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见你就😂
MetalMax狼之殇
防广告骚扰已关闭陌生人消息如需私聊请先留言。
关注数: 86
粉丝数: 296
发帖数: 19,223
关注贴吧数: 26
2021年底入手2470F4 IS 12月30号上午入手,购买十天的使用感受—— 锐度:24-35端全开OK,50-70近距离明显拉稀,切到70macro更近的距离锐度又会上来。跟原来备用的40饼比起来,锐度上40饼远近都还好。F4的50-70端拍人因为距离远了看起来比近距离好些,但跟24-35端比起来相当于带磨皮了。 光圈:拍单人照2.8肯定比F4好,但是拍舞台、合照之类的F4够用。灯光一打不是拍照片ISO都不需要怎么动。动态拍摄还得收光圈。 对焦速度:反正是准备用来拍视频、干活、补焦段的备用头子,感觉不慢,够用。 防抖、微距:不用低速快门防抖没啥感觉,0.7x的微距是挺犀利。比我第一支100GM送的0.25x更牛X。距离最近还得下掉遮光罩,随手拍够我用了。 锁定:F4和适马的2470dn一样,24端锁定以后转一下限位自动解除,不知道两者的设计目的都一样还是说F4转久了会出问题。 总结:感受OK,用40饼抵了买二手花了不到3000,元旦活动测试了一波够用。买它就是要代替索尼24gm拍合照和视频,两套机器一台照片一台视频互补。
NPF电池用V口插板转接稳不稳 准备买两块F970串起来当一块用,电压V口我看了一下也是14.4V(7.2V*2)。 看了一下价格一般的F970*2+这个转接板比V口低容量的便宜,希铁那种1W毫安的价格差不多。 至于为啥不直接买V口,因为后面买常亮灯有些大功率的后背需要V口电池。 买了V口只能专用或者转NPF,买F970在补光灯、图传、监视器上可以通用。
乃们的内存卡大概多久格式化一次? 我是大概拍个3次左右会格式化一次 一是存了几百张照片翻着麻烦,回放当前的第一张空卡直接转就行不用往回翻,也不想让好奇宝宝给我从头到尾看一遍。 二是像佳能这种没有按日期分类的只能在一起文件夹里找(5D4和R6真没找到在哪里设置),索尼照片倒是可以按日期分,但是视频整合在另一个文件夹。 所以你们大约是多久清一次卡~
采集卡or换图传/监视器/录机? 需求就是录制相机屏幕之前用了采集卡,效果OK,也录了很多画面,但是后面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采集卡 优势:便宜、见效快 麻烦:录屏需要连接手机,连接以后手机显示则相机黑屏,同时显示则手机无参数显示。增加手机耗电量,只能近距离看要么买长线。上次问同事,图传是可以显示相机屏幕参数的,无线连接应该是两端可以同时显示参数。 监视器只知道可以插sd卡套lut,不知道可不可以录屏 录机······感觉暂时不怎么拍视频不需要,以后可能会需要拍摄,是否也可以录屏? 已购买f550用于补光灯了,以下产品都可以通用,如果监视器不能就放弃考虑了,个人用优先考虑图传。
EF2470F4 IS补人像焦段是否足够~ 用途: 95%人像,包括约拍、活动、录舞。 5%其他,出门随手拍或者用小微距拍拍东西。 目前手上可用器材: 索尼:A9、24gm、85.8(朋友暂存),可借35.8/50za/24105。 佳能:5D4、40饼、适马720s,可借2470 2.8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问到的问题的解答: Q:为什么会双修 A:一句话概括——因为当初转接不爽,只能出掉原来转接的A7R2换了1DX→5D4,如果咬咬牙上gm就没换机的事了。后面发现双机同时拍视频或者一台拍视频一台拍照片挺方便的。 Q:有没有其他选择 A:上半年考虑了很多也发过帖子,但由于目前朋友和公司器材的更新,索尼可以借几个大光圈用一下,35/85都支持连拍没有必要非得整1.4,也不是靠这个吃饭。 