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人间1980
换了人间1980
关注数: 588
粉丝数: 2,164
发帖数: 116,210
关注贴吧数: 93
这个逗比果粉已经满地打滚了 真孙子
逗比果粉送脸 既然有个逗比果粉送脸,不打多不合适
咨询大家个问题 快递或者物流,哪家能省心些。。。。。。 中通摔货,专捡轮边摔,十个有八个是变形; 韵达摔货,各种都有,变形开裂层出不穷; 圆通丢货,货丢了快递员理直气壮说又不值钱; 德邦更搞笑,发错货物各种推诿; 那么大顺丰?好吧,还是摔,而且是中间开裂式的摔法。。。。
果粉再次招笑话 居然不知道松井是货真价实的乙级战犯,被我教育以后满地打滚,但就是拿不出松井作为甲级战犯被起诉的根据
虽说电机不能做成方形,但是盖子。。。。
老一楼住户回家看看 我是1980年生人,在水峪生活了19个年头,现在全家都不在水峪了,看看还有哪些熟悉的人或者事情
虽说电机不可以做成方形 但是。。。。盖子做成方形还是可以的吧
也许是下雨天的原因,这次展会感觉人气一般,而且有点向地摊化沦落。不管怎么说,作为常州人还是要去支持下滴
壮哉我大南宁 返厂回来的朋友们,不带胎您至少得带个泡沫吧?就纸箱包包,还选择了暴力之王申通,于是就成了这个样子。。。。m
五一快乐 闲来无事,骚一些盖子
关于电机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尽情提问,17寸电机镇楼
史吧一个搞笑果粉 我拿出了高野长雄的来历,丫居然意淫出一份毛的日文名字简历,要他拿出处又拿不出,开始打滚了,要去围观的请举手
很多朋友说返厂不及时,老赵表示各位大哥能不能在箱子里附一张返回地址,这样一来不容易造成混乱,二来也能及时装车,谢谢大家。
一个小科普 最近电动车行业生意一片火爆,老赵也忙的焦头烂额,很少有空回吧友的帖子,表示抱歉。既然来了,不能白来,一个随手的小科普,看看能不能给车友一点帮助。 不少车型在选择电机上是10/12寸兼顾的,这也导致了不少车友在选择电机的时候有点纠结:比如面对10寸50高磁钢还是12寸35高磁钢的时候,都是标注2000w左右的功率,究竟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老赵先来科普一个很早就谈过的功率标准: 电机功率与铁心厚度成正比,与铁心面积成平方比。 那么我们再来确认一下具体哪个电机功率更大,10寸是198的铁心直径,而12寸则是253的铁心直径,那么十寸的铁心体积是198*198*3.14/4*50,而12寸的铁心体积则是253*253*3.14/4*35,那么10寸50高计算值为1538757,12寸35高是1758647,显而易见是12寸更胜一筹。 在这里还要特殊说一句,这种计算仅仅针对同版本电机的对比,比如两种要么都是省电版或者都是增强版,否则对比会发生偏差,因为不同版本的铁心,槽体大小不同,塞入的漆包线截面积不同,电机学里面会有一种俗语叫做铜损换铁损,这个等老赵有空的时候再另行科普。
关于售后的变更 各位亲,由于生产比较忙,老赵有可能无法做到售后快速反应,为了能够及时售后,请今后致电 133 0614 9029,汤伟俊,谢谢
拜年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超能老赵携全厂员工祝各位车友新春快乐,万事如意,2016的12个月里,月月168
新年快乐 祝各位超能车友新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各位车友新年快乐 超能老赵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年轻就是好 很多骚起来的东西都可以玩
超能新品萌一下
不好意思,又惹了一条疯狗 详情见图,因为我多问了几句齿轮材质问题,这位就各种打滚
超能也来水一帖 各位看官觉得如何
速度与激情 许久没在贴吧发科普贴,一来是搬厂以后的确比较忙,二来则是老赵也是个俗人,肚子里只有那点墨水,超出自己专业以外的东西尽量不开口,怕被别人说不懂装懂。正好昨天一位车友质疑自己的电机速度达不到预期的状态,那么正好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再聊聊这个速度问题。需要肯定的是,对于速度的追求恐怕是大多数车友选择改装的主要目的,否则原本就能跑的标配电机很难找到退役的理由。年少轻狂,激情飞扬,哪个人年轻的时候不希望体验一把速度的快感?但是在我们选择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速度之前,首先得确定自己是否足够了解自己的爱车呢? 先来谈一个车友纠结的点,RV值。熟悉老赵的车友都知道,超能的电机一向是以RV值来区分版本的,当然这个称谓的版权并不来自老赵,老赵也是看到别人说的KV值这个称呼觉得不够贴切而已---R本身就是表示转速的单位,V则是电压的单位,这俩凑一起形象贴切,于是老赵也就厚着脸皮旧瓶装新酒的玩了这么个东西来给自己的产品定标准。昨天那位客户按照老赵的rv值算了一把,感觉怎么速度都能出的来,但是偏偏没能遂愿,那么这里的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看转速怎么转换为公里数。公式看上去很罗嗦,续航里程=周长*转速*时间,那位车友的电池电压是72V,按照13.6RV的数据每分钟能有980转左右的转速,10寸电机加上轮胎的周长则是一个变量,因为大家轮胎的直径大小不等,在这里我们一般是取400毫米这个直径值,那么周长基本就是在1.25米多一点,那么周长乘以转速再乘以60分钟/小时,这么下来得出电机的基本速度也就是在74公里/小时。那位车友当时还指出一点,满电状态下电池的实际电压是高于72V的,实际应该在80-83左右,那么根据这个电压计算,这个电机的速度应该在80左右!辣块妈妈,不是你老赵出了问题,就是代理出了问题。 那么这么计算对不对呢?很对,但是这位车友恐怕忘记了,这是电机空转的转速,也就是说电机完全是脱离地面在那里当风扇的时候能达到这个理想状态,只要您的轮胎一落地,摩擦力阻力等一系列问题都会让你的车速马上慢下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载和负载问题。那位要说了,你老赵这不是扯淡么,标空载有什么意义?我们要的是实际跑路的速度!很好,那么我接下来分析几点问题,答案很快就能出来了: 1. 我们先来看看载重,一般电动自行车设计电机都是按照车重+人重不大于120KG的标准,由于电摩本身自重较大(电池和车架都不是电自那种小身板好比的),我设计速度都是按照150KG的车重+人重来设计,那么无论哪家电机厂设计电机的时候是按照标准设计呢,还是得问清楚车重人重再来设计? 2. 电机在设计完毕后,样机一般都会进行路试,拿到第一手数据以后根据样机再来照方抓药。那么路试标准是什么呢?平坦二级公路以上路况,风速小于3级(这个一般都是凭感觉差不多就行),一旦情况变化,速度也会随之改变这是客观情况; 3. 路试的时候,电池必须是新电池满电状态测试,速度变慢的那位车友电池是什么状态,我想我已经有答案了; 4. 还得扯到轮胎。其实不单是轮胎的尺寸不同会造成速度差距,就是同一尺寸的轮胎,胎压足和胎压不足都能让你的速度差上个好几码你信么? 老赵分析这个问题并不是想谈谁对谁错,消费者花钱本身买的就是一个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初衷的产品,否则这个产品买的完全没有意义,但是这不代表产品能够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达到最初的预想。我们需要的是速度,但是能够支持这个速度的不仅仅是电机,一系列的东西都需要知道,了解,认知,才能够匹配出合乎自己的爱车。 谢谢大家。
