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见你就😂 MetalMax狼之殇
防广告骚扰已关闭陌生人消息如需私聊请先留言。
关注数: 86 粉丝数: 295 发帖数: 19,177 关注贴吧数: 26
(水)从没想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另一个方向上实现了 前几年那时候想录相机屏幕花絮,就上淘宝看了些玩意,当初的选择只有录机或者图传,前者配一套要大几千,而且我也不是录视频刚需,只是想录花絮,觉得不太值。后者当时也不便宜。后来曲线摸索有了平替的采集卡方案,先后买了一个小的采集卡和致迅M1,小采集卡的优势是便宜,但长时间用很热。致迅虽然小几百,但用下来就是放个970给手机供电,几个小时直播没啥大问题的。 后来终于出现了让我觉得实现我需求的产品了——威固原子A5,这玩意应该是当初第一个能实现监视器、录屏、图传一体的玩意吧,但价格也不便宜,出来到现在淘宝搞活动还一直两千以上。但威固的旧app好像比较拉跨,后来更新了版本重构了界面。但问题又来了,这时候我已经开始捡垃圾,也在考虑约拍值不值当了,所以买这个没问题,但不是什么约拍都得上的,买了吃灰也不太值得。之前也看过,某些便携显示屏等等,反正不接电用不上,就没怎么关注了。 所以现在曲线实现我的需求的东西就是——小尺寸平板,现在在等联想y700更新,不然就入手二代了。现在好点的设备基本上都有色彩管理,手上拯救者y9000p有,小米平板也有sRGB模式可选,我连接无线副屏对比了一下确实没有太大的差异,基本上是可用了。但这货12.4有点太大了,除了约拍和自己娱乐不想带出去。如果整到拯救者小平板,就可以带出去玩玩小游戏之类的,既能代替手机,又能实现大屏幕监看录花絮,假如直播续航肯定比手机好多了,就是不知道三代会不会加入插SIM卡设计,有的话就更好了。想想如果索尼把QX1这玩意用心更新一下配置,不配上视频功能都行,配个大尺寸夹子, 把狗屎的软件好好优化优化,其实配小尺寸平板是可以的。以现在的技术做出来应该不是难事,而且还可以提高平板的使用率。但索尼罪大滔天,IEM都不给旧机器放个触摸对焦,属实狗屎。当年我的bigma还没被损坏的时候
(水)带火们来推一哈平板电脑吧~ RT,目前手上手机是小米14,电脑联想Y900p,准备入手一个平板电脑搭配用一下。 预算: 3000左右,仅本体不包含键盘之类的,不考虑再往上加了。 需求: 安卓系统,代替手机日常使用,聊天上网看视频,玩玩小游戏(7723)。 存储相机拍的照片,存储至少256以上,CPU强于或等于麒麟980(手上备用机)就行,正常能用四年以上就行。 看了一下目前比较主流的几个款,目前备选是三个:小米6pro,联想y700二代,iqoo pad选择小米6pro的理由: 同牌子可以和小米14联动,传文件和互联会方便一些。澎湃目前使用感觉UI上还得细化,有些体验会比鸿蒙好,有些打磨还是不太够。 小米官方价格12+256差不多3000,屏幕11寸,配置介于三者之间。 选择联想y700二代的理由: y900可以和拯救者联动,y700不知道可不可以。但看评论联想的系统有点感人,不知道实际体验怎么样。 淘宝价格16+512也在3000之内,内存和存储最高,但尺寸比较小,不知道日常用会不会嫌弃屏幕不够大。 选择iqoo pad的理由: 换个别的系统体验一下,屏幕也是三者之间最大的。小米14里面看可以跟vivo手机互传,不知道平板支不支持,不支持用相机直连导图也不是不行。 淘宝价格12+512差不多3000。 其他的有合适的带火们也可以推荐一下,预算是不会加了。如果870还能打我也能降一下预算,现在还是考虑一步到位。 因为运气爆炸之前买的华为P10P和荣耀Magic2都是cpu虚焊突然暴毙,花了点钱在小作坊修好了,但保不准啥时候又出问题,准备过年左右给家里刷视频看新闻用。鸿蒙的互联做的挺好,但这次就不考虑了。
(水)虽然不太合理,但想问问带火们有没有比较了解平板电脑的 RT,目前手上手机是小米14,电脑联想Y900p 2023,准备入手一个平板电脑搭配用一下。logo灯暗的一批的y9000p镇楼吧 预算:3000左右,不考虑再往上加了。 需求:安卓系统,代替手机日常使用,聊天上网看视频,玩玩小游戏(7723),存储相机拍的照片,存储至少256以上,CPU强于或等于麒麟980就行,正常能用四年以上就行。 目前备选是三个:小米6pro,联想y700二代,iqoo pad选择小米6pro的理由: 同牌子可以和小米14联动,传文件和互联会方便一些。虽然澎湃有些体验挺好的,有些体验暂时没有鸿蒙体验好,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优化。 小米官方价格12+256差不多3000,屏幕11寸正好在三个备选中间。 选择联想y700二代的理由: y900可以和拯救者联动,y700不知道可不可以。但看评论联想的系统有点感人,略有劝退。 淘宝价格16+512也在3000之内,内存和存储最高,三者相比最大,但尺寸比较小,不知道日常用会不会嫌弃屏幕不够大。 选择iqoo pad的理由: 换个别的系统体验一下,屏幕也是三者之间最大的。小米14可以在vivo手机互传,不知道平板支不支持,不支持用相机直连也不是不行。 淘宝价格12+512差不多3000。 其他的有合适的带火们也可以推荐一下,预算是不会加了。如果870还能打我也能降一下预算,但还是考虑一步到位。 因为运气爆炸之前买的两部华为和荣耀都是cpu虚焊突然暴毙所以不考虑这两牌子的板子,虽然前两天修好了但保不准啥时候又出问题,我就当备机用。不然我还会考虑一下鸿蒙的互联,感觉确实挺好的。
