以及相应的职位,反映的是对保奏职爵的兴趣 《升授蒙锡成等职诏》据洪仁玕本奏,升授蒙锡成等六人职爵——理由,“论功” 《升授陈志书等职诏》据李秀成本奏,升授陈志书职爵——理由,“才能素优,战守俱能,恳请升赏”“往镇常州郡,实力镇抚,作京都保障也” 《封胡鼎聪等职诏》据洪仁玕本奏,封胡鼎聪等三十五人职爵——理由“论功” 《建造正九重天廷并封李容发为忠二殿下诏》据赖冠英等本奏,封李容发为忠二殿下 《封黄松年等职诏》据洪仁玕本奏,封黄松年等六十五人职爵——理由“论功” 《封李春发为忠诚二天将兼京畿统管诏》据洪仁玕、蒙得恩、林绍璋本奏,封李春发为忠诚二天将兼京畿统管——理由“自东王升天以后,勤劳素著,恳请褒嘉” 《封李尚扬等职并准修辅天府诏》据李世贤奏,封李尚扬等四人职爵 《加封长、次伯诏》洪秀全加封洪仁发、洪仁达 《封杨庆善等爵诏》加封杨庆善等四十四人爵位——理由“功不忘”“平在山勋旧” 《升授李春发等职诏》据洪仁玕本奏,封李春发等二十一人职爵——理由“量才保举” 《升授黎臣宗等职诏》据萧有和本奏,封黎臣宗等六人职爵 《追封李芳、李世光诏》据洪仁达本奏,追封李芳、李世光——理由“著有前功” 《升授陈仕容等职诏》据陈玉成本奏,封陈仕荣等二十三人职爵 《升授朱兆英等职爵》据洪仁玕本奏,升授朱兆英等二十六人职爵 升授刘官禄等十一人职爵——理由“于南陵之役颇有功绩” 《升授陈成安等职诏》据陈玉成本奏,升授陈成安等二十一人职爵 《封孙魁星职诏》据陈玉成本奏,封孙魁星职爵——理由“历年堵剿北路残妖,屡建奇功,恳请升赏” 《追封卢明信曾添养并升授练顺森等职诏》追封卢明信曾添养——理由“大功大赏不可忘”“以酌其未团前功” 据吏部本奏,封练顺森等二十七人职爵 《封黄得用任殿前赉奏诏》据吏部本奏,封黄得用为天朝九门御林开朝忠诚四天将 《升授赖冠英等职诏》据吏部本奏,升授赖冠英等二十人职爵,并追封刘长发及其子爵位 总结, 注明洪仁玕保奏的最多,5封,164人 注明吏部本奏的,3封,48人 洪秀全亲自过问的,2封,46人 注明陈玉成保奏的,3封,45人 注明萧有和的1封,6人 注明李世贤的1封,4人 注明洪仁达的,1封,2人 注明李秀成的1封,1人 注明洪仁玕、蒙得恩、林绍璋联名的1封,1人 注明赖冠英的1封,1人 李秀成的部下比如陈炳文、黄章桂、黄子隆都是洪仁玕保奏升授他们的爵职。 最后这些人得了洪仁玕的封,却既不听他们的老上司李秀成的调,也对天京方面不管不顾,彻底成了外将。雨花台大战前,李秀成两次在苏州召集十三王会议,动员他们回救天京,最后出现在雨花台与曾国荃部作战的就只有李秀成和李世贤的军队。
转自太平天国吧:修复后的杭州听王府的近照 位于杭州小营巷的太平天国听王府,是一座有200年历史的建筑,长期以来是个大杂院,自2018年8月开始,经过了两年的修复,已华丽重生。听王府内年久失修的花格门窗,不能再做日常使用,大部分已经被拆下来,送往杭州博物馆收藏,现有的木质门窗是新做的。修缮期间还发现了不少砖雕、石库门,还有屋檐下长条状的壁画,相关部门已经对这些特色遗迹进行了简单清洗并保持原样。 听王府是三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整体呈“L”形平面布局,江南园林式建筑,中轴线上分别为门厅、百桌厅、楼厅,门厅西侧设竹园,东侧为花厅。 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酷爱研究老房子的仲向平说,十几年前,他曾在浙医二院顶楼俯瞰过听王府的全貌:“从北往南看去,白墙黑瓦、波浪起伏的深宅大院,非常气派。其实,现在的听王府只留有当年听王府的主轴线,最早东西向也有不少房子,占地面积总共有4亩多,但是在这百年间被破坏了不少。这是杭州现存唯一能见证太平天国运动的建筑了。” 以后,修缮一新的听王府将做什么用途呢? 老房子专家仲向平建议:“如果是单独的历史文化展陈空间,太过单调,杭州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了,走马观花的模式已经过时了,最好能有些互动性,可以做文化沙龙,让大家可以坐下来交流互动,让这个文保点活起来。” 上城区住建局表示,下一步将对听王府的使用功能进行沟通、探讨,为如何更好地“复活”该建筑做好相关准备。 2019年,上城区住建局党委将继续开展百千万调研,深入排摸辖区内历史建筑保护情况,对存在隐患的历史建筑加大修缮保护力度,挖掘建筑文化。
