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顶上一条河
高山顶上一条河
关注数: 29
粉丝数: 41
发帖数: 1,057
关注贴吧数: 4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乙丑乙未岁,上太阴土,中少商金运,下太阳水,热化寒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七宫。 乙丑年、乙未年:上为少阴浊土司天;中为少商金运不及;下为太阳寒水在泉。金运不及,则可出现热化的胜与寒化的复气,丑年与未年相同,凡出现胜气复气的,就是所谓邪化日。灾变发生在西方七宫。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所谓药食宜也。 甲子年、甲午年:上为少阴君火司天;中为太宫土运太过;下为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之气数为热化二,中运之气数为雨化五,在泉之气数为燥化四,凡不出现胜气的,就是所谓正化日。其气化致病时,司天热化所致宜用咸寒,中运雨化所致宜用苦热,在泉燥化所致宜用酸温,这就是所谓适宜的药食性味。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帝曰:夫子言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余未知其然也,愿闻何谓远?岐伯曰: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所谓时与六位也。 黄帝说:先生说“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我不明白其所以然,还想听听怎样叫做“远”。岐伯说:用热性药品者不要触犯时之热,用寒性药品者,不要触犯主时之寒,适从这一原则时,就可以和平,违背这一原则时,就能导致疾病,所以对主时之气不可不畏而忌之,这就是所说的应时而起的六步之气的方位。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帝曰:临者何谓?岐伯曰:太过不及,皆曰天符,而变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耳。 黄帝说:临是什么意思呢?岐伯说:凡是岁运太过或不及于司天想临的,都叫做“天符”,由于运气变化有太过不及的不同,病情变化则有轻微与严重的差异,生死转归也有早晚的区别。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帝曰:余司其事,则而行之,不合其数,何也?岐伯曰:气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衰盛多少,同其化也。 黄帝说:我负责这件事情,并按照这些原则去运用它,有时与实际的气数不完全符合,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岁气有太过不及的差别,四时主治的气化也有盛衰的不同,盛衰的多少与春、夏、长夏、秋、冬之气化相同。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帝曰:善。夫子言可谓悉矣,然何以明其应乎?岐伯曰:昭乎哉问也!夫六气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 黄帝说:好。先生讲的,可以说是很详尽了,然而怎样才能知道它适应或不应的?岐伯说: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关于六气的问题,其运行有一定的次序,其终止有一定的方位,所以通常在正月初一日平旦时进行观察,根据六气主时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知道其气是应或不应。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必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赞其运气,无使邪胜,岁宜以辛调上,以咸调下,畏火之气,无妄犯之。 凡此厥阴司天之年,必须折减其致郁之气,资助不胜之气的生化之源,赞助其不及的运气,不要使邪气太胜。本年宜用辛味以调治司天之风邪,用咸味以调治在泉之火邪,少阳相火,其性尤烈,不可轻易触犯,应当慎重调治。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厥阴风木,司天之政布化,大风时起,人们易患两目流泪,耳鸣,头目眩晕等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二之气,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二之气,主气为少阳君火,客气为太阳寒水,所以寒冷之气不去,雪花飘,水成冰,杀伐之气施化,霜乃降下,草类上部干燥,寒冷的雨水时常降下,若阳气来复则人们易患内部热症。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少羽少角太徵少宫太商,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天气扰,地气正,风生高远,炎热从之,云趋雨府,湿化乃行,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 客运五步:初之运少羽,二之运太角,三之运少徽,四之运太宫,终之运少商。主运五步:初之运少角,二之运太徽,三之运少宫,四之运太商,终之运少羽。凡此巳亥年厥阴司天之政,其气不及,后天时而至。上述所谓同正角诸岁,其气化情况,中运与司天之气相同,均为木运平气。厥阴司天,少阳在泉,司天之气扰动,在泉之气正化,司天之风气,生于高远之处,在泉之炎热自下而从上,云归于雨府,湿化之气流行,司天之风气与在泉之火相合,以为功德,上则应于岁星与荧惑星之光较强。