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junrich renjunrich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8 粉丝数: 420 发帖数: 22,525 关注贴吧数: 12
赖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一种必需氨基酸,而且是不能自己合成,只能 赖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一种必需氨基酸,而且是不能自己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 含赖氨酸高的食物有:鳝鱼、泥鳅、鱿鱼、带鱼、鳗鱼、海参、墨鱼、蜗牛,其次有山药、银杏、冻豆腐、豆腐皮。 谷类食物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较低,如100克大米中含赖氨酸295毫克,100克面粉中含赖氨酸277毫克,仅相当于100克牛肉中赖氨酸含量的1/5,或者100克大豆中赖氨酸含量的1/10。 但现在应用新的生物技术,已研制出了高赖氨酸的玉米等作物。 赖氨酸是人体无法自行生产的必需氨基酸,因此必须从膳食中摄取。赖氨酸对人体具有多种功能,因为它是许多蛋白质所需的组成部分,而这些蛋白质则为人体多种功能运作所需。并没有特定的RDA限制. 一般上富有蛋白质的食物都含有赖氨酸,如肉类、乳制品和豆类。然而,谷类食品或花生并不含有现成的、人体需要的赖氨酸。 烹煮、烘烤以及过度冷冻,将造成食物中的赖氨酸流失。这也是为什么人体需要辅助品。 通常,素食者(尤指不食用蛋类和乳制品者)较易缺乏赖氨酸。一些从事激烈运动的运动员,对于必需氨基酸的需求也比常人高。 赖氨酸对于骨骼疏松症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增强免疫能力。 黄豆! 赖氨酸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一般上富有蛋白质的食物都含有赖氨酸,如肉类、乳制品和豆类。然而,谷类食品或花生并不含有现成的、人体需要的赖氨酸。 此外,山药、银杏、大枣、芝麻、蜂蜜、葡萄、莲子,含的赖氨酸也比较多。富含VB1的食物主要有粮谷类、豆类、干果(如花生)、酵母、坚果类等,动物内脏(肝、肾、心)及瘦肉、蛋类中含量也较丰富,蔬菜较水果含VB1稍多,但不是膳食VB1的主要来源。不过芹菜叶及莴苣叶含量较为丰富,可以利用。
诸葛亮为什么让关羽去守华容道,为什么不杀曹操? 精选 我来 诸葛亮为什么让关羽去守华容道,为什么不杀曹操? 精选 我来答分享举报浏览 6707 次3个回答#今日热议# 女儿罚站爸爸把老师关看守所,种护犊子是真的爱孩子吗?最佳答案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8诸葛亮为什么派关羽守华容道?   关羽守华容,义释曹孟德,成为千古佳话。   可是,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华容道呢?   《三国演义》对此的解释很简单:天不灭曹;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也沿用了此说;新版《三国》对此倒是做了一些阐释,但也不是太明确,有些含糊其辞,语焉不详。   其实,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只要活曹操,不要死孟德。   这是由当时的天下大势决定的。   当时之势,曹操坐拥北方四州,十分天下已有七八;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占据江东,已成气候;刘备则空有英雄之名,尚无立锥之地,只得东投西靠,依附他人。赤壁一战,曹操打败,虽说根基未动,但也元气受损,数年之内不能南下。孙权则势力大增,刘备亦大有斩获,二家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空间。   从孙权方面来说,当然希望曹**。如曹操一死,北方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群雄割据、自相残杀的争斗之中,类似三国刚开始局面。如此,则孙权无北面之忧,可以集中全部力量经营南中国,吞荆州、取西川,统一南方,之后再北伐中原,成就千秋帝业。这就是鲁肃版“隆中对”的内容。   从刘备方面来说,此时的外部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换,敌我关系已经开始变化。最大的敌人,已从曹操转变为孙权;最紧迫的危险,就是面临孙权的吞并。同理,对刘备、诸葛亮来说,当前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抵抗、防止江东孙权集团。   那么,抵抗、防止江东孙权集团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当然是给孙权制造(保留)一个强大的敌手。   这个敌手,就是曹操。   赤壁之战后,曹操虽遭大败,但根基仍在,用曹操的话说,就是“城池、土地、兵马、钱粮、人口、税赋,仍数倍于孙、刘”,所以只要曹操这个领袖存在,则曹氏集团仍是天下最强大的力量。