(水)带火们来推推符合我需求的平板电脑呗 RT,目前手上手机是小米14,电脑联想Y900p 2023,准备入手一个平板电脑搭配用一下。 预算:3000左右,不考虑再往上加了。 需求:安卓系统,代替手机日常使用,聊天上网看视频,玩玩小游戏(7723),存储相机拍的照片,存储至少256以上,CPU强于或等于麒麟980就行(我三四年一换手机目前不太清楚2020年以后的CPU性能如何),正常能用四年以上就行。 目前备选是三个:小米6pro,联想y700二代,iqoo pad选择小米6pro的理由: 同牌子可以和小米14联动,传文件和互联会方便一些。虽然澎湃有些体验挺好的,有些体验暂时没有鸿蒙体验好,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优化。 小米官方价格12+256差不多3000,屏幕11寸正好在三个备选中间。 选择联想y700二代的理由: y900可以和拯救者联动,y700不知道可不可以。但看评论联想的系统有点感人,略有劝退。 淘宝价格16+512也在3000之内,内存和存储最高,三者相比最大,但尺寸比较小,不知道日常用会不会嫌弃屏幕不够大。 选择iqoo pad的理由: 换个别的系统体验一下,屏幕也是三者之间最大的。小米14可以在vivo手机互传,不知道平板支不支持,不支持用相机直连也不是不行。 淘宝价格12+512差不多3000。 其他的有合适的带火们也可以推荐一下,预算是不会加了。如果870还能打我也能降一下预算,但还是考虑一步到位。 因为运气爆炸之前买的两部华为和荣耀都是cpu虚焊突然暴毙所以不考虑这两牌子的板子,虽然前两天修好了但保不准啥时候又出问题,我就当备机用。不然我还会考虑一下鸿蒙的互联,感觉确实挺好的。
(水)新一代的轮回,一代A9用户对于A93的看法 在A74发布以后对A93做了一个预测,结论有对有错(放在最后了,有兴趣的可以点开看看)。没想到这一波居然是跟四代机的发布线差不多,但索尼应该不会再出同代产品2旧3新处理器的骚操作了。 以前有说不会有A9系列的,索尼发布A93打了很多人的脸。事实上索尼在A1以后已经确定了当前的无反新定位——A1(高像素堆栈)、A9(常规像素堆栈)。佳能传闻中的R1发布以后也会是如此,只有尼康操作风骚了一点。 作为一名买了一代新机的大**,前天看A93的发布会,想着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三代机发布,看性能如何买A93作为传家宝美汁汁。对于A9一二代,三代的提升可谓是索尼终于把这个系列该给的给上了—— ①电子快门闪光灯(全域快门属实没想到) ②4K60、log ③写入速度 以上是对于一代以及竞品1DX2和D5的性能改进,二代核心性能基本一致,面对1DX3和D6属实没啥可吹的优势。 而120fps连拍、4K120,、422 10bit、物体识别等则是感谢友商在2020年开始踩牙膏,不然索子哪会给这么多。 你不信?索尼RX10三代就能电子快门闪光、连拍,四代1000帧升格缓冲完毕后高铁上拍窗外电线杆根本不歪(三代没机会测,不知道实际情况咋样),两代速度旗舰都没这个待遇。 然后再是索尼传统艺能—— 发动陷阱卡——同代旗舰,将同代已发布设备的模具、硬件拿来用,做成同代里面的佼佼者,但后续新机发布会被背刺。 但设计上我还是觉得A9一代的左肩转盘好看,只是锁定拨杆只能按下去才能转的设计比较**,二代立马就改了。A1的对焦模式改扁了 之所以会坚持看看A93,而不脑子一热买A1,就是因为被索尼坑过才知道索尼喜欢对旗舰开刀(关于这点我吐槽过很多次),A93不仅用的是五代机新模具,还比A7R5多一个自定义按键,虽然我个人觉得这个位置不是很适合(单反我都很少按景深预览)。作为被坑的老用户,欢迎A1用户对此发言。 本来想在年底换掉手上的单反,弄个新机器搬砖或者买个新传家宝只约拍用。最后公布价格44999直接让我冷静了(本来以为是填补空缺的3W档)。对比了一下性能我还是优先考虑A1传家,尽管A93更新更强,也可以考虑过个几年捡垃圾吧。 如果只是拍照片,A9的缺点我都能接受。但自己娱乐、约拍兼顾视频,A1高像素和4K60/120P就能满足我目前以及未来N年的拍照片拍视频需求了。至于照片视频切换、没有AI芯片、曝光补偿按钮不能自定义,屏幕还是上下翻转我都能接受。 最后,A9一二代的金标就此绝版了,会不会有国内的配件厂做一个金标的logo?
( 水 )明砍易躲暗刀难防——索尼屑9替换计划,RX10M4使用体验 五月份买了个RX10M4作为娱乐局用机以及搬砖备机,也是用来替换用的一年比一年少的屑9。反正约拍就像抽盲盒,不开箱永远不知道对方有什么谜之操作。白嫖怪遇的多了,还是放防潮箱睡觉等符合需求的小姐姐再拿出来用吧。 (黑布拿回家了叠个BUFF) 昨天想给屑9贴个膜,美本堂这边线下代贴报价150,反正防潮箱用的多,得勒继续待着吧。当初选择入手大黑卡当备机主要是这几个用处: 1.作为备机防止佳能镜头搬砖的时候再出问题(目前暂未因这个情况用到) 2.代替5D4进行活动直播(已测试) 3.作为搬砖时的某些视频拍摄使用(暂未用到) 4.解决某些临时需求(已测试打鸟,拍月亮,拍荷花,拍微距等) 5.高速连拍没事还能当忠祥快乐机用经过五六七两个半月的实战,目前的体验是这样—— 本段为文字省流版 优点: 1.单镜头等效24-600,娱乐局轻便全能。电动变焦(但变焦时无法连续对焦)拍视频时一定程度上比手搓方便。 2.继承索尼系的编码以及可选的原生120帧视频,拍活动的视频不像佳能单反万一没改用了mov码率体积巨大以及不可选的0.25x速度回放。 3.可长时间开机进行活动直播(商场内测试) 4.机械快门1/1000s的同步速度方便压暗背景以及1/100s的电子快门速度可以插热靴灯连续闪光。 5.小底大景深,24焦段不收光圈拍大景不容易虚化掉背景。长焦端拍人依然可以有虚化,大概等效全画幅50 1.8的样子? 缺点: 1.拍鸟时电动变焦速度不如一般镜头手动变焦快。 2.升格视频画质即使ISO100也跟手机差不多(说实话全画幅的升格也······) 3.光线充足时,ISO400画质也还能看,光线一般时,ISO200以上就开始有画质降低的情况。如果是黑布或者暗一点的环境,拍出来噪点起飞。 4.机械/电子快门热靴灯可连闪,引闪器不可连闪,如果想实现离机连闪,解决方式是开启光引闪(坏处是人多的时候容易被别人的闪光灯引闪)。 5.索尼刀法砍掉了区域对焦以及灵敏度、对焦释放选择功能,导致对焦速度虽然快,但很不稳定。