考虑过全出入A1,但要补不少的差价还要去嫖镜头。 考虑用24换50gm,没了广角(去年100换24才终于结了我不能拍室内的尴尬)。 5D4换A7R4,也要贴一些,而且又得转接,适马还没有720dn,才买的佳能假电池也会废了,虽然也就几十块。 年后可能家里租的房子要简装,我正好弄个棚子也得花钱。 综合起来就是能少花点钱补充焦段,最后如果出了也不会亏太多。 Q:为什么会选择F4 A:同事有2.8,但是去年和今年已经出现过两次error的问题了。参加过市文化局和景区的国庆活动,用2.8还是得收光圈。本地展子和主办方比较熟,主机位F4录像也够了。且F4是用来补焦段不是主力,只要光线没问题一档光圈对我来说问题不大。还有索尼可以搭配调整,只是有些时候得留个广角合照之类的。 Q:为什么不考虑24105 A:去年测的公司的一代头有毛病,有点怕了。没摸过二代不知道提升多少。小2470有个0.7x的微距,公司有索尼24105,再买个佳能的没必要了。 Q:还有什么可以补充 A:之前考虑过腾龙35150单反版,看使用体验不是太符合我的需求。无反版的几个适马dn和腾龙大变焦等以后换A7R4再说。
评委们评价一下哪种配件好用 简单描述: 需要挂希铁电池、偶尔需要连接HDMI 1.通用优先,可以索尼&佳能机器都能用 2.索尼专用的话,优先考虑三四五代机都能用。 3.不考虑触点有热靴支架可选。 4.有连接HDMI线的需求,必须有2热靴口以上或至少有一个单1/4螺丝口 大致参考此图,大电池安装在大框内红色箭头的地方。 底部红框为半包
这是A92的上一波我觉得没啥鸟用的更新, 3.10版本第二条:2.修正了在使用竖拍手柄时,剩余电量指示可能无法正确显示的问题。 今天发现一代A9在第一块电池用完以后不显示电量,以前没注意但之前看了A92的更新我感觉有点怪怪的,导出照片连接电脑的时候电量突然又显示了。 所以有请A92的hxd说说是不是就是指的这个问题,二代更新以后电池会立马切换第二块的100%? 索尼更新真的是看代数,不看定位
我发明的 我反串的 我哭了 我不装了 真是说不过就禁言,张口就是别人发明的噢。 R5除了过热没毛病了噢, 你说你有r5,我可以让三台机器对比就是叫嚣? 洗R5电子快门的评论去B站直接搜很难吗?
江西婺源?安徽黄山? 如果的确是黄山,这个算不算虚假宣传?
有请索三、四代机及多机用户发言 手里有希铁大电池以及FZ100常规下出线的假电池一枚(图1),问了客服关于假电池的一些问题。 经过搜索,我发现三代机A73/R3/A9是可以通用的(图2),四代机以上取消了电池盖上预留的小孔(图3)。 A7C的小孔开口在外侧,不兼容三代机线需要重新配置。 索官方出过一款电池套件(图4),这款也是假电池+外接电池提供续航,且三代机和四代机都可使用,但只有四代机的说明书有提到必须拆掉电池仓盖才能用。 那么问题来了: 1.如果是拆掉电池仓盖,那等于以上机器全部可用,但是没了盖子只靠锁定部件是否安全?说明书上的描述是只要不碰锁定杆就行。我估计也会在内场用的多,不担心天气的问题,只担心这个安全性的问题。 2.四代机上必须拆盖的话,三代的电池盖是否可以给四代机用?7C、FX3是否能通用,也是才问的客服,没来得及找人测试。如果通用,可以解决问题1。如果不行,那就过了。 最后吐槽一句:通过对比我发现手里的5D4线槽在手柄下面,和R5/6的位置一样。佳能一块E6假电池可以通用大多机型,索尼这罪大滔天。
所见即所得讲的是单反取景? 简单概述, P1楼主发帖说Z6拍下的照片会自动提亮,“和拍前的所见即所得都不一样”,照片导出到PS里曝光还会+一档。 P2是那人底下回复,巴拉巴拉的,最后说所见即所得是单反的取景方式。 所以这个咨询贴的中描述的“所见即所得”描述应该是常规的LCD屏幕曝光预览和按快门以后拍下的照片一致的意思(但这个Z6的raw会提亮)、 还是他所谓的所见即所得讲的是单反取景?