媚娘最终爱的是狄仁杰啊 狄仁杰杀死假濮王,太监担心她会被连累,她不但丝毫不担心,只想搞清楚狄仁杰为什么杀濮王。可见她觉得狄仁杰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从来不认为要和狄仁杰划清界限 当她大权在握的时候,心腹太监她可以侃侃而谈如何拉拢李绩,却在狄仁杰来的时候却把太监打发走,还扶一扶头发,说明狄仁杰在她心里是最最值得信任的,即便朝夕相处的太监都不可比 批了一上午奏章,一直在赶进度,但听到狄仁杰来了,马上高兴得扔一边去迎狄仁杰 她利用清子,虽然面对狄仁杰的质问,她说是为了皇上,为了社稷,其实是为了狄仁杰。因为她对清子撒谎以后,担心的是狄仁杰命悬一线,希望清子能救他。细想来,放了清子,清子未必会放过皇上,但狄仁杰有危险肯定会去救他。其实清子一开始的打算也是点狄仁杰的穴位然后带走皇上的。如果狄仁杰和皇上落到白长乐手里,狄仁杰肯定先死,而皇上会被带回来死在群臣面前,既然媚娘搬出来了李绩,等皇上被带回来以后再救也可能。所以,媚娘说到底是为了救狄仁杰,但狄仁杰误解了她 再者,媚娘说如果皇上可以保护她,她不愿变成今天这样。可以说因为皇上的软弱,她对皇上已经失望了,而每每救她于水火的狄仁杰才是她最终所爱的人 所以最后虽然她依然有皇上,但没有狄仁杰,所以会孤独
看下集预告,李俶知道珍珠未出来那里拍的不好啊 还跟太子妃,费什么话……直接上马回去找珍珠啊…… 还有,严明,风生衣也都该早早派走去接珍珠了啊,还得张得玉带着孩子跑……略扯啊…… 小说里这段写的很有张力的 “殿下!”程元振方要帮严明说话,却见李俶一眼朝他扫来,那双目竟已赤红,似要将眼前所有焚烧殆尽,让程元振这百战穿金甲的将军平生第一次有了几乎窒息的惧怕,下面的想说的话硬生生吞回肚中。 李俶冷哼,扬手将剑一掷,回身又跃上马,猛一抖缰绳,严明和程元振大惊失色,双双合身扑上,死死抓住辔头,程元振只道“殿下万万不可,安贼很快便会入城”。李俶咬着牙,冷不防举起鞭子就照严明的手抽了下去,立时起了宽厚的一层血印,手微有放松,那大宛良驹似乎最明主人心意,挣扎着咆哮竖起前蹄,教程元振打了个踉跄 ,站立不稳。眼见那马就要腾起四蹄,奔上驰道,千钧一发之际,李倓与德宁郡主飞驰而至,李倓挺身跃起,直如白鹤展翅,扑上李俶马背,合身一抱,二人双双滚下马。 “嫂嫂产后血崩,根本无法与我们同行!”德宁郡主在这间隙大声喊道。 李俶头脑方自稍有清醒,乍闻此言五火焚心,攫住德宁郡主之手,喝问道:“到底怎样,为何从未有人对我说过?!”抬头望严明、程元振,见他们均纷纷垂头,方道:“原来你们人人都知道,却独独瞒了我一人!可笑,可笑至极!”唯李倓也是不明所以,因他自潼关失守后,被玄宗委以巡城重任,日夜难息,所以只知沈珍珠已产下儿子,并不知她产后血崩。 德宁郡主低头道:“陛下严令,不许你知道嫂嫂之事。”顿一顿,补充道:“这也是陛下看你受伤,怕你担忧。”李俶忆及风生衣为他与沈珍珠传递信物之时,面色颇有不愉,当时以为风生衣只是为自己被拘发愁,兼之时间紧迫,不及多问,谁知连他也瞒了自己。这自上而下,人人均知为他李俶劳力劳心,百般维护,却独独的苦了她。而自已抚心自问,当初并非无万全之法,保她安全无虞,最后终究没有纳用。如今悔悟不堪,原来,自己竟是如此负她。 严明令乳娘抱来李适,又将出府之时沈珍珠话语神色一五一十告知李俶。李俶听到沈珍珠所说“绝不会受辱人前,令皇家蒙羞”之言,禁不住心中又是大恸。 李俶抱过孩儿,这并不是他第一次看见儿子,在宫中拘禁之时,玄宗便已令贵妃抱着适儿让他瞧过。李适已经醒来,眼前之人如此陌生,怀抱并不熟悉,他不由张开小嘴“哇哇”大哭起来。