有没有hxd用过E卡口适马105 1.4~ 五月底生日,准备激情下单一个镜头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但后来想了一下还是冷静一下,不能跟当初第一次买相机一样,想买啥买啥最后发现还有更好的选择,准备多了解一哈再选。 现在比较想入手的是适马105a的E卡口版本,31号晚上8499 6期免息没上车,说实话屑9现在用的少,买新的不值当。不知道带火们有没有实测过的,焊屁股版本是否还有对焦兼容性的问题存在(这些镜头有一次更新就是AFS会焦点偏移)以及对焦追焦速度如何,屑9基本上挂AFC,如果对焦追焦有问题的话还是挺麻烦的。下面是可能会有人提出的问题,我自问自答一下—— Q:为啥要选这个镜头? A:我基本上只拍人,其他随便玩玩就行。索尼原厂定焦24gm,35 1.8,35za,50za,55za,85gm,85 1.8,100stf,基本上都玩过一圈了。再长就是135gm(会考虑的),但我感觉这玩意属实有点纯外景了,105属于85和135折中的焦段。 Q:这货重量不会吃灰? A:适马720s差不多2kg我吃饱了拍照片没问题,这个也没啥问题。本来可以拿一个佳能口的,但手上佳能一套(2470+720)普通约拍和搬砖够用,下半年估计会出掉然后整合到索尼,也不准备再花钱买牛头了。最重要的是,E卡口版本配屑9最高连拍15fps我勉强能接受,转接最高只有10fps连拍我不接受。
(水)带火们拍常规人像一般会如何曝光? 有时候看别人拍的原图,参数上是A档或者其他挡位。常规场景可能是ISO100,光圈F1.4,快门速度1/2000s。 照片的曝光基本上是相机的默认测光(0),但当前场景可能并不需要这种曝光,就会显得人比较黑。 由于以前刚入门不懂参数,自动模式一般光线下低快门拍出来抖得我差点怀疑人生,后来我一直不怎么信任相机拍人的自动曝光以及佳能不能联动的点测光。基本上就挂机M,三要素手动调整。 也就在去年年底才开始摸索一下如何驯服A档,目前只有用屑索尼的“多重测光时人脸优先”才感觉相机测光聪明了一点,但上个月底的活动看出来有些场景拍摄也会有问题,还是得手动调整ISO。 一般光线比较均匀的场景拍摄(指主体以及前后景不过曝,或后景在手操以后略微过曝但不影响整体画面),我可能会手动增加相对于相机自动测光0.3-1档曝光,以保持拍摄对象的脸部曝光正常(基于我眼睛看取景器或者屏幕的测光),也是因为这个习惯,也就没遇到过所谓的“懂得都懂的索尼屏幕问题”。 此处不单指索尼,我用佳能或者其他机器基本的也是一样。M的ISO auto我都是挂+0.3EV曝光,A档设置了波轮调整曝光补偿(同M的快门调整习惯),不知道带火们一般是默认测光还是会略微+补偿让直出好看一些。
2023年,我为什么入手RX10M4代替a9? 稍微起一个标题党一点的标题,这篇可能是我下次换设备之前最后一篇体验&对比贴。 前两篇体验对比贴想看可以自行搜索—— “2023年,整一台2016年的1DX2体验一哈” “2023年是否值得买?5D4&EOS R简单体验” 索尼A9(速度旗舰),2017年6月上市 索尼RX10M4(超长焦旗舰黑卡),2017年9月13日发布去年618搬砖的时候佳能2470 E01把我整的很尴尬,后来一直想入个备机就怕再有幺蛾子。但当初索尼C幅在高位并不值得买。上个月跟小伙伴谈挂机头,突然想到了以前玩过的RX10M3,问了一下南京的商家有没有二手的4代,回复说有一台成色一般的,我果断在上周日去了华海入手。 中间有个小插曲~店里看到了一个有磨损的a6400,配18105镜头价格比RX10M4贵一些,认真思考了一波我还是选了RX10,毕竟焦段在这里,我可以少买一个长焦挂机。 最终选择入手大黑卡当备机主要是这几个用处: 1.作为备机防止佳能镜头搬砖的时候再出问题 2.代替5D4进行活动直播(解放5D4拍人,大黑卡发热程度待测试) 3.作为搬砖时的某些视频拍摄使用(待测试) 4.解决某些临时需求(我买相机主要是为了拍人,补个黑卡长焦打鸟,拍月亮,拍荷花,拍微距等临时需求,画质?能拍到就行) 5.高速连拍没事还能当忠祥快乐机用 先发个省流版 tips:去年写RX10M3的帖子可以搜索“索尼:想体验我的黑科技吗?快来买黑卡吧”,三代四代体验相似的地方就不再写了。RX10M4与A9的共同之处: 1.都是官方定位的旗舰机 2.软件硬件上都属于缝合怪 3.都是堆栈底,电子快门连拍速度都很快 RX10M4与A9的不同之处: 1.电子快门可以引闪,可以连拍(A9无) 2.RX10M4视频上可以使用log(最高slog3),可以拍摄最高1000帧的视频(A9无) 3.无跟踪对焦,无照片对焦灵敏度调整,无“对焦:区域”选择,无电子快门单张无黑屏(A9有) 总结:RX10M4的某些测评中,有些会提到a9的对焦或者连拍。但它只是在部分参数上接近或是超越a9,真正官方钦点的“口袋A9”是RX100M7。 四代相比于三代的升级类似于全画幅A72到A73的性能升级,同时阉割了部分性能,这点和a9相似,卖了高价还让用户不爽。 楼下细琐
2 4 7 0 G M M 半 成 品 版 去年某天在闲鱼上看看东西,然后不知道怎么的就看到一个大耳狗的贴纸。去淘宝搜了一圈搜到“影像工魔”家。 本来准备给屑9整个贴纸,结果搜了一圈,问了客服说没有(最近聊天说的是因为销量太低了就没做)。 原来手上的镜头24gm我朋友嫌弃原来的保鲜膜+胶布有点拉,就给我买了个膜贴好了。35是一起买的,我们合计了一下不贴膜了,这个镜头后面也出给他用。 正好上上周去鸡鸣寺进行一年一次的打卡,前天晚上我朋友才说不换镜头玩,当天早上问我收不收2470(集美们,男人都是善变的,不要相信男人),他要换电脑。我说你出的话正好我带回来测一下锐度,正好他提了一嘴,我就又想起来这个事。镜头贴膜的整体评价 整体图案:OK,但浅色膜一旦贴歪了就比较明显,这货不习惯带遮光罩,目前罩子缺了等某天跟他见面再拿。 贴合度 :OK,但可能会有点点点点的误差,第一次贴膜我也没用镊子(商家送了),我也有锅 我的手艺:以后还是让别人帮我贴吧,花钱也行 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强迫症不适,如有相关症状请勿下滑,我当初用富士apd的时候给我整好了,反正我以后也是自己用的镜头,歪了我不纠结。 镜头刚拿回来第一波贴膜今天第二波,区别在对焦、变焦环,我问了一嘴答复是设计的锅,周六改了就发快递了,影像工魔能处。 不过我手汗比较多,变焦环上次下单正好买了个圈套住了。光圈环我一般镜头都是打到A,那地方确认是白色的没有图案,正好有个小的圈也套住了。感觉后面如果再买镜头需要贴膜,我可能会用保鲜膜+大耳狗贴纸达成花里胡哨的效果
