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羊 恶羊
关注数: 25 粉丝数: 82 发帖数: 1,300 关注贴吧数: 16
外面压力好大,这是我一周的工作,做梦都想回油田 外面压力太大了,这是我一周(上周四到这周四)的工作内容。每项工作都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完成。 上周四,出差昌黎,项目一工作节点汇报,领回一堆工作。 上周五,出差蓟州,处理另一个项目二的一堆工作,发现未来的工作量多到几乎无法完成,但是火才烧到头发,没烧到眉毛先不管。 上周六、计划出差秦皇岛。向项目三的大领导做关键汇报,结果对方没空,计划作废。 上周日,送孩子上补习班,自己跑到公司加了一天班。 这周一,得到秦皇岛项目三的甲方周二有空的消息,加班到深夜10点,完成汇报框架,忐忑中回家睡觉等明天决战。 这周二,凌晨5点出门,赶高铁到秦皇岛,完成项目三的汇报对接,中途得到对方大领导周三要听的消息,下午高铁赶回天津单位,加班到凌晨。 这周三,睡了几个小时,凌晨5点出门,抓壮丁拉我的大领导去站桩,去向对方大领导及数个中领导做节点汇报,压力极大。顺利完成并领到项目四若干工作并定好下周完成再汇报,下午高铁赶回天津。定好明天蓟州出差,去接着推进项目二。 这周四,早上带几个小弟出差蓟州,放小弟们去现场,自己去另一个地方完成了项目五,下午开车回公司。 中间手里还有其他几个项目同时推进,每个规划都跟催命一样,都顾不上了,哪个火烧到眉毛做哪个。烧到头发的都不管。脑力劳动加体力现在压力极大,身体指标这高那高,做梦都想回油田。
如果油田增设高铁站,我来模拟可研报告,可以这么写。 津潍高铁大港油田增设车站论证 1、 生态影响方面。首先,新增大港油田站不处于生态红线内,不侵占大港水库保护区,理论可行。其次,油田增设车站,有利于减少穿越油田到大港区的其他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有利于大港湿地的环境保护。 2、 经济民生方面。大港油田、南港工业区及周边太平镇拥有近30万常住人口,天津南部是重要的经济组团。由于大港湿地及沙井子水库湿地的生态红线南北分隔,大港油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大港区割裂无法共享。大港油田新增站能有利提高区域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社会民生发展。 3、 高铁站点设置原则方面。滨海站到滨海南站约30公里,滨海南到黄骅站约70公里,黄骅站到山东境内站点越30公里。滨海南到黄骅之间设站,满足高铁站点间距要求,同时新增油田站点不改变原有线路走向,可通过列车跨站调度等,完全不影响原有线站的运输方案,不减少运力与运行速度。 4、 建设用地及配套方面。现有大港油田用地,均是采矿用地是现有的建设用地,在油田设站,不侵占基本农田、一般农田、林地等。不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5、 资金方面。新增油田站可采用高架站台,减少工程造价。同时,设站后油田的井群拆迁等工作可由大港油田与铁路建设统筹,可减少资金支出,达到资金平衡。同时,高铁设站后,大港油田原有土地价值得到提升,有利于总体效益平衡。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7—2025年)》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记者日前从北大港湿地获悉,《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7—2025年)》获得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复。到2025年,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建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旨,以鸟类保护为核心,以湿地保护为重点,以观鸟赏景为特色的自然保护示范基地,打造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生态系统修复样板区,成为美丽天津标志性生态品牌、绿色名片。   根据规划,北大港湿地将实行保护区面积总量管控、全面改善湿地水生态环境、恢复野生动物种群、稳步提高植物多样性指数、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逐步退出生产经营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其中,到2025年,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将达348.87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有率不低于57%;并且实施生态补水工程,规划期内,每年实施独流减河生态补水0.18亿立方米;实施水质净化示范工程3平方公里,恢复湿地面积8平方公里,并引种补血草等10种以上耐盐碱植物,恢复植物群落。值得一提的是,北大港湿地将制定并出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确立补偿对象,制定生态补偿标准,逐步退出保护区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   此外,北大港湿地还将开发自然保护区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组建保护区自然资源数据库,建设监测网络,整合重点区域的技防、物防措施,建立人防+技防+物防模式,使重点区域监测覆盖率达100%,实现保护区资源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建立野生动植物或自然资源的数据库、湿地资源种质资源基因库,开展国内外生态养殖模式、生态补偿机制和湿地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研究,建立与保护区科学研究相配套科研体系。北大港湿地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原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湿地还将开展定位监测,查清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湿地等自然资源变化状况,开展珍稀濒危鸟类学研究,掌握其迁飞规律、环境要求、食物需求等生物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栖息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提升鸟类保育和种群恢复条件。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7—2025年)》获批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记者日前从北大港湿地获悉,《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7—2025年)》获得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复。到2025年,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建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旨,以鸟类保护为核心,以湿地保护为重点,以观鸟赏景为特色的自然保护示范基地,打造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生态系统修复样板区,成为美丽天津标志性生态品牌、绿色名片。   根据规划,北大港湿地将实行保护区面积总量管控、全面改善湿地水生态环境、恢复野生动物种群、稳步提高植物多样性指数、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逐步退出生产经营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其中,到2025年,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将达348.87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有率不低于57%;并且实施生态补水工程,规划期内,每年实施独流减河生态补水0.18亿立方米;实施水质净化示范工程3平方公里,恢复湿地面积8平方公里,并引种补血草等10种以上耐盐碱植物,恢复植物群落。值得一提的是,北大港湿地将制定并出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确立补偿对象,制定生态补偿标准,逐步退出保护区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   此外,北大港湿地还将开发自然保护区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组建保护区自然资源数据库,建设监测网络,整合重点区域的技防、物防措施,建立人防+技防+物防模式,使重点区域监测覆盖率达100%,实现保护区资源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建立野生动植物或自然资源的数据库、湿地资源种质资源基因库,开展国内外生态养殖模式、生态补偿机制和湿地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研究,建立与保护区科学研究相配套科研体系。北大港湿地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原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湿地还将开展定位监测,查清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湿地等自然资源变化状况,开展珍稀濒危鸟类学研究,掌握其迁飞规律、环境要求、食物需求等生物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栖息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提升鸟类保育和种群恢复条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