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新 Magic789cc
不卖相机,别找我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047 发帖数: 6,946 关注贴吧数: 154
富士哪些型号已经完全没货与接近断货边缘 富士缺货具体是哪个型号比较缺呢, 我看了看自己的库存,其他同行跟我情况应该差不多,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富士xt30,基本上各种套机都有,但是没剩几台,属于看着数量多,但分配到每个颜色、套机可能也就一两台。 富士xt4,银色的没有了,黑色的还剩3个。 富士xe4,还剩一个黑银的指柄套,其他全没了 xt3的18-55,35 f2的套机还各剩两套 xf35 2,还剩5个,这个算我眼光好,屯了几个 xc35 f2,没有 xf70-300,没有 xs10,没有 15-45镜头,没有 其他的型号,库存也不多,但是因为本身需求量不如以上这几款高,所以还算撑得住。 这样说吧,我没货的,别家也没货,我有货的型号,那些大店货量比我多一点。 原因也很简单嘛 1.我们腰包不如别人厚实,可能现在的新品库存也就一百来万 2.本身客户基数,粘性都挺好,消化的也快,虽然二手机器上不时的会搞出些幺蛾子,我觉得也正常,卖二手管控本来就难的很,你个人在闲鱼买卖二手都可能有摩擦的了。新品没那么多事,我挺喜欢这点的,有问题找售后开检测报告最公平。 以xc35 f2这种我没货的为例 我自己用小号去淘宝上问了一圈同行,基本上挂着链接没涨价的都是没货的,你也可以去了解下 618别说什么直降1000的空头支票了,就等接下来富士分货了给不给力了,热门型号来说,反正就是哪家有货哪家冲,要是能照顾照顾本小弟生意,那就感激不尽了 最后给个建议:如果你已经买了富士相机在等发货,下周一去问能不能有货给你,否则,你就再等吧。
富士相机的故事,成功路上多坎坷 自己写的富士相机历史,希望你喜欢 很多人都知道,韩国又称被财阀垄断的国家,其实日本情况也非常类似。 日本著名的六大财团分别是三菱财团,住友财团,三井财团,富士财团,三和财团,劝银财团,其中富士财团又称芙蓉财团。我们熟知的日本相机品牌有,佳能,尼康,索尼,富士。 佳能属于住友财团,尼康属于三菱财团,索尼和富士同属于三井财团。 这里有一个很容易误解的地方,富士财团和富士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日本公司名字里有富士(fuji)的很多,千万不能混为一谈。 富士相机可以看作为一个独立的500强公司,2014年在500强榜单中排名487。旗下涉及的业务范围众多,除了影像光学业务,还有医疗,美容等等。 胶片时代 先从富士的创始开始聊吧。 富士胶片的创始人叫fuji,我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也不敢确定这人名是不是正确的,姑且就认为是正确的吧 富士胶片的创建,是他在1934年是带着日本照相胶卷国产化使命的,选厂在富士山麓的神奈川县南足柄市,看上的是当地优质水源和洁净空气。那富士相机的英文名FUJIFILM也就很好理解了,fuji是人名或者富士山的意思,film则是胶片的英文。 在当时的60年代胶片行业,柯达是无疑的巨头,近4000亿日元的销售额,是富士胶片的十几倍。作为后起之秀的富士,用较低的价格和独特色彩一直和柯达硬磕了半个多世纪。 从诞生之初,一共花了40年时间,富士胶片赶超柯达,在日本国内市场份额达到70%,并在2000年达到巅峰。可惜,之后整个胶卷市场就开始每年以20%-30%的速度下滑,若以2000年为基准计算,2010年该市场已萎缩至不到一成。而2000年期间,富士胶片的一半业务还是影像事业(民用胶卷19%、数码相机7%以及其他28%),公司利润的2/3来自于此项业务。 衰弱的直接原因来自于数码相机的冲击,如何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是富士活下去的重点。 数码时代 早在1975年,柯达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可是柯达管理层对于这台相机的做法却让我们后人无法理解,出于担心影响自己胶片业务的考虑,竟然当宝贝一样藏了起来,秘不示人,这也是导致柯达没能再次引领数码影像行业的直接原因。 