速度与激情 许久没在贴吧发科普贴,一来是搬厂以后的确比较忙,二来则是老赵也是个俗人,肚子里只有那点墨水,超出自己专业以外的东西尽量不开口,怕被别人说不懂装懂。正好昨天一位车友质疑自己的电机速度达不到预期的状态,那么正好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再聊聊这个速度问题。需要肯定的是,对于速度的追求恐怕是大多数车友选择改装的主要目的,否则原本就能跑的标配电机很难找到退役的理由。年少轻狂,激情飞扬,哪个人年轻的时候不希望体验一把速度的快感?但是在我们选择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速度之前,首先得确定自己是否足够了解自己的爱车呢? 先来谈一个车友纠结的点,RV值。熟悉老赵的车友都知道,超能的电机一向是以RV值来区分版本的,当然这个称谓的版权并不来自老赵,老赵也是看到别人说的KV值这个称呼觉得不够贴切而已---R本身就是表示转速的单位,V则是电压的单位,这俩凑一起形象贴切,于是老赵也就厚着脸皮旧瓶装新酒的玩了这么个东西来给自己的产品定标准。昨天那位客户按照老赵的rv值算了一把,感觉怎么速度都能出的来,但是偏偏没能遂愿,那么这里的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看转速怎么转换为公里数。公式看上去很罗嗦,续航里程=周长*转速*时间,那位车友的电池电压是72V,按照13.6RV的数据每分钟能有980转左右的转速,10寸电机加上轮胎的周长则是一个变量,因为大家轮胎的直径大小不等,在这里我们一般是取400毫米这个直径值,那么周长基本就是在1.25米多一点,那么周长乘以转速再乘以60分钟/小时,这么下来得出电机的基本速度也就是在74公里/小时。那位车友当时还指出一点,满电状态下电池的实际电压是高于72V的,实际应该在80-83左右,那么根据这个电压计算,这个电机的速度应该在80左右!辣块妈妈,不是你老赵出了问题,就是代理出了问题。 那么这么计算对不对呢?很对,但是这位车友恐怕忘记了,这是电机空转的转速,也就是说电机完全是脱离地面在那里当风扇的时候能达到这个理想状态,只要您的轮胎一落地,摩擦力阻力等一系列问题都会让你的车速马上慢下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载和负载问题。那位要说了,你老赵这不是扯淡么,标空载有什么意义?我们要的是实际跑路的速度!很好,那么我接下来分析几点问题,答案很快就能出来了: 1. 我们先来看看载重,一般电动自行车设计电机都是按照车重+人重不大于120KG的标准,由于电摩本身自重较大(电池和车架都不是电自那种小身板好比的),我设计速度都是按照150KG的车重+人重来设计,那么无论哪家电机厂设计电机的时候是按照标准设计呢,还是得问清楚车重人重再来设计? 2. 电机在设计完毕后,样机一般都会进行路试,拿到第一手数据以后根据样机再来照方抓药。那么路试标准是什么呢?平坦二级公路以上路况,风速小于3级(这个一般都是凭感觉差不多就行),一旦情况变化,速度也会随之改变这是客观情况; 3. 路试的时候,电池必须是新电池满电状态测试,速度变慢的那位车友电池是什么状态,我想我已经有答案了; 4. 还得扯到轮胎。其实不单是轮胎的尺寸不同会造成速度差距,就是同一尺寸的轮胎,胎压足和胎压不足都能让你的速度差上个好几码你信么? 老赵分析这个问题并不是想谈谁对谁错,消费者花钱本身买的就是一个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初衷的产品,否则这个产品买的完全没有意义,但是这不代表产品能够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达到最初的预想。我们需要的是速度,但是能够支持这个速度的不仅仅是电机,一系列的东西都需要知道,了解,认知,才能够匹配出合乎自己的爱车。 谢谢大家。
超能老赵拜吧 世界这么大,我到处看看
新厂生产全面正常,加推各色系新品,谢谢大家捧场。
一个小公告 新厂搬迁事宜告一段落,老赵也会更多抽出身来和大家吹水聊天侃大山,当然还有实在的福利: 为了回馈大伙对于老赵的厚爱, 双11当天在网上下单的客户可以享受全场8.5折,过期恢复正常价格,谢谢大家。 先去忙会。。。。。。。。。。。。
一年一度南京展会顺利结束 有新意,有变化,有内容。下面通过图文展示,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超能公告 1.出于生产扩大的需求,即日起本公司搬迁至新厂,地址为:常州市芙蓉镇梁家桥165号,超能(逸辰)电机有限公司,凡有需要返厂售后的电机即日起请寄至新地址。同时由于搬迁可能会导致的售后延时,为保证车友利益所有本厂电机质保时间顺延一个月。 2.为了将售后做好,公布新的售后服务电话:1333801315,0519-83380315。 3.为了避免重复返厂,请车友尽可能将故障原因,需求以及返回地址附在包装箱内。公司售后人员一般都是电机正常运转即打包发回,请大家注意。 超能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各位车友的支持与关爱,谢谢大家。
换个角度看电机--电阻篇 前面我们谈了电压和电流,现在谈电阻。 如果说电压和电流还能给我们一个比较明确概念的话,那么电阻对于大家来说就比较模糊了,因为基本是看不到他的数据的。但是我们用初中的经典物理公式U=IR来说,电阻的意义就很重要了,因为他可以影响电流,进而影响我们的电机。 首先让我们重温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当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时候,有一部分电能会被损耗掉,而损耗的方式就是转化为热能,这个让我们头疼不已的发热问题,始作俑者就是这个电阻。任何导体都有内阻,漆包线也不例外,那么按照P=UI,U=IR的公式并推,P=I2R的公式也就出来了,而且这个公式特别适合于功耗的计算。关于功耗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第一,由于漆包线的内阻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所以这个功耗也是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恶性循环;第二,漆包线线径越细,内阻越大,反之越粗内阻越小,这也是单线电机的优势所在。 