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近妖燕双鹰 多智近妖燕双鹰
211.137.33.106
关注数: 12 粉丝数: 88 发帖数: 16,700 关注贴吧数: 53
清朝爱国奇书新纪元 中国打败白人征服世界 1899年,一个清朝FQ写了一部YY小说《新纪元》,堪称中国YY小说开山鼻祖。该书1908年在上海正式出版。2008年10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再版了这部小说。   小说的故事设定这时的中国久已改用立宪政体,有中央议院,有地方议会,还有政党及人民私立会社甚多。就在这一年议会决定,将沿用两千多年以皇帝年号纪年(如康熙、雍正、乾隆之类)改为黄帝纪年,“就以明年为黄帝4709年”,并且通告中国的附属国一体执行,从而引起白人国家的强烈制抵。地处欧洲的匈牙利本是匈奴人的后裔,而被排斥在欧洲白人国家之外,于是请求中国的保护。中国皇帝派出远征军,以山西解州豪杰之士黄之盛为元帅,运用各种新式的科技武器,将白人的军队打得大败。西方各国被迫与中国签订合约,和约条款中写明西方各国赔偿中国一千兆两白银,在美、澳、非三洲划定华商租界,中国政府于各该租界内应有治外法权,中国人准许在全世界传孔子教等。   小说网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nku.baidu.com%2Fview%2F376305dbd15abe23482f4de2.html&urlrefer=f04cb7b8a3dcecdc7949f12fcd9ad844   附目录   《新纪元》 (清)碧荷馆主人 著 [一步两搭桥 整理] 第一回鉴既往用黄帝纪年,虑将来开白人议会   第二回见机而作任相辞官,无可为谋匈王告急   第三回救同胞飞电起前勋,重专征同僚设祖饯   第四回黄元帅密派侦探队,鲁总督急盼助战兵   第五回侦探舰水底现奇境,向导军洋面遇危机   第六回洋面探险电器奏功,水底潜行雷艇肆虐   第七回呼将伯拟破潜水雷,谋抵御商用绿气炮   第八回闻败报列强再会议,仿成规中国大征兵   第九回梭博士试验步行器,费参谋布设艮止机   第十回纽约厂避电衣告成,东京湾步行军失势   第十一回遭炮毙华军受小挫,被火攻敌将丧残生   第十二回为黄族刘教习下山,遭绿气傅统领殉国   第十三回化水作火刘叟定谋,转败为功金姬献策   第十四回采嘉言进兵驻锡兰,延残喘亡命归孟买   第十五回谋报复决派气球队,遭掩袭连丧铁甲船   第十六回金小姐云端开剧战,温探长水府访奇人   第十七回扼红海埃将论军机,忿黄人法民尽义务   第十八回万国南失利丧红海,金景澄冒险陷冰房   第十九回图进取黄元帅移兵,犯艰险金夫人赴敌   第二十回终战事黄白分胜负,定和局世界息纷争
倭寇大多是中国汉奸 倭寇是武装劫掠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各地的日本武士(包括浪人)、渔民、商人、农民等,并且掺杂了中国的流民、窝主和汉奸。倭寇因为有中国国内的社会基础,又有与他们相勾结的汉奸,以及胁从的流民,在明朝海防废弛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日益猖獗起来。历史上甚至还出现了真倭只有十之二三、华人占十之六七的记载,这些华人中的有军事知识的人为之出谋划策,尽知官兵虚实,为倭寇当向导,也竟一时使明军落花流水,无可奈何。福建按察使的宗方城给友人的信中叙述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倭寇攻陷福州府福清县的事:“海寇大多华人,华人狡,善骗夷。福清之陷也,盖华人之先其夷于睥睨间,守睥者睹其夷,遂惊而逸。即陷,华人乃又先之,骗夷以狱此帑藏也,夷遂呼其类数千人劈门以入,而其时华人已群入帑藏中负其万金走矣。夷人不知华人负之矣。及败,其俘皆夷,华无一夫被创者。”《明史·日本传》记载,真正的日本人最高估计不过是3/10,一般的估计是十分之二三。其余十分之七八都是中国人,特别是闽浙一带通番之徒,打扮成倭的样子来冒充。至于中国人为什么要扮成日本人的样子呢?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这些中国人多有亲属在中国,怕事情败露后连累他们;二是真倭的武器锋利,作战勇猛,为明军所惮,所以乐得狐假虎威。如果倭寇中只有日本人的话,实际上是不足为患的,因为毕竟日本人到中国人地两生,又不知明军虚实,想要劫掠不是那么容易;但一旦有大批中国人参与其间,为其谋主,甚至为其首领,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也是倭寇能侵扰中国沿海达200年之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焦琏那么厉害? 感觉像是明人吹的 清从平乐直入桂林,虚无甲兵,留守连檄召焦琏。琏驻别县黄沙镇,闻召即率骑三百人来。时,山水泛溢,士卒俱从水中行百里,水及马腹。至江,无舟,搜村落;得渔舟二小艇;士卒次第渡毕,琏乃渡。以三月初十日薄暮抵留守府,留守欢甚,拊其背而劳之,如家人父子。翌日,遣人于大墟运粮,而清兵数万猝至。一卒仓皇奔报,气急舌结,喘息仅属,东西指日□□。留守笑曰:□至如何张皇若是!清骑数十,乘虚突入文昌门。留守署在城东楼下,清师已登城楼下,矢集留守纶巾。留守叱曰:狡□乃敢尔!呼焦琏。琏袒臂,控弦、提刀至留守门,挽弓自下射一酋颠。清矢集屋上,或中免谒牌。琏发数矢,敌应弦而倒。清骑乃下城,短兵接战。时,城中乏食,琏所统三百人方糜粥毕,犹不知清骑已入,闭城门。清余骑由是不得出,绕城走,琏复杀数人。清骑复上城,挟马越城下,奔大军。琏即麾三百骑,大呼杀出。清兵自渡江东,未有抗衡者;见琏方错愕,琏引骑直贯其营;左右冲突,所向披靡。自寅至午,斩首数千级,冲清兵为三。清复合兵围之,琏又大呼杀入,戈刃所及,血雨肉飞,杀数千骑,清兵胆落。留守复率士民击金鼓从之,以助军威;追杀数里,清以数十骑遁去。斯役也,琏以三百骑破清兵数万,桂林得全;   南渡以来,武功第一。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