前 方 高 能 !爱镜头人士与强迫症速速撤离 P1 跟朋友合买的35 1.8,作为我这里人像挂机和他搬砖的镜头,不记得换了多久了,半年好像有~ 这货是个镜头毁灭者,不过毕竟脏的是UV,还好我能接受。P2 是简单哈气+淘宝买的和以前买配件送的镜头纸清理的效果,正常来说好像也就差不多了不是······这里吐槽一下,锐玛送的那个镜头纸,虽然手感上比另一种“高级擦镜纸”(名字)好点,但擦镜头掉毛真的多,相比后者十多块一千多张,看着高级但体验一般般啦。P3 虽然中心差不多了,我看着边缘有点没擦干净,于是果断地用之前买的清洁湿巾擦了一下,发现好像出现了紫色的玩意嘛,然后又用水冲了一遍+镜头纸,就成现在这样了。带佬们讲解一哈这是不是湿巾的酒精留下的痕迹?以前给B+W,适马原厂UV以及其他的都是哈气就差不多了,湿巾一般擦机器用的。这玩意不会是镀膜花了吧,之前看一些评论说镀膜比较坚挺,反正这波自己作的,换个UV也能解决了。 这两天装上相机测了一下,好像锐度有点点点影响又影响不大的样子,今天下午出去套着UV带着卷尺按照0.3m/1m/3m/5m(其实感觉3m差不多了,2400W像素5m基本上也不怎么看锐度了)按照F1.8-22光圈拍了小区的墙,突然想到另一个朋友比较喜欢看锐度,跟他发消息然后把图丢给他了,等一波结果。 正好下午有太阳,对着测了一下炫光,套着UV和拆了拍了几张,结果是炫光装和不装都差不多,所以这点冇有问题。 至于镜头锐度,我感觉也没啥大问题,以前第一个定焦富士XF56APD已经治好了我的器材进灰强迫症,索尼A9 CMOS自带一个F8以下才会隐约可见的黑点让我现在对于器材的某些磨损心态比较平稳(对于不是自己作的会有短暂的纠结CD,过两天就好了)。 这一波,可能看到图片的强迫症们得要难受了。
不看参数对比,A7R3&A7R4有啥细节方面的体验? 主要用途:拍人,其他用途看心情年前就有想法把搬砖的5D4换掉,综合考虑以后觉得还是需要整合手上的设备,不双修了减少多余的配件。现在准备换成A7R3用来主要拍照片(以前也问过a6400/zve10之类的,现在考虑整个ZV1做备机)。视频上也有log可以尝试一下后期,放在防潮箱的吉祥物屑9要啥啥没有,除了无黑屏和电子快门其他都是嫌弃。 A7R3有大半年的使用经验,操作设置很熟悉,A7R4摸过朋友的,主照片副视频也在考虑的范围内,就是不知道二手三千的差价有哪些细节方面的提升。 参数这个已经看烂了,四代机摸过了模具改了也知道,菜单上某些细化和加入也帮朋友设置过比较了解,有哪些细节方面的体验用过的带火们来说说看? 当初要不是为了价格选择了MC11+适马720s,结果在A7R2上体验不佳,A9连拍也受限。换了佳能单反好多了,但要是加钱就没有换机的事了。 5D4→A7R3(贴一千多即可换购) 优点:回归高像素,比A7R2也有提升。 缺点:祖传写卡 5D4→A7R4(贴四千多可换购) 优点:四代机 缺点:菜单细化应该不如旧菜单终点a7c 5D4→A74(贴五千多可换购) 优点:四代机中的新设计了 缺点:视频的提升,差价是否值得这么多钱 所以我又想到了,五千多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我的4K60p执念呢? ①买A7R3解决照片需求(1000+) ②买ZV1解决备机需求(1000+) ③跟朋友合伙买FX3,入股以解决视频需求。(暂定3000+) 跟换a74差不多的价格,体验不同的设备。
2023年是否值得买?5D4&EOS R简单体验 佳能5D4上市时间是2016年9月,EOS R上市时间是2018年9月,两者曾经都是1.5左右的选手,现在都是八千左右(5D4可能更低)即可带回家。由于EOS R采用的是和5D4相同的(应该没错吧)CMOS,而且连拍、视频规格上非常非常相似,被有些网友认为是5D4的无反版本。其实是准备嫖其他机器的,结果老板跟我说这个过年要用,那个要给儿子用,手上只有佳能索尼的机器,就选了这个以前没玩过(店里摸过)的EOS R试试,手里的玩腻了体验一下新鲜的。 先来说优点: ①相比5D4,采用了新处理器(高感宽容度我都没测不要问了,理论上R会好点),某次更新后提供了索尼新机才有的灵活曝光功能。 ②第一台全画幅无反就是翻转屏、触摸屏,EVF比较大,看着比较舒服。 ③mode设计应该是有1D的影子,整合后波轮(佳能终于有前后波轮设计啦)切换模式相当方便。 ④写卡速度很稳定(A9压缩raw、JPG标准精细超精细:emmmm)。 ⑤肩屏设计,这个功能非常方便不看屏幕操作的用 打个比方,索尼三代机提供了可选的关闭屏幕选项,可以用来回放照片或者是看菜单。但问题来了,关闭屏幕的情况下不做任何操作,我不知道机器是否在工作还是休眠。 有个肩屏显示好赖知道这玩意是开机的,就算屏幕翻进去我也知道机器正在开机。我其实希望索子整个可以自定义的提示或者Alpha字样吧,最起码能让用户一眼就知道这玩意到底是啥状态。 ⑥同门转接对焦性能基本上没啥损失(索尼:emmmm) 再来说缺点: ①机器定位不明,有Mode设计却没有摇杆,纯纯高低端缝合怪。 ②顶部Lock按键意义不明,开关没有小突起,相比单反需要大力。 ③操作手感混乱,如果说info的位移设计改变了佳能单反用户的操作习惯,那整合进SET的Q和AFON键位就是设计师脑子被门夹了。 单反有好的设计不用,非要搞个大动作······ ④传承单反的经典菜单,经过几台机器的说明书,我终于明白了实时取景快门模式1实际上是电子前帘,关闭是机械快门。 ⑤触摸条功能太少,基本上按键可以直接选择的,要你有毛用······实际上是好的设计,可惜它传承的是单反,而且出来的时间太早。 打个比方,假如给个新机器的AI识别切换或者是快门切换(高速快门秒切机械,普通场景秒切电子前帘),实用性立马就上来了。 ⑥传承单反的经典“无黑屏”体验,看似牛比实则一坨屎好吗?按我现在按快门的体验来看,单张非堆栈式根本没必要无黑屏,连拍做不到12张以上根本没必要无黑屏。单反的LCD只有1DX2高速连拍(16张/s)看起来没有明显PPT的感觉,但忘了测试跳舞了抱歉。这个现象上个帖子有吧友说了,我在拍摄活动跳舞的时候也发现了。经过两台机器的测试,我研究出了问题就在于模式1(电子前帘)和关闭(机械快门),不像其他机器一样会因为机械快门或前帘产生黑屏,而是佳能特色的无黑屏导致的。 举个例子,一般的机械快门落下后会黑屏,所以即使动作变了也不会感觉到卡顿。但是呢佳能特色无黑屏是快门落下上升的整个过程,通过保留并显示最后一帧(好像是按快门时的那个画面,这个描述不太准确但原理类似)直到结束,这个过程相当于按快门后强制进入短暂的画面预览,一旦拍摄连贯的动作就会看到很明显的卡顿,而且模式1(电子前帘)和关闭(机械快门)分别开启单次AF+高速连拍也无解。 记得以前还刷到过贴吧有人提问,索尼宣传A9无黑屏,但EOS R也有无黑屏,低下有人说是插帧。我体验以后的评价是:“你 确 定 这 T M 也 算 无 黑 屏 ?” ⑦用得是新处理器,视频参数和5D4一模一样,4K30,720p升格。 同代的索尼三代机系列,用着垃圾处理器也有普通和SQ1080升格。 ⑧人脸人眼识别,说准也很准,小脸都能识别,但有的时候很迷,明明看着没啥问题就是识别不到。而且该功能仅限于广域,一旦切换到区域或点对焦,立马失效。 同时代用着垃圾处理器的索尼三代机,切换到区域也可以使用脸、眼对焦。而且就算切换到单点,画面上是大脸的时候也有几率识别到眼睛进行对焦。 虽然这个对焦逻辑比较看运气,但强化一下来个“单点对焦识别人脸优先对焦眼部,来个1-5的优先级响应”,其实也挺犀利的······ 综合起来的评价是——我对这机器真的没啥好感,退有单反5D4进有无反R6,只不过价格和像素在佳能R系列还能打。5D4用户升级完全可以不用考虑换R,除了像素和肩屏,不如加钱上R6。 触控条设计其实可以的,但自定义功能不如索尼给的多。如果放在未来的高端机器上并改进设计大概率可以扭转风评,可惜。