那么有人说了,既然这么好的工艺,为何大家不都去采用更粗的铜线,非得死守细铜线的工艺呢?首先,我们的铜线是要绕制到电机槽内的,无论是机器还是人工,都绕不开这个步骤。而一来电机槽口面积有限,单线是无法从槽口绕进去的,二来越粗的铜线固然电阻越小,但是由于线径加粗带来的弯曲困难时可想而知的,这就好比你折弯一根筷子很容易,但要折弯一根粗木棍谈何容易。如果连折弯都谈不上,那就没法考虑绕制了,所以单线只能是靠更复杂的先制成许多个U型绕组块再进行激光焊接来解决这个难点,那么这个时候电阻在多线上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多线绕组是数十根细铜线并联以后以达到更粗的截面积来承载大电流,而每一根铜线之间的阻值是接近于无穷大的(由于表面有漆膜造成了绝缘),在绕制过程中由于槽体内存在一些无法完全清除的毛刺有可能会划破漆膜导致线与线之间绝缘不良,那么这一块绝缘不良的地带我们就称之为短路,那么短路的地方电流就很大(短路电流可以是额定电流10-15倍),在绕组成品检测的时候一旦发现出现局部短路,工厂是可以修复漆膜的(真空浸漆);但是由于单线电机的焊接点是没有漆膜的,有多少个定子槽,就有相对应的2倍数焊点,比如63槽12寸电机,就会出现126个焊点!要保证每一个焊点都能完全通过浸漆达到原始漆膜的标准,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一旦漆膜过薄的区域在高温时出现漆膜融化,那么电机最终走向电流过大以至于烧毁也是必然的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多线电机的短路部分修复的不好,一样会造成烧毁。 说到这里有朋友也许会问,这个发热可以控制么?怎么控制?答案是肯定的,那需要我们把电压,电流,电阻这些数据综合起来控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率了。下一篇,我们来谈谈功率。
紧急通知 本周内,我司经由德邦发出的电机均出现不同程度摔伤,给客户和我们都带来极大的不便。老赵当初选择德邦做长期合作就是因为德邦对于货物的运输综合下来比较稳定,很少出现丢货摔货的现象。鉴于近期德邦不断出现摔坏现象,特通知大家如下: 1.签收货物前一定要开箱验收,没有损坏后才可以签字,这样老赵可以帮大家拿到损坏赔偿。 2.如果当地德邦一定要求先签字,可以拒绝签字,问题由老赵负责与德邦交涉。 大多数车友习惯了先签字再开箱,发现问题后和老赵反映情况,老赵也无能无力,很简单的问题,返厂后老赵重新发全新是没问题,但是谁能保证经过物流不会再次摔坏? 所以为了大家的利益,无论是谁家的配件,请大家验收后再签字,切记,谢谢大家配合。
换个角度看电机-电流篇 上一篇我们聊过了电压,这一篇我们继续聊电流。 很多车友在谈一个电机是好还是坏的时候,首先一点就是谈起步猛不猛,然后就是他的尾速,最后才是能够跑多远。在老赵看来,这三个问题基本都指向一点----电流。和电压一样,电流也可以比作水流,由于电压的存在,电子产生了从高到低的运动,这和水流的原理是一样的,甚至他们的特征都一样:水流的大小要看河道的宽度,电流的大小则是看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宽度。宽度越大,能够承载的流量则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也就是我们的电摩电机的引出线普遍要大于电动车电机的根本原因---你得过大电流嘛。那么究竟多大的引出线可以承载相应的电流呢?我们看看下面这个表: 电机引出线 额定电流 最大电流 4 25 40 6 35 60 8 50 80 10 65 100 12 80 120 16 100 160 从这个表格基本可以看得出额定和引出线之间是一个6倍左右的关系,而最大电流则一般是10倍的一个关系,这是母线可以承载的电流,那么对应于我们的无刷电机由于是三相线,可以承载的相电流一般是母线电流的根号3倍,也就是电流乘以1.732即可得出相电流的最大承载范围,这样大家在了解了自己电机基本参数以后对于超压也就有了谱,打个比方你电机引出线只有4平方,你的超压合理标准是母线40A以下,相线70A以下,如果你知道了数据还去不管不顾的超压,那这个电机引出线发热是正常的,不发热反而是有鬼了。 谈完了外部引出线的问题我们再来谈谈大家比较关心的发热问题,不少车友吐槽说我的电机出去转一圈都可以煎鸡蛋了,那么在这里大家首先要搞清楚究竟是电机发热还是引出线在发热。如果是引出线在发热而电机温度正常,那么明显是引出线过细导致,最好的办法是降低速度减少暴起来降温;如果是电机本身在发热,首先要确定电机和控制器的相序是否匹配,老赵不止一次遇到相序不对还在开车到处跑的车友,要知道这样开等于让一个正常走路的范厨师跟着大忽悠学走路,很快就会瘸的。如果相序没有问题而电机还是发热严重,那么证明这个电机的内部绕组截面积不够,同样最好降低速度减少暴起来降低功率,进而减少发热量。要知道同等电压下你的速度不同导致不同,根据I=P/U的公式可以推导出电流也会不同。 那么这个发热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怎么控制呢?那就得看下一篇---电阻篇了。
更高更快更强 我们的口号,我们的动作
水一贴(斗转。渡情篇) 男:啊~ ~ ~ 啊 ~ ~ ~ 男:啊~ ~ ~ 啊 ~ ~ ~ 男:斗转大神不简单 哪哎 男:殿堂级别说斗转 哪哎 女:有缘千里学斗转 男:不学斗转泪暗弹 女:十年修得斗转身 男:百年修得斗转缘 女: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 男:斗转心法在眼前 女: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 男:斗转心法在眼前 女:啦 ~ ~ ~ 男:啦 ~ ~ ~ 啦 ~ ~ ~ 男:啦 ~ ~ ~ 啦 ~ ~ ~ 这回法海不会也躺枪吧
