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男士0
文明男士0
現住广州天河区。財经类大学本科毕业。。愛好:文字写作,历史,佛教哲学,交誼舞,象棋。常上之网吧:凤凰网,人民网,交誼舞吧。中國历史吧,天涯社区。
关注数: 4
粉丝数: 122
发帖数: 11,947
关注贴吧数: 8
达观的知名作家琼瑶 据台湾媒体报道,知名作家琼瑶3月12日突然公开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透露她近来看到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的身后事,认为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希望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而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也借此叮咛儿子儿媳别被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琼瑶提到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明年将迈入80岁的她,认为自己没因战乱、意外、病痛等原因离开,一切都是上苍给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看死亡”。并特别发出5点声明叮咛儿子,表示无论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能插鼻胃管,最后再次强调各种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让她没痛苦地死去就好。 琼瑶说过:“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表示她是抱着正面思考写下这封信,对于牢不可破的生死观,现在也该到改变的时候了。另外,琼瑶还叮咛她的身后事无须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悼念,火化后采花葬方式,不发讣文、不公祭、不开追悼会,更说不设灵堂,不要出殡,盼一切从简。交代完后,琼瑶透露她可安心计划她的下一部小说.
英国湯因比在[历史研究]书中蓄意歪曲篡改中国历史 [历史研究]是英国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989--1975)的历史著作。在《历史研究》中,汤因比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二十余种存活或已经死亡的文明形态,并对它们的各自发展作了综合比较,他认为,文明是通过对环境的“挑战”的应战所遭受的考验而产生的;文明的生长是由那些“退隐”和“复出”的少数伟大人物的历史活动所决定的;文明的衰落来自于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多数人相应地不再支持与模仿,整个社会失去了新的应战能力;文明的解体在于社会体系和灵魂的分裂。 据称,[历史研究]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和单一历史线性发展的史观,在西方历史哲学著作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此书规模庞大,卷轶浩繁,常会使讀者望而却步. 但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6月第2版,[历史研究]麦克维尔节录曹未风译本中,可以发现,此书对中国历史有重大歪曲篡改之处.这从上册322--323頁附表一"统一国家"中就能看出来. [1].在古代中国文明栏内,把悠久的中华文明只记述为从公元前634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时期列为"混乱时期".据查前634年是東周第6个国王周襄王姬鄭统治时期.离平王东遷已有136年,距古代历史文献孔子所辑[春秋]开始也有88年.把从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克殷建立的西周一筆勾销了.这是有充分史料考古报告甚至天文研究所证明的.还有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和挖掘考古报告证实的商王朝放到哪里去了呢.