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少商太羽太角少徵太宫厥阴少羽少阳,雨风胜复同,辛巳辛亥,其运寒雨风。 客运五步:初之运少商,二之运太羽,三之运少角,四之运太徽,终之运少宫。主运五步:初之运太角,二之运少徽,三之运太宫,四之运少商,终之运太羽。辛巳年、辛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丙辛为水运,辛为阴年,故运少羽。水运不及,则克我之土的雨气乃为胜气,胜气之后,则我生之木的风气来复,此二年胜负之气相同。凡此二年,运气为寒,胜气为鱼,复气为风。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少宫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厥阴少商少阳,寒热胜复同,同正角。乙巳乙亥,其运凉热寒。 客运五步:初之运少宫,二之运太商,三之运少羽,四之运太角,终之运少徽。主运五步:初之运少角,二之运太徽,三之运少宫,四之运太商,终之运少羽。乙巳年(为天符),已亥年(既是岁会,又是太一天符)。厥阴风木阳明燥金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乙庾为金运,乙为阴年,故运为少商。金运不及则克我之火的热气乃为胜气,胜气之后则生我之水的寒气来复,此二年胜负之气相同。金运虽不及,无力克木,司天之木气反而得政,故同木运平气。凡此二年,运气为凉,胜气为热,复气为寒。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少角太徵少宫太商少羽厥阴少徵少阳,寒雨胜复同,癸巳癸亥,其运热寒雨。 客运五步:初之运少角(客运与主运之气相同,气得正化),二之运太徽,三之运少宫,四之运太商,终之运少羽。主运五步与客运相同,起于少角,终于少羽。癸巳年,癸亥年(此二年俱为同岁会)。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戌癸为火运,癸为阴年,故运少徽。火运不及,则胜我之水的寒气乃为胜气,胜气之后,则我生之土的雨气来复,此二年胜负之气相同。凡此二年,运气为热,胜气为寒,复气为雨。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帝曰:善。厥阴之政奈何?岐伯曰:巳亥之纪也。厥阴少角少阳,清热胜复同,同正角。丁巳天符,丁亥天符,其运风清热。 黄帝说:好。厥阴风木值年的施政情况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厥阴风木值年施政在巳年与亥年。丁巳年、丁亥年(此二年俱为天符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丁壬为木运,丁为阴年,故运为少角。木运不及,则克我之金的清气乃为胜气,胜气之后,则我生之火的热来复,凡次二年,运气为风,胜气为清,复气为热。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适气同异而多少之,同天气者以寒清化,同地气者以温热化,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有假则反,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作矣。 应根据中运与岁气的同异,而制定用多或用少,中运与司天之气同为热者用寒凉之品以化之,若中运与在泉之气同为凉者,用温热之品以化之,用热性药品时应避开热气主令之时,用温性药品时,应避开温其主令之时,用寒性药品时,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用凉性药品时,应避开凉气主令之时,用饮食调养时,也应遵照这个原则,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若气候有反常变化时,就不必拘守这一原则,若不遵守这些规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必抑其运气,资其岁胜,折其郁发,先取化源,无使暴过而生其病也。食岁谷以全真气,食间谷以辟虚邪。岁宜咸以之,而调其上,甚则以苦发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则以苦泄之。 凡此少阴司天之年,必须抑制其太过的运气,资助岁气所胜之气,折减其郁而发生疾病。食用得岁气的谷类以保全真气,食用得间气的谷类以避虚邪。本年宜用咸味以耎之,以调其上部,甚则用苦味以泄之。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霿雾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阳明燥金,燥气流行,由于燥金之收敛,使五之气的余火隔拒于内,不得外泄,则肿于上部,咳嗽气喘,甚则血液外溢。若寒气时常发起,则雾气弥漫,其为病多发生于皮肤,雅气居于胁部,向下连及少腹而发生内部寒冷的病,终之气之末,则在阳泉之气将要改变。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五之气,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其病温。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阳相火,少阳之烈火降临,暑气反而又至,阳热之气生化,万物又出现生长繁荣景象,人们感到安康,其发病为温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亦为太阴湿土,暑湿俱至,大雨时常降下,寒热交互而至。