云鹤3S or RS2 ? 目前设备: A9+手柄+24(可能更换55/85两个1.8或其他镜头)+斯莫格手柄L板(去顶),5D4+720s。后续会升级机器和镜头。 使用场景: 非工作环境,只在约拍或者活动时自用。不需要图传、跟焦和其他完全体配件(如果有需求后面再考虑购买),索尼的对焦足够,已配有HDMI线和采集卡。 以前用过wbs,A9套无压力,5D4+2470当时没有使用高扭矩容易趴窝,FX3和24105无法正常安装(可能是快装板用的不是原厂的原因)。 目前照片视频73或82开,后续准备更换电脑,升级或借用其他机器,稳定器打算直接一步到位。适马720s单镜头将近2kg,我偏重装用双手持应该没什么压力。 其它不看了,就在这两款里面选择了。 云鹤3s目前有24期免息 RS2 无,赶不上双12或者明年再买一样,反正那两货视频现在也拍的少。 有没有用过的hxd说说体验,不知道云鹤3s用带手柄的机器可提壶否,虽然我还是举着拍摄多。
OVF虽真实,夜景抓瞎咋治? 场景如图:单人夜景大约晚上10点、无补光设备或是援助突然来不了。 设备:5D4、R6此时用OVF拍摄会出现: 1.取景为真实景象,看不清对焦点,只有对焦时看红光提示再调整。 2.对焦抓瞎,容易对到背景上,人比场景暗但肉眼能看到。 实际拍摄5D4只能用LCD对焦,R6眼部AF正常使用无问题。 tips: 娱乐拍摄,不要说什么严肃摄影对画质有高要求,我和小姐姐都不在乎这时候的画质, 本来有个小伙伴带灯临时说有事不来了,解决方法就是用LCD,无反拍摄没这问题。 不要跟我说“谁的言论”或者“谁的习惯”,出去玩都要有那么多事不如直接花钱请吃饭找个工具人更好。
基于现状,对于A9三代的一点小猜测 四代机——A7R4,A9M2,A7S3,A1,A7M4已经更新完毕,再出新机可能就是五代机型。由于A7R3和A7R4的换屏幕版取代了原有的型号,可能A7R5的更新要往后推迟。 这样又回到了三代机的循环——A9首发,A7R3随之,A7M3最后,大概率五代机首发就是A9三代。 内容基于目前的产品现状以及竞品分析,介于一代A9和二代A9核心参数区别不大,就用手上的一代机作为基准谈谈三代A9可能改进的地方,有些常规升级如模具按键改进(三代→四代)就直接带过,图一乐。 外观猜测: 四代机目前分为四个形态,A7R4&A9(四代机常规升级外观)、A7S3(改侧翻屏、白平衡传感器),A1(旗舰左波轮、白平衡传感器)、A7M4(侧翻屏,右侧双波轮&新自定义转盘)。 A9目前定位介于A7和A1之间,应当延续左侧波轮,加入白平衡传感器。 很大概率增加新自定义转盘(A9的曝光补偿转盘有多少用户用过我很好奇), 很大概率改为侧翻屏(佳能R3和尼康Z9在3xxxx价位已经有了,A9三代定价肯定差不多,要是不给就有点奇怪), 可能加入右侧双波轮(A74终于不用转转盘切换再转回来了,给了算索尼良心,也能预见五代机基本上都会这样配置)。 菜单猜测: 肯定是新菜单,AFON+跟踪的设置不知道是4代机就有还是A7C开始加入的功能。 新菜单我没怎么接触过,反正改给的都给就行,不给的就是众生平等看看五代机的改进。 照片方面猜测: 像素保持不变或提升,希望不要降低。 和A1一样给个兼容镜头30fps连拍,其余20fps/15fps/10fps。(基于R3和Z9的性能) 对焦点数量略微提升,每秒AE/AF次数保持在60或与A1一致,要么在60-120次之间。 增加无损压缩,单拍、不同速度的连拍、长曝均为14bit。(基于A1) 增加电子快门闪光灯(基于A1) 增加照片的快门微调防闪(基于A9M2的更新) 增加CFE-A卡槽 连拍数量以20fps为基准,JPG预计大于1000+,R+J大于800+,30fps同A1。(基于A7S3、A1以及A7M4的改进) 让UHS-ll卡槽的写卡速度达到应该有的水准(当初1DX2和D5虽然AE/AF只有14/12fps,它们的写卡速度真的是·····。我用公司R6暴力测试写满一张铠侠的64G高速卡,JPG几乎松手就可以继续按,R+J停了缓存涨的飞快。虽然文件大小比起来可能有一些差距,但就算时间x2都吊打A9的写卡速度,测试视频我一直都有保留。包装上建议用老款SFG,然后又出了SFM,给三代机用立显性价比) 视频方面猜测: 增加4K60p全画幅或S35超采,422 10bit和log(基于现状,当初CN旗舰只有1DX2有4K60p,大家半斤八两。现在佳能R3和Z9在3xxxx价位不给这些我觉得有点问题) 所有视频规格保留H264的编码(H264体积大我还能一战,H265就留着以后再看吧) 增加升格和S&Q实时跟踪(新机器没试过,旧机器不行) HDMI由micro升级到全尺寸(希望,小尺寸真的怕不小心碰一下接头歪了) HDMI输出到电视的4K分辨率下操作延迟降低。 其他猜测: 听说新处理器的机型FTP模式传照片可以边写卡边传?旧机型只能拍完写卡完毕再传输。 好像没什么说的了,大致就是这些。
