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cgolee lyncgolee
关注数: 65 粉丝数: 416 发帖数: 8,720 关注贴吧数: 102
曲剧的流派是把双刃剑。 这次梅花奖评选好像没有曲剧演员入围。一时气愤,遗憾,酒后忽然得一怪论:曲剧非要分流派流传,真的是某种程度制约了曲剧艺术的发展!试问从曲剧诞生以来有流派一说吗?自从流派开始诞生,是个人都要拜山头,否则出头真的不容易。 话说拜师没什么不好,但是非要模仿老师的唱腔音色,真乃艺术的退步也。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声音,把自己最擅长的发挥好,就很不错了,老师在其他方面再指点指点,完善完善,很可能就能成长为一个好苗子。海连池先生曾对周少军团长说,像我者死,学我者生。你把老师的声音模仿的再像也不会超过老师,如果观众需要的是第二个海连池,不如去找个像海老师的演员来个对口型,音配像得了。海老师已经逝去,世间再无第二个海连池,其他老师也是同理。 曲剧艺术应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产生新的艺术流派和大师,当然拜师也是需要的,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声音,但有人会说坚持自己的声音又会断了本派的流传。所以这就是双刃剑。 其实民间曲剧艺术的流传更多是家族式的口传身授,大家也不讲什么流派,我更敬重这些民间的老艺人。 酒后胡言,吧友姑且一笑。 不同意我的观点是正常的,但大吧主说了,我誓死捍卫您说话的权利。 ----本帖是来自曲剧吧   ✎﹏ 古都戏迷 ﹏✎
150308海连池曲剧团洛阳演出暨戏迷联谊会纪实 mp3下载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2F1i3uzB3v&urlrefer=53504557d44f21d5c442703b30c41cf0 在线收听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imalaya.com%2F7261286%2Fsound%2F5716927&urlrefer=70de0b262cbd61fe7f559135f07131a4 河南电台戏曲广播新春走基层——民营剧团海连池曲剧团洛阳演出暨戏迷联谊会纪实 2015年3月2号,戏曲广播主持人月阳、王博专程驱车赶往洛阳,深入基层采访正在洛阳西工区大路口社区演出的海连池曲剧团。 由海连池先生创办的海连池曲剧团是经河南省文化厅批准的艺术团体,旨在弘扬河南戏曲文化,传承海派艺术精髓。多年来,海连池曲剧团不畏艰辛,常年坚持深入基层演出,足迹遍布全省各地及安徽、河北、山西等周边省份。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也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与好评。 今年的春节,海连池曲剧团的五十多名演职人员过得特别充实,连正月初一都是在舞台上度过的。这次在大路口社区的演出历时七天,每天两场戏。2号晚上演出的是新编历史剧《窦娥冤》,随着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台下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演出后台记者见到了从郑州、新密、许昌赶来看戏的戏迷,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张晓凤、王福中也到后台看望年轻的演员。 为了感谢戏迷朋友一直以来对剧团的支持和厚爱,3月3号上午,海连池曲剧团在洛阳还特别举办了全国戏迷联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戏迷朋友共聚一堂,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马骐、张晓凤、王福中、李天方等曲剧名家也到场祝贺。名家与戏迷亲密接触,同唱曲剧,共话未来。 据了解,联谊会费用5万多元全部由海连池曲剧团承担。团长海波表示:这是剧团应该做的,因为没有戏迷的支持就没有剧团的今天。海波说,老百姓对戏曲文化的需求是民营剧团前行的动力,海连池曲剧团将会不断创排出好的剧目奉献给广大戏迷,并努力开拓市场,闯出更加广阔的一片天地。 由戏曲广播主持人月阳、王博制作的《新春走基层——跟我跑剧团》特别节目将于2015年3月8日、9日晚上22点的《梨园留声机》播出。
省人大代表肖秀莲 舞台艺术要送到田间地头。 省人大代表肖秀莲 舞台艺术要送到田间地头2015年02月01日08:32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王书栋)1月31日,河南省人大代表肖秀莲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文化要下乡,要立根基层,要把文化食粮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肖秀莲说,近年来,我们周口市戏剧艺术研究院始终贯彻党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兴院、精品强院”的建院理念,创作排演了一大批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并多次荣获国家和省市级大奖。   肖透莲说,为了更好的繁荣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的打造优秀文化产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一些建议。   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周口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也是文化大市,县、市文化基础设施都需要建、改、扩,提升完善。建议政府列出计划、资金下沉,加强对基层文艺院团,尤其是基层专业文艺院团的基础设施、活动演艺场所建设。   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持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对戏剧艺术人才的培养。文化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更好地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建议重视对青年戏剧艺术人才的培养,支持戏剧艺术院校的建设和发展。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长效奖励机制。为了激励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推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建议鼓励团体和个人参加各级赛事和活动,对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给予财政支持,对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文艺院团、艺术家和对文艺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艺术人才,竭尽全力给予资金奖励,对取得一定社会影响的优秀艺术作品应进行专项扶持。同时,还要提高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待遇水平,避免优秀艺术人才的流失。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