电机科普贴(承) 前面一节谈到了电机速度,扭矩和功率的基本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谈谈本吧的经典话题 —超压。 老实说这个说法我是在进入电摩吧以后才知道的,因为在电动车传统市场,是没有超压这个说法的。整车厂需要多快的速度,丢个标准给电机厂,然后等样机到了测试 OK,那么接下来就批量生产;等到觉得速度或者续航不够了,再发个要求给电机厂,要求电机厂再来一个样机测试,然后新车型按照新标准生产,自然就不存在需要超压的概念。但是一来消费者不可能因为买了一个速度到不到心理预期的电动车就去丢掉再买一台,二来有部分消费者的速度要求超出了大部分整车厂的生产能力,所以说超压是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但是超压带来的问题,相信很多车友都遇到过,接下来我们集中探讨几个这方面的问题,让吧友能够明白的超,合理的超。 首先在这里先看一个车友的实际问题。要强调的是超压以后的速度提升,电压提升和电机的速度基本是成正比的:比如你的电机原先是 48V1000W,这个电机的速度基本在 46-50码之间,接近 1V1码的标准(取 46-48码的中间值 48码,除以你的电压 48V,得 1,这就是 1V1码说法的由来),然后到 72V状态下基本是 70码, 96V下面大约也是 90码,但是这样一来,你的电机的功率就完全变化了。老赵说过,电机就是僵尸,他不管自身的设定值是能够承受多少电压,只会傻乎乎的按照电压和速度的正比关系提升转速,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电压和速度成正比,而速度则和功率在 100码之内遵循的基本是平方比关系,而在超过 100码以后,基本则是一个立方倍的关系,因为这时候风阻还要更多榨取你的功率损耗。还是前面的例子, 48V下你的速度 48,你的功率 1000W;72V下面你的速度在 70左右,功率已经到了 2000W左右;而等你超压到 96V速度达到 90,你的功率已经是 4000W出头!当然如果你的电机够厉害能够超到 144V,你的功率已经达到了 9000W,但是你会惊喜的发现你的电机压根跑不到 140码,甚至还不到 130.这不是功率和速度的公式出了错误,而是风阻让你的电机输出功率更多的转化成了热能。现在很多车友明白你的电机超压以后为什么会发热了吧,多余损耗的能量不会就那么简单消失滴,他会让你的电机变成一个移动的暖宝。当然这位车友的超压还算合理,按照他的超压标准,超压后也不过是30A左右的输出值(控制器输出的电流还有损耗,这里按照最高88%的效率计算),问题不大。 接下来 我们再来看一个实例,相信不少车友在最开始的时候都遇到过这种困惑。但是请大家仔细回想下初中物理的基本公式 P=UI(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 ),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出 72X80=5760W,怎么控制器只标识了 3100W?因为这里的电流不是额定工作电流,而是他的最大工作电流。一般来说,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之间遵从 1:2-2.5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个最大功率 5千多瓦的控制器,合理的工作范围在 2880W-2300W之间,相对应的额定电流也只有 40A-32A之间。而这位车友的电机本身虽然只有 2000W,但是在超压以后,功率已经翻到了( 72X72/48X48) X2000W,也就是 4500 W左右,超出这个控制器的合理使用值将近一半,您这个控制器他就是大力神也扛不住啊,煎鸡蛋是完全合理的,不烫才反而是不正常的。 在这篇的最后用一个车友错误的理解来反向分析下,请注意超压减电流这个论点。不错,他也是按照 P=UI的经典公式来推导,电压上升电流下降很正常啊,但是那是功率不变的前提下,而超压以后,我们的电机功率早就变化了,再盲目的套用公式,只能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电机 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又消失了的东西很多,当然也包括带给我们速度快感的电机。在很多车友眼里,电动车电机要么就是无刷三相要么就是中置,那么趁着老赵近期有空,给大家梳理一些已经消失在故纸堆里,或正在逐步消失的老货。(注:在老赵眼里,槽数极数或外观这种基本改动不包括在内) 1. 盘式绕组电机 这种电机出现的时间很早,早到我们现在的电动车上面基本都很难看到他的身影,如果硬要找的话,只能去国外的滑板车那边碰碰运气了。90年代初,这种介于摩托车和自行车之间的尴尬产品一出现就有不少企业参与,而生产这款电机的桂林712所更是出尽风头。但当时电动车的铅酸电池技术还不成熟,由于电池能量有限,导致这种电机的功率也普遍不大,基本都在80-150W之间,速度也只有15-18公里/小时,而且生产这种电机的又普遍为军工转民用企业,落后的产能与并不突出的性能让他很快消失在电动车的舞台上。如果说他对于现在电动车还有什么意义的话,这就是最早的单边轴电机,而且他的厚度至今也是最薄的。 2. 有刷高速电机 如果说盘式绕组电机只是军转民企业试水的话,有刷高速电机对于电动车的影响可谓深远,从早期的有刷电机全面压制无刷,乃至于有刷退役后的无刷高速电机都能看出这款电机的实力。这里需要澄清一下的是,所谓高速低速并不是指电机在整车上的速度,而是指电机转子的运行速度(最早的标准时10000转/分,但是在电动车行业嘛,2000转以上都叫做高速电机),然后通过齿轮减速将输出速度降到整车所需的速度来获得扭矩。这款电机在无刷电机出现在电动车上以后都能体现出很多优势:骑行耗电小,扭矩大,价格低。但是劣势只要一条结构复杂,无论是修理还是定期维护(齿轮更换,注油)就让他在随后的竞争中逐步落后,到最后连他的设计者----徐州中意都跑去参加无刷电机的大合唱了,06年以后,这款电机再难见到身影。 3. 有刷低速电机 高速电机性能主要依靠齿轮来实现,但是齿轮电机两个问题(产能和磨损)使得电机产能瓶颈和市场的需求度矛盾愈发突出,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有刷低速电机应运而生。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无刷电机相反,这款电机的绕组是固定在轮毂上的,而容易退磁的磁钢却反而牢牢固定在电机的定子上,从客观角度来说,这种设计本身就决定了有刷低速电机的路不会太长。要区分有刷和无刷很简单,有刷电机的引出线只有红黑2根,而无刷至少需要3根(相线,无霍尔)。这款电机的机械性能偏软,无论是载重爬坡还是速度效率都不尽如人意,但在当时中国电子产业落后的环境下,这款电机还是出色的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并还有一些老兵还在发挥着他的余热。 4. 鼠笼式交换电机 这款电机比较有趣的是不但存在的时间很短(00-04年),而且外观和电机所在位置都很奇葩,只有台湾的益祥电动车配置过这款电机。这个电机的结构复杂先不说,传动方式就很奇葩:他居然是靠皮带传动的,这让本身就功率不大(鼠笼电机特性)的电机在传动这块进一步增加功耗,最理想状态下也仅仅只有70左右的效率,自然被市场淘汰了。不过凡事有弊必有利,这款电机在当今动不动洪水滔天的城市里,进水的概率恐怕是最小的。 5. 五相无刷电机 在三相无刷电机问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厂家家都只是埋头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不过还是有开拓创新的路子出现,五相电机也算是其中之一吧。