虽然是事实但是······ CFe B型卡是好搭档,写入速度比CFe A型快两倍。 以上数据用了索尼CFe B型128GB测试。 我生产的相机支持B型卡,比你家的A型卡快,但测试还是用你家的卡。
问下关于SF-G Touch SD卡的小问题 入了一张touch sd,拿5D4测试的时候插进去还好拔出来要用点力,索尼卡槽插进去用点力,拔出来也要用点力。 之前用黑白卡面的非touch的SFG和其他卡都没有这个问题。 卡测试没问题,第一次买touch,不知道这是不是三防卡一体化的特色还是? 看了一下不是三星sd卡那种金手指弯曲。
来一波各品牌存储卡的实际容量接龙? 以x0.93作为基准值计算, 标称32G,计算约为29.76G 标称64G,计算约为59.52G 标称128G,计算约为119.04G 标称256G,计算约为238.08G 看看不同品牌的存储卡容量有多大差距。SD、CF、XQD、CFE(A)、(B)、CFast都可以说说,需要明确点明卡的具体型号。 我手上现在有的几张卡: 闪迪 闪迪SD卡(黑 170/95)标称64G,实际59.4G 闪迪SD卡(黑 170/95)标称128G,实际119G 闪迪CF卡(黄)标称64G,实际59.6G 闪迪基本上和基准值一致。 铠侠: 铠侠SD卡(红)标称64G,实际57.6G 铠侠SD卡(黄 UHS-ll )标称64G,59.6G 铠侠红卡-2G,黄卡基本上和基准值一致。
科技以换logo为本? 双11快到了,准备给阿花9配一下电池,2019年买的JJC电池,A9 6.0版本会弹窗且两块JJC同时装在手柄里的时候,只要一块没电了,另一块机器会直接提示不兼容,拆了手柄都没用,在A7R3上表现稍微好一点,没装了直接GG。 当时电池还有一块有问题中途换掉了。第一次发现的时候,带小姐姐去江边拍摄,跳不兼容直接没办法拍。反正现在对JJC有心理阴影了不考虑了。 以前用富士、索尼二代机的时候,副厂只用过jjc感觉还行,三代拉胯。后来买佳能配了两块绿联的感觉还行,考虑入手两块绿联的电池。 搜FZ-100的时候,跳出了两家买这种便携电源的。P1外观(绿巨能),P2内部(金陵声宝),除了外壳上的logo可以说是基本上一模一样了。 沣标,劲码,绿巨能,绿联、金陵声宝、希铁这几个有没有hxd用过说说看法的,金陵声宝这个南京副厂还是淘宝跳出来我才知道。 目前准备就是入1-2块副厂+充电器,那个便携电源有没有必要入一个。 PS:JJC我准备以后给朋友了,干活用佳能,A9约拍用的多,正常两块电池足够了,只要不像JJC一样折磨人就行。
R6的HDR PQ流畅剪辑需要什么样的配置 目前主要用到的也就是索尼祖传4K30p,HLG或者Slog,最多可以接触FX3/6。 佳能R6的4K60p拍摄剪辑没问题,开HDR PQ回放立马变成ppt,H265能完美带到动需要什么样的配置? 我视频不是太多,但4K30/60p需要带的动,目前用了6年的笔记本,A9的4K30p,A7R3的HLG,R6的4K60p以及FX3的422视频都能带起来,FX6目前没怎么玩还没用它拍视频。 目前比较麻烦的就是R6的HDR,一旦打开1080p也成ppt了。 不知道win本什么样的配置可以搞定,笔记本毕竟也能带出去用,后面也考虑加入能拍4K60的索尼设备。 不选择苹果,win里面很多绿色软件对应mac没有替代的。 反正索尼的h264没啥问题,佳能的HDR实在搞不定我就不折腾了。
金士顿SDR2香不香? 以前还有东芝N502可以选256G,现在好像大牌子也就金士顿和铠侠有256的UHS-ll卡,闪迪索尼雷克沙只有128的。 几个品牌重只有金士顿同容量价格最低,其他几个128的差差不多,索尼touch价格更高一点。铠侠256也是2000+。 目前手里有索尼G128(非touch版本)和铠侠64g版本。准备入一张256的,线下拿会比淘宝价便宜。或者一张touch128的。后面可能还能得到一张64的铠侠。 准备组64/128/256各一张,买touch就是双128的组合。 手上现在用的机器是A9一代,只能用一张高速卡,未来升级A93或者A1会用的到,也会买一张CFA。 5d4可能会出掉换a7r4,或者借用朋友的设备,总之都会用的上。 但是金士顿这个价格便宜但不知道质量如何,反正这个水平的卡读写速度基本上差不多吧,正常使用没问题我估计就买256的了。
三星的UHS-l SD卡什么设备能发挥最大性能? 传统UHS-l的卡,闪迪配合UHS-ll的读卡器可以跑到接近其标称的170MB/s的数据,但是写入方面各家基本上在90MB/s左右徘徊。相机上一般的写入有80+就差不多了。 三星这块新的SD卡,读取可以忽略,写入高达120MB/s,单UHS-l的数据应该是持平了索尼SFE和雷克沙的老款1667x两张UHS-ll的写速。 问题来了,什么设备能在UHS-l的情况下发挥这张卡的写速,这张SD卡是不是目前市面上性能最强的UHS-l?