富士则鸡贼的多,听到柯达研究出了数码相机,也偷偷的成立了数码相机研发部。在角落里暗戳戳的研发。 而美能达自动对焦相机的出现,以及后来富士制造世界上第1款使用储存卡的数码相机发布,让柯达觉得不能坐视日系相机的数码化,苦于柯达造不出单反机身,只能和各大日系厂商寻求合作!柯达在1991年和尼康合作搞出dsc100,这样众多日系厂商,觉得柯达真的是狡猾。纷纷投入到数码相机的研发竞争中。 富士直到1999年才搞出自家的感光元件,这时柯达已经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数码单反。富士虽然早期做过“富士卡”系列35毫米胶片单反,但是很快就停止研发转到中画幅相机的制造上,所以富士也没有自己的机身,在经历了和佳能进行合作,和柯达进行合作,尼康这个老好人接受主动上门合作的富士进行合作。 富士对尼康机身外观进行改动,先后推出了S1pro和S2pro以及上S3pro等不错的数码单反然后到了S5pro的时候,竟然把尼康D200机身直接拿来用,除了换标,实际上自家的界面菜单和尼康d200一模一样这种赤裸裸的侵犯行为让尼康大为恼火,于是尼康一脚踹了富士。 SPro系列,也成了富士唯一制造过的数码单反相机,尽管柯达富士在数码单反研究上取得了成功,可两者重心还是放在胶片的市场上。在2000年巅峰时期,胶片业务占到各自收入的70%多和60%多,与柯达不同的是,富士除了制造胶片外,也生产高素质富士龙镜头,而且在制造中画幅相机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2003年后,胶片的需求量开始快速下降,这占利润一大半的胶片业务急剧减少之下,柯达和富士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柯达应对危机的方法是,收购一个较大的照片分享网站却大力推销照片冲洗服务。这也与人们的想法背道而驰,尤其是在手机具有拍照功能和社交网络流行之后,柯达就再也无法顺利推销照片冲洗服务,没有多少人会用胶片来分享照片,而是把数码化的照片直接上传到网络相册,或者储存在光盘里柯达依旧死命抱着自己的胶片产业不放手,一边自家的数码单反也我行我素,维持高冷的价格,虽然柯达也试着向医疗影像等行业进军,但是始终无法放手一搏,还图了短期利益,出手了需要长期投入的医药业务,在尼康和佳能崛起以后,很快就失去了数码相机的市场,占尽先发优势的柯达,最终在2012年1月宣布破产,并且再也无力回天 二次生命同一时期的富士公司收入每况愈下,前景岌岌可危,这是富士出现了一个力挽狂澜的人物——古森重隆。 用会长古森重隆的话来说,富士胶片当时遭遇的险境好比丰田再也不能卖汽车,如果不再是影像公司,富士胶片究竟还能做什么? 在他的领导下,2000年富士胶片开始走上内部改革、重建经营模式的转型。2004年,富士胶片推出“VISION75”计划。大力收缩传统影像业务,将“医疗·生命科学”“印刷”“文件处理”“高性能材料”“光学元器件”和“数码影像”等列为今后发展的六大重点事业,实现了富士胶片业务结构转型。但是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花了5年时间走出失利的胶片行业,富士胶片发现市场需求仍然萎缩,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外部形势严峻。新的“VISION80”计划,富士胶片除了进一步深化六大事业在全球的发展,明确了加大对金砖国家、土耳其、中东等新兴国家的投入。在富士胶片内部,将现在的时期定义为“第二次创业”,古森会长提出要不断拥抱变化,创造新的事物,以期继续发展壮大。 现在再来看2001和2018年的财报,古森重隆对于富士来说宛如“救世主”。虽然胶卷业务的衰弱可以说是雪崩一般,但是富士强有力的的改革创新,不仅让富士避免了柯达的命运,更确立了未来富士发展的方向。 在2007年,富士胶片业绩创下历史新高。 在2018年,胶片业务,仅占比1%。 这段历史被古森重隆写到了自己的自传里《灵魂经营:富士胶片的二次创业神话》。 内部改革的同时 富士也没有忘记相机这个老本行,然而,此时的数码单反相机市场早已被佳能尼康两家把持2008年松下发布的G1,让富士找到了重回相机领域的机会,这就是微单! 