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文 猪小文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注数: 34 粉丝数: 411 发帖数: 22,118 关注贴吧数: 48
没返乡过年,又一次自驾到新疆 刚到甘肃。 又回核城。 这个地方的在所有软件地图上都查不到 他几十年来代号叫404,外部人员叫矿区 。 他是中国原子弹爆炸的科研人员和军人居住的城市,96年中国为了加入wto 决定禁止核弹试验,这座城市就被废弃,就像苏联切尔诺贝利一样的空城,一切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样子。 第二来已经轻车熟路,假路标已经骗不了我,穿越了茫茫戈壁,又回到1990年的一天。 1959年的夏天,抗美援朝最后一批战士在朝鲜归国,他们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1959年的郑州军校一批学员即将毕业,紧急的集合号甚至没有给他们留下家书的时间。 1959年的北京中科院一批年轻院士突然接到命令,很多人再见到新婚妻子就是十年以后。 1959年6月 钱学森 邓稼先 朱光亚 郭永怀等科研工作者和这些青年人一起消失在祖国西北的戈壁滩。 1964年10月16日,塔克拉玛干罗布泊的一声巨吼,世界震撼,东方巨龙再次醒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同一年中国第一颗中程导弹试验成功。 三年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感谢先辈让祖国利剑长空。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次有备而来,我用手机和佳能5D拍摄了500余张照片。将来他的故事 我要复述给孩子听,这何尝不是我们现代人的楼兰?风化蚕食在戈壁沙漠中,慢慢消失不见,几百年后再一个“斯文赫定”来考古发现。
来到了汶川地震遗址 起早离开了成都,昨天艳阳高照的四川 今天却一路上下起了小雨,开车经过数不清的隧道后,到达了目的地,整个遗址就我一个游客。 汶川是地震中损毁最严重的县城,也因此为这场巨大地质灾害冠了个名字。 很早就听说这是一个可以震撼流泪的地方,途中的当地人和讲解员也和我讲了几个终生难忘的故事。 我的讲解员小李当时就在这里上中学,地震时全家只有他一人生还,家人还都长眠在废墟下。 汶川是山间的一个县城,远离成都平原,处在横断山脉的边缘,重山之间一条河流穿过,下游就是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传闻二郎神君杨戬就在这附近。 风景秀丽了几年前,在盘山路下来可以看到 当年山体滑坡导致的山体绿植新旧交替。 滑坡损毁了道路,很多巨石成了救援不可逾越的阻碍。 走进遗址,阴霾的天空,喇叭在整点时间放起的哀乐,和两边的画面让我打着伞的手有点颤抖,这里的现状,好像都停留在这十三年前的那一天。 临街的商铺倒塌疮痍,有一个超市的老板是出了名的吝啬抠门又怕老婆,地震后立刻拿出所有物资免费提供给当地人,几乎每一个建筑遗址里都有故事。 汶川的映秀镇距离震中之后2公里,震波像海浪状沿着山脉摧毁着城市和道路。 漩口中学就在震波的一个高点,当时是下午2点28分04秒,这个时间的定夺 就是漩口中学那著名停摆的时钟而确定。 我手指的地方 能想象这曾经是一座五层楼么? 一个温暖的午后,这间教室的学生在上下午第二节课,初二三班的年轻教师张杰,在给他最爱的学生讲他五一假期旅行的故事。巨大的晃动和满目的尘烟突然就来了,这位老师不仅没有跑,而是用身体扛住了挡在了挤压变形的门框,全班44人,43人逃生,只有最后一名男同学和张老师被埋在这里。 我有点质疑,我说人的反应不就是第一时间跑么,而且人体能扛住门框? 小李看着废墟,用比雨滴还小的声音回我 “能扛住,我亲眼看见了。” 我说,“也许有的人天生就是做老师的。” 我俩瞬间泪目。 因为道路断裂,所有救援都是两天后的14号才来,唯独一直队伍在13号赶到,那就是“成都铁军”,轻步兵靠铁锹手搬进入了汶川,由于没有大型器械,大家就靠人力救援。 还有那支著名的陆航旅,空军有个说法,山地跳伞伤亡率很大,新兵基本可以理解为半自杀行为。 第一支队伍十五人,在百公里外的成都机场起飞,他们的目的是配合当地人修建直升机停机坪为后续救援追赶时间。 我不知道这次任务是否加密,士兵感到震感也应该想到任务的艰巨。 “这里无气象资料,无地面坐标,无指挥引导,5000高空,预备!跳!” 指挥官第一个跳出机舱。 还是那一年,66岁的温总理在河南考察结束,疲惫的回到了北京,四川急件打破了中南海新华门的平静。 地震是14点28发生,温总理19点就到了距离映秀二十公里的都江堰,因为道路堵塞就地休息。直升机坪修建完成 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于14日第一个到达。 北川中学没有取消收发室,因为那年高考的1000名学生都还在这,妈妈们要写信来,有专人放在学校的遗址上。 这些故事太多,讲不完 我三十五岁老直男,眼睛湿了两次。 最后和小李互加了微信,拍照留念,他许诺我,以后来东北看看你,我说一定最高标准安排。我也承诺他,要带我儿子再来这里,下次导游费别涨价。 一支菊花,以代哀思,缅怀我十余万中华同胞。