曹操存在一天,孙权就得提防一天,就不能全力对付刘备,相反,还得要和刘备结盟,共同对付曹操。保住曹操,其实就是保住刘备。   这种大国间的战略结盟和对抗,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中苏结盟,共同对抗美国。后来,形势发生变化,中苏交恶,苏联成了中国最危险的敌人,美国也受到苏联的巨大压力,所以才有了中美“兵乓球外交”,中美结盟,共同对付苏联。   孙权集团希望曹**,刘备方面希望曹操活,如何一方面保住曹操,另一方面又不能被孙权方面抓住把柄,这对刘备集团是个考验。   现在,关羽派上用场了。   关羽其人,书中说他“极重义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性情中人。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就是希望关羽大讲特讲义气。结果果真如此,关羽经不住曹操再三哀告,把五绺长髯一捋,丹凤眼一眯,曹操得救了。   这样一来,面对东吴方面的责难,刘备集团就可以把全部责任推到关羽头上:不是我们不想杀曹操,是关羽太重个人义气,无组织无纪律,擅自把曹操给放了,我们一定对关羽严加批评教育。   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除了要确保曹操活命而不给东吴借口之外,还藏个小心眼,就是要抓关羽一个小辫子。众所周知,诸葛亮此时初到刘备身边,资历尚浅,功劳未著,难以服众,关羽、张飞更没把他放在眼里。张飞一介武夫,无甚心机,收之不难。而关羽则不同,刘备就说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就是说关羽对士兵客气,对读书人牛气,当然也包括诸葛亮了。所以诸葛亮就利用关羽私放曹操这件事,抓住了关羽的小辫子,使关羽既内心愧疚,又心存感激,以后就再也不能在面前**了。   当然,虽然关羽义释曹操,给自己弄的难堪,但也成就了“义绝”大名。后来,关羽名声日隆,入道进佛,三教皆敬,成了和孔圣人并驾齐驱的“武圣”,香火遍及华夏大地,凡有华人处,必有关帝庙。这,又非诸葛亮所能比拟。   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吧
草船借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课文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课文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课文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吕布为何要杀李肃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浏览 5085 次 4个回答 # 吕布为何要杀李肃 我来答分享举报浏览 5085 次4个回答#原地圈粉# 崔永元获法制日报力挺,你想对他说点啥?最佳答案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8-02-18李肃,董卓帐下武将,任虎贲中郎将,吕布的同乡,主动请命为董卓说服吕布来降。诸侯联军伐董卓之际,李肃协同华雄镇守汜水关,为华雄出谋划策,击败缺粮的孙坚军。后王允、吕布策划谋害董卓,拉拢李肃同谋,李肃因久不升迁,心怀不满,与吕布一拍即合,共同谋杀了董卓,又为吕布先锋,与牛辅军交战,兵败被吕布斩首示众。 李肃是董卓的谋士,但他怎么是罪人呢?那就继续看吧。 罪之一:借刀杀人罪,本来董卓不知道李肃和吕布是同乡,但他却自告奋勇的前去当说客,害的吕丁父子不和,杀父投董。 罪之二:害人罪,他害了三个人,第一个是吕布,吕布本可以在丁原那里好好呆着,但李肃跑来胡闹,让吕布杀了丁原;第二个是董卓,他被儿子杀了不说,李肃还是帮凶,如果董卓知道这样的结果,肯定不会让李肃把吕布拉过来;第三个是貂禅,本来可以嫁个好人,但由于李肃把吕布拉了过来,只能用美人计杀吕布。 但是他也干了件好事,就是让吕布叛乱后,给他手下张辽找了个好主公。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46 58 评论 分享 举报泡泡的天空ABC 2017-02-03李肃是招降吕布的人,但杀了董卓之后就不一样了。这就好像媒人介绍一个对象,结果两个人经常吵架闹离婚,为了争财产大打出手,离婚以后把媒人也恨上了!正好李肃打了败仗,找个借口说他乱了军心,把他给杀了。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当时三国时期就是尔虞我诈,人人自危。当然作者写这件事,更多还是为了体现吕布的性格缺点——狼子野心! 21 2 评论 分享 举报匿名用户 2013-08-17因为人人都说吕布是:三姓家奴大乱时期跳槽是常事,但跳出一个臭名声的就只有吕布了。吕布找到了这个名声得到的第一责任人:李肃于是为了名声杀了李肃。在三国时期,你可以不在意胜负,但你必须在意名声。 15 13 评论 分享 举报匿名用户 2013-08-17因为貂蚕