2010年9月,富士发布了不可更换镜头的X100依靠复古的旁轴相机造型,一时间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目光,但是上市之后,对焦缓慢,储存缓慢,操作生涩等问题让人诟病,而富士对消费者的反馈也都一一听取并虚心改进,两年之后,依旧复古拉风的外观,搭载全新的CMOS配合全新XF系列富士龙镜头的Xpro-1诞生了,这标志的富士X相机家族的重新问世尤其是胶片模拟色彩风格,更是赢得了众多专业摄影师的青睐,以及不会也不想后期调色的懒鬼大大的赞赏,成为旅游装x的神器! 又过了两年,XT1发布,一改xpro1的复古旁轴相机造型,改为更加专业的类单反机身,对焦和连拍性能大大提升,加上新出的xf超大光圈镜头,富士XT1成为微单界新的宠儿而这一时期索尼松下发布的视频功能强大的微单,富士当然也不甘落后,又过了两年,XT2发布,它具有4K视频录像功能以及自己Flog电影模式,更厉害的是XT2还可以在视频录制时用胶片风格模拟色彩,后期都免了调色,堪称vlog拍摄神器虽然富士发布了一款又一款独具特色的微单,然而不少拥有全画幅相机的人却对嗤之以鼻。 因为不管富士微单如何进步,残幅就是残幅,感光度和虚幻,永远比不上全画幅,而且一个小小的残幅相机竟然卖出了全画幅的价格和XT2发布的同一年,2016年,富士发布了中画幅数码相机,这样搞的全画幅优越者笑容逐渐消失,富士表示,从来没有想过做全画幅数码相机,因为根本竞争不过佳能和尼康。加上佳能尼康全画幅微单的出现,更要深耕残幅相机市场,因为残幅相机有着比全幅相机更庞大的消费人群,并且能做到画质和便携为一体的也只有残幅机尽管富士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比如外观拉风,携带方面是旅拍的好伙伴,相机固件像小米系统一样不断更新,升级,相机的性能,富士龙镜头非常棒的成像效果,还有指出色彩,尤其是胶片风格模拟,省去了后期的繁琐,而且相机的摇杆操作很舒服。但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未来市场富士相机的较高占有率说明了涅盘重生,用心做的相机是成功的,我想使用富士微单的人也正于这一点,喜欢上它本文借鉴了许多文章的内容,甚至部分是直接复制的,因为我懒得对于相同的内容去编辑了,整理后的文章加上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感觉对于富士的描述更加详细了一些。 当然,一个公司的历史仅仅这几千字是完全无法概括的,以后有时间,我们慢慢聊
双十一,不同价位最值得买的三个机型 3000-4000元(xe3) 富士XE3作为曾经的次旗舰机型,采用了跟xpro3一样的造型,文艺范很足,算是富士目前最小的机型了。 不知道是摄友们对旁轴造型的外观不感冒,还是说习惯了xt20这种的单反造型设计,这个机器我听说富士还有几千台库存尾货,现在基本上属于甩卖的价格。 xt20的单机身价格4199,xe3的棕色23 2套机,4499,这是什么概念。。 23 2镜头富士单卖2599,机身算到1900元。 要知道xe3和xt20是同级别的机器,这个价位买xe3准没错。 6000-7500元(xs10,xt3) xs10都知道碗大料足,不多赘述,目前全网已经基本上断货了,能买到就赚。 本来xs10出来之后,我是感觉xt3完蛋了,但是耐不住富士出了个牛哄哄的固件现在xt3的销售反而被盘活了,而且双十一这个xt3的降价很给力哦,千八百这种级别的优惠力度。 xt3作为旗舰机,尚能饭否 如果是我,我的消费观是买上一代旗舰,毕竟是一个500强公司作为撑脸面的产品设计的,用料什么的,足得很呐。拿出去也有面子,谁知道我这是不是刚发布的时候花重金买的,还能装个土豪 这就是目前开门红优惠力度下我看到的值得买机型,说不定你有其他精彩的意见? 楼下回帖,让吧友知道知道。 (xt4,xpro3这种新款旗舰,预算充足的就冲,新款机就不多说了哈)