看上去似乎五相电机打破了常规给人一种神秘感,出道之初厂家也宣传的神乎其神,但是在我们这个山寨大国面前很多伪高科技一戳就穿(这也是山寨的好处之一吧):在铁心有限的绕组空间里面分成两组,这两组线圈共用一个起头或者扎尾的部分,以达到两组线圈中有四组共同工作(三相电机只有两组工作)以提升功率输出。纸面上看效果是很不错,但是再丰满的理想也敌不过骨感的现实,这种牺牲绕组稳定性以及过电流的电机在市场上如流星一般划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6. 双绕组电机 如果说五相电机的思路多少还有点美感在里面的话,这种所谓双绕组电机就只能用变态来形容了。和五相电机差不多的想法是一个槽子里塞两组线圈,而不同的则是这两组线圈是互不干涉的独立单位,一组速度快些,一组速度慢些,通过不同的相线与控制器相连,靠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来负责切换。表面上看这个思路也很不错,但是两个绕组的槽满率都少得可怜,真正变成了要速度没速度要扭矩没扭矩的电机,于是。。。。。。也华丽的消失了。 7. 双定子(双动力)电机 他的出发点也很简单:一个和尚挑水吃,但挑不多,想挑多了就有可能累死;两个和尚抬水吃,既可以挑的多,也不用担心累成狗。从这点上来说这个电机与五相电机以及双绕组电机相比还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产品,但是要把他做好也很有讲究:首先最好是两个定子绕组要性能参数最好完全一致,否则运转起来一旦有快慢之分,反而会影响电机的输出功率以及效率;第二由于两个绕组的厚度(中间还需要隔开,以免产生磁损耗)导致了轮毂厚度增加,而后叉给定的空间又很有限,消费群体注定不会太广。
浅谈刹车,安全第一 今天又看到一位车友车祸后受伤,在为他祝福早日康复的时候不禁回想起去年初入电摩吧的时候面对速度方面提及的疑问:这么快的速度,操控和刹车确定没问题么?既然我们没办法确定每个驾驶者的操控水平,那么不妨从刹车这块入手,哪怕能让车友多一丝安全,也比无意义的水军谩骂和服装秀来的有意义的多。 电动车从问世至今,刹车大致分为三种:涨刹,鼓刹和碟刹,而且制动距离(也就是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止的距离)也是逐步降低的。首先来说说涨刹,顾名思义这款刹车系统在工作时是向外部涨开到外盘面从而达到制动效果,这样做的好处是结构简单易调节,且由于加工难度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对于中国这样的自行车大国自然是制动首选;但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刹皮和制动盘的接触面积有限,在车速过快后(大于30公里/小时)制动距离明显过长(大于8米),因此只适合在速度较低的电动车上使用。 鼓刹呢?鼓刹也叫鼓式制动器,是利用制动蹄将刹皮压紧在制动鼓内侧,从而产生制动力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在所有刹车系统里面鼓刹应该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小到两轮大到四轮,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这种刹车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造价低,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安装,不需要调试;缺点则是由于刹车导致的发热(制动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容易导致变形,且制动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这里打一句八卦,人见人怕的渣土车之流为什么经常出事,就是因为鼓刹的刹车制动距离偏大造成的。 最后我们来谈谈碟刹。这种刹车方式是由一个与车轮相连的刹车圆盘和圆盘边缘的刹车钳组成,制动时,刹车油靠压力作用推动制动块使之夹紧刹车盘从而产生制动效果。碟刹的制动效果如何我不需要科普,从高端轿车的使用普及度来说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由于碟刹的制动块面积普遍不如鼓刹的制动面积大,那么要超过鼓刹的制动效果,无非是依靠更大的力来制动,(这也是使用高压油泵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力矩的变化并不容易掌握,以两轮为例,大多数车友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捏死刹车,但这样轮胎和制动盘之间已经是抱死状态:如果是前轮抱死,那么巨大的动力瞬间转化为阻力,你会拿大顶从车头甩出去;如果是后轮抱死,那侧滑的几率就非常的大,至于侧滑的危险性我想大家都能明白。相比较而言,由于鼓刹的刹车面积大,导致制动距离变长,在这个逐步减速的过程中释放了部分能量,相对而言发生上述状况的可能性反而降低了,这也是摩托车很多依然配置鼓刹的主要原因。 那么怎么减少这种危险的发生机率呢?第一自然是配ABS,但这个不现实;第二就是要我们自己针对碟刹的刹车特性改变刹车方式,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轻点碟刹反而是有效的制动方式。当然最后还是要劝车友莫把生命当儿戏,管好右手,实在想拉极速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周边环境,安全第一。鼓刹原理碟刹原理涨刹原理
朋友们,雨情如何 按照这个下法,明天搞不好又得淹。。。。。。。。。。。
霍尔相序探讨贴 掐指算来,老赵混迹本吧已经一年多了,虽说遭到了个别的非议,但得到了大多数吧友的认可。既然大家认可,老赵唯有搞出更多让吧友受益的帖子,以便大家更好享受电摩的乐趣。 今天我们来聊聊相序,很多朋友应该很纳闷,怎么好好的一个三相电机还整出所谓的不同相序,这是要闹哪样?如果老赵在这里给大家整出个子丑寅卯也有点难,这事情得拉回到一个超级大的口水仗里面,这是个大坑老赵都未必填的满,所以各位吧友只要知道个大概就好: 在98年电动车无刷电机刚面世的时候是没有这种纠纷的,21所(也就是安乃达)对于无刷电机的定义是相位角为120度,无刷相序为绿-黄-蓝。而这款电机在推出的时候虽然不少商人发现这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但当时人们的胆子并没有现在这么大敢于直接抄袭,但是改变这种绕组方式又没有能力,于是各公司小的技术员就在绕组的起头方式上下了功夫,这一下功夫不要紧,直接导致无刷电机的相序发生了变化,而当时无刷电机尚未成为主流,以至于短时间内推向市场的无刷电机就出现了各种相序标准,而各个控制器厂家连自身的稳定都还做不到更别谈稳定相序了,于是一时间八仙过海,先抢到市场再说。