假如曹昂不死,他和曹丕谁能继承皇位?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浏览 假如曹昂不死,他和曹丕谁能继承皇位?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浏览 46846 次 13个回答 #原地圈粉# 崔永元获法制日报力挺,你想对他说点啥? 最佳答案 无念仓青 推荐于2017-11-18 应该是曹昂吧。 因为首先曹昂能力不差(虽然不是最好),其次他是长子,这个条件占了很大优势。毕竟曹操的旧臣思想大多为立长不立贤。(当然曹丕不足以称为“贤”,他之所以在与曹植竞争中显现出优势来,完全是处于处境所迫,从而才施展出了其才能)立长不立贤这点在曹丕与曹植竞争中,从大臣的导向中可以看出来。 而且如果他还活着,曹丕和曹植他们也不应该会跟他争。首先曹昂不会因为这个位子和别人掐的你死我活,其次公认的最毒的曹丕方面,他也应该不会跟他哥去争。原因有二,其一,曹丕属于你害我我才反身害你的人。曹昂没有曹植那歹心要抢皇位。曹丕也是懂人情的,所以他不会主动和曹昂去抢。况曹丕本身也不一定很想当皇帝(当然对于他最后竞争成功了的事实,我认为这也是属于身不由己,毕竟已经走到了曹植曹彰的对立面,成为了他们的“对手”,所以姑且只能拼死一争了)其二,曹昂旧时应该对曹丕不错,(虽然史书上没有太多记载,但是曹昂相较于曹丕的其他兄弟们、母亲、姐妹们来说,已经算是与曹丕感情不错的了,至少没有负面的冲突)曹昂继位对曹丕也没有什么威胁,反而不在帝位生活能更加安逸。 且相较于曹昂与曹丕,曹老爹无可厚非更喜欢曹昂一些,这从曹操一直以来对曹丕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曹丕与曹昂竞争完全没戏。
赤壁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aike.baidu.com%2Fitem%2F%25E8%25B5%25A4%25E5%25A3%2581%25E8%25B5%258B%2F130%3Ffr%3Daladdin&urlrefer=7c783fe56fc5560c461b7ee176d37f18 赤壁赋 壬戌之秋1,七月既望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3,水波不兴4。举酒属客5,诵明月之诗6,歌窈窕之章7。少焉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9。白露横江10,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2,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3,羽化而登仙14。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15。歌曰:“桂棹兮兰桨16,击空明兮溯流光17。渺渺兮予怀18,望美人兮天一方19。”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20。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21,如泣如诉;余音袅袅22,不绝如缕23。舞幽壑之潜蛟24,泣孤舟之嫠妇25。 苏子愀然26,正襟危坐27,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8?”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29,东望武昌30,山川相缪31,郁乎苍苍3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4,舳舻千里35,旌旗蔽空,酾酒临江36,横槊赋诗37,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8,驾一叶之扁舟39,举匏尊以相属40。寄蜉蝣于天地41,渺沧海之一粟42。哀吾生之须臾43,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4。知不可乎骤得45,托遗响于悲风46。”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47,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48,而卒莫消长也49。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0;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1,而吾与子之所共食52。”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53,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53,不知东方之既白。 [1]