【水经验分析】你觉得哪里很迷?索尼无反菜单功能解析 因为之前很多人说索尼菜单很迷,找东西要频繁进菜单,用录屏截图的方式简单讨论一下它是不是真的很迷。 人和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我觉得普普通通的你可能会觉得不适应,所以只代表我个人的理解。 1.菜单解析基于A9 6.0版本,不同型号和版本的机器会有些许差异。 2.由于A9定位的原因,缺少「图片配置文件、伽马辅助以及四代以上菜单细化的功能」,因为左肩波轮固定功能所以菜单没有对焦模式和连拍模式。 3.菜单默认39页,加我的菜单自定义5+1页一共45页。 4.各个功能我会说我自己的看法,用的不用的不代表其他人的想法,有问题欢迎讨论,但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我这里。 5.采用纯手打直播的方式,每一页单独开一楼,可能不会发自定义菜单,如果想要快速看全文请点“只看楼主”。 6.如果有遗漏的?我这里估计没有,后面会补,但是细化过的菜单我只粗略看过A7C的,这里没有就不说了。
有没有用环闪拍人像的hxd 之前买了两套神牛机顶灯架+卡座+反光伞,结果去年有人说要,带给他又说不要最后给弄丢了。 一个人出门带两套设备+灯架感觉挺麻烦的,带LC500还得喊朋友出来举着,夜景基本上大光圈+高感+低快门。 最近看了一哈,马云家这个神牛ar400功率挺大的,造型也挺唬人的,不知道拿来拍人有没有效果。 用这个的话镜头会搭配24/40/50/2470拍特写、半身、大半身。 背面有个架子可以装相机,从中间那个洞里伸过去,应该也是可以离机装的?放架子上就不用一起拿着直接固定动相机就完事了。 手上有xpros引闪,补个单触电引闪双机应该就完事了。还有个最高70%的LED灯不知道效果咋样。 网上的数据比较少,小黄鱼也只有几个出的,有没有hxd实战过。
电池有味道是什么情况 神牛v850二代,大概是2018年买的。除了给相机拍点证件照其余时候基本上不用。 之前看有说法是这型号电池几个月不用会鼓包,充电都忘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了,开机使用均正常。 刚想拿出来充电一下,充电器没找到吧电池扒拉出来,没鼓包但是有淡淡的刺鼻的味道,灯的槽里也是。 感觉就像接触不良的电线烧起来的那种,打开一阵电池散了一些味道。 这是放久了的正常情况还是电池该换了,闻多了感觉有点恶心想吐。
“别人嘲讽我玻璃心,我嘲讽别人火力全开”? 真就个人意志代表一切,十几年经验南博万。 帖子已经没了,简单复述一波,称此人为F吧。 F大师的帖子标题“为什么嘲笑富士” F大师的帖子内容(节选,不重要的不说了)“图片要每张放大看嘛?高感常开12800吗?我自动100-3200。”“玩过尼康D70(?好像是)/佳能卡片机/D610/XT4” 根据其论点,我的回答是“图片放大查看焦点和裁切,单人夜景需要高感,我自动100-12800”,也回复了“你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别人的意见不影响你”(这句话回复那些不重要的内容) 第二轮开始了,他说他的论点大多数人跟他想的一样,我是5%不一样的,数据是根据他的朋友经验得来的。随后又扯到了全画幅数毛,半画幅拿着玩巴拉巴拉的,说富士配好的大光定拍人也很棒。之前楼上有人说XT4机身按键松垮,他回复说富士做工再拉胯就没有好的机器了,就是为黑而黑。 我回复是“别人说富士不好就是黑,你这言论跟嘲笑富士人说的有什么区别,我以前也用过富士,56apd的做工和体验确实不太行。” tips:以前玩富士的时候56和90我觉得好点,后面出掉也没关注了,56apd是我买的第一个大光圈,后来入了STF我觉得还不如买普通版56。 期间他一边哔哔各取所需,一边说把之前别人说富士不好的截图放上来了。 然后就搞笑了,他说有十几年经验巴拉巴拉,意思就是他说好就是好。要是买一整套全画幅刷卡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是不是买了4433就可以嘲讽别人,然后又回了一句这层不再回复,又哔哔各取所需。(这点我不是已经提到了?) 我回了“你买不买关我什么事,你这样子跟那些人有什么区别?也不要回复我了,犯恶心”。 然后重点来了—— 这人跟小丑一样又回复我,还说就来恶心我,问我有没有XT4,负担不起是我的问题。还追加了“尼康z9和新4433要出来了,建议去看看”、“大师用XT4拍了大片,那些拍不好就说器材问题”。 看到这里我是笑了,这越来越离谱了,从apsc扯到z9和新4433了。 