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银枪水将军 白马银枪水将军
关注数: 14 粉丝数: 26,269 发帖数: 8,598 关注贴吧数: 17
【新闻】数字世界里的国画情结 数字世界里的国画情结 作者:刘颖 2013-12-25 天津网-数字报刊 《骨力·风神:张旺白描作品集》 ,张旺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正如畅销书作家、《悟空传》作者今何在所言:“作为范曾先生的弟子,张旺的画,每一丝一缕都是古典的,细细雕琢,似乎所有的纹路都有故事。但汇在一起又是现代的,那是因为人物造型画面想象力的独特,绝不是千年前的画者所能有。而最神奇的是,这样古风古韵的画,却是用电脑绘成,不需点墨,无数的电子数据流,竟组成了汉唐风骨,缥缈神怪。最古老的国画与最先进电脑CG技术在张旺的笔下,如神笔马良的魔术般合而为一,从而拥了新的生命。” 不一样的绘画,不一样的人物,八十七幅完美画面,幅幅堪称经典,更有陈洪教授(原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题写的诗文,点缀其间。 记者:画画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张旺:说句俗套的话,灵感来源于生活。一代宗师这部电影里有句话,我很有感触,“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断关注,可读性就不断放大。 记者:你之前也出过书,这次为什么选择出一本白描画集?以后还会出什么样的书呢? 张旺:我本身是学国画的,对白描有情结,对名家创作又很景仰,自己的数字国画创作对线描也很重视。正好有出版社约稿,这部集子就出版了。 传统作品,画作完成之后,线描稿藏匿其中,而现在数字国画,可以将其单独保存下来,保留其中的审美价值。 目前在写一本数字绘画教程方面的书,已经和出版社约定好了,想把自己这么多年教学和画画的经验呈现出来。 记者:当老师、做插画师、写书、模型手办收藏者,你的身份似乎很多呀,自己最认同哪个?这些身份对你的绘画有什么影响? 张旺:还是当老师吧。这些身份都会成为画画的灵感来源和营养滋补。 记者:数字国画的发展状态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做数字国画? 张旺:数字国画现在远还没有成气候。从事这种创作的人屈指可数。这是我自己的个人创作选择,还没有成为一个大的门类。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和个人的变化,这种艺术形式可能会再产生其他的变化,也可能会成为一个成熟独立的艺术门类,我将拭目以待。 记者:国画是你最喜欢的画风吗?有没有考虑增加或转变新的风格? 张旺:目前还没有考虑转变画风。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的东西。上学之后,辅修了中文系,对中国古典文学就更加喜欢,这种接受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现在的画仙侠、神话、幻想色彩比较浓重。 记者:你之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画的比较多,是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吗?最喜欢哪些人物呢? 张旺: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也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作品。这是我接触最早也最向往的人物。 记者:后来又将中国风和变形金刚等形象相结合,这是一个有趣的尝试,出于什么考虑做出这种尝试的?想表达一种什么想法呢? 张旺:是因为平时关注这一类的东西比较多,有许多想法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从小就喜欢变形金刚,不断关注与生活其他物象发生融合。不断地画画,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越画越能想到问题,画的越多,灵感越多。灵感与创作是互为影响的。在创作中发现灵感,而作者作为第一欣赏者再影响新的创作。在创作中不断深入思考、不断自我否定。 记者:向读者推荐一些你喜欢的艺术家和作家吧。 张旺:艺术家我推荐穆夏,是装饰风格强烈的画家。还有丢勒、伦勃朗,这两位都很著名了。另外,我要隆重推荐刘继卤,这是咱们天津的国画家,代表作是《大闹天宫》。   作家呢,我喜欢今何在,江南的作品,当然,跟他们也是好朋友。 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paper.tianjinwe.com%2Ftjrb%2Ftjrb%2F2013-12%2F25%2Fcontent_7014825.htm&urlrefer=60cefb4fdae7fc40a8d3cbbf75be7264
【采访】7月6日《城市快报》张旺专访:《用电脑画中国画》 感谢 快报记者李宁老师的采访! 以下内容转载自 《城市快报》的电子版: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paper.tianjinwe.com%2Fcskb%2Fcskb%2F2013-07%2F06%2Fcontent_6918373.htm&urlrefer=e285aa0a5b26ca83ad9dd4dc0da1e074 月朗风清李白独酌,一代诗仙风流尽显;白马游侠衣袂飘飘,说不尽的剑胆琴心;须发皆白的老翁闲敲棋子,好一派道骨仙风;大江东去孔明临海,羽扇遥指也能挥斥方遒……当这些仿佛还带着墨香的画作呈现在眼前时,如果不是作者特别说明,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些线条流畅、生动传神的画作,居然是使用数位板画出来的。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旺是这些作品的作者。