人这一辈子,请活好你自己 作者:春暖花开文 来源:文章阅读网 人这一辈子,请活好你自己 作者:春暖花开文 来源:文章阅读网 时间:2018-07-04 08:23 阅读:2263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人这一辈子,总会有高潮低谷,追求不一定都能实现,付出的不一定就有回报,你要学会面对,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很喜欢一句话:一朵花的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人活一世,是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睿智的过程,生命,就是一场修行。   人活着,能看透世间百味,却未必能看透自己,懂得人生浮沉,却未必能做到不惊不扰,知道有舍才有得,却难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人活着不必攀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色彩,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也是风景,不能站成大树,就做一颗小草,轻拥阳光,坦然面对风雨,在浮华与喧嚣中,安然自得。   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一个人的品行,决定着他的福报,所以越想接近幸福,就越要懂得诚信和善良,待人和善谦逊。   人这一辈子,名利皆是浮云,重要的是有一个好心态,人生短短几十年,穷也好,富也好,最终带不走,也留不住。   所以你不必纠结,要懂得知足,人,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自己的心情生病。   人活着不过两种姿态,拿起,放下,提起三斤重,放下二两轻,所以有些事不必太执着,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争也没用。   有时候,你紧抓不放,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争不抢,微笑豁达,命运反而会偏袒你。   人这一辈子,要交几个好朋友,在困难的时候可以相互帮扶,在平凡的日子里相互陪伴,要善待爱你的人,因为下辈子不一定再遇见。   要有个健康的身体,你的健康不是你一个人的,你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你来照顾,所以你要学会善待自己。   一辈子不长,爱该爱的人,做该做的事,不要总以为来日方长,总是在等。   等孩子长大了,等有时间了陪父母,等有钱了再去旅行,给果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给予亲人的陪伴,错过了很多美景,忽略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一辈子走走停停,你要过得了鲜衣努马,也能经得住花落尘香,能走好平湖秋月,也能走得了山川风雨,经得起尘世冷暖,也能看淡生命荣枯。   人这一辈子,有彷徨有疏离,有错过有伤害,有阻碍有无奈。   可总会有幸福为你等待,总有温暖为你停留,总有一个人跋山深水为你而来,总有一处风景因你而美丽,你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   人这一辈子,再争,也争不过自己,人生是一场和自己和解的过程。   终有一天,你会活到走路不急于抵达,付出不急于回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杯盏里盛的都是曼妙的光阴。文字:春暖花开
人这一辈子,请活好你自己 作者:春暖花开文 来源:文章阅读网 人这一辈子,请活好你自己 作者:春暖花开文 来源:文章阅读网 时间:2018-07-04 08:23 阅读:2263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人这一辈子,总会有高潮低谷,追求不一定都能实现,付出的不一定就有回报,你要学会面对,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很喜欢一句话:一朵花的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人活一世,是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睿智的过程,生命,就是一场修行。  人活着,能看透世间百味,却未必能看透自己,懂得人生浮沉,却未必能做到不惊不扰,知道有舍才有得,却难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人活着不必攀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色彩,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也是风景,不能站成大树,就做一颗小草,轻拥阳光,坦然面对风雨,在浮华与喧嚣中,安然自得。  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一个人的品行,决定着他的福报,所以越想接近幸福,就越要懂得诚信和善良,待人和善谦逊。  人这一辈子,名利皆是浮云,重要的是有一个好心态,人生短短几十年,穷也好,富也好,最终带不走,也留不住。  所以你不必纠结,要懂得知足,人,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自己的心情生病。  