李俶见他那一双眼睛酷肖沈珍珠,明亮透彻,安静沉祥,一望之下,宛若天地乍明,万物重生。 遥望长安,此去烟雾迷茫。李俶喃喃自语:“珍珠,这都是我的错。”惟一庆幸,风生衣率数名死士尚在沈珍珠身旁,望这名壮士长剑凌空,力斩魑魅魍魉,迎得再作相逢。 暴雨暂歇,残月出林。 头日过便桥后,玄宗一行遭逢暴雨,打得旌旗零落,人仰马翻。入得咸阳城,城中官员和百姓早已一散而空,幸得郊外百姓听说陛下驾临,或献粝饭,杂以麦豆,随行人员食之须臾而尽,甘之如饴。然六军人马众多,多数军士食难裹腹,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此地名唤马嵬驿,因暴雨损坏前方路桥,护驾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派士卒正在整修,大军遂暂且驻扎。玄宗、贵妃带着女眷以驿站为行宫,诸子皇孙、官员和士卒均在四周安扎起简陋营寨。 李俶安顿好儿子,便往太子营帐行去。只见周旁军士神情萎顿,士气沮丧,一至如斯 ,若然碰到叛军,准是一败涂地。
摘录两京收复的相关史实  至德二年 ●九月   【军发凤翔收长安】   郭子仪以回纥兵精,劝上益征其兵以击贼。怀仁可汗遣其子叶护及将军帝德等将精兵四千余人来至凤翔。上引见叶护,宴劳赐赉,惟其所欲。   丁亥,元帅广平王俶将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众十五万,号二十万,发凤翔。   俶见叶护,约为兄弟,叶护大喜,谓俶为兄。   回纥至扶风,郭子仪留宴三日。叶护曰:“国家有急,远来相助,何以食为!”   宴毕,即行。日给其军羊二百口,牛二十头,米四十斛。   庚子,诸军俱发。   《旧唐书·回纥传》:戊子,回纥大首领达干等一十三人先至扶风,与朔方将士见仆射郭子仪,留之,宴设三日。   《旧唐书·颜真卿传》:元帅广平王领朔方蕃汉兵号二十万来收长安,出辞之日,百僚致谒于朝堂。百僚拜,答拜,辞亦如之。   王当阙不乘马,步出木马门而后乘。   管崇嗣为王都虞候,先王上马,真卿进状弹之。   肃宗曰:“朕儿子每出,谆谆教诫之,故不敢失礼。崇嗣老将,有足疾,姑欲优容之,卿勿复言。”乃以奏状还真卿。 【决战香积寺】   壬寅,至长安城西,陈于香积寺北澧水之东。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贼众十万陈于其北。   李归仁出挑战,官军逐之,逼于其陈。贼军齐进,官军却,为贼所乘,军中惊乱,贼争趣辎重。   李嗣业曰:“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孑遗矣。”乃肉袒,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杀数十人,阵乃稍定。于是嗣业帅前军各执长刀,如墙而进,身先士卒,所向摧靡。   都知兵马使王难得救其裨将,贼射之中眉,皮垂鄣目。难得自拔箭,掣去其皮,血流被面,前战不已。【王难得为凤翔都知兵马使,时上在凤翔,盖御营大将也。】   贼伏精骑于阵东,欲袭官军之后,侦者知之,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引回纥就击之,翦灭殆尽,贼由是气索。   李嗣业又与回纥出贼阵后,与大军交击,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贼遂大溃。   余众走入城,迨夜,嚣声不止。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旧唐书·郭子仪传》:王师结阵横亘三十里,贼众十万陈于北。   归仁先薄我军,我军乱,李嗣业奋命驰突,擒贼十余骑乃定。回纥以奇兵出贼阵之后夹攻之,贼军大溃,自午至酉,斩首六万级。   晞,子仪第三子。少善骑射,常从父征伐。