作为南开大学数字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的管理者之一,张旺一直潜心探索数字艺术与中国绘画结合的途径,因本科攻读的是国画专业,所以他最早尝试了国画和数字艺术的结合,并将自己的此类作品命名为“数字中国画”。曾经,张旺将试笔之作传至网络,累计点击量达数百万,收到的留言、回帖数以千计。在年轻人对国画存在疏离感的今天,这让张旺看到了发扬这门古老艺术的一条途径。   如今,一支压感笔、一块数位板加上电脑就是他的创作工具。正因为有了新的创作工具,他才得以在擅长的人物画之外做更多尝试。最近,他的作品集《骨力·风神——张旺白描作品集》即将上市。   城市快报(以下简称“快报”):“数字水墨”是怎样实现的?   张旺:大体上和一般画画没有区别,只是工具变了,不用毛笔,换成了压感笔。具体说是用压感笔在数位板上绘制图画并直接输入电脑,在屏幕上得到显示,凭借数位板的专业压感功能,手上的微妙力度变化都可以体现在画面之上。这种以电脑为主要工具的创作更接近我们习惯意义上的绘画,而不是“输入”。同时,相应的电脑软件赋予了压感笔丰富的笔触功能,同一支笔管既能勾线,又可以皴擦点染。再加上软件功能的逐步强大,目前,大量近似毛笔的笔触特性与仿宣纸效果都被添加到“笔刷”中,从而使得“数字水墨”越来越生动、灵活。   快报:您是如何开始数字中国画的创作的?   张旺:我是学中国画的,后来又接触到了CG(“计算机图形学”的英文缩写)技术,在2002年把自己的国画功底与CG技术融合起来了。那时,我并没有想到什么“数字中国画”,而完全是一种纯自发的画法。当时的电脑硬件和软件都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好多东西实现不了,就只用这种方法画了一些带有工笔画特征的东西。开始我也不觉得这就是自己的风格,但渐渐有些作品在比赛和展览中得到认可,我画着也顺手,就坚持下来了。2005年,电脑软件和硬件技术都显著提高,能够画得更大,加上数字输出技术日益完备,这就意味着我用压感笔在数位板上画完画,直接能用宣纸打印出来,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也是在这时候,我想到了“数字中国画”的概念,但这也是探索性的一种称呼。   快报:数字中国画和传统中国画,二者最终的呈现效果是一样的吗?   张旺:这主要取决于呈现的载体。如果在电脑屏幕上看,基本看不到差异,但如果在宣纸上,会有细微的差异。如果数字绘画以宣纸输出后,再用中国画的颜料接着画,这样的创作可以说非常接近传统画作的效果。   快报:电脑、数位板成为创作中国画的工具,这会给中国画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旺:到目前为止,传统画家用这种工具的比较少,所以不好说会给中国画带来怎样的影响。它更多影响的是具体的创作者。比如我本人,原来画在宣纸上的中国画,有些推敲可以做,但余地不是很大,而用电脑创作,修改的自由度就大了。而且传统绘画中,宣纸的质量问题、意外损坏或者颜料变质,都可能糟蹋了一幅好作品,但在电脑上画就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还有,原来受传统工具所限,一些画面问题只能无奈地留在作品上,现在却可以在一幅作品上长时间地琢磨推敲,使作品不断向自己的理想状态接近。这是对我个人的更高层次的影响——我对创作的精度要求大幅度提高了。   快报:电脑创作会不会因为有固定程式而导致个性缺乏?   张旺:所谓“创作模式”恐怕与绘画工具没有直接关联,关键还是在创作者个人。人的精力有限,画家画一样东西,玩儿命下工夫才能在该领域呈现出自己的风格,但这是一把双刃剑,风格久而久之也可能成为程式,成为自我突破的瓶颈。就我用数位板绘画的体验来说,倒是觉得它在创作中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修改、反复琢磨的空间,这一点对于画家努力突破自己或许是很有助益的。另外,由于作品是电脑文件的形式,这就可以在创作结束后第一时间在互联网传播,从而获得更多更快的观众反馈。这对于创作者是无形的动力与鞭策。
【转博】披挂丹青明光擎天柱来也! 十年前,我纯出于好玩画了CHINESE SPAWN继而演化出一个《聊斋补缺幻化世界》(就是现在被N多侵权的“十大妖仙”)。如今也是纯出于好玩画了这个CHINESE OP一出来也同样受到了超多网友的关注。如此看,画画这事于我还是纯粹从兴趣爱好中出来的作品上等。着色大图在此希望大家继续喜欢! 下面是几天来微博上各位大侠回复的精彩段子,记下同大家一起笑Shake_Space:擎天柱(西皮慢板):我本是塞博坦散淡的人,凭变形如反掌保定乾坤。驾飞船下地球探索能量,与霸天虎五面怪鼎足三分。官封到大司令执掌母体,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钛师傅启神球博派大振,咱柱子怎比得前辈的先生。闲无事在方舟我修一修汽车……我面前缺少个开车的人。 鹰司信久:大黄蜂(西皮流水):尊一声擎王兄细听端的,霸天虎无道行不义,毁故土又兴刀兵起。陨方舟我等逃生不易,出生天辗转兄且慢行,那地球非是桃源地:遇黄灯下马闲话休提,扣六分罚款前功弃。论油价塞伯坦岂可匹敌,九三油要你七块七。更有那东洋我博派兄弟,不还岛殒命家国大义... 松平千枫斋:将身儿来至在纽约州,尊一声过往的人类听从头,一不是异形并怪兽,二不是三体耍阴谋。霸天虎与我来争斗,因此上发配到地球…… Fenir狼:只见汽车人阵前为首的一员大将,身高三丈,宽肩膀细腰梁扇子面儿的身材头顶宝蓝凤翅盔面戴亮银护口罩身披一副大叶连环烈焰甲胸前两面四象琉璃护心镜内衬银缎锦袍腰扎兽头板带脚下亮蓝缎镶银甲的虎头战靴有诗赞曰:乱世内战赛博坦,图书馆员揽狂澜,力抗狂派保自由,擎天一柱美名传! 今何在: 擎天柱披挂得当,提刀上马来至营前,高喊一声:呔!来将通名,本将军刀下不死无名之霸天虎! 今日飞雪的小屋: 只见擎天柱掏出个棒儿,晃晃便迎风长了二丈,霸天虎笑道:“乖孙儿,便是再长十丈也是不能”擎天柱只不言语,去脑后摸了一把螺丝钉,喝道“疾”便化作百十个小擎天柱,翻滚折腾好不热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