人活着不过两种姿态,拿起,放下,提起三斤重,放下二两轻,所以有些事不必太执着,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争也没用。  有时候,你紧抓不放,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争不抢,微笑豁达,命运反而会偏袒你。  人这一辈子,要交几个好朋友,在困难的时候可以相互帮扶,在平凡的日子里相互陪伴,要善待爱你的人,因为下辈子不一定再遇见。  要有个健康的身体,你的健康不是你一个人的,你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你来照顾,所以你要学会善待自己。  一辈子不长,爱该爱的人,做该做的事,不要总以为来日方长,总是在等。  等孩子长大了,等有时间了陪父母,等有钱了再去旅行,给果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给予亲人的陪伴,错过了很多美景,忽略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一辈子走走停停,你要过得了鲜衣努马,也能经得住花落尘香,能走好平湖秋月,也能走得了山川风雨,经得起尘世冷暖,也能看淡生命荣枯。  人这一辈子,有彷徨有疏离,有错过有伤害,有阻碍有无奈。  可总会有幸福为你等待,总有温暖为你停留,总有一个人跋山深水为你而来,总有一处风景因你而美丽,你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  人这一辈子,再争,也争不过自己,人生是一场和自己和解的过程。  终有一天,你会活到走路不急于抵达,付出不急于回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杯盏里盛的都是曼妙的光阴。文字:春暖花开
你老了吗? 齐白石在湖南和第一个夫人生了5个孩 你老了吗? 齐白石在湖南和第一个夫人生了5个孩子,53岁背井离乡开始北漂。 移居北京以后齐白石57岁时,娶了18岁的胡宝珠为妻,宝珠又生了7个孩子。第七个孩子良末是在齐白石78岁时所生,齐白石自以为是最后一个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没想到白石老人83岁时,宝珠又怀孕了,在生第8个时却因高龄难产逝世。 宝珠高龄难产去世后的第二年,84岁的白石老人闹着续弦,后娶协和医院护士长夏文珠为妻。 91岁时,夏文珠离去,老人又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士继任。 齐白石93岁时,家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人,齐白石摇着头说:44,太老了! 后来有找来一位22岁的姑娘,老人很是喜欢,还等着结婚办喜事。不过,那年,白石老人挂了。 齐白石14岁作木匠,25岁兼职卖画,32岁开始学刻印,40岁时开始周游全国,53岁抛家舍业迁居北京,人生地不熟,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独闯京城。在北京,木匠成巨匠, 83岁还生了孩子,85岁闹着续弦,92岁仍喜欢看年轻漂亮美眉,93岁临终那年吵着要与22岁小美眉结婚, 这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2018年,我们一直以为自己老了,自从读了齐白石大师的故事后,才发现人生才***刚刚开始!同志们,好好生活,好日子在后头呢![呲牙][呲牙][呲牙]
一次凤姐交代小红办事,小红办完回来向凤姐汇报,原文 [1] 红玉 一次凤姐交代小红办事,小红办完回来向凤姐汇报,原文 [1] 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小红满嘴是我们奶奶、这里奶奶,五奶奶、舅奶奶的一大堆,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口气说出四五档子的事,竟没有一点驳杂。听得李纨啧啧称奇,王熙凤也惊讶,夸小红说得齐全,口声又简断,嘴皮子又利索,不象有的丫鬟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凤姐满心高兴,想把小红调到身边,还要认作干女儿(不认识小红是谁的王熙凤弄错了关系,小红之母——林之孝家的按辈分才是王熙凤的干女儿)。凤姐问小红愿意不愿意,小红早想跳槽了,机会来了,又不便直说,只得笑着说道:“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见识见识。”,这回答老道成熟,无可挑剔,凤姐当场拍板。小红工于心计,善于谋划。