但等到无刷电机完全驱逐了有刷电机成为市场老大以后那都是08年的事情了,原来搞出各种相序的厂家早已经忘记了统一江湖这个问题,而新进入行业的厂家则是抄到哪个版本就是哪个版本的相序,SO…….就导致大家看到的电机成了现在的样子,各种相序都有。不过乱归乱,一些不成文的市场规律还是存在的,在这里老赵归纳如下: 1. 台州体系的电机厂,普遍是黄-绿-蓝相序,这点金宇星九州全顺都是如此。 2. 无锡体系的电机厂,普遍是黄-蓝-绿相序,雅迪新日普遍喜欢这么走。 3. 天津体系的电机厂,有很大部分是蓝-绿-黄相序,这部分企业比较散,和电摩不太搭边,在这里不多赘述。 现在车友们知道了相序的混乱由来,那么老赵接下来说说调相序的问题。理论上电机和控的相序有36种接法:黄绿蓝相线搭配控的黄绿蓝有6种接法,霍尔线黄绿蓝搭配控制器的黄绿蓝也有6种接法,而相线的相序和霍尔德相序未必是一致的(有可能相线是黄绿蓝,而霍尔线是黄蓝绿),这样一来就有了36种对应的接线颜色,也就是俗称相序的36种接法。普通车友看到36种接法的时候一般都会觉得一个头有两个大,但是老赵告诉大家不用怕,这玩意其实也不会太难,下面我总结几个关键的要素,希望能帮到大家: 这里以黄绿蓝为标准相序,涉及到得调整都是以电机为主体 1. 很关键的头一点,调相序基本不会烧霍尔,只要你的电机相线和控制器相线接牢(最好用铜鼻+接线柱固定死,虚接倒是的确容易烧霍尔,严重还会烧电机或控制器,更严重会电机和控制器一起烧,最严重电机控制器转换器一起烧) 2. 调相序前先确定霍尔相位角是120度还是60度,如果控和电机的相位角不同请直接放弃,那样只有一种接法,而且接好后声音出奇的大,空转倒是正常,但落地不走 3. 确定好相位角后先颜色对颜色直插,如果插上后出现正转先别高兴的太早,这时候要听声音,正常的电机空载声音是很轻微的嗡嗡声,如果出现比较奇怪的杂音,对不起这个相序不对。无刷电机36种接法里面有三种正转方式,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如果实在个人无法分辨是否正常,落地骑行一下,正常的相序可以起步,不正常的相序起步声音很大,甚至无法启动。 4定好相位角后先颜色对颜色直插,如果插上后出现反转且声音正常,恭喜你,运气很好,这时候一般只需要大线蓝绿对调,小线黄兰对调即可。 5果直插没有反应,先别急,先调整大线,毕竟大线不麻烦嘛。如果大线在6次调相的时候出现了正传,那么这个时候一般就要考虑小线了,调整的概率一般是黄兰先对调,如果不行再试蓝绿,依次类推。 6.相序调整完毕,车子可以正常启动并不是万事大吉,请在随后的骑行中注意电机和控的状态,如果电机和控都很烫手,那么相序八成还是不对,还得再来一次调相工作。 关于相序的基本调试思路基本就是这些,当然各种奇葩现象还是会有,比如老赵今天就遇到个怪事:电机接好控制器以后没反应,修车宝测霍尔都是好的,车行都准备放弃了老板随意调了转把三根线以后电机正常运作。对于电机和控制器的匹配老赵也是在不断学习中,以后会拿自己更多的心得来和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三笑小牛 6月1日。儿童节。 在这个与小盆友有关的节日里,另一个带小字的“小牛”电车亮相,不知道是不是打算创造又一个类似小米的神话。笔者从事电动车行业十余年,圈中大佬也算略知一二,但这位小牛的CEO李一男之前从未听过,没办法只好倚靠李家老大哥的百度去看看这位是何方神圣。一搜之下乖乖不得了,这是一位顶着华中科技大学金字招牌,与华为百度等知名企业联系在一起的牛人,那么他的电动车叫小牛也不足为奇了。了解完了牛人自然得去看看牛人的产品,结果笔者大失所望。至少在笔者看来这个售价4000-5000的小牛电车,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 因为小牛一点也不牛,如果非要和牛扯上关系,那就只能是吹牛了。 首先就是笔者最在意的整车参数。根据小牛官方提供的参数,都市版采用的是800W电机,而动力版则是1200w电机,两者的额定电压都是60V。那么根据最基本的计算标准(因为小牛搭载的是锂电池重量较轻,那么我们姑且算车重只有40KG,骑行者按照60KG来计算),800W电机可释放的速度最高不会超过47码,1200W电机能够释放的速度最高不会超过56公里。那么根据安时数乘以转换效率(姑且算90%)再除以功率,可放电时间最多不超过1.35小时和1.2小时, 对应的续航里程最多不超过65公里和67公里,敢问小牛宣传的续航80公里和100公里的数据是怎么得出的?如果真按照小牛所谓的续航标准,电机功率又没有虚标的话,这辆车的车身重量(含电池)不能高于15KG! 而小牛的宣传彩页则是标称重量大于60KG,在这个重量下速度还要打折,续航还得进一步缩短。退一万步说即使小牛真的做到15KG这个重量,敢于40+速度骑行么? 其次就是配件也有吹牛的嫌疑。小牛宣称的是搭载德国博世电机以及松下18650电池,这个噱头可以忽悠百姓,但忽悠不了从业的笔者。所谓的德国博世电机倒的确是顶着货真价实的博世牌头,但实际那不过是博世公司收购的一家名叫北斗的电机企业,所谓的博世核心科技不过是改变了磁钢的极对数和电机的槽数,如果这都叫博世的核心科技,那么老牌电机厂安乃达岂不是得哭晕在厕所?现在市面上的电动车电机,有几款不是出自他们的设计?至于电池方面更是疑云重重,笔者的几个朋友在深圳某上市公司从事锂电池行业,已经确证他们的公司在给小牛电车批量提供锂电池模组,那么敢问搭载这些电池的小牛电车难道都没有在国内销售么? 最后就是国内整车行业的通病了: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下面是小牛官网提供的电机效率平台图,按照这个标准博世的电机的确高出其他电机很多,但是李总可能也被忽悠了,现在市面上普通电动车电机的效率基本都在80%以上的平台高度,85%-88%的电机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怎么小牛也学会草根的那套忽悠人的把戏了?至于所谓的碟刹系统更是滥大街,最搞笑的则是“20km/h的时速下制动距离仅1.37米”,那么在最高时速下的刹车距离呢?现在还有哪家电动车无聊到去做20公里时速下的刹车距离试验呢?【图片】李总出身高贵,涉足的都是些高科技行业,涉足电动车行业并不是不行,问题出在行业本身。电动车行业是一个完全没有国际先例可循的行业,属于彻彻底底的草根,那么在草根行业里要想真正做到俯视群雄,要么踏踏实实的做好性价比,要么默默无闻发展经销商,然后才能成为市场的领军企业。如果仅仅是靠着所谓的知名度以及炒作概念,这条路很难走的长远。 笔者的一个领导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草根行业,少飘在空中,多接地气。这句话也送给小牛,但愿他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提供真正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给消费者。