再往前的夏朝这里就不提了. [2]此书把古代中国太平盛世时间列为前221年至公元172年.即从秦统一中国到东汉灵帝熹平元年,距黄巾起义只12年.这不说它了.但把帝国缔造者说成边区人(秦人)就不对了.秦都咸阳,陕西关中一带从来都是中国腹心地区,所谓"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姜太公钓于渭滨的故事,妇孺皆知,豈是发生在边区耶? [3]最为荒谬的是,在第323頁中近古"统一国家"表中,在"文明"栏内不标明'中国'字样,而用"远东(主体)"字样来代替.弦外之音是闭眼不见独立的中国的存在.从公元172--878年的中國历史到哪里去了呢?如果光算统一国家的话,显然漏了晋朝,隋朝,唐朝.而而隋唐王朝恰是中世纪世界上经济最繁荣昌盛,文化最先進发达,軍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唐太宗父子统治时期國威所及,正北达西伯利亚,北方民族尊之为"天可汗";东北方向达堪察加半岛(流鬼国);西达里海;西南抵印度(中天笠王阿罗那顺之石像即立于唐太宗墓前);南达东南亚南洋群島.海外华侨至今仍称祖国为唐山,华人聚居地则曰唐人街.这些作为历史学家的汤因比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 [4]还有隋代兴建的大运河,赵州桥规模和技术水平举世无双.唐代先进文化,诗歌,散文,绘画书法,音樂舞蹈,宗教哲学,医学都达到空前水平.日本,朝鲜,中亚各国都派人向中国学习.这些不祘文明吗? [5]令人气愤的是,汤因比在中近古的统一国家远东主体内只列出蒙古帝国和清帝国,完全不列大唐帝国和大明帝国.太平盛世竟只是元朝统治中国的公元1280--1351年,及清朝建都北京(1644年)直至太平天国佔領南京(1853年).除上段已陈述过的唐朝(从唐开国到安史之乱之间约150年应是典型的太平盛世)外,还把立国时间远比元朝長,推毁了欧亚蒙古帝国,海軍力量直达印度洋中东和非洲的明朝也从历史上抹掉了. 当郑和率领中国艦队渡过南海,纵横于印度洋的时后,英国人还在哪里呢?明朝从洪武到万曆二百多年,国内政治基本安定(靖难之役时间短暂),经济繁荣,南方还逐渐出现商品经济,这不是太平盛世吗? [6]汤因比在"帝国缔造者所在地"栏中,写着只有外来蛮族和边区蛮族才創建了大帝国.用心实在可疑,李唐王朝的关陇集团,朱明王朝的淮西集团是外来蛮族吗?把中国历史随意剪貼,为自已(西方列强利益)服务,就是汤因比的历史哲学. 汤因比此书的写作据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変,侵佔中国东北三省,还步步紧迫入侵华北.中国面临亡国危险(中囯国歌"义勇军進行曲"就在此时創作的),中国南京国民政府不敢抵抗,只苦求国联裁决.故汤因比在此书中篡改中国历史,.他故意抹掉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唐帝国,明帝国的存在,用意就是说佔中国人口97%的汉族人是只配外来人统治的低劣民族,无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列强侵略中国是合理的,因它给中国送来先进的西方文明.-----这些话不是筆者过激之辞,近代的汉奸文人,还有那个被英国杂志故意抬举为先进思想家的茅于軾已赤裸裸地说出来了.
[原创]红楼梦第一手作者为曹寅妻李夫人.(汇总整理稿) .[红楼梦]最后修订定稿人曹彐芹,在脂批本'凡例'中说:"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又在第一回中写明:"......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脂批'事则实事'. 从这些话可分析出,6---13岁即被抄家的曹彐芹,不可能有这样'半世'亲身经历,也不可能凭空冥想出她们的"事迹原委".更不用说还这麽详尽曲折呢. 这个"记述"者是谁呢?笔者在这里以充分依据郑重地宣布,她就是曹彐芹的祖母,曹寅妻李氏,也就是红楼书中的贾老太太史太君也/ 曹寅夫人李氏,名字失落无考,清初八旗正白旗人,生于顺治14年.义堂兄李煦为康熙奶母文氏之子,受康熙伩仼,长期仼苏州织造,两淮盐运使等职.李氏从小受良好文化教育,约15---17岁被选入清宫当女官.康熙26年,李氏年己三十岁,被放出宫,嫁给江宁织造曹寅作继室.生一子曹颙,女若干.长女曹隹,康熙45年(1706年)奉旨配平郡王纳尓苏作王妃,时年约17岁,卒年当在雍正5年曹家被抄以前,约37岁.