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湖畔玻璃王 东江湖畔玻璃王
狼行千里吃肉
关注数: 17 粉丝数: 163 发帖数: 2,663 关注贴吧数: 18
各种“玻璃”的成分 (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2)石英玻璃(以纯净的石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仅为SiO2) (3)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4)钾玻璃(K2O、CaO、SiO2) (5)硼酸盐玻璃(SiO2、B2O3) (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Cu2O——红色;CuO——蓝绿色;CdO——浅黄色;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紫色;胶体Au——红色;胶体Ag——黄色) (7)变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的高级有色玻璃) (8)光学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盐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对光敏感的物质,如AgCl、AgBr等,再加入极少量的敏化剂,如CuO等,使玻璃对光线变得更加敏感) (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剂和溴化物制成) (10)防护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加入适当辅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强光、强热或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铬酸盐,氧化铁吸收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蓝绿色——氧化镍、氧化亚铁吸收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铅玻璃——氧化铅吸收X射线和r射线;暗蓝色——重铬酸盐、氧化亚铁、氧化铁吸收紫外线、红外线和大部分可见光;加入氧化镉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结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银、铜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锈钢和宝石,作雷达罩和导弹头等)。 (12)玻璃纤维(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直径为几微米至几千微米的纤维,成分与玻璃相同) (13)玻璃丝(即长玻璃纤维) (14)玻璃钢(由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而得到的强度类似钢材的增强塑料。) (15)玻璃纸(用粘胶溶液制成的透明的纤维素薄膜) (16)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因与普通玻璃中部分成分相同而得名) (17)金属玻璃(玻璃态金属,一般由熔融的金属迅速冷却而制得) (18)萤石(氟石)(无色透明的CaF2,用作光学仪器中的棱镜和透光镜) (19)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注:(14)——(19)为类玻璃。 制造玻璃原理----主要反应是: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玻璃行业市场分析 节能发展猜想 2003年新增建筑面积18亿m2,由此估算窗玻璃的使用面积约为3.6亿m2.另外以平板玻璃产出量推算统计。   中国建筑玻璃市场除平板玻璃外历来难以统计,尤其深加工玻璃,如钢化玻璃、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夹层玻璃、彩釉玻璃等的产销数量更是难以统计。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不追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而更重视采用同一统计方式采集多年数据的对比,并考虑到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从而得出建筑玻璃未来趋势走向,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中国建筑玻璃的市场规模市场总容量估算   以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积推算玻璃的使用量,玻璃使用面积按建筑面积的20%取值估算:   2003年新增建筑面积18亿m2,由此估算窗玻璃的使用面积约为3.6亿m2.另外以平板玻璃产出量推算统计:2003年用于建筑的玻璃原片面积约为5.2亿m2,其中含旧房改造的使用量,再考虑到中空玻璃等复合玻璃产品须用双倍的量,由此也可大致得出总容量约为3.6亿m2,基本与上述结果吻合。   近几年国内高档玻璃用量统计   受限于已有数据,仅能给出中空玻璃和单片镀膜玻璃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若最终产品形式是镀膜中空玻璃,则分别统计镀膜玻璃和中空玻璃,以下是近5年来统计结果走势图。   统计结果显示,近5年来中空玻璃使用量的年均增长率大于40%,镀膜玻璃(含Low-E玻璃)使用量的年均增长率大于13%,今日焦点:   即中空玻璃的增长率远大于镀膜玻璃,由此可推测出透明中空玻璃或着色中空玻璃的使用量增长迅猛。   各档次玻璃用量分布   根据市场总容量及高档玻璃的使用量,经分析得出不同档次玻璃使用量的分布状况。   分析结果显示,高档玻璃的使用量仅占建筑玻璃使用总量的约3%,而中档玻璃的使用量也仅占建筑玻璃使用总量的12%,绝大多数建筑仍在大量使用节能性极差的低档玻璃。   2007年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量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并按保守的年增长率预测2007年的市场容量为:透明中空玻璃用量大于5000万m2,将主要用于民用住宅。由于受2005年7月1日颁布的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限制,除偏远地区和难以监控的区域外,公共建筑项目将限制使用这种玻璃。届时新增的镀膜玻璃(含Low-E玻璃)用量约600万m2,将主要用于公共建筑项目,部分将用于民用住宅建筑。这个用量将是4~5条大型镀膜玻璃生产线的产量。   我国建筑玻璃市场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以下因素可影响建筑玻璃市场的发展趋势:用户对舒适性的需求和对节能玻璃产品的认知;国家节能政策、标准和法规的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所提供的购买力支持;高档玻璃产品价格降低至市场能普遍接受。   用户的需求趋向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建筑物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要求和期望可归结为以下几点:节能性好-所用玻璃可节省暖气和空调的支出费用;舒适性强-所用玻璃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室内采光足够、夏季能隔除太阳辐射热、冬季能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质量可靠-外观规整、性能稳定,并具有安全性;价格合理-价格合理、能够承受。对富裕者而言舒适性显得更为重要,但对普通大众而言价格低仍是极为重要的。 国家的节能政策   国家提出的建筑节能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新增建筑的1/3达到节能50%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增建筑全部达到节能65%的目标。按2010年的目标计算,今后5年将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约30亿m2,涉及节能玻璃面积约6亿m2,平均每年新增节能玻璃约1.2亿m2,中空玻璃、Low-E玻璃的增长率将被拉高。由于政策因素而被拉高的中空玻璃未来使用量的趋势:   节能玻璃(中空)的高增长能否实现取决于政府的监督措施。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武勇提出:节能型建筑应利用现有组织机构,在设计审核、开工许可证、竣工验收证、销售许可证上把关,拟由专业机构评估,不合格的不予发证。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2006年年初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不执行节能标准的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将受到处罚甚至被清理出建筑市场,建设部将全程监督建筑过程。但目前监督实施细则尚未完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