我的回复“我是没有XT4,我玩富士的时候XH1没出来,灭门富士的时候XT3才出来。不买富士不是我负担不起,是它不符合我的需求。建议自嗨去朋友圈。” tips:我的确没玩过4433,我需求的就是对焦和速度,这点4433的确给不了我,XT4?那个时间点可能只有小道消息吧。 然后外出散步一小时回来这帖子就没了,我还想看看F大师又有什么新的观点。 嘲笑富士的人你不回帖子里跟他辩,在这里说我买不起富士你确定这不是搞笑。 十几年经验的大佬,四台机器就是宁的体验? XT4发布时间2020年2月,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我买过XM1(已出)、A72(已出)、A7R2(已出给朋友)、A9(现役)。之后因为转接不爽出掉A7系机器,买了1DX(已出)、5D4(现役)、A7R3(已出给朋友),其他的是和朋友之间互换体验了一段时间。 宁大可以不眨眼刷一套下来全画幅,买4433跟那些人喷回去,宁用富士说我负担不起,我就算升级也是索尼和佳能产品,真不知道是哪来的自信?十几年玩四台机器,论点还是“我觉得”和基于朋友的体验,富士被嘲讽就是玻璃心,嘲讽我没有XT4就是我负担不起,这哔装的有什么意义?
关于贴吧争论内容的一点碎碎念—— RT,大家都是自由的,你不喜欢不影响我的体验。 来回冷炒饭——品牌黑 人有的时候很奇怪,一方面知道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另一方面又不许别人能接受,一旦意见不一样就扣帽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索尼今年的77是绝对要喷的,在这个时间之前我也不知道索尼是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但凡只要意见不合立马被扣嗦粉的帽子。 讲真,在遇到两神经病的表演之后我明白了,什么是当了**还想立牌坊。 就因为一句“我敢拿索尼屏幕给模特看”(后面我也懒得回复这类问题了),立马被疯**着承认索尼屏幕不行,说能用就是给索尼洗地。后面又来了个冰清玉洁z6哥,上来就说“家教、父母”,然后说某某up被嗦粉追着喷,还说嗦粉喜欢偷换概念给别人扣帽子。在我A9的图片留言,我发5D4图的艾特他几次不敢来回复。 我就很疑惑,这些人的户口本是只有你一人才口无遮拦的吗?不在乎屏幕还能扯到父母家教,再说了nc粉追着up咬跟我有关系吗?只要是个索尼用户就扣帽子,和网上的地域黑有什么区别?这就是自己**还满口道德? 贴吧有人说xx用户喜欢双标,你自己不喜欢非要逼别人承认什么问题,不觉得你的行为就跟你口中的人差不多嘛?我知道你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毕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指点点很爽啊。 君不见“无忌”、“蜂鸟”、“中关村”、“新摄影”这几个搜镜头或机器就能看到的文章里面,有很多捧踩品牌的观点,争来争去你能让我服气吗?抱歉不能。只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的体验之上,就算你口嗨赢了也没什么意义。 品牌黑就没有新鲜点的东西吗? 双标之源——我觉得 “我觉得论”得分为两种情况——“品牌论”的第一阵地/“引战导火索”/“问地答天” 第一种情况,相机的“操控、品牌、色彩、直出、反光板、快门声、快门按钮、屏幕、对焦点”等等还有你想不到的都是不买xxx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某品牌不适合你,说出来肯定会有反对意见,毕竟每个人的接受能力都不同,你不喜欢的未必别人不喜欢,但只要反对意见不爽就开始扣帽子了,然后就是一轮炒冷饭顺带地域黑。真不要指望说什么都是附和的言论,一方面你说xx功能用不到,另一方面又不许别人说用得到。那你不用不就完事了,非得和用的上的人争干嘛? 去年在本地商家的群里,有个职业摄影加我,总共聊天可能也就5次左右,跟我说了2次器材不重要。我就很疑惑了,我拍视频的时候需要用到120p/升格自动追焦/HLG,这是他5D3和又不是不能拍的6D能给我的吗?只拍照片和我谈器材不重要,我拍视频的需求咋不考虑,这器材不重要什么意义请问? 无形双标,最为致命。 第二种情况,强行捧一踩一。 这种情况一般是观念和自信引起的,比如“无反不能拍体育”、“OVF比肩三脚架”、“吾有单反敢午时射日,无反敢呼?” 1.你尽管说无反不能拍奥运会吧,东京奥运会已经证明了。