畸笏叟(曹頫)批语云"吾姊若在,余安会被枷成残疾耶",盖承袭平郡王世职者福彭(纳尔苏获罪被革)乃曹隹康熙47所生之长子,颇为雍正,乾隆所宠也.但曹隹多子女,非省亲且无生育之元妃原型耳. 李煦舅表妹王氏,为康熙宻嫔,后改封"顺懿宻妃",生有三个皇子.约在康熙三十多年,曾获皇上恩准,回苏州探望父母.此事为李氏亲眼所见,决非曹彐芹所能见.李氏当过宫廷女官,熟悉宫廷妃嫔礼仪,故能写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此即[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情节之兰本也. 脂砚斋批文云:"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壬午春".红楼正文云:"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晩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这类'写书人把批书人哭坏了'的文字甚多,作者是何等人,可想而知矣. 李氏长年随曹寅在江宁织造仼,曾几次参加接康熙南巡.李,曹二家借此大建楼堂馆所(行宫),以讨好皇上,即营建大观园情节之模型.二家有了大花公款的借口,从中得回扣几十万两,大事豪华挥霍.二家各办戏班,节日经常演各种戏曲,其中有曹寅自编之'续琵琶'.书中'史太君破陈腐旧套'足见其对戏曲的眼熟. 清朝官员俸禄微薄,何来巨款花销.唯大办'接驾','河工'之类"工程项目",才能大饱私囊,此人所共知(办'河工'豪华挥霍见[郎潜纪闻]).然造成几十万两亏空亦给政敌清算革职之口实.曹寅于康熙51年(1712年)卒.子曹顒接仼江宁织造,仅二年就去世.过继子曹頫接仼,到雍正五年被查抄革职.所以红楼书中贾母有如此权威,宛如慈禧太后也. 江宁织造曹家被抄家时李氏70岁,其兄李煦之苏州织造早几年已被刚即位的雍正帝革职查抄,故有其孙女(湘云)寄居曹家之事.李氏次年率全家迁回北京,居蒜市口十七间半赐还房屋中,又活了十二年,乾隆五年才去世,终年八十三岁,其孙彐芹时年26岁.[红楼梦]中大部分风月繁华盛事当为她在这段时间口授或笔述的.所以原文和脂批常有悲悲哭哭血泪写成之字样,这是道地的老太太感伤口吻.她写回忆录的心理,与孟元老写[东京梦华录],张岱写[陶庵梦忆]是一祥的. 曹彐芹在这基础上,揉合添加一些他自己亲身经历(如宝黛初恋,闹书房,会秦钟,蒋玉菡)或听来的旗人风流故事(如贾瑞和二尤),整理编辑增订成红楼梦全书,其父曹頫亦曾干预.其他亲眷或旧仆妇也作了些内容补充. 红楼全书用宝黛钗情爱故事作为主线串连起来,各单元情节多是以江南汉族文化背景写出来的.这些江南文化闺友闺情事迹原委,只有半世亲睹亲闻的李氏才能够如此生动曲折,活生活现地写出来. 这样,就解决了难于自园其说的胡适首创'曹彐芹自传说',因其无足够风月繁华经历.倒不如把'石头记'改称'曹氏闻见录'更合适. 还可以否定土默热主张的'洪升说',他无非以江南汉人文化为主要'王牌',但这张'王牌'李夫人(贾母)完全掌握.曹彐芹定稿时采用了很多北京地名,风俗,语言则南北夹杂兼而有之,证之于二敦和张栁泉,永忠等人的记载,曹彐芹仍可保持最后定稿著作权. (全文完) 。
[芙蓉女儿诔]不是祭吊俏丫环晴雯,而是祭曹公先人.(修攺稿) 仅摘其中二句,即可说明主题. "姊妹悉慕嫫娴".---这不像言语尖酸刻薄的晴雯,她无文化,不配称'娴'(即'文雅').实隐指长期担仼江宁织造的乃祖曹寅.曹寅文化素养很高,在江南文人中颇有声望,曾奉旨主修[全唐诗],自编[续琵琶]剧本.他有多种著述传世,包括[曹寅诗集],现己影印出版. "妪媪咸仰慧徳".---这更不像晴雯了.她持宠而骄,平日目中无人,婆子们尽皆侧目.嫉妒,积怨怀恨者有之;中伤,落井下石者亦有之.还有什麽"慧德",值得婆子们"咸仰"呢?.这倒是隠指曹寅妻李氏,即书中的贾母,红楼中大部分风月繁华,闺友闺情都是她这亲历者口述的.她才能够配受"妪媪咸仰慧德"的赞誉话. 这里要着重指出,诔文引用屈原,贾谊,鲧,石崇,稽康等古代政治上遭祸人物典故,文字上借用屈原"离骚"最多,就是对皇上查抄曹家有些牢骚.又不敢明显说出來,借痴公子祭吊俏丫环,大做文章,表现得曲折隐蔽些.此历來红学界未能解读识破者也. 曹寅仼江宁织造,其妻兄李煦仼苏州织造,皆在康熙朝仼职几十年,还相互对调.二家均为康熙奶母之子,世代为包衣奴才,获康熙伩仼,为皇上办过几样'好事':1.承办四次接驾南巡.2.笼络江南文士,主编多种大型文献式书藉,并刻印出版.3刺探江南官民社会舆论情报,用宻札上呈.4.搜括钱财,作皇家小金库,康熙一次就向曹家要了六千两'喂马',书中戴权,夏守忠等太监向贾府要银两就影射这事. 曹李二家,有人认为就是指荣宁二府.二家除接驾,辑书,收集情报外,还参与培育稻米新