人们易患寒热,咽喉干燥,黄疸,鼻塞,衄血,水饮发作等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二之气,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 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厥阴风木,阳气乃得舒布,风气乃得流行;春气属于正化之令,万物亦当繁荣,寒气虽然有时而至,但因主客二气均属阳,所以人们仍然感到平和。其发病为小便淋沥,目视不清,两眼红赤,气郁于上部可发生热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其政明,其令切,其谷丹白。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也。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眥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司天之政光明,在泉之气急切,其在谷类应于赤色与白色者。水之寒气与火之热气相持于气交,为疾病发生的起因,热性病变发生在上部,凉性病变发生在下部,寒气与热气相互侵犯而争扰于中部,人们易患咳嗽气喘,血液上溢或下泄,鼻塞喷嚏,目赤,眼角疮徉,寒气厥逆入于胃部,心痛腰痛,腹部胀大,咽喉干燥,上部肿胀等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少宫少阴太羽阳明丙子岁会丙午,其运寒,其化凝惨凓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寒下。 客运五步:初之运太商,二之运少羽,三之运太角,四之运少徽,终之运太宫。主运五步:初之运少角,二之运太徽,三之运少宫,四之运太商,终之运少羽。丙子年(岁会年)、丙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丙辛味水运,丙为阳年,故运为太羽。水运之气为寒,其正常气化凝敛凄惨,寒风凛冽,其反常变化为冰雪霜雹,其致病为寒气在下。客运五步:初之运太羽,二之运少角,三之运太徽,四之运少官,终之运太商。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太宫少商太羽太角少徵少阴太商阳明庚子庚午同正商。其运凉劲,其化雾露萧飋,其变肃杀凋零,其病下清。 客运五步:初之运太宫,二之运少商,三之运太羽,四之运少角,终之运太徽。主运五步:初之运太角,二之运少徽,三之运太宫,四之运少商,终之运太羽。庾子年、庾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已庾为金运,庾为阳年,故运为太商。金运虽太过,但被司天相火所克,故同金运平气。金运之气为凉,其正常气化雾露萧瑟,其反常变化为肃杀凋零,其致病则为清气在下。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少阴太徵阳明戊子天符戊午太一天符,其运炎暑,其化暄曜郁燠,其变炎烈沸腾,其病上热血溢。 客运五步:初之运太角(客运与主运之气相同,气得正化),二之运少徽,三之运太宫,四之运少商,终之运太羽。主运五步与客运相同,起于太角,终于太羽。戊子年(天符年)、戌午年(太一天符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戊癸为火运,戊为阳年,故运为太徽。火运之气为火炎暑热,其正常气化为温暖光曜郁热,其反常变化为火炎沸腾,其致病为热在上部,血液外溢。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帝曰:善,少阴之政奈何?岐伯曰:子午之纪也。少阴太角阳明壬子壬午,其运风鼓,其化鸣紊启折,其变振拉摧拔,其病支满。 黄帝说:好。少阴君火值年的施政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少阴君火施政在子年与午年。壬子年、壬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丁壬为木运,壬为阳年,故运为太角。木运之气为风气鼓动,其正常气化为风声紊乱,物体启开,其反常变化为大风震撼摧毁折拔,其致病为胁下支撑胀满。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必赞其阳火,令御甚寒,从气异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热化,同湿者以燥化,异者少之,同者多之,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岁运与岁气相同为寒性的,用热性之品,相同的,多用调和之品,,用凉性药品时,应避开凉气主令之时,用寒性药品时,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用热性药品时应避开热气主令之时,用温性药品时,用饮食调养时,也应遵照这个原则,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若气候有反常变化时,就不必拘守这一原则,若不遵守这些规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故岁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拆而水血交流。 所以本年宜用苦味的药物,用燥性以去湿,用温性以去寒,甚则用发泄的方法以去湿邪。如果不发不泄,湿气向外溢出,肌肉溃烂,皮肤破裂,则水血相交之属性的异同,以指定药物性味的多少。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必折其郁气,而取化源,益其岁气,无使邪胜,食岁谷以全其真,食间谷以保其精。 凡此太阴司天之年,必须折减其致郁的邪气,而取气不胜之气的生化之源,补益不及的岁气,不使邪气过胜,食用得岁气的谷类以保全其真气,食用得间气的谷类以保养精气。