当然又可以说用无反的比例很低,毕竟没上奥运会是无反不行,上了奥运会又说比例低,怎么样都有理。 2.键摄哥的言论······,经历过的都知道吧,被打脸了还转移话题,张口闭口别人键摄,搞得只有他买得起机器一样。 3.请记住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是你说我不想谈这个话题就能过去的。发言之前先考虑考虑合不合适,免得被别人问起来说别人恶心你,这是我拿刀逼你说的?被挂了就问这是吧里人的平均素质?(不好意思平均素质也包括你自己想到了吗?)我要是早知道这神论的答案是“就拍一张”都没必要问了,吹单反也没必要用这种操作吧? 第三种情况,自动脑补。 这种情况常见在别人发帖问xx机器适不适合新手或其他用途,少不了有脑补的说这不适合干活,以后配大镜头会头重脚轻,没有10bit422视频不能用之类。 拜托,不要把你的观念强加到别人身上好嘛?***常记录生活要10bit422,随手拍挂720别人也要一样是吧。可能发帖者本人都没考虑到这一步,一旦言论被反驳,立马转换成受害者模式,好像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一样。 其他 这类有买到相机套头直出不如手机、不看说明书、不会用虾bb之类的,这些比较少。 总结,言论是你的自由,喜欢什么也是你的自由,每个品牌都有nc粉,不要以为先给别人扣上帽子你就赢了,利用品牌黑的污蔑正常的用户,实际上你的做法和你口中的nc粉的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变本加厉。你不喜欢别人能接受的东西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指点点,既当**又把自己装的冰清玉洁。
阿索的备用电池能用多久? 索尼关机会掉电,之前用手柄测试了一下。如果没有关闭手柄电源的确会耗电(具体忘了多少,之前用手机拍过对比),但是把手柄的电源一块关了就不会(三代机以上)。 A9 html说明书时间设置这里提示是有备用电池,触发条件是关机24h以上,符合相机几天不开出现掉电的情况,但是pdf版本没有。 很好奇这电池寿命多久,不充电能维持多久的记录。虽然没什么影响,但是掉电问题之一发现了,知道原因总比不知道好。
索尼无反未解之谜-1 我记得以前有人提问,为什么关机以后还会有快门声,说明书里面一直也没有解答。 A1的说明书里终于提了一下——像素映射开:关机时定期执行,会产生快门音,建议3天进行一次该操作。 这个现象正符合索尼机器的特征,大约三天或者长时间不用,关机会有一次快门声。之前虽然有说是检查坏点的说法,但说明书是没有准确解答的。 现在终于说清楚这个原理了,2019年10月入的A9,到现在机械快门正好300多一点,96%的数字都是这玩意带来的。
骚尼——刀到深处最致命 2019年买A9的时候,卖家说了一句,这是赔钱货,后续还要买许多配件。 当时的我只想着性能,没想其他的(因为当时手里有STF兼容连拍)。 去年3月脑补过各种搭配,因朋友有35/50za,当时35za互换,因为疫情没换回来。用了以后体验就是略有点肉,而且不在兼容范围内就没考虑。干脆一步到位直接上24gm,当初如有35gm肯定上35,毕竟视角还是舒服的。 现在用了一年多,感觉24是又爱又恨,拿来拍人像对摄影和模特都是考验。 优点: 体积小了,视角大了,小地方不用后退那么远了,拍合照方便许多(然而快一年半都没几次拍合照,要求不高的手机就能代替了)。 缺点: 24考验功力,摄影把握不住构图不翻车就是胜利,模特把握不住不翻车也是胜利。 私房之眼没体验过,没有这个需求,但是日常拍摄并不需要太广,跟别人吃饭的时候,面对面40饼后仰就能拍个半身了。 畸变感人,以九宫格举例,除了中心的一块其他都有看得见的畸变。构图要避开还是要后退,留白1/3构图让我感觉跟用OVF一样。 如果模特优秀或者场景到位可以略微降低影响,2400W拍照片开APSC也尴尬。 主要的不爽二楼再说吧
历经半个多月,阿花9的整活配件组成 阿花9的三波进化 P1,概念机型,没连接线,重心靠左。 P2,感觉能用。东西太多,影响手感。 P3,目前的完全体,双手持,等待实战。
手机+采集卡小成本录屏初试
为什么有些人一言不合就“抬杠”? 没什么图,半成品镇楼吧
熟悉视频配件的大佬给个建议。 嗯,还是这张图 经过两天的体验,发现一个问题。smg冷靴底座正常,连接的小云台有概率摇晃(前后)。 上面的手机支架底座也有一定概率摇晃(左右)。 所以想加上一个固定的配件,确保使用过程中的稳定。
心血来潮把菜单自定义了一下,结果......