2023年,整一台2016年的1DX2体验一哈(简单说说和索尼屑9对比) 佳能1DX2,上市时间2016年2月,索尼A9,上市时间2017年6月。目前A9以不如A73的身价成为索家的跳水旗舰,而1DX2也以差不多折扣(2W的40%和3W的40%,基于2019年购买时的记忆)和它成为难兄难弟。正好我之前考虑要不要把手里的5D4换成1DX2,就在本地的店里跟老板嫖了一个,但因为天气以及后面有事,也就在本地的展子用了一天,所以不讨论严谨的续航测试以及宽容度等内容。 我拿到手的这台1DX2,编号是0开头,正儿八经的老古董了。不知道是不是电池太老了,拍表情包和用闪光灯拍照,加上几次LCD取景,不到五百张电量就剩这么点了,回家打开只剩2%,用USB数据线导出数据完了还没关机,再开居然又到4%了。后来用了电池校准充了一夜,上机电量93%,还给老板去了。后来想起来没上采集卡记录操作,所以有些我会说明可能是我的操作问题。当天只带了1DX2和5D4,所以两速度机没有同台竞技。 先来省流版本: ①1DX2体积更大,相比较屑9完全体,虽然我不怎么关注手感,但还是要说方块机牛比。(佳能Win) ②佳能单反祖传实时取景拍摄模式,不如索尼老机器的快门描述清晰。(索尼Win) ③写卡速度,cFast牛,都拿50%速度来说还是完爆SD卡。(佳能Win) ④OVF红色对焦点,弱光环境相比其他机器的黑色对焦点取景更加清晰。(相比其他单反Win) ⑤连拍爽,LCD取景16FPS依然可以触发闪光灯,就是会全程黑屏直到松开快门(这个不确定是不是我的设置问题)(A9机械只有5fps,虽然纯黑屏但佳能Win) ⑥只有菜单可以触摸,对焦点不可触摸移动。(索尼相反,虽然我用摇杆多但如果只能二选一,我会选择触摸对焦点,打平) ⑦官方描述切LCD以后,续航大幅降低,一块电池我也不太敢用LCD去拍(鉴于1D的电池的特色,这点给索尼Win,无论是成本还是可USB供电。你可能会说用1DX2谁用LCD拍啊,但拿单反拍人像完全不用LCD看曝光以及视频的,这波是你Win) ⑧视频有4K60,也有个8bit422,虽然佳能一贯码率比较恐怖(竞品没有就完事了,佳能Win) ⑨宽容度没测试 再发一个总结: 2023年,如果想买一个速度机体验一下,1DX2用OVF拍照片方面依然能打,LCD取景上闪光灯有黑屏的问题,并且官方说明用LCD续航会大幅降低,且电池和存储卡成本高。如果你没有视频需求,没有LCD整活的需求,上1DX2玩玩也不是不行。 A9的优势在于,将近六年了,无黑屏的体验依旧是很舒服。缺点在于机械快门5连拍,电子快门无法引闪,连拍12bit,没有8bit422。优点在于可以机身充电,视频码率不大,存储卡v60就能满足连拍写入,机身可以直接用WIFI传图,还有边拍边传到手机的FTP功能。 如果你喜欢走极端,建议直接上1DX2,我没试过A9下雪和下雨的耐久度(喊不到愿意出来的小姐姐2333333)。 我自己就活动和约拍拍人比较多,视频虽然不多但也需要拍,其他看心情带机器。所以在体验以后换1DX2的念头可以抑制住了,后面看看R6或者A74作为搬砖机和录4K60,也可能整个ZV1作为5D4搬砖的备机。 以下的详细对比,上厕所有时间可以看看 1.手感&设置 ①方块机的手感不用多说,整体外观也比佳能单反&微单祖传的加手柄后,手柄比机身凸出来一点点的观感好很多。 索尼三代机的机身手柄握持感接近单反了,但机身没有蒙皮容易留手汗(RX10M3:?)。四代机手柄我的第一感觉就已经和单反差不多了,加上电池手柄以后更加舒服。 ②以前买过1DX,上手完全没有难度。终于有了点测联动(虽然当天用闪光灯基本都是M,只用过一次不多评价),以及其他1D特色设置(连拍张数修改,最大连拍数量等等)。 ③传承佳能单反祖传的静音实时拍摄显示(模式1/2,关闭),除了模式2,模式1和关闭不看说明书我都看不出区别。 讲真,这点真不如索尼简单直白的XX快门清晰,还好R6终于随大流了,就没有这么折磨人(我没用过R5不猜测)。 ④没有了以往老单反(包括1DX)那个用LCD拍摄时,可以选择的“快速模式”(LCD取景,按快门不对焦直接抬反光板拍摄)。 我以前玩的时候比较迷,不知道这玩意有啥用,有大佬说说这玩意拍啥合适。 ⑤虽然cFast更贵,但写卡水平至少吊打不过分的。 2.对焦点&连拍 ①机器自带红色对焦点,有些时候会很醒目。还可以选择高亮,不过我感觉普通模式就很明显了,一块电池不敢常挂高亮。 想起了之前没带灯拍夜景和在活动拍着玩的时候,环境比较暗,5D4那黑色的对焦点看不清在哪里。 在开了对焦点点亮的以后,只会在对焦的时候闪烁一次,闪完了就没了。 关于这个,在之前辩论的时候,有人说OVF看不清可以不用拍了,这里我得再提一遍,每个人出去玩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至于OVF看不清对焦点的情况下,要不要拍,用LCD确认曝光拍也行,感光再高画质稀烂妹子接受就行。单反黑色的对焦点弱光环境取景看不清对焦点在哪里,这就是用OVF会表现出的问题之一,你个人意见不代表我接受。 ②比较不爽的是,1DX2的几个区域对焦强制采用了索尼机上可以自主设定的AFS后对焦点消失的功能。就是对焦完了以后,红色对焦点就无了。 我翻了菜单没发现从哪里可以关,这个功能我用索尼一般是不开的(A9常年挂AFC更不谈了),5D4倒是显示正常,1DX时间太久我记不太清,但好像也没有这个被动技能。 ③连拍也是一个字形容——爽。相比索尼不可以调节声音(富士: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还是硬件的声音听起来响。 