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2师兄 幽默2师兄
关注数: 19 粉丝数: 52 发帖数: 1,615 关注贴吧数: 22
楼市“金九银十”黯然收场 10月份成交不及月均水平  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金九银十”成色愈发不如从前。近日多家房地产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金九银十”周期也黯然收场。   《证券日报》记者从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了解到,在其监测的全国29个重点城市中,10月份商品住宅供应量为202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3%,成交量为230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6%,总的来看,本月整体成交表现不及2018年月均。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成交低位回升态势在10月份戛然而止,同比、环比齐跌,环比锐减45%,同比微跌3%,且10月份成交量也不及2018年月均水平。其中北京、广州的跌幅比较显著,跌幅均在45%以上;虽然二线、三线城市成交量环比持平,但各城市市场热度持续分化。   昨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杨科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在调控政策常态化背景下,市场降温已在情理之中,加之中央再次明确“决不会允许房地产调控半途而废、前功尽弃”,预计后续政策层面放松可能性并不大。与此同时,预计未来两个月的成交量或继续维持环比小幅回落态势,尤其是那些经济基本面平平、市场购买力透支的二线、三线及四线城市来说,或将面临更大地调整压力。   回看始于2016年“930”政策开启的全国楼市调控热潮,目前已过去两年有余。从调控效果来看,一线城市新房及二手房市场全面降温,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涨幅亦有所回落,但尽管如此,无论是从年内各地发布的超过400余次调控政策,还是高层频繁表态楼市调控不放松均明确,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将继续从严且持续。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8年剩余的两个月情况来看,预计商品房整体成交量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但受市场预期变化影响,房企降价步伐或继续加快,具体表现为降价潮将呈扩大趋势,“以价换量”的销售方式将大面积推开;一线、二线热点城市降温趋势不变,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第四季度降温态势可能进一步加速,二手房市场呈现出成交量缩、有价无市情形,而新房市场的成交量则由于“以价换量”不断增多,预计保持相对稳定。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降温甚至可能超过一线城市,环一线城市成交量缩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策从紧基调不变的影响下,预计2018年积蓄的政策下拉力将有可能在2019年上半年得到充分显现。”张波如是说。 转自证券日报
楼市“金九银十”黯然收场 10月份成交不及月均水平  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金九银十”成色愈发不如从前。近日多家房地产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金九银十”周期也黯然收场。   《证券日报》记者从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了解到,在其监测的全国29个重点城市中,10月份商品住宅供应量为202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3%,成交量为230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6%,总的来看,本月整体成交表现不及2018年月均。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成交低位回升态势在10月份戛然而止,同比、环比齐跌,环比锐减45%,同比微跌3%,且10月份成交量也不及2018年月均水平。其中北京、广州的跌幅比较显著,跌幅均在45%以上;虽然二线、三线城市成交量环比持平,但各城市市场热度持续分化。   昨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杨科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在调控政策常态化背景下,市场降温已在情理之中,加之中央再次明确“决不会允许房地产调控半途而废、前功尽弃”,预计后续政策层面放松可能性并不大。与此同时,预计未来两个月的成交量或继续维持环比小幅回落态势,尤其是那些经济基本面平平、市场购买力透支的二线、三线及四线城市来说,或将面临更大地调整压力。   回看始于2016年“930”政策开启的全国楼市调控热潮,目前已过去两年有余。从调控效果来看,一线城市新房及二手房市场全面降温,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涨幅亦有所回落,但尽管如此,无论是从年内各地发布的超过400余次调控政策,还是高层频繁表态楼市调控不放松均明确,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将继续从严且持续。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8年剩余的两个月情况来看,预计商品房整体成交量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但受市场预期变化影响,房企降价步伐或继续加快,具体表现为降价潮将呈扩大趋势,“以价换量”的销售方式将大面积推开;一线、二线热点城市降温趋势不变,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第四季度降温态势可能进一步加速,二手房市场呈现出成交量缩、有价无市情形,而新房市场的成交量则由于“以价换量”不断增多,预计保持相对稳定。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降温甚至可能超过一线城市,环一线城市成交量缩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策从紧基调不变的影响下,预计2018年积蓄的政策下拉力将有可能在2019年上半年得到充分显现。”张波如是说。 转自:证券日报
银保监会谈资本市场波动 应有充分理由对我国资本市场充满信 “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市场透明度,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对投资者保护,这些将是我们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下一步重点。”在10月30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这方面将继续加大力度,采取措施。   今年以来,一行两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稳定资本市场,包括稳妥处置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积极拓展保险资金作为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等。“随着这些措施不断落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随着经济向高效益、高质量发展转变,资本市场一定能够实现健康发展。”王兆星认为,“我们应该有充分的理由对我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   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   对于当前资本市场波动,王兆星认为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世界经济、国内经济进入周期性结构调整的阶段。同时,海外市场也出现了大幅波动。   王兆星说,最近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作出一系列部署,有关政策正在逐项落实当中。包括:稳妥地处置上市公司股票的质押风险,加大对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还出台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积极拓展保险资金作为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设立专项产品,加大对资本市场的参与,扩大投资范围。下一步,将重点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市场透明度,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对投资者保护。   在谈及股权质押风险时,王兆星指出,应分类施策、稳妥处置。“有一些企业陷入股票质押风险,有的面临担保圈、担保链的风险,导致企业遇到一定困难,银行要区分情况,按照市场化原则,分类施策,稳妥处置。”   保险方面,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最近一家全球著名投资基金公司的主席发表谈话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最有潜力和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他们已经开始进行相关布局。