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湿红袖 雨湿红袖
关注数: 1 粉丝数: 11 发帖数: 2,351 关注贴吧数: 2
今夜,柔柔地想你 (转) 今夜,柔柔地想你   幕色,裹住一昼喧嚣,慢慢地,沉入西天。月色,自东方启幕,默默地,洒下满天宁静。   总是在这个时候,被白昼囚累的心思,慢慢地复苏,慢慢地蓬勃。也是在这个时候,像一次约定,倐忽间,你就来到我面前。   你就是那个女子,来自江南。彼此相识、靠近,是前世的修行,是今生的缘分。   你生在水乡,临水而居。面前,荷箭满塘,静静地,举着绽放的梦想。背后,香菱饱满,悄悄地,绾起拥挤的心事。想你,想在今夜,与你临水而居。想你,想在今夜,与你摆一叶小舟,聆听荷语,采撷菱香。   你一身丝绸,柔如月色,薄如蝉翼。一架古筝,摆在你面前。今晚,你是不是依然演奏那支《高山流水》?想你,想在今夜,守着你的琴瑟,长醉不醒。   你一头飘逸的长发,被风斜梳,倚在右肩。是哪个黑夜,为你着色;是那条小河,把你洗濯,才有这如墨的青丝?想你,想在今夜,把你的长发,一根一根,排成诗行。   你一张清秀的脸,如初绽的荷花,鲜嫩芳纯;如今晚的月亮,明净灼人。想你,想在今夜,把你的脸,镶入一面镜子,置于壁上,放进岁月,读你千遍、万遍。   你一双清澈的眼睛,玉一般莹润,一尘不染;又似潺湲的溪水,波光潋滟。想你,想在今夜,把你的眼波,译成音阶,录入胸腔,刻进岁月,唱你千遍、万遍。   ……   今夜,如果有柔柔的月光,透过你的窗棂,那是我了望的眼睛。今夜,如果有柔柔的风,轻叩你的门扉,那是我久蕴的心动。   今夜,如果你能收到我的想念,明晨,所有绿叶上晶莹的露珠,都是我幸福的泪水。
爱了,就别再迟疑 宁岚 发表 爱了,就别再迟疑 宁岚 发表 那时,他正陷在失恋的灰暗里。相恋五年的女友,因为一幢别墅,走得义无反顾。他虽然不甘,却回天无力,看着漂亮的女友钻进来接她的小车里,扬长而去,他的心,犹如掉进冰窟,冷得无法呼吸。 初见,是在一个月后的晚上,霓红灯下,她一袭黑裙,端坐在角落,嘴角一抹淡淡的笑意,优雅如维纳斯女神。那一刻,他听见自己心底的坚冰轰然倒塌。 但他不露声色。尽管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有幸见识了她卓然的表现,心底对她更多了一层欣赏,夜里辗转难眠时,眼前会浮现出她美丽的身影,但他始终不露声色,爱情是什么呢?不过是付出后的一场心伤,何况她是那么优秀的女子! 她却是一步一步地靠了过来。工作中的默契,言谈间的投缘,令她的芳心不可避免地颤动。她看得见他眼睛里的喜欢,却惊诧于他的游移不定。起初,她以为他有苦衷,仔细观察后,她确切地知道,他单身。她决定抛开矜持,为了爱奋不顾身。 他明显地感觉到了她的热情:她偷偷放进他抽屉里的点心,她热烈的眼神,她无边的关怀,都让他觉得无尽的温暖。但每次,他都漠然以对。她忍受着他的漠然,坚持着她的爱情。 这样一过就是一年,他没有进,她没有退,爱情在暧昧中缓缓地长着。 那天,是她的生日,她早早来到办公室,发现他比她早一步来了,她的心莫名地有些惊喜,趁他不注意,她轻轻拉开抽屉,然而她失望了。她以为他会像她一样,在这特别的一天,偷偷地在她的抽屉里放一样礼物,哪怕仅仅只是,仅仅只是一张卡片啊! 她突然地有些累了,生日的消息,她几天前有意透露给他的,她怀了期待的,却终究是失望了。 不久后,她有了男朋友,那男人,没有他优秀,对她的爱却毫不掩饰。再遇见他时,她脸上还是淡淡的微笑,那微笑,早已没有了任何爱的信息。 他的心,隐隐地痛了起来,他终于明白,是自己的一再迟疑,扼杀了一份原本可以厮守一生的爱情。
大家来聊聊孙子兵法...........二 明代(转) 明代在建军治军方面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精兵与良器并重上,其要点是选练精兵,培育良将,改善兵器  (一)选练精兵  《孙子兵法》的治军思想中包括“兵非多益”、“兵有六败”的论述,对此,明人多有阐发,并注重将其付诸实践。朱元璋认为:“兵不贵多而贵精,多而不精,徒累行阵。”何良臣在其军事著作《阵纪》中首论选募,指出“兵非精选,无以得用”,主张“募贵多,选贵少”的选募原则。明初实行军户制,军兵来源有二:一是老军户,即大量接收原元朝军户中的汉军军户。老军户世代出兵,具有一定的军事素质,起用老军户,不仅使明初军兵来源有了基本保障,而且军兵的军事素质也具有一定的基础。二是新军户,即将跟随朱元璋等反元起义的从军将士永隶军籍,将归附明军的败军军士等收籍为军,将“抽籍”和“垛集”的民户充为军户。明初军户实行屯田,保证了军户的经济收入,并供给军需,使军兵无后顾之忧。明中期以后,屯田制遭到破坏,军户制也随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募兵。召募军兵主要依靠领兵将领和地方豪绅。为保证军队兵员质量,一些将领十分重视军兵的选募。戚继光认为选兵是练兵的基础,“其法惟在精”。他要求选拔乡野老实之人,不收城市游滑之徒。注意召募对象的体格、相貌和精神。何良臣也说募兵“最喜诚实,独忌游闲”。郑若曾主张选用土著之兵,提出“以一方之食,养一方之兵,支一方之患”(《江南经略》)。  为选练精兵,必须把好选锋关。《孙子兵法》说:“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将选锋看作是将之至任。明人对此有所发展。如何良臣在《阵纪》中提出“选贵少”,“选务精”。他认为选锋的标准是:能举铁石器,而且耳目伶俐,手足便捷者为中选;其中胆艺过人者为上选;身驱伟大,胆气武技倍者为头领,其他条件一样;力不能举重涉远者为下选。  为选练精兵,明人注意强化部队训练,努力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戚继光在练兵过程中遵循由理论到规则、由规则到训练、由训练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将各种训练要求编写成册发给士卒,使训练成果条令化。让“识字者自读,不识字者就听本队识字之人教诵解说,各要记熟”。他还制定许多具体的可执行的号令,如《对垒号令》、《舟船号令》、《发船号令》、《行泊号令》、《水战号令》等。他通过各种号令、条教等军事规章体现《孙子兵法》思想,经过训练又把孙子等兵家的思想化为将士的具体行动,最终使军事理论转化为战斗力。因此,他训练的戚家军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屡摧大寇”,声振天下。另外,明代还建立了组织赴京集校、班军京操、京营团练等项训练制度,以强化对部队的训练。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