关于X-S10预售情况的最真实通知,不用一家家去问啦。。。 【富士X-S10首批3700台,按我的想法,其实早就售空了】 至于为什么有的店铺早早就取消了所有的活动,而有的还撑到现在,要么是本身店铺销量不行,要么是货分到的数量较多,所以还能撑一会。 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天就已经开始有淘宝店打出第二批或者第三批预售的原因,全网都销售爆了。 三脚架也是一样的,数量与首批是一对一分配的,一个萝卜一个坑。 三脚架和定金抵扣活动取消,是因为除了第一批,接下来的所有xs10订单都不会有任何优惠包括三脚架。 那为什么有的店家前几天还说第二批甚至第三批都可以享受所有优惠呢 完全是笃定了你到时候没得选,还是只能在他店里买,给你赔礼道歉一下就完事了。 我的群里也看到有人在加价回收xs10首批订单,其实可以理解。 等等党这次输了,能等上一年,两年的,究极等等党,那算富士输。 接下来富士可能会有很少量的xs10再放出来,但就是原价,取消所有优惠。 需要相机的就去抓紧买吧,这个机器值这个价格。 如果你还能找到送三脚架的店家,那也不要犹豫了。 划重点 我不是来推销X-S10的,富士和我自己的利益区别,我还是分得清的,另外我自己都被大量订单吓到,担心自己搞不定、只是如果你趁双十一想买个相机,看上xs10的话就赶紧去找个不错的店家定一个。 这事写完了,我去写xs10使用体验去了
富士50 f1与富士56 1.2相差4000,很值么 富士今天下午一点钟,同时在微博,公众号,群内,推送了50 f1的参数与销售信息 我这边得到的消息是售价10490,9月26号开始发货。 第一反应是很值,毕竟吧里的蓝宝贝预测价格28000,现在只要三分之一的价格了,我之前看爆料,说是10500左右价格,我心想这肯定扯淡的,结果还真是。。。。 56 1.2,14年发布,50 f1,20年发布,相差六年,六年的技术积累,差别值不值4000 我研究了下富士给我们的报告,整理了以下主要升级点,你来看看值不值 1.富士目前最大,也是世界上apsc画幅自动对焦镜头最大光圈f1,f1的参数很值钱,能自动对焦的f1更值钱。光圈大的好处不用说了吧,反正大家知道越大越好就行。2.自动对焦效果貌似有了很大提升,看了富士摄影师的宣传照,着重介绍了50 f1这个镜头在昏暗环境下,获得高画质的低iso前提下,依然能够保证对焦准确度,官方语言来说,使用xpro3和xt4可以在-7ev的环境下精准对焦,用过富士56 1.2的人,应该知道56的对焦有多拉胯。3.全天候防护性能 富士56镜头有多爱进灰才能得了个吸尘器的名号?富士50 f1支持全天候使用,这个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了,虽说镜头总重量还是达到了845g,两倍于56 1.2,多了一倍的重量,换来全天候+f1光圈镜头的自动对焦还是可以的。更何况,还多了一个镜组呢。4.画质 富士官方样照都是精挑细选的参数拍出来的,这里目测是比56强。但是。。。装上这个镜头,微单不微。 而且,就看实际光圈上的增加来说,相比56 1.2只增加了半档,不如33f1相较于35 1.4,提升一档光圈来的刺激。 这种参数的镜头,动心的也许会不少,但是如果33 f1能出来可能比50f1更轰动吧。
怀旧篇:炒到天价的富士月光机 今天又是来怀旧的。 这次讲的富士月光机,我掰掰手指,自己收藏了三台,分别是f1.9的定焦版本,两台变焦版本。 我个人是非常偏爱便携性好的机器,这次的月光机就是典型的高端便携机代表(胶片范畴) 先来说说,三台当中最贵的f1.9定焦月光机。我大概是16年入手的这台机器,依稀记得2000元左右入手的,18年涨到5000元,刚刚看了下闲鱼,成色9成的售价3400。太久没关注二手行情,可能是偶然的卖机器的人变多了吧。这种胶片机的完美成色和实用成色,价差是非常大的,翻一倍也是正常情况。 胶片机二手市场感觉十分偏爱便携机,增值的速度超过房价是一点没问题。 月光机之所以叫月光,是因为f1.9的大光圈在便携机上是非常少见的。 富士根据这个大光圈的特点还专门制作了一个1600iso的胶卷,俗称:月光卷月光机配合上月光卷,号称只要有月光这种光亮,就可以正常出片。 我那时候还是个穷学生,买不起这种月光卷,一卷月光卷的钱够我买5卷c200了。 所以网上找点样图给大家看看吧看完了月光机暗光表现,来看看月光机135胶卷的成像吧,不一定是这个月光机拍的,因为我经常混带机器,反正效果差不多的。失焦的照片应该不是月光机拍的,月光机自动对焦,不会有这种情况,应该是我另外一台stx2拍的,抓拍玩的还不是很熟练。 也不知道胶片机能说个啥,反正就是讲着玩吧 你玩过月光机么或者说你135玩过没。。。