其实这也印证了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前景,也意味着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王兆星表示,“我本人,也包括大家,都应该充满信心。”   机构考核应更多激励服务小微   王兆星介绍,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超过1600万户,同比增加406万户,阶段性地实现了“两增”的目标。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目前已达30.4万亿元,增长幅度还在不断上升。   小微、民营企业的贷款成本也有所回落。王兆星称,18家主要商业银行三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控制在6.23%,较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得到了很好控制。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王兆星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尽早落实落地。相关举措包括:进一步激发银行基层机构人员服务民营企业内生动力,降低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抵押的依赖,更多地根据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财务、诚信和管理发放更多信用贷款;提高贷款时效,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资金需求;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尽职免责机制,帮助银行机构及其员工敢贷、愿贷,支持民营企业。   针对央行新设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机构已经开始探索如何运用的问题。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发布会上透露,工商银行将与中债增信相关机构组成联合体,充分运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把市场稳步做好,从而解决大部分大中型民营企业的流动性问题。同时,工行将稳妥开展债转股。据易会满介绍,工商银行已经与近50家大中型民营企业初步达成意向,有6家企业进入实质性操作。 转自:上海证券报
国有资产监督制度化迈出重要步伐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制度化、规范化迈出重要步伐。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日前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以下简称《综合报告》)和《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以下简称《金融专项报告》)。30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国有资产报告作出权威解读表示,此次是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内容实现了全口径、全覆盖,涵盖各类国有资产的“明白账”,直观展现了国有资产的全景图。报告通过审议后,将按程序首次向社会公开有关内容。   据悉,提交审议的《综合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共183.5万亿元,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共241万亿元,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共30万亿元。《金融专项报告》显示,2017年,扣除客观因素后,中央国有金融企业平均保值增值率为110.8%。2013年至2017年,中央国有金融企业营业收入由4.3万亿元增至5.8万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1.2万亿元增至1.4万亿元。   上述财政部负责人介绍,总体来说,《综合报告》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综合报告》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二是《综合报告》内容实现了全口径、全覆盖。向全国人民报告涵盖各级各类国有资产的“明白账”。其既包含企业国有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部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总量情况,也单列了文物资源资产情况。三是《综合报告》既包含了实的数据,也包含活的管理情况。报告了各类资产的总量数据和多维度的结构性数据,直观展现了国有资产的全景图。四是《综合报告》将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让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更加透明。今年《综合报告》通过审议后,将按程序首次将有关内容向社会公开。   《金融专项报告》也是全口径报清家底“明白账”。专项报告全面摸清了我国境内外国有金融资产“家底”,实现了中央要求的全口径、全覆盖。此外,展示了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成效。报告还重点聚焦金融领域相关情况。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权威专家指出,披露国有资产全景图有利于国有资产高效配置运营,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的监督制度化规范化迈向了新台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文宗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通过全口径的全覆盖,摸清了截至2017年年底国有资产的家底及具体数额,无疑有利于我们摸清自己的家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从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程来看,建立一个全面监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尤其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这是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持续深入的必然要求。”文宗瑜指出,这有利于使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督促政府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同时为整个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国有资产更好地发挥经济社会效应提供制度保障。   从体制机制角度而言,文宗瑜指出,首个全景报告的出炉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的监督制度化规范化迈向了新台阶。“形成了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审计监督的完整体制,政府主要负责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国家审计署负责审计,人大对整个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监督,这是一个完整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可以说机制更完善了。”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指出,这是建国以来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家底”,向全体人民交出一份涵盖各级各类国有资产的“明白账”。这也是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深改组第一份文件的落地:《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是十九大后中央深改组第一个文件,意见明确提出,国务院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并对报告框架、报告重点、审议程序、审议重点等做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这意味着中国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的属性落地,是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正式实施以来的重大进展。   李锦指出,报告制度的建立只是一个起点。更深层次的改革还需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是2018年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重点。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让国有资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以及增进百姓福祉。未来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规范化、程序化。 转自:经济参考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