初以战功授左赞善大夫,从广平王收复两京,晞力战于香积寺、陕西,皆出奇兵克捷,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   《册府元龟》:尝有裨将靳元曜当合战坠马,呼难得,难得俯马驰救之。贼射难得,中眉脸穿,披下障目。难得乃拔去箭,并皮掣弃,勇冠其军,繇是众多附之。   《旧唐书·李嗣业传》:至德二年九月,嗣业从广平王收复京城,与贼大战于香积寺北,西拒沣水,东临大川,十里间军容不断。   嗣业时为镇西、北庭支度行营节度使,为前军,朔方右行营节度使郭子仪为中军,关内行营节度王思礼为后军。戈铤鼓鞞,震曜山野,距贼军数里,列长阵而待之。   贼将李归仁初以锐师数来挑战,我师攒矢而逐之,贼军大至,逼我追骑,突入我营,我师嚣乱。   嗣业谓郭子仪曰:“今日之事,若不以身啖寇,决战于阵,万死而冀其一生。不然,则我军无孑遗矣。”   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嗣业先登奋命,所向摧靡。   是时,贼先伏兵于营东,侦者知之,元帅广平王分回纥锐卒,令击其伏兵,贼将大败。   嗣业出贼营之背,与回纥合势,表里夹攻,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壑而死者十二三。贼帅张通儒、安守忠、李归仁等收合残卒,东走保陕郡。   《新唐书·浑瑊传》: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安庆绪,胜之新乡,擢武锋军使。   《旧唐书·阿跌光进传》:肃宗自灵武观兵,光进从郭子仪破贼,收两京,累有战功。   《全唐文·阿跌良臣墓志铭》:王师收两京,平剧贼,公之功居多,拜开府仪同三司鸡田州剌史,充朔方先锋左箱兵马使,事太尉汾阳王。汾阳王爱公沉默多断,军中之事,一以咨公。 【仆固怀恩请追贼】   仆固怀恩言于广平王俶曰:“贼弃城走矣,请以二百骑追之,缚取安守忠、李归仁等。”   俶曰:“将军战亦疲矣,且休息,俟明日图之。”   怀恩曰:“归仁、守忠,贼之骁将,骤胜而败,此天赐我也,奈何纵之!使复得众,还为我患,悔之无及!战尚神速,何明旦也!”   俶固止之,使还营。怀恩固请,往而复反,一夕四五起。迟明,谍至,守忠、归仁与张通儒、田乾真等皆已遁矣。   癸卯,大军入西京。   《旧唐书·郭子仪传》:贼将张通儒守长安,闻归仁等败,是夜奔陕郡。   《旧唐书·令狐彰传》:安禄山叛逆,以本官随贼党张通儒赴京师,通儒伪署为城内左街使。王师收复二京,随通儒等遁走河朔。 【李俶入西京】   初,上欲速得京师,与回纥约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至是,叶护欲如约。广平王俶拜于叶护马前曰:“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则东京之人皆为贼固守,不可复取矣,愿至东京乃如约。”   叶护惊跃下马答拜,跪捧王足,曰:“当为殿下径往东京。”   即与仆固怀恩引回纥、西域之兵自城南过,营于浐水之东。百姓、军士、胡虏见俶拜者,皆泣曰:“广平王真华、夷之主!”   上闻之,喜曰:“朕不及也!”   俶整众入城,百姓老幼夹道欢呼悲泣。   俶留长安,镇抚三日,引大军东出。以太子少傅虢王巨为西京留守。   《旧唐书·郭子仪传》:翌日,广平王入京师,老幼百万,夹道欢叫,涕泣而言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新唐书·仆固怀恩传》:贼以一军伏营左,怀恩驰掩之,馘斩无遗者,贼气沮。既合战,以回纥夹攻贼,战酣,脱甲援矛直捣阵,杀十余人,众惊靡,亦会李嗣业鏖斗尤力,贼大崩败。   《旧唐书·王思礼传》:至德二年九月,思礼从元帅广平王收西京,既破贼,思礼领兵先入景清宫。   《旧唐书·白元光传》:长安平,率兵清宫,进击余寇,身被数创,肃宗躬为傅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