这里说一个佳能刀法牛比的点,1DX OVF 12FPS(AE/AF),魔改1DX3 CMOS和X处理器的R6,最高也是12FPS(AE/AF),为了产品定位给了高速连拍却又搞了个ABC模式。 这个在B站还有人洗白,说就跟手机省电模式一样人性化。真的是FNMDP,手机的省电模式也是可以手动去设置而不是强制。再说了为了省电,竞品一样可以选择中速连拍好吧,洗的好像这个成了优点一样。 ④反光板14fps连拍,用神牛X2TC引闪+v850二代,功率最小可以连闪(啥用?抓熟人整活找乐子呗)。 ⑤LCD的16fps拍摄,拿它左右摇晃的时候,相比低段位单反的显示画面流畅很多,没有严重的PPT感。但接了闪光灯以后,连拍时的屏幕是黑的,松开快门才会重新显示画面。 我本以为跟5D4一样,是那种画面上有显示但不黑屏的效果,可能是我测试直接上引闪的问题。年前我又测了一下身为堆栈CMOS的ZV1,结果发现这货阉割的太厉害了,电子快门引闪触发闪光灯,是和机械快门一样的黑屏显示效果。 去搜了一下视频,发现A1的电子快门是可以保持无黑屏+闪的,这是我一直想要的整活效果,看今年约拍多不多再决定是否换掉阿花9。去年不是活动的约拍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没激情下单外拍灯。 不过ZV1的机械快门闪光同步可以到1/2000s,我还可以去抓表情包用。看看年后本地的老板能不能收到RX10M4和100M7这两货,毕竟它们才是最接近a9参数的机器,不知道电子快门引闪是不是还是老样子。 3.LCD拍摄&宽容度 ①虽然没有全触摸点击对焦,但双核AF对焦不会慢到哪里,那个码率恐怖的4K60我只切换看了一下,没拍。 因为只有一块电池,虽然我带着充电器出去的但也没敢长时间测试LCD续航。 ②连拍宽容度也没测试 众所周知,A9只要开启了连拍就是12bit,也是被喷的一个点。但因为跟主办方的交易,我懒得修图各人打包给各人了,妹子返图我问了一句,用的jpg,没办法同台竞技了。 不出意外后面会开贴说说EOS R和5D4的感受,等过两天本地展子看看使用情况。
典 中 典 之 典 人 说 典 本来是准备之前就发的,这几天事情比较多,想着再不发都要过年了,还是发出来去去晦气,翻一波岁月史书,建议在上厕所无聊的时候阅读。 这人别看他头像是女的,实际上嘛······我称之为造谣哥,依然是玩的一手先手拉黑。我那时候以为后面贴图慢了原帖被原LZ删了就结束了,没想到你又跳出来了造谣?那就再清算一次吧。需要看第一个帖子的,可以让我圈你的名字去看~ 我先来补充一下我玩过的单反,按顺序差不多是佳能5D4,尼康D7100,佳能1300D,尼康D5300,佳能1DX,佳能5D4,佳能6D。后面的1DX和5D4是我2020年入手的,1DX临时买了后已过渡到5D4。 前面的和其他的机器都是公司或者朋友用的,临时换过来玩一段时间。所以我对没有经历过某些场景使用的机器不会拿出来讨论,虚空打靶。 我补充完了,先看一下这位最新的言论嗷。第一句,其实我觉得脑子正常的人,提到相机的LCD都会想到是屏幕,用屏幕不就是实时取景对焦。它居然想了好半天,单反相机有几个LCD?非得向尼一样说lv才显得高大上? 第二句:“此人经典言论:建议佳能5D4用户拍照用看显示屏。理由是屏幕对焦更快更准。”我想知道,其他5D4真实用户真的会完全不用屏幕取景?会觉得5D4的双核对焦不快?不准?看来这货像是打板哥的秽土转生啊,特别吹OVF讨厌LCD。 岁月史书补充: 我觉得一句话就可以KO造谣哥了,原帖LZ说的是“我喜欢单反的重量感,但是去了解了下光学取景,弱光环境劣势这点可惜”。“弱光环境”这个场景被你吃了?断章取义玩的6啊。让大家看看宁的经典言论:“单反的反差对焦在弱光下更有优势”,我说双核af暴打。 然后宁的经典言论二:“笑死,你用单反拍照难道还用LV?在OVF的反差,一个LV的全像素双核,你看看哪个更强?” 真的笑yue了,说我不懂对焦原理,宁自己说了什么?“OVF的反差”?好像宁很懂一样呢。 这句典我简直在怀疑,造谣哥其实是就是打板哥,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极度吹OVF,看不起屏幕(打板哥非常看不起用屏幕拍照片的)。 然后我补充了晚上拍人1DX的LCD对焦抽风,5D4双核AF可以正常对焦。我可没有推荐原LZ买什么机器,就拿我用过1DX和5D4举了个很典型的例子。 我觉得智商正常的人应该可以看出来我说的是屏幕取景用反差对焦与双核AF对焦的情况。宁倒好,这上来就给人打成推荐机器了。宁说6D2、RP、Z5恰好都用过,现在再来看这句话是很明显的转移话题,用过单反,用过无反,还不知道LCD是啥意思? 单反用屏幕宁大可以装不懂,不说lv取景就想半天,无反的EVF和LCD都是实时取景,宁听过无反的LV模式?我现在跟宁一样,也怀疑宁就没有那些机器,不然不知道LCD是什么取景方式?然后到下面,宁说星空对不上焦,我说拍人用LCD可以。现在宁张口“建议佳能5D4用户拍照用看显示屏。理由是屏幕对焦更快更准。”我想知道,在原LZ说的“弱光”说情况下,我限定了拍人,用LCD对焦。 宁是一个条件都不提啊,还好我当时截了图,不然宁就造谣成功了,不好意思宁说的典是宁自己认为的,宁吹OVF可以,可别无中生有。 我见过同样是5D4的用户拿LCD取景拍人,我在拍人像时候,某些角度或者逆光的一些条件下,OVF不方便或者逆光看着眼睛受不了只能切LCD取景。 所以我来模仿一下造谣哥的语气——所以我断定你要么没用过5D4拍人,要么就是用的特种5D4不带屏幕的那种。 另外官方的数据,OVF对焦是-3EV,而双核对焦的-4EV,上次人家删帖太快了,这次我可以贴出来了,说我吹双核AF?宁爱看不看哦。哦对了,宁后面开小号还来了个“所以说单反LV都不用反差对焦。都用全像素双核。”这句话说的好有意思,我用的设备有双核AF,难道不用双核去用反差? 辩到最后也没看宁举例子用反差对焦的相机拍星空,只说5D4的OVF。所以我现在又可以断定,宁是认为OVF不如反差对焦了? 那我也可以造一句断章取义的典了——此人经典言论:建议单反用户拍照用反差对焦,理由是反差对焦更快更准。 我咋觉得这个丁真图,是宁的介绍。连拿相机举例和推荐产品都分不清,连LCD对焦指的是什么意思都要去想,连官方都标明双核AF的对焦比OVF还要好,还狡辩单反LCD都不用反差(你有本事的话,倒是让佳能再推反差对焦的单反啊,这样单反又可以用反差对焦了),宁才是真的“愚”。希望2023不要在遇到这些晦气鬼了,我还要准备吊一下嘴硬哥呢。
