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中守望者 吧中守望者
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理想
关注数: 86 粉丝数: 56 发帖数: 4,287 关注贴吧数: 8
『玩转城市圈』城市动态——天门市详细介绍   天门, 因境内西北有天门山而得名。早在原始社会晚期,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著名的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七、八千年以前的石(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粳稻和青铜器等文物,还发现了陶祖这一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的重要标志性文物。石家河文化被写入“九五”高等教育重点教材《中国古代史》。天门,古为云梦泽风国地,春秋为郧国地,战国时期为楚竟陵邑,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止,即“陵之竟也”而得名。秦统一中国后,设竟陵县,隶属南郡。五代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为避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敬、竟同音),改竟陵县为景陵县,属直隶防御州,州治设此。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为避康熙墓名(景陵)讳,改为天门县,隶属湖北安府, 此为第一次定名天门,沿用至今。   1932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天门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先后在本县东、西、南、北部与邻县边境地区结合部,建立了天潜、天汉、天京潜、天潜沔、县南、天北等县。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恢复天门县建制,撤销天汉、天京潜县,划属湖北省荆州专区;同年7月,建立天门县人民民主政府,8月,改为天门县人民政府。1987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 。   1994年10月,国务院批准天门市为湖北省直管市。2002年,湖北省将天门市纳入武汉城市圈。   自南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始,历隋、唐、五代、北宋、南宋,至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天门先后7次为郡 (州、专署) 治所,计500余年。古竟陵区域广阔,包括荆州长江以北、石城以东、江夏以西的全部地域。从汉、晋、南北朝至北宋乾德三年以来1100多年间,竟陵县境先后划出置云杜、霄 (亦作宵) 城、长寿、角陵等县, 北宋以后县境无大变化。1950年6月,天门县汉江以南的毛咀区划入沔阳县。同时, 沔阳县汉江以北的仙北等地划入天门县。1955年7月, 潜江县汉江以北的张港,京山县的多宝、拖市划入天门县, 1996年11月蒋湖农场回归天门, 2001年8月总后沉湖基地(天门部分)移交天门,形成现境。
武汉城市圈各县级市概况 大冶市(黄石)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及武汉城市经济圈内,是武汉城市圈冶金建材走廊的重要支点。大冶市国土面积1566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有农场,总人口92万,是全国闻名的青铜文化故里,矿藏荟萃之乡和保健酒基地。  大冶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南高北低,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境内有青龙山风景区、小雷山风景区等多处3A级景点,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铜录山古矿遗址,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大冶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大冶依托长江,背靠武汉,北连黄石、鄂州,南毗九江,西邻咸宁,东达安庆。距省会武汉仅70公里,武黄高速穿越市境北隅,距沪蓉、京珠高速公路入口只有20公里,正在建设中的大广(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从市境西部穿越。沿高速至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分别仅需8小时、6小时、4小时和1小时。国家二级客、货运站——黄石火车站在市区西隅,毗邻大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至南昌、福州、杭州、上海、深圳等地客运列车均停靠该站。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黄石港水远码头20公里,可常年通航5000吨级远洋货轮、实现江海联运。距武汉天河机场仅110公里。 大冶将坚持用政策推动、规划推动、产业推动和项目推动,扎实推进转型工作,实现由资源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力争2011年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县市,2015年力争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示范区和全国资源城市转型的示范城市。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