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月隹)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亦为太阳寒水,寒气大起湿气大化,霜乃聚积,阴气凝结,水结成坚冰,阳光不得施治。感受寒邪,则人们易患关节强急,活动不灵,腰部与臀部疼痛等病,乃是由于寒湿之气相持于气交所致。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亦为阳明燥金,凄惨寒凉之气以行,寒露降下,霜乃早降,草木萎黄凋落,寒气侵及人体,善于养生的人们应居处周密,人们亦患皮肤与腠理等部位的疾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undefined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少阳相火,相火加临于主气之上,湿热合化,地气上升,与天气否隔不通,早晚俱有寒风吹来,热气与寒气相迫,烟雾凝集于草木之上,湿化之气不得流动,则白露阴布。成为秋令。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阴湿土,司天之气布化,湿气乃降,地气上升,雨水时常降下。寒气随之而来。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亦为少阳君火,主客二气相同,故火得气化之正,万物因而生化,人们也感到平和,其发病为温热与疫疠大行,远近的患者病皆相同。湿与热气相迫,雨水乃按时降下。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亦为厥阴风木,上年在泉之气,迁移退位,由于主客二气相同春出得气化之正,风气乃来生发之气布化,万物因而繁荣,人们感到条畅舒适,由于湿气为风气所迫,降雨较迟。人们易患血液外溢,筋络拘急强直,关节不利,身体沉重,筋脉痿软等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故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故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气之化也,民气亦从之,间谷命其太也。 由于司天之阴气凝集于上,在泉之寒气积聚于下,寒水之气胜于火气,则为冰雹,阳光不得施治,阴寒肃杀之气乃行。所以对于谷物的种,太过年应在高地,不及年应在低地,在过年应晚,不及年应早,这不仅要看土地条件是否有利,而且要根据气化的情况而定,人们对于养生之道,也必须适应这些情况,间谷则借间气之太过而得以成熟。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少商太羽太角少徵太宫太阴少羽太阳,雨风胜复同,同正宫。辛丑辛未,其运寒雨风。 已庾为金运,已为阴年,故运为少商。金运不及,则克我之火的热气乃为胜气,胜气之后则生我之水的寒气来复,此二年胜负之气相同。凡此二年,运气为凉,胜气为热,复气为寒。客运五步:初之运少商,二之运太羽,三之运少角,四之运太徽,终之运少宫。主运五步:初之运太角,二之运少徽,三之运太宫,四之运少商,终之运太羽。辛丑年、辛未年(此二年俱为同岁会)。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少宫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太阴少商太阳,热寒胜复同,乙丑乙未,其运凉热寒。 客运五步:初之运少宫,二之运太商,三之运少羽,四之运太角,终之运少徽。主运五步:初之运少角,二之运太徽,三之运少宫,四之运太商,终之运少羽。乙丑年、乙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少角太徵少宫太商少羽太阴少徵太阳,寒雨胜复同,癸丑癸未,其运热寒雨。 客运五步:初之运少角(客运与主运之气相同,气得正化),二之运太徽,三之运少宫,四之运太商,终之运少羽。主运五步与客运相同,起于少角,终于少羽。癸丑年,癸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戌癸为火运,癸为阴年,故运少徽。火运不及,则胜我之水的寒气乃为胜气,胜气之后,则我生之土的雨气来复,此二年胜负之气相同。凡此二年,运气为热,胜气为寒,复气为雨。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帝曰:善。太阴之政奈何?岐伯曰:丑未之纪也。太阴少角太阳,清热胜复同,同正宫,丁丑丁未,其运风清热。 黄帝说:好。太阴湿土值年的施政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太阴湿土施政在丑年与未年。丁丑年、丁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丁壬为木运,丁为阴年,故运为少角。木运不及,则克我之金的清气乃为胜气,清气之后,则我生之火的热来复,此二年胜负之气相同。木运不及,无力克土,司天之气得政,故同土运平气。凡次二年,运气为风,胜气为清,复气为热。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故岁宜咸辛宜酸,渗之泄之,渍之发之,观气寒温以调其过,同风热者多寒化,异风热者少寒化,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有假者反之,反是者,病之阶也。 所以本岁当用咸味辛为及酸味药物,用渗泄水渍发散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气候的寒热变化,以调治其太过之邪之邪气,若中运遇太角、太徽与岁气风热不同之年,应多用寒化之品,若中运遇太宫、太商、太羽岁气风热不同之年,应少用寒化之品。