啊Q精神玩的真是太6啦 只允许宁舔松下s52,不许我说a74的实际表现? 只允许宁舔s52的低码率,我说索尼也可以,就戳中宁的痛点了? 啊,还有S52居然可以用cfe耶,宁这是多舔才换来的特殊版本呢? 原来普通日企出个不错的产品宁顺路吹吹罢,我还以为宁是冰清玉洁之人,用的是纯国产相机呢。 索尼做错了什么事,我可从来没为它的行为洗地。把索尼牌子跟索尼用户挂钩?哦,我买a9的时候,还没有这些事情,我要是能未卜先知,我应该也会跟宁一下买个普通日企的产品呢。宁这么痛恨索尼,不妨查查宁家里的电器,看看有没有索尼的东西,如果有的话宁也是实打实的教徒呢。 还指望宁可以多跟我对线给我扣几个大帽子,这个冬天就不怕冷呢,怎么也玩起了啊Q操作,暴露了宁也是个双标啊Q人啊。 最后啊再说个宁可能接受不了的事实,宁以为这些东西是索尼故意发出来的(哦,不排除真的是索尼蓄谋已久搞事情),实际上有可能是自己人的骚操作呢。 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也在为某个普通日企做文案(也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外包啦),客户的要求之一就是避开敏感日期和内容,一般的内容也不需要给日本那边审核,这点我可是比宁清楚呢。 所以宁恨索尼就恨呗,上来就给索尼用户扣帽子,这反倒显得宁急了。 @宋祖德没脸没皮 建议来看一下 帖子名:兄弟们,摄影小白现在推荐买s5二代吗?
带伙们拍人像一般用啥模式 以前刚玩相机的时候,用的富士XM1,那时候自己娱乐+摸索,用自动/半自动模式在家瞎拍,那快门低的拍出来我差点怀疑人生。我以为我的手很抖,后来慢慢摸索就基本上挂在了M档,之后无论换什么机器都挂M,不太相信自动曝光。 今年下半年在展子上,第一次试了一下屑9的“基于人脸的测光”,感觉也不是不能信任的样子,反正咱也不是那种严肃摄影抬手就拍,一般能偷懒就偷懒,尤其是摆拍到抓到需要收光圈可能三个参数都得调节,拍完了还得再调回来。 就刷菜单过了一下大概设置,目前大概确定了两种自动曝光的操作—— 1.继续挂M档,固定光圈/快门,ISO挂auto,采用基于人脸的多重测光巴拉巴拉。 需要调整曝光就拨曝光补偿(u1s1不偷懒我都觉得那个是多余的,现在觉得还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只是阻尼有点大)或者直接调ISO(这里就体验渣能做得好了,R6有设置可以固定测光的ISO继续调整,而索尼只能从auto向100以及更高调整) 这个考虑在晚上用,看情况需要全手动就固定所有参数。 2.在C1里面加入A档,固定光圈,ISOauto或手动 测光基于人脸巴拉巴拉。 翻菜单偶然发现骚尼可以设置波轮作为曝光补偿,所以按我的习惯就把快门设置为曝光补偿,固定光圈和ISO以后就可以获得类似M档纯手动曝光效果。 本来看P档也可以手动调光圈和ISO,但发现它的逻辑和我想得不一样,调整光圈,再调整ISO,保持曝光不是提升快门而是收光圈。万恶的骚尼你给老机器整个灵活曝光,就像a74那样麻烦一点我也用啊。 这个准备白天或者其他光线好的室内用。 不知道各位平时拍人都用啥模式,我会偏向人物的曝光,所以会看情况干预一下自动的参数设置。虽然在我手上不像贴吧主流索尼机一样拍完了不敢给妹子看,不过前期能调整好就可以直接原图打包给她们去修了。
趁着最近缩圈,在家整理了硬盘里的照片~ 以前为了存照片买的4T桌面硬盘,基本上从我一开始入门的富士到现在拍的全包括了。今年年后yq到现在放开基本上除了开会一次就没出过本地。闲着也没事正好把以前的存档全部整理了一下。以前总觉得啥啥都要存,现在觉得有些没必要的存了也是浪费空间。把相机拍的内容整理了一遍,差不多清了三百个g的数据。就把自家人,玩的比较好的朋友和态度好的约拍小姐姐留下了,拍着玩的那些全都放在随手拍里面免得文件夹点进去就几张图。把漫展、活动之类的放到了网盘里,之前是整理放在了另一个备份的分区,本地的活动其实也没多少拍的,就是用佳能拍的视频文件大,正好以后有需要直接网盘里看就行了。 把一些录舞的素材也放进去了,几十个g素材都给人家剪辑发布完了,留着也没啥意思,有需要再下就行了。还有一些我个人感觉拍的人像本地留不留档问题不大,也放进网盘里了。还有一部分,按照孙8?的话说,是“尸体”,有约拍迟到两三个小时的,有平时问没时间工作日突然发消息问我拍不拍的,有纯纯白嫖的,还有其他骚操作的。这些我是直接删了。基本上不太可能见面,留个好友发消息我直接拒了,也不会在这些人身上浪费快门了。 这周结束正好元旦也没啥事,再清理一波没啥必要留的。本来一开始玩相机也不是奔着赚钱去的,恶心人的人浪费的时间和快门也不能再补回来了,还不如多拍拍家里人,有砖搬砖。 今年不能补上的遗憾,应该是准备拍一个视频做年终总结,不过前面风控现在放开,今年是g了等明年补上~
有无带佬知道1DX2的LCD续航数据? 有后面打算把双持的5D4换成1DX2或者R6的打算,看上1DX2是它的红色对焦点(光线差的时候5D4得要对焦一次才看的见在哪里)和连拍&健身。 之前买的第一台佳能单反是1DX,因为LCD拉垮的反差对焦、视频和不能传图后来换了5D4,现在再换回差不多就是无了WIFI传图(搜了一下配件800+,我又不着急回家传图就是),没有了菜单触屏(问题不大),e6电池废了,续航看cipa感觉拍视频撑不了多久。 关键字没搜到LCD拍照、拍视频(1080 60p就行,日常拍人用。4K就不谈了,那体积怕不是卡先拍满了)的续航测试,虽然可以通过假电池解决但原装的没数据出门还得常备假电池。 要是换R6以上问题都没了,我再补一根e6nh的假电池就行了。选1DX2主要是可以和老板谈价格,上次开玩笑说降到四位数我就入手人家还真问我愿意出多少。看着手上的屑9在咸鱼已经不值钱了,要知道买了以后会有疫情我当初就买R4了,现在图个无黑屏和连拍的体验了。今年拍人少就开机几次,搬砖用5D4就够了。你说12bit?妹子拿8bit的jpg都能修,问题不大。 1DX2比它早一年发布,当时买的时候价格还更贵(我记得当初买的时候屑9 2W,1DX2 3W),再算算价格谁也别笑谁,个人自用整一台玩玩,暂时放弃4K60p的执念还是有性价比的,本来这两货差不多的二手价,四位数的1DX2还是很香的 按性能我还是比较倾向于R6的,毕竟公司里R6、A74都玩过,拍人像也不会专选极端天气出门。也考虑过佳能换索尼,两台索尼双持,但适马就不出E口720。