取经归来 😂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 回到平原的感觉真好,海拔导致头疼的失眠真是让人崩溃。 对拉萨的情怀始于童年,可能大家都知道西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东藏,那就是我出生的地方。 东藏瑞应寺距我的家乡几十公里,我和长辈去赶过春节的庙会,也见过东藏七世活佛,后来我在旁边还买了个房子为了泡温泉,藏传文化对我有些影响。 所以拉萨的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林芝 纳木措,冈仁波齐,南迦巴瓦,松赞干布,仓央嘉措,四世班禅额尔德尼,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都让我着迷过一段日子。 在布达拉宫旁边一家藏民开的茶馆里,桌上放着糌粑和酥油茶,杯子里的酥油茶冒着热气。桌椅显得有些旧了,在浓重的色彩涂抹下,散发着一股似乎青稞粉在白塔里燃烧的气息。 我老婆在反复摘戴墨镜自拍。 过了半刻,走进来一位老人,典型的藏人穿戴,头上原帽,身上长袍,背着个小背袋,手里的转经筒一刻不愿意停,她应该是来布达拉宫转经的。 等餐的过程中,她无意看到我在看她,接下来便是一个长长的笑容,带着一份慈祥,带着一份与世无争。 哦,对,还有一份现世安好。 这就是藏民普遍留给我的印象。 我总喜欢绕着布达拉的转经路走几公里,有磕长头的,转经的,还有外表洋气的游客。 姑娘们总是怕高原上晒黑自己,不分冬夏,都带着雨伞墨镜。 藏民们总是怕前行中失去自我,无论早晚,都带着经轮佛珠。 有了雨伞可以畅行,有了佛珠心有归宿。
我说这里叫细河。 昨天晚上和我三个同学喝酒,大家既是初中同学还是小学同学,最早的关系可以追到94 95年。 说点不该说的,昨天的时候我酒驾了,实在不应该违法乱纪。 慢慢的开过了我的母校,城市计划经济时代的商店旧址 我祖辈奋斗半生的工作单位。 想起了92年粮票没废除的日子,想起了那些因为副食品供应不足,导致我现在就177身高罪魁的岁月(我妈说奶不够 我只能喝到的就是红星奶粉兑豆浆)。 当然我也去了街心广场,因为永远难以忘记2001年 我的同学和老乡们三次在这里举起国旗。 中国终于加入了wto,北京申奥成功,国足在180公里外的沈阳踢进了世界杯。 日子过的太快了,我在这座小城度过了少年 青少年,都像昨天,像没喝醉的前一个下午。 在那些青葱岁月里,我在这里早恋 在这里因为网吧抢座位打架,我第一次坐在矿区的墙头尝试烟草,怎么负气喝下第一杯白酒小鸟伏特加。 我也曾经在这里发出17k第一篇文章,在贴吧和天涯获得千人赞的帖子。 我的青葱日子就是交缠在这里,导致我后来在事业 投资 金融领域交涉总是回忆这里。 1997年香港回归前,我在爷爷的卧室那台调频不准的电视机看到了邓小平逝世。后来我们都知道了,香港回归伊始 第二年就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三次狙击港币,恒生指数暴跌。 港府开始反击,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港币保卫战最终成功,挽救了股市,保障了香港经济稳定。 那年我在学校看着邵云环 许杏虎烈士的照片,想着自己要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家,联合俄罗斯和华约国家,打造真正抗衡美国的体量,我们的大使馆再也不会被炸。 那一年,中央政府也在亚洲危机中吸取经验,努力扩大内需,避免过分依赖外贸。 1979年以来,改革开放带来的人口流动红利已经吃的差不多,如何在此基础上扩大内需成了当年中央政治局最大的议题。 时间到了1999年,春节过后,西湖边的一个创业团队,一个年轻人带着团队去北京游玩。离开北京的那个晚上,年轻人请大家请了一顿饭,天空下着很大的雪,一帮南方人在酒精和雪花的渲染,他们唱着【真心英雄】一边抱头痛哭。当时第三次创业的马云 35岁。 圣诞,当西方人向上帝祈祷时,又一个青年怀揣120万美金风投,登上了美国到首都国际机场的飞机。回国后,他到北大校园张贴招聘广告,招到了6名员工,加上自己一共7人。之后在北大宾馆租了两个房间,一间宿舍,一间办公,大家就坐在床上开会。那个青年叫李彦宏,彼时31岁创办了百度。 那年的最后一天异常寒冷,深圳的一家小公司出门聚餐,却被街上跨年的人头群堵住,动弹不得。奇怪的是,跨越千禧年的人潮中却没有公司创始人,因为那天互联网遭受了“千年虫”病毒攻击,公司主打软件出了问题,28岁的创始人正在冒充女性角色安抚那些直男用户。马化腾的QQ和微信在后来提出的互动至上,我相信有一部分原因是怕员工再一次和他失联 导致不知道去哪个饭店找他们喝小鸟。 问题与答案,过去与未来都在这些时间节点交汇。 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在逐一登场。 与此同时,扩大内需的改革也在迈进,中国的房地产时代来临了,大学扩招了,国企下岗潮。 千禧年到了,东北龙头辽宁在全国gdp甩出前5,沈阳市甩出全国15,曾经的辽老大 共和国长子再也不复当年。 今天是2020年12月4日,辽宁省十三市,gdp2.5万元,不如上海一个市的三分之二。 振兴指日可待,我一亿两千万东北同胞 切不可放弃松懈。 又下雪了,山海关过了,就要到家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