用热性药品时应避开热气主令之时,用温性药品时,应避开温其主令之时,用寒性药品时,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用凉性药品时,应避开凉气主令之时,用饮食调养时,也应遵照这个原则,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若气候有反常变化时,就不必拘守这一原则,若不遵守这些规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终之气,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霿雾以行。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抑其运气,賛所不胜,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暴过不生,苛疾不起。 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在泉之气得其正化之位,风气乃至,万物反而有生发之施,雾气流行。由于气机外泄,故其发病为应关闭者发而不能禁固,心痛,阳气不得收敛,咳嗽等。凡此少阳司天之年,必须抑制中运与司天的太过之气,赞助所不胜之气,折减其致郁的胜气,资助不胜之气的生化之源,则猝暴太过之气不能发生,重病可以不生。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满身重。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阳明燥金,阳明主令,凉气乃至,炎暑之气间时而化,败露降下,人们和平无殃,其发病为胀满身重。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三之气,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雨乃涯。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亦为少阳相火,主客气同,司天之气施布政令,炎暑乃至,少阳相火上临,火气过甚,故雨水穷尽而不降。人们易患热病在内,耳聋目瞑,血外溢,脓疮,咳嗽,呕吐,鼻塞衄血,口渴,喷嚏呵欠,喉痹,目赤等病,往往突然死亡。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初之气,地气迁,风胜乃摇,寒乃去,候乃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满,肤腠中疮。 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阴君火,上年在泉之气,迁移退位,风气盛时则摇动不宁,主客二气木火相生,寒气乃去,气候大温,草木早期繁荣。有时寒气虽来但不能行其杀伐之令,温热病发生,其发病为气郁于上,血液外溢,目赤,咳嗽气逆,头痛,血崩,胁部胀满,皮肤肌腠生疮等。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往复之作,民病寒热疟泄,聋瞑呕吐,上怫肿色变。 寒热之气,反复发作,人们易患疟疾,泄泻,耳聋,目瞑,呕吐,上部气郁胀肿而颜色改变等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其谷丹苍,其政严,其令扰。故风热参布,云物沸腾,太阴横流,寒乃时至,凉雨并起。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故圣人遇之,和而不争。 其在谷类应于赤色与青色者,其司天之政严厉,在泉之令扰动。所以司天之热与在泉之风相参而敷布,云雾沸腾,流动不定,太阴湿土之气横行气交,寒气有时而至,则凉雨并起。人们易患寒病于内,外部发生疮疡,内为泄泻胀满等病。所以聪明圣智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时,则调和而顺适之,不与之抗争。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太羽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凡此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正,地气扰,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雨乃时应,火木同德,上应荧惑岁星。 客运五步:初之运太羽,二之运少角,三之运太徽,四之运少官,终之运太商。主运五步:初之运太角,二之运少徽,三之运太宫,四之运少商,终之运太羽。凡此寅申少阳司天之政,其气太过,先天时而至,司天之气得其正化之位,厥阴风木在泉,其气扰动不宁,大风突然而起,草木卧倒,走石飞沙,少阳阳火之气为之流行,岁半之前,为君火相火与太阴湿土行令之时,阴气流行,阳气布化,雨乃应时而降,少阳司天为火,厥阴在泉为木,木火相生,故同为功德,上应于荧惑星与岁星之光较强。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少宫少阳太羽厥阴丙寅丙申,其运寒肃,其化凝惨凓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寒浮肿。 客运五步:初之运太商,二之运少羽,三之运太角,四之运少徽,终之运太宫。主运五步:初之运少角,二之运太徽,三之运少宫,四之运太商,终之运少羽。丙寅年、丙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丙辛味水运,丙为阳年,故运为太羽。水运之气为寒,其正常气化凝敛凄惨,寒风凛冽,其反常变化为冰雪霜雹,其致病为寒气浮肿。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太宫少商太羽太角少徵少阳太商厥阴庚寅庚申同正商,其运凉,其化雾露清切,其变肃杀凋零,其病肩背胸中。 