怀旧篇:消失的富士X-70 很久没有看到有人提到x70了,想聊聊 我曾经拥有两台黑/银的X-70,它是我最爱的最愿意带出门的相机。没有之一。你可能都没有听过这个型号,因为这个系列已经停产了。 现在在百度搜索富士x70,搜索框里的关联搜索也看得出来有不少人对x70停产感到惊讶富士在后来发布了一台定位和x70有点类似的xf10,主打便携,但是在我看来还是不如x70带给我的感情更强烈。 全金属材质的机身,机械转盘扭动时的仪式感,哇,恕我文化浅,简直爽爆了18年过年之前,和女朋友一起去了日本。我只带了一个富士x70. 下图都是x70拍的,不要说我拍的不好,我是典型嘴摄,键摄。而且自己很得意的那种贴吧发帖图片限制在了10m左右,你看到的都是压缩图,反正便携机里它的画质是没的说的。 有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是个器材商,二手的器材不说有几百台,也有一百多台在店里,gfx50,xt3这种高端机,我都没有选。如此小巧的体积,虽然是定焦镜头,但是有数码变焦功能,我不是个画质党,数码变焦只要能用就行。(x70和xt100体积对比) 如果说x100v这种机器是可以放进大衣口袋随身携带,那x70就属于可以放进牛仔裤口袋的超小便携相机。x70还可以另外配一个光学取景器,虽然没什么卵用,但是真的太帅了,光学取景器不是电子取景器和lcd可以想象的文艺。 你的相机如果是没有取景器的便携机,加个这个光学取景器比什么都强 刚好有群友在交流的时候提到了富士xf10和理光gr对比的事情,我才猛的记起来,x70如果还在,那gr也是会多了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不知道富士看到知乎上对于x70的高度评价会不会后悔停产这件事。 我是觉得挺可惜的。 你有用过x70么,你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
推荐一些不同预算的镜头和机身搭配(二手) 新品前面说过了,其实没说什么干货吧,主要就是讲讲我自己的想法,主观的回复一些问题 稍微总结一下 预算充足的大佬(2w以上): 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 较高预算的大佬(1w~2w): 买新不买旧+选择富士主打机型+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 正常预算的兄弟们(1w以内): 着重考虑预算+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选择富士主打机型+尽量体验到不同的玩法+买新不买旧 接下来我们说二手吧(xa和xt三位数系列机器我没有做过多了解,不说了) 1k以内,买xa系列 原因:选择余地不大,xa系列也可以感受富士胶片模拟,作为极低成本入门感受摄影,没问题 1k到2k之间,买xt1或xt10 原因:选择余地不大,xt系列是富士的主打系列,xt1和xt10的很多设计也一直保留到了最新款xt4和xt30上面,比xa系列有着更优秀的操控体验,并且这俩都有取景器哦,低成本入门感受富士的操作逻辑,摄影体验,妥妥的。 2k到3k之间,买xt20或xe3 原因:xt20和xe3的一部分非极好成色的机器是可以在这个价格区间内买到的,性能可以较好的满足日常拍摄,视频性能与抓拍性能不强,简单来说,就是拍运动中的小孩是比较困难的,日常旅游,拍摄静态人像时没有什么问题的。xe3和xt20的选择,只需要考虑两者颜值的喜好即可。 3k到4k之间,买xt2 原因:xt2的性能与富士xt20和xe3基本一致,高出的一千左右的差价得到了旗舰的做工,用料,操控,使用体验等等。我认为这几个提升点加在一起的重要性是与性能这种重要参数平起平坐的,一辆再快的拖拉机也是没有小轿车坐着舒服的嘛。个中道理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4k到5k之间,买xt30或xh1或xpro2或x100f 原因:xt30首选考虑,目前在售的次旗舰机型,感受旗舰性能,手感对于手小的用户较为友好,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加皮套获得更好的手感,缺少全天候功能,挂大镜头的时候不协调,但你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正是因为机器做到了轻便,所以才会出现这些情况、在这个预算里,十个用户,7个选xt30。 xh1你可以说是个跳水王,12000的发售价到现在的二手四千多,随着价格不断的降低,缺点全都消失不见,只剩下香喷喷了。