时至今日,索尼的操作好不好用? RT 首先不排除先入为主的意识,我佳能、索尼双修,让我上手尼康、富士的中高端货色我也会觉得一开始不适应。 1.排除索尼的低底盘(握持,看个人喜好,对我来说难受点不影响拍摄) 2.排除按钮大小(这种手感看个人喜好) 3.排除故意不给的功能,
反吧大神的佳能机身用不了EFS镜头=所有人都用不了 如题。终于在反吧找到真正器材大师了。有病不治白布一盖。哎就是玩。 1.是谁就不多说了。 2.索尼A7M2转接EF-S1855测试,看好了是测试(索尼机套EFS,全画幅+闪光灯最大功率拍花,残缺的画面、虚无缥缈的画质让手机摄影玩家挺直了腰板,切换到C幅模式,画面居然放大了,黑边也没了,反光板也打碎了)哎就是玩。 3.P1/2 全画幅模式,P3/4 APSC模式,可见全画幅模式的确有影响,然而C幅模式呢?始终看不见APSC模式这几个字,哦?1DX3没有APSC啊,那扔了算了。 4.喷的人请看清楚时间,2019年的图,说玻璃盖能用的麻烦请上机身+玻璃盖扎个孔出片。
不得了了,拥有1DX3键摄哥翻车了! 起因不想多说了,源自一位用户问价格的图片。 A7R4转接EF-S 18-55 然后著名的1DX3哥就来喷了 先给你们一个提示,键摄哥之前发帖说12W预算买1DX3和5D5,暂且就确定键摄哥手持1DX3,因为它只用OVF,喜欢对用无反、EVF和LCD的人嘲讽,所以不要和它谈视频,因为1DX3拍视频需要翻起反光板,那自然就会打它看不起LCD的脸了,这也是它视频方面无知的原因。
今天去试了A1的SD卡写入速度和关于R3写入奇怪的知识 先揭开谜底, A1用索尼SFG(读300写299)选择无压缩raw+超精细JPG、无损压缩raw+超精细JPG,20fps的第一次卡顿时停止按快门,写入速度均在270MB/s徘徊(仅测试单卡,一次)。压缩raw我朋友录的没给我数据不清楚。
原来摄影界多数人对于50.2的认知是50 0.2啊 RT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50.2是0.2 ,85.4/85.8就是1.4 1.8的意思呢? 当时还有几个人也说这儿子抬杠,但是他就不承认,所以大多数摄影对50.2的理解是0.2? 那有没有50 0.2的镜头呢? 目前儿子把楼层删了,原贴还在,既然自己没错为什么要删自己的楼层呢?
原来我这样对屏幕无所谓的人就是嗦粉啊 A9屏幕镇楼吧,难为小姐姐了。 二楼放链接 、、
***这大概就是索尼万能后背的代价吧
按照现在都趋势,索尼镜头后续更新可能是小两元 聊天记录镇楼,当35gm有消息的时候我和朋友说了,索尼很可能要全面高速&G化,目的就是为了把短板补齐,方便以后的高速拍摄使用。 重量方面,35za和50za个头不小,暂且不算是缺点。 素质方面,35za全开画质有点感人,50za倒是还行。 兼容性方面,35za只支持15fps,50za当时固件升级支持20fps,也是蔡司E卡口高端头唯一兼容全功率高速连拍的镜头,且za没有镜头按钮,体验上会有点点差异。 目前GM镜头群已经补完了35gm与50gm,完成了高端定焦完全GM化的一步,后续可能会更新1635za与2470za,到时候黑G小三元也将会补齐,索尼小2470应该销量会高一些。
在2021年,到底是时滞影响拍摄还是反应不够用? 花9镇楼,别问为什么要贴logo,因为给投食吧拍评测不能露出logo,肩带也不行。
时至今日阿索依然没有可以无限连拍的机器。
说说我对索尼未来发展路线的看法~ 没图了,相机截图镇楼
我居然跟一个口嗨党争了两天 先放这孙子人上人的图, 到底生活有多黑暗的人才会觉得别人的器材都是借来摆拍的? 楼下放打脸图。
本吧新一任吧宠诞生 什么时候贴吧vip也成为有钱人的象征? 请各位今晚关注我手写ID上图,打这个只会理论吹逼,开个贴吧会员都是人上人的脸。 回不回你不重要,你能把全吧权限给我禁了才算有本事。
现在真就吹牛不用交税呗 我主张我来举证好吧, 机器镇楼,证明我有A9很简单。
RP什么时候成了无反的参考标准? 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没有关注反吧,偶尔来水两贴。
***我应该不是最后一个知道三代机实现了一二代机器呼声比较多的功能吧。就是传说中的拍摄用取景器,菜单回放用LCD。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