原子A5 or 阿童木ninja V~ 想着过年以后可能要把手里的设备5D4换成R6,但开了log和HLG的H265编码的视频在我的电脑上不能流畅的放,代理剪辑可以但转码比较费时间,正好想到之前威固有可以录制代理的监视器,就在某个配件厂商的群问了个问题“能不能更新一下配件的固件可以加上代理录制功能”。 结果人家不正面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还推荐上1个w的设备说可以在电脑上转代理,我寻思这样那我还不如自己用电脑转代理反正就多等等呗。然后说到其他的了,突然艾特我说了一句“但凡懂一点软硬件开发都不会说出你说的那种话”。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在想,我要是懂软件硬件还需要问你干嘛?直接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不就行了,能做就继续蹲蹲不能我就看其他家的东西呗。 反正我也没有所谓的产品信仰,既然这么说我也就不在考虑等你家的东西了。 目前在看的就是威固原子A5和阿童木ninjaV。 需求暂时就是: 1.监视器功能 2.可以录制屏幕 3.可以录制代理 以上功能原子威固A5都有,而且还多一个图传功能,之前看演示的软件UI有点简陋(我还以为是手机的相机界面),但又不是不能用。我需要的它都有,R6的视频问题也可以解决了。 但也了考虑阿童木ninjaV,现在有点降价了。以前没接触过录机,有点不太懂。如果视频规格超过4K60,比如4K120,它是可以按照相机自身的参数录制,还是直接就不能录制了?另外果子ProRes编码能在Win电脑上剪辑吗? 想着过年以后可能要把手里的设备5D4换成R6,但开了log和HLG的H265编码的视频在我的电脑上不能流畅的放,代理剪辑可以但转码比较费时间,正好想到之前威固有可以录制代理的监视器,就在某个配件厂商的群问了个问题“能不能更新一下配件的固件可以加上代理录制功能”。 结果人家不正面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还推荐上1个w的设备说可以在电脑上转代理,我寻思这样那我还不如自己用电脑转代理反正就多等等呗。然后说到其他的了,突然艾特我说了一句“但凡懂一点软硬件开发都不会说出你说的那种话”。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在想,我要是懂软件硬件还需要问你干嘛?直接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不就行了,能做就继续蹲蹲不能我就看其他家的东西呗。 反正我也没有所谓的产品信仰,既然这么说我也就不在考虑等你家的东西了。 目前在看的就是威固原子A5和阿童木ninjaV。 需求暂时就是: 1.监视器功能 2.可以录制屏幕 3.可以录制代理 以上功能原子威固A5都有,而且还多一个图传功能,之前看演示的软件UI有点简陋(我还以为是手机的相机界面),但又不是不能用。我需要的它都有,R6的视频问题也可以解决了。但也了考虑阿童木ninjaV,现在有点降价了。以前没接触过录机,有点不太懂。如果视频规格超过4K60,比如4K120,它是可以按照相机自身的参数录制,还是直接就不能录制了?另外果子ProRes编码能在Win电脑上剪辑吗?解答一下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电脑买了个好几年了,那时候还没想到后面的事,日常修图和8bit420正常剪辑,422和H265比较麻烦,所以可以用代理解决就好了。因为习惯所以不考虑苹果产品,后面看情况会换。 因为有时候会在别的电脑上弄东西,所以还是考虑用H264的代理文件剪辑。这两货我换设备也可以继续用,也算是解放了我一直觉得麻烦的,用采集卡+手机点击录制的操作。 手机当然也可以,但耗电快而且有时候需要用到再拆也麻烦。 大佬们来解答解答 解答一下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电脑买了个好几年了,那时候还没想到后面的事,日常修图和8bit420正常剪辑,422和H265比较麻烦,所以可以用代理解决就好了。因为习惯所以不考虑苹果产品,后面看情况会换。 因为有时候会在别的电脑上弄东西,所以还是考虑用H264的代理文件剪辑。这两货我换设备也可以继续用,也算是解放了我一直觉得麻烦的,用采集卡+手机点击录制的操作。 手机当然也可以,但耗电快而且有时候需要用到再拆也麻烦。 大佬们来解答解答
带佬们来推荐一哈闪光灯~ 用途是拍人、拍人、还是拍人。 目前手里有个神牛的v850,买了好几年了准备换个大功率灯,最理想的情况是单灯(灯+灯架+柔光箱+包)带出去拍人。 手上现在神牛的XproS版和X2C,Xps目前A9这fw也不需要用,无黑屏+常亮灯拍就行了。X2C给佳能,可以叠一个其他家的引闪。 拍摄场景很简单,就是漫展之类的活动、夜景、白天补光用 需求大概就是: 1.预算3000左右 2.功率400W以上,预算多一点也行,过4K就不太考虑了。最好有造型灯,单反黑漆漆的点有些光线不好的时候不对焦看不到在哪里。 3.有没有TTL问题不大,我拿5D4用同事的860C版,TTL拍出来有点过曝,我感觉手动多拍几张调整也一样。 4.灯体不超过3kg?我考虑买个手拉的箱子出去,一套就是灯架+灯+柔光箱,活动之类固定地方+另一套灯。 5.未来5D4可能会换1DX2或者是R6,连拍方面小功率我感觉满足10+张就可以了,以后索尼那套升级机器,电子快门我感觉10-15张也够了。 6.高速同步的话,目前我感觉常规1/250s的速度已经够摆拍+连拍的了。再不济漫展拿RX100M3/ZV1原生的1/1000s闪光同步去拍。正常应该没有太多高速同步的需求。 最近看的几个觉得还行的有神牛ad600bm(无ttl版),ad600自动版看对比就多个ttl多1K感觉没必要,600pro是好但超预算了(预算够我一步到位AD1200)。神牛自家的灯优势就是不用买引闪了。金贝610p,耐思K8 800W(重量有点超了),单灯拍人大佬们推荐什么灯呢?另外问下,闪光速度1/xxxxxs,对于常规闪光同步以及拍人有无影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