客运五步:初之运太宫,二之运少商,三之运太羽,四之运少角,终之运太徽。主运五步:初之运太角,二之运少徽,三之运太宫,四之运少商,终之运太羽。庾寅年、庾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已庾为金运,庾为阳年,故运为太商。金运虽太过,但被司天相火所克,故同金运平气。金运之气为凉,其正常气化雾露清冷急切,其反常变化为肃杀凋零,其致病则发为肩背与胸中。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太徵少宫太商少羽少角少阳太商厥阴甲寅甲申,其运阴雨,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体重,胕肿痞饮。 客运五步:初之运太徽,二之运少宫,三之运太商,四之运少羽,终之运太角。主运五步:初之运少角,二之运太徽,三之运少宫,四之运太商,终之运少羽。甲寅年、甲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甲已为土运,甲为阳年,故运为太宫。土运之气为阴雨,其正常气化为柔软厚重润泽,其反常变化为风飘雨骤震撼惊骇,其致病为身重浮肿,水饮脾满。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乱天地之经,扰阴阳之纪也。 根据寒热的轻重,决定方宜的多少,若中运与在泉之热气相同时,应多用与在司天凉气相同之品,若中运与司天之凉气相同时,应多用与在泉之热气相同之品。用凉药时,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用温药时,应避开温气主令之时,用饮食调养时,也应遵照这个原则,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若气候有反常的变化时,就不必拘守这一原则,这是指的自然变化之道,若违背了它,就会扰乱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乱天地之经,扰阴阳之纪也。根据寒热的轻重,决定方宜的多少,若中运与在泉之热气相同时,应多用与在司天凉气相同之品,若中运与司天之凉气相同时,应多用与在泉之热气相同之品。用凉药时,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用温药时,应避开温气主令之时,用饮食调养时,也应遵照这个原则,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若气候有反常的变化时,就不必拘守这一原则,这是指的自然变化之道,若违背了它,就会扰乱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 因而在阳明司天之年,应当食用得岁气的谷类以安定正气,食用得间气的谷类,以去邪气,本年当用咸味、苦味、辛味的药物以汗之、清之、散之的方法进行治疗,安定其不胜之气的生化之源。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五之气,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厥阴风木,秋行春令,草木又得生长而繁荣,人们也和平无病。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阴君火,在泉之气用事,阳气敷布,气反湿暖,蛰虫现于外面,流水不得结冰,人们也健康平安,阳气盛则易发温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慄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太阳寒水,水土气化,寒雨降下。发病为猝然仆倒,振动战栗,谵言妄语,少气,咽喉干燥而引饮,以及心痛,痈肿疮疡,疟疾寒冷,古萎软,便血等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阳明燥金,司天之政乃布,凉气乃行,客气之燥气与主气之热气相互交合,燥气急则湿气复而润泽,人们易患寒热之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 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少阳相火,二火用事,阳气乃布,人们感到舒适,万物开始生长繁荣。若疫疠大行时,人们容易猝暴死亡。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太阴湿土,上年在泉之气迁移退位,阳明司天燥金用事,阴气开始凝集,天气肃历,水乃结成冰,寒水之气化。其发病为内热胀满,满目浮肿,善眠,鼻塞衄血,喷嚏呵欠,呕吐,小便赤黄,甚则淋沥不通。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凓癃閟,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 其司天之政急切猝暴,其在泉之令,蛰虫不欲归藏,流水不得结冰。人们易患咳嗽,咽喉肿塞,寒热发作急暴,振动寒溧,大小便不通畅等病。如果燥金清凉之气早至而急切,则属木的毛虫类乃死,如在泉之热气后至而急暴,则属金的介虫类乃受灾殃。胜气与复气发作急暴,正常的气候,被扰乱而不定,司天之清气与在泉之热气,持续于气交之内。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六元正纪大论" 2025年8月21日 其谷白丹,间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 其在谷类,应于白色与赤色者,间谷则为借间气太过而得成熟者,金气不及,火气乘之,损伤属金之白色甲虫类,待水气来复则损及属火之羽虫类,金气与火气相合,以为功德,上则应于太白星与荧惑星之光较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