此难概述: 唐僧原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名唤“金禅子”;因其 此难概述: 唐僧原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名唤“金禅子”;因其骄傲自满(不听说法、轻慢佛教)而被如来佛祖贬去真灵,转生东土,成为凡人。 以难相言: 由佛身堕为凡人,在佛门神话中无疑是一种致命性的倒退,其性质,有如从万峰之巅跌入低谷之底; 金禅子(唐僧)是因为自视成就非凡、无需上进,在行为及心理上骄傲自满、轻慢师教,所以才被如来佛祖贬为凡身的; 在《西游记》中,佛祖的安排我们可以称之为天意;如果处于现实的角度而言,唐僧的这种退步之难,则完全是骄傲自满在自然规律下的必然结果——日中则退,月满则缺,满必招损! 金蝉遭贬第一难 2014-10-30 命运折磨人 阅 4244 转 2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这一难没有具体章回去叙述,本书只在第十一回李世民梦游地府后,要做水陆大会,选一名德道高僧作法时提到唐僧的身世;在第五十七回孙悟空被唐僧念咒贬退(真假猴王)后,找观世音诉苦时,菩萨对悟空说:“唐僧乃如来门生,号曰金蝉长老。只因他不听佛祖讲经,故贬下灵山,转生东土。”在第一百回唐僧完成取经任务,如来封佛时对唐僧说:“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童年临摹小人书 后考上中国美院 2015-11-23 09:05:43 来源: 钱 童年临摹小人书 后考上中国美院 2015-11-23 09:05:43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通讯员 姚苗苗 记者 陈栋   台州80后妈妈徐昕从小爱画画。当了妈妈后,她用画笔记录两个儿子的成长片段。没想到,这些画不仅帮助她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发到朋友圈后还“火”了!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找到了她。她说,想把两个儿子成长的完整历程画出来,将来他们结婚时在婚礼现场展示。   童年临摹小人书   后考上中国美院   徐昕从小爱画画。   “小时候去书摊借漫画小人书回来看,没几天就要还回去,可我完全没看够,怎么办呢?”于是徐昕借到书后,就找来纸,把图画一幅幅依样画葫芦临摹下来。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越画越像,也就喜欢上了画画。   可父母想让她学琴。   “有一天,老爸从外头给我抱回一台小提琴,据说花了大半年工资,还说要给我请老师,希望我能把小提琴学好,将来当个音乐家。”徐昕说,她当时懵了,自己对乐器没感觉,从没想过去学这些。但琴都买了,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   “当时对小提琴没有任何兴趣,学的时候非常强迫自己,效果可想而知。”几年下来,徐昕在小提琴方面毫无建树,老师直摇头。   父亲觉得女儿不争气:“那你想学什么?难道去要饭?”徐昕这才敢告诉家人,自己喜欢的是画画。   当时徐昕已读高中,尽管家人不太赞同,但她还是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   孕期点滴画下来   引爆朋友圈   “因喜欢画画,我在美院里如鱼得水,学起来一点不觉得累。”徐昕学的是版画,每天都要背着沉重的工具去上课和写生。很快,就有一位护花使者出现——他就是徐昕现在的丈夫刘威。   刘威是徐昕的同学,当初因为不忍心看瘦弱的徐昕被工具压得喘不过去,就每天帮着搬工具。一来二往,刘威产生了要“照顾她一辈子”的想法。   两人毕业结婚后,很快,徐昕怀孕了。   “怀孕的时候,很多时候要调理要休养,所以无聊的时光会比较多,我就想到用画笔把自己怀孕期间的点滴想法都画下来。”画完后,徐昕用手机随手拍下,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这下,朋友圈里炸开了锅。   原来,徐昕朋友圈里有大批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女友,也都刚好是在怀孕产子的阶段,徐昕漫画里讲述的经验以及注意事项,给这些姑娘们正好用得上。   “没想到这么受欢迎,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这些朋友们的信息或者电话,催问我下一批漫画什么时候能更新,她们早就望眼欲穿了。”   想把孩子成长历程画下来   到他婚礼时展示   2010年4月,第一个儿子辽辽出生了。2012年10月,小儿子添添也呱呱坠地。   多了两个孩子,徐昕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没空画画。重拾画笔是在大儿子辽辽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也就是三年前。   “辽辽脾气又急又倔,刚到幼儿园,就不停和同学们闹矛盾,几乎每天都被老师告状。”徐昕很生气,常罚辽辽到墙角立正反思。   “辽辽很委屈,站在那边一直哭,我一旁教育他,他完全听不进去。”徐昕当时想,这么小的孩子,跟他说道理他能听懂多少呢?   她灵机一动,随手从边上抽了张纸,抓起笔就把儿子哭鼻子的可怜样子勾勒了下来,并写上时间和事情梗概。   “今天你在幼儿园又和小朋友打架了,妈妈很生气,回家让你罚站了很久,你一直哭一直哭。妈妈希望你能成为霸气的孩子,但绝对不是霸道。”当时她的想法是,图文并茂,孩子好理解些,就算那会儿不太明白,以后等他长大些,再拿给他看,也是不错的教材。   从那以后,她就萌发了用画笔记录两个儿子成长点滴的想法。   “我自己是在中学当图画老师的,还兼着校务主任,平时很忙。但我还是抓住零碎的时间画。”徐昕告诉记者,几年下来已画满好几本速写本。   “前阵子一次整理后备厢时,不小心把一本记录了两个儿子2014年1月到8月生活的速写本给弄丢了,心疼到现在——本想把他俩成长的历程用画记录下来,以后在他们婚礼上展出的。”   如今,哥哥上大班了,幼儿园常布置作业,比如做水果拼盘、用纽扣做轱辘、做纸花、做石头画……很多作业都是要家长跟孩子一起完成。   每次作业,徐昕都想尽办法让孩子理解每件作品是怎么完成的。   “孩子理解能力有限,我就给他画出来,让他更能看得懂。也让孩子知道妈妈是如何尽一切努力在做,以后他自己做事的时候也会知道要尽力。”   在徐昕的帮助下,孩子的作业完成得很出色。而徐昕做的这些图文并茂的步骤图也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欢迎。
临摹连环画 弄成近视眼(组图)2015-01-18 04:15:16 来源: 临摹连环画 弄成近视眼(组图)2015-01-18 04:15:16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成都)举报0分享到: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孔祥辉收藏的“小儿书”。 孔祥辉已收藏几百本连环画。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这种从图书插图方式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以简洁的构图、浅显的文字、低廉的价格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对成都著名工人画家孔祥 辉 来说,连环画就不仅仅是回忆那么简单了。喜欢贺友直的   《山乡巨变》   “那时候,上至60岁的老人,小到10岁的孩子都看连环画。”15日中午,在二仙桥北路中国南车成都公司,这位以插图著称的工人画家接受我们采访时说。   孔祥辉至今都难以忘记,“连环画以简洁的构图、浅显的文字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童叟皆宜。在当年没有电子游戏,没有动画片,也没有网络的年代,那是许多人童年的精神粮食。”   孔祥辉回忆说,那时大家经济状况普遍不太宽裕,能买小人书看的人家毕竟有限,租小人书看才是更大的天地。小人书租赁,分“摊”和“店”两种,生意都特别火爆,吸引了一大批连环画痴。   “连环画对我来说,除了回忆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连环画上的图画。”孔祥辉告诉记者,他最敬佩也最为推崇的,就是新中国美术史上卓有建树的大师级连环画名家贺友直,“贺老先生的连环画《山乡巨变》,尽管只是简单的白描,没有三维关系,也没有阴影变换,但在看的时候,你却总会觉得,画中的人物仿佛要从门中进来,又或者人物或白或深的肤色,你也能够有所感受。我觉得可以说得上是空前绝后。”   孔祥辉所说的《山乡巨变》,是贺友直的连环画名作,是当时最有成就的连环画之一。该连环画1套4册,近600页。其中1到3册,历时四年完成,却页页一丝不苟。   临摹连环画   弄成近视眼   “我的眼睛近视,就是和我小时候临摹连环画很有关系。”孔祥辉一边给记者展示真正的连环画原稿,一边说道,“我甚至不知道连环画的原稿有多大,我以为连环画多大,手稿就有多大,画得太小,眼睛疲劳。”   “画连环画,与画杂志插画有所不同。每一个插画,都是独立。但连环画却不一样,它需要连续,连贯,其中的人物和场景的风格都要保持统一,这要付出很大的精力。”谈及此,孔祥辉颇有感触,“现在社会让连环画的作者再要像上世纪50、60年代那样认认真真地画连环画是不可能了,这样的人现在实在太少了。”   的确,时代的变化,让连环画这样的美术形式变得有些衰落。华三川创作《白毛女》时到崇山峻岭中体验生活,沈尧伊画《地球的红飘带》时,两次重走长征路,贺友直画《山乡巨变》时,在湖南益阳农村生活了很长时间,就是为了体验生活。   连环画在心里的   “一席之地”   孔祥辉还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大多数的连环画作者比较单纯。人家请他来画连环画,更多的是自豪感,而并非想画画能拿到多少钱。“而现在,画家们画连环画的氛围已经消失了,不管是美院的学生也好,从事绘画的人们也好,大家想的都是画画能够赚到多少钱。”孔祥辉说,“也许是现在的文化产品廉价到没有人珍视,所以才凸显出了连环画的珍贵……这么多年我收集的连环画,尽管有一些的美术水平并不高超,我却依然保留下来了。或许这些连环画除了占据了我家的空间之外,也在我的心里占据了一席之地吧。”   孔祥辉是成都东郊颇有名气的插图画家,他的许多创作题材主要以东郊当年的产业工人的生活状况和市井命运为主。在他看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最合适的美术表现形式。在过去的岁月,连环画就是最好的美术表现形式之一。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舟   摄影 张磊制图 司婉靖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