电机怎么配控 经常看到车友纠结怎么匹配电机和控的问题,睡前再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以70码为例,70码状态下电机输出功率基本在2000W左右(车型重量等原因可能导致有些差距,但差距按照这个标准不影响选控),那么根据电流=功率/电压的基本标准计算,假定是60V状态下70码,那么基本在33.3A左右,但这是输出电流,这个电流再除以输入输出效率比(基本按照0.85为标准),这个输出电流基本是在40A左右。 得出了这个电流是正常骑行的电流,那么会有车友问,假如我选择50A不是大于40A么,应该够了吧。对不起,额定70码的电机只要不是偷工减料的话,起步电流一般都是根据电机的额定负载和最大负载遵从1:2-2.5的关系,可以推导出电流基本需要80A左右才能确保控自身发热不至于过大进而断电自保护或烧毁,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控基本的选择标准了。如果你选择50A的控,起步或者爬坡的时候都是大负载状态,电流随便都会靠近甚至超过50A,控标50A可是 最大限流值,你让他长期工作在极限范围周边,DUANG是很容易的。 最后附一个基本的速度对照表,: 功率 速度 1500 60 2000 70 2800 80 4000 90 5400 100
电机怎么配控 经常看到车友纠结怎么匹配电机和控的问题,睡前再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以70码为例,70码状态下电机输出功率基本在2000W左右(车型重量等原因可能导致有些差距,但差距按照这个标准不影响选控),那么根据电流=功率/电压的基本标准计算,假定是60V状态下70码,那么基本在33.3A左右,但这是输出电流,这个电流再除以输入输出效率比(基本按照0.85为标准),这个输出电流基本是在40A左右。 得出了这个电流是正常骑行的电流,那么会有车友问,假如我选择50A不是大于40A么,应该够了吧。对不起,额定70码的电机只要不是偷工减料的话,起步电流一般都是根据电机的额定负载和最大负载遵从1:2-2.5的关系,可以推导出电流基本需要80A左右才能确保控自身发热不至于过大进而断电自保护或烧毁,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控基本的选择标准了。如果你选择50A的控,起步或者爬坡的时候都是大负载状态,电流随便都会靠近甚至超过50A,控标50A可是 最大限流值,你让他长期工作在极限范围周边,DUANG是很容易的。 最后附一个基本的速度对照表,: 功率 速度 1500 60 2000 70 2800 80 4000 90 5400 100
好吧,这次真是作大死 什么群都在说这个
水一贴
管委会钧鉴 本人在去年7月份-9月份担任电动车吧吧主一职,在9月底由于其他吧主置顶了他人的销售贴导致三名吧主一起被撤,并且至今没有吧主管理。由于本人并未参与此次置顶,请贴吧管委会予以查实并恢复我的吧主地位,以便更好的服务车友,请管委会了解,谢谢。
万家岭作战日军阵中日记
电机热量从哪来 又到了夏天时节,满街的小姑娘开始秀腿,各位车友也可以骑着爱车到处去炸街而不用担心冻成鹌鹑了,但是有利必有弊,车子的心脏---电机在这种热天气下就要遭罪了,很多车友开始担心自己的电机会不会随时趴窝,那么接下来老赵和大家聊一聊这个热量的问题。 首先一点要再次说明的是,电机的温升必然是随着速度的提高而上升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电机速度40码,那么相对应的功率是800W,我们就算这个电机的效率转换为75%,那么这个电机的功耗大约是200W,也就是相当于你的电机加了一个大号的暖宝宝;如果你的电机速度在100码,相对应的功率就是5000W-5500W,这时候哪怕你电机做到90%的效率,按照最低功率算都有500w的发热量,相当于你的电机背着一个小太阳在飞奔,两者的温升自然也就天差地别了。而这个温升还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继续叠加(比如太阳的暴晒),所以首先提示各位车友在室外温度过高的前提下,谨慎拉极速哦。 那么有人会说,我不经常拉极速,怎么电机也还是很烫?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看下图:、这个就是老赵经常提及的电机曲线图,其中一条明显的弧线就是电机的效率曲线,这条曲线就解释了为什么不经常拉极速还会发烫的原因。图中曲线最高的部位就是电机的最高效率区间,通成为有效效率区间,而其余的爬升部分和下降部分,在电机学里普遍叫做低效区间。这么说大家有可能会比较糊涂,那么老赵给大家打个比方: 好比这个效率曲线是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有效区间就是我们从毕业到退休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劳动效率最高,而出生到毕业和退休后这段时间不是说不能劳动,而是效率很低。我们先来看看效率曲线的爬升部分,从起步到30码左右这段时间电机的效率是最低的部分,也是大多数车友电机的主要热量来源。以时速100码的电机为例,暴力起步的一瞬间,电机会提供出极速时2倍-2.5倍的功率,而这时候电机的效率普遍不会超过20%。如果你的骑行习惯不好,反复频繁极速启动,恭喜你的电机这时候变成了一个8000w左右的大太阳在发热,那么电机烫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如果这时候恰巧你的控制器电流过小的话,还极容易爆控哦。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效率曲线的下降部分,这一段则是出现在电机过载状态,通俗的说就是持续爬坡,带过重的队友等超负荷状态,这时候你的电机工作效率虽然也很低,但比起效率爬升区间那已经是小case了,只要不是长时间处在这种非正常状态,电机一般不会有问题的。 最后做个小总结:避免暴晒,起步温柔,少拉重物。祝各位人车平安,幸福快乐。