性能与富士能xt2基本一致,带来了更好的手感与五轴防抖,划算。拿出去面子妥妥的。 如果说xh1是跳水王,xpro2就是保值一哥了,16年初上市,目前的新品售价好像还要9000左右吧。优秀的保值率代表了机器本身的高品质。旁轴设计**气,其他不说了,该买的人自然会买,不买的人是不会考虑这台机器的。x100f也同理,该买的会买的,便携大底机器,也很棒。 5k到6k之间,买xt3或xt30 原因:没什么好犹豫的,都这个预算了,不买xt3或者xt30干什么,只是没能买到xt3的特别好成色而已, 6k~7k之间,买xt3 原因:想什么呢,赶紧买就对了 7k以上 原因:大佬请随意 镜头和套机搭配的话以后再说吧,先划水去了 (所有的推荐里面都没有考虑到成色差或成色极好的情况,所以会有一些低价或溢价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的)
推荐一些镜头和机器搭配(新品) 背景:很快618就来了,又是一年一度的数码产品促销了,现在也开始了价保618的政策,我觉得既然有保价,那现在推荐购买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先只说新品吧 (个人不喜欢xa和xt三位数系列机器,所以不推荐。) 5000-6000元旅游,人像推荐搭配,xt20加xc35 2加15-45 6000-7000元旅游,人像推荐搭配,xt30加xc35 2加15-45 10000到15000旅游,人像,视频推荐搭配,xt3加16-80,xt3加16-80加xf35 2,xt4加16-80 人像镜头推荐 强烈推荐xc35 2,无敌的一个小镜头,国产的镜头就不要拿来说啦,我不推荐的,这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只是我不能因为我爱国所以强迫你爱国对吧 有了这个小镜头,xc系列又是填了一位猛将,和15-45,50-230一起,统称穷人乐。 画质和对焦速度对标xf35 2,便携性上还更胜一筹,只是长得不那么好看了而已。 其他的人像镜头就属于典型的一分钱一分货,买你能买得起的最贵的人像镜头吧。 套机,旅游镜头推荐 强烈推荐xc15-45和xf16-80 15-45是穷人乐里面的三巨头之一,广角,微距,样样行,极低的价格加上优秀的画质,真的不能再苛求其他方面了,配xt30这种次旗舰机妥妥的没毛病,不跌份儿 16-80是富士新推的一个大变焦镜头,套机算下来这个镜头多少钱,比单买便宜了多少钱,也不用我算,自己加加减减,就知道划不划得来,六档的防抖,极为实用的焦段,简直不要太好,自从16-80出来之后,18-55夹在15-45和16-80之间的地位显得十分尴尬。虽然我也很想找出18-55的闪光点,但是我没能成功,也许你可以找出来。 目前xt30的售价是6100,618应该会便宜些,但是我也按6100来说吧,低于xt30的机器的新品都不推荐,我自己宁愿选择二手的机器了,买个xt30或者xt3都可以了。 新品相机的选择其实还是很简单的,买你能买的起的即可 我可能是因为太了解了,所以没有什么问题好写,有问题可以在下面回复我哈
我来“洗地”了,关于富士X-T4近期出现的问题答疑哦 这次的帖子尽量严肃,通俗,中立的来回答xt4客户反馈的一些问题,所以帖子的文字内容比较长,希望可以耐心看完哦 一、关于电池与充电 1.富士X-T4支持PD快充功能,但是必须使用两头都是TYPE-C口的充电线,才能实现PD的充电效率,如果使用一头USB口,一头TYPE-C口的话,将不能支持快速充电。 2、单独销售的双充充电器包装内没有充电线,只有一个充电器本体,使用的就是机身包装内的充电线。 3、目前富士依然不支持边充边拍的功能,外联充电宝的话,只能做到关机时充电,开机拍摄时供电(注意此时不消耗电池电量,也不会给电池充电,屏幕上会有一个插头的图标显示,这个类似其他支持充电宝的机器的显示) 二、关于翻转屏。 1、屏幕我们诉求他可以180度翻转自拍功能,但是实际使用时要注意,屏幕必须完全翻到180度时,屏幕里的显示图片才会是正常画面,有倾角就会变成镜像画面。 三、功能 1、多重曝光功能并不在拨盘内,而是在菜单中有个独立的多重曝光选项,默认为关闭,打开时,屏幕下方会显示“将DRIVE拨盘设置为单帧”的字样提示,也就是拍摄模式拨盘的S,此时S档就是多重曝光拍摄功能了。 2、多重曝光功能拍摄时的每张照片,都可以记录JPEG或RAW格式,但是最终合成的照片只有JPEG格式,没有RAW。 