科普贴----电机热量从哪来 又到了夏天时节,满街的小姑娘开始秀腿,各位车友也可以骑着爱车到处去炸街而不用担心冻成鹌鹑了,但是有利必有弊,车子的心脏---电机在这种热天气下就要遭罪了,很多车友开始担心自己的电机会不会随时趴窝,那么接下来老赵和大家聊一聊这个热量的问题。 首先一点要再次说明的是,电机的温升必然是随着速度的提高而上升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电机速度40码,那么相对应的功率是800W,我们就算这个电机的效率转换为75%,那么这个电机的功耗大约是200W,也就是相当于你的电机加了一个大号的暖宝宝;如果你的电机速度在100码,相对应的功率就是5000W-5500W,这时候哪怕你电机做到90%的效率,按照最低功率算都有500w的发热量,相当于你的电机背着一个小太阳在飞奔,两者的温升自然也就天差地别了。而这个温升还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继续叠加(比如太阳的暴晒),所以首先提示各位车友在室外温度过高的前提下,谨慎拉极速哦。 那么有人会说,我不经常拉极速,怎么电机也还是很烫?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看下图:、这个就是老赵经常提及的电机曲线图,其中一条明显的弧线就是电机的效率曲线,这条曲线就解释了为什么不经常拉极速还会发烫的原因。图中曲线最高的部位就是电机的最高效率区间,通成为有效效率区间,而其余的爬升部分和下降部分,在电机学里普遍叫做低效区间。这么说大家有可能会比较糊涂,那么老赵给大家打个比方: 好比这个效率曲线是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有效区间就是我们从毕业到退休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劳动效率最高,而出生到毕业和退休后这段时间不是说不能劳动,而是效率很低。我们先来看看效率曲线的爬升部分,从起步到30码左右这段时间电机的效率是最低的部分,也是大多数车友电机的主要热量来源。以时速100码的电机为例,暴力起步的一瞬间,电机会提供出极速时2倍-2.5倍的功率,而这时候电机的效率普遍不会超过20%。如果你的骑行习惯不好,反复频繁极速启动,恭喜你的电机这时候变成了一个8000w左右的大太阳在发热,那么电机烫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如果这时候恰巧你的控制器电流过小的话,还极容易爆控哦。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效率曲线的下降部分,这一段则是出现在电机过载状态,通俗的说就是持续爬坡,带过重的队友等超负荷状态,这时候你的电机工作效率虽然也很低,但比起效率爬升区间那已经是小case了,只要不是长时间处在这种非正常状态,电机一般不会有问题的。 最后做个小总结:避免暴晒,起步温柔,少拉重物。祝各位人车平安,幸福快乐。
超能活动公告 由于广大车友对于电机寿命非常关心,超能自即日起接受预定搭配nsk轴承的电机(15000w以上),同时承诺价格不变,服务不变,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联系淘宝客服或当地经销商,请大家知晓,谢谢。
个性定制
明天是母亲节 明天是母亲节,各位都别忘记给母亲干点活,不在家的给母亲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愿各位车友的母亲平安吉祥,身体健康。
家里翻库存,翻到了上古时代的玩意
谁家的狗?牵走
水一帖
超能老赵来水一帖
科普一帖
超能活动公告(续) 经过十天各位吧友的奇思妙想,超能电机LOGO征集基本告一段落,现在有三款设计脱颖而出,分别是: 1.贼叔黍 2.星空梦想 3.0伏小蛇0 最终的方案也会在这三款当中选定,被选中的方案设计者,可以指定超能任意一款电机免费带走;其他两位的方案设计者,您可以半价带走任何一款电机,超能会对得起每一个付出劳动的设计者。 最后则是公布一下广西南宁的代理商地址,今后南宁的客户可以直接到该处现场购买,所获得的质保以及售后都是相同的: 南宁西乡塘区北大北路31号极速狂飙店,郑老板 由于刚开过年各种配件不完善,这几天老赵都在东奔西走忙着发货,其他经销商随后确定并加以公布,谢谢各位吧友的支持,活动不断更新中,敬请期待。
早说过,迟早自己把自己绕进去
大广西就是任性
辞旧迎新,一点技术贴 最近老赵比较忙,没能坐下来给吧友们发点有营养的技术贴。值此岁末之际,发点有关于电机的信息贴,首先是为了回答一些吧友的疑问,同时给吧友们拜新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吉祥。 1.10寸和12寸哪个扭矩更大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先告诉大家,您得建立在同等叠厚下比较,这样还是有比较意义的。10寸电机的铁芯直径普遍是198,,12寸电机的铁芯直径普遍是253,在同等厚度下,他们可实现的额定功率比为(198*198)/(253*253),也就是说功率在叠厚相等的同时,他的功率与铁芯面积成平方比,这也就是为什么12寸40高电机,功率可以超过50高甚至60高10寸电机的主要原因。当然通过加大槽面积以及加厚磁钢可以略微改善10寸电机的不足,但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2.引出线该用多粗 这个也是困扰吧友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这个玩意一旦烧掉那就只能返厂了。关于这点首先我告诉大家一个基本计算方法:引出线每平方承载的电流一般是5-8A,超过这个电流那就纯粹看电机的运气了。以72V2000W电机为例,正常运行状态下的额定电流是32-34A,平均每平线承载4-5A之间,那么搭载8平方引出线是完全没有压力的;但是如果超压到96V下,此时电机功率在3800-4000W左右,每平所需要承载的电流在6-7A之间,也属于可承受范围;但如果直接超压到144V,那么这时候电机功率在8000W左右,这时候每平需要承载的电流已经超过了8A,那么电机引出线就有极大的烧毁可能。 更加关键的问题还不在于此,而是引出线的截面积最好是能够和电机绕组的截面积相等,否则即便引出线没问题,绕组截面积过小轻则导致发热严重效率低下,重则直接烧毁,那么引出线再粗也将失去意义。对于吧友来说,评判电机绕组和引出线是否搭配合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手测电机温度以及引出线温度,以不烫手为基准原则。 3.轴应该多粗 关于这点老赵首先表示抱歉,最早一批超能用户用到的电机轴扁丝是12,螺纹是16,那么当时基于的考虑点是碟刹端的支架孔径一般是18,那么如果用扁丝14,螺纹18的轴就有可能无法穿过支架,带来安装方面的问题。在经过市场的验证后得知改装界不存在这个麻烦,那么老赵在11月已经将轴全部加粗,之前使用12扁丝轴的朋友可以选择免费的更换服务。 那么还会有人问到,这个轴应该多粗?理论上来说当然是越粗越好,但是后平叉的宽度是有具体尺寸的,超过这个尺寸你无法装进去,那么就要求了轴的尺寸扁丝面以14为基准标准。而且轴的受力点就是在平叉卡进的两端,那么这个14扁丝的横截面积就是受力的关键点。换句话说哪怕你电机里面最粗的部分是200,但是轴受力的就在14那一段,和所谓的短板效应是一个道理;那么螺纹部分则一般是18,极少数为20,因为螺纹20的法兰螺母,拉片以及止转片在市场上比较少见,存在一定的麻烦。 在电摩吧这半年时间里,老赵一边学习一边摸索,感谢各位吧友对于老赵的各种建议,使老赵对电摩电机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新的一年里,超能会以更加完善的售后和工艺来服务各位吧友,谢谢大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