3、新功能“清晰度”选项,当在菜单中选择调整了个这个选项时,拍摄后的照片会在屏幕中显示大概0.5-1秒的“正在保存”的字样,仅调整此选项后,屏幕中会出现。 四、关于视频拍摄 1、视频拍摄时抽搐 关键字“抽”,评测视频中大都以在正常拍摄中,相机在正常对焦时会没有原因的失焦后重新对焦,所以造成了这个“抽”的说法。 经过我们自己拍摄测试,出现这个现象主要出在了富士相机默认的视频AF-C设定上。 视频拍摄时,视频菜单中的AF-C设置中,有一项AF-C自定设置,里面有追踪灵敏度和AF速度两个可调整选项,默认的追踪灵敏度为+2,正是这个+2让富士追焦敏感度提升。 造成的所谓“抽”的问题。 只要将这个追踪灵敏度改为0,所谓的“抽”就会极大的减少发生的概率。用户,可以根据视频所拍摄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调整这个选项。 (灵敏度上升造成机器反复确认,这点我认为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2、视频拍摄发热问题 首先这是无反相机的通病,不是富士独有的问题,网上搜索发热的话,各种相机型号都有反馈。经过X-T4商品机,反复多次的测试。 在4K60P,200码流,内录的规格下,大约录制20分钟相机开始报高温警报,持续再录大约6分钟自动关机。 受格式限制4K60P最高单个视频文件只能录20分钟(视频文件大小是有上限的) ,也就是在录制完一整个文件后,会报高温警报。然后马上第二次录制时大约6-7分钟左右,会自动关机,这时合计约耗电35%。 实际使用中,如果希望把连续拍摄的时间延长,那么采用相对低的分辨率、帧率、码流就可以延长高温报警的时间。 实际上,视频制作中,很少连续的长时间拍摄超高的4k 60p格式,所以作为拍摄片段式的视频使用,在4K60P,200码流的情况下拍摄,能够使用的余地还是很大的。 (无反相机由于体积紧凑,电子元器件较多,另外xt4的这个4k 60p确实是数据处理量巨大,就跟我们手机一样如果玩大型游戏,也会发热,就我了解,目前只有松下的s1系列能够录制4k 60p,我可以理解xt4的发热,但也承认这是一个无反相机的不足,我认为后期富士会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善稳定性) 当然,目前在这个视频拍摄发热的问题上,单反相机有明显优势 (我不能回答完整所有关于xt4的问题,后期有时间会继续整理相关的资料的) 求度娘不删,
富士xc35 2加15 45才是真的香,一样的价格不要选18 55套机 1.富士最近刚出了一个新头,没什么很多关注和评测出来(风头被新机抢走了大半) xc35 f2作为富士xf35 2的简化版,除了全天候拍摄能力(缺失),材质(金属改为塑料),光圈环(缺失)这三个地方有区别,光学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在试用了这个镜头之后觉得对焦速度与xf35 2区别不大,更加轻便,造型比xf丑了点,但是xf35 2本身也不算好看。光圈环的缺失少了手动调整的极佳体验,这个是个遗憾。 但是价格比xf低了800元的优势完全可以忽略以上三个缺点。 对于预算有限的同学们,如何在一样甚至更低的价格内体验到尽量多的乐趣,我认为15 45加xc 35 2应该是目前富士最好的新手搭配选择(不会有之一了)18 55单镜价格2599,xc15 45加xc35 2一套单买才2000搞定。 ======================= 2.富士相机无法查询快门数(除x100系列)新手买二手相机没必要问卖家快门数问题,卖家心里也没数。 ======================= 3.16-80新品镜头单买价格未来不会有什么大的降幅,之所以xt4或者xt3 16 80套机很便宜仅仅是因为一起买给的优惠。(某鱼上说不定会有便宜的拆机头出来) ======================= 4.某东不会翻车,无论是东还是宝,新品店都不会翻车,买套餐的另说 ======================= 5.吧内有说自己买了教程用完了想免费分享留邮箱的,我自己试了一下,确实会有一些教程,主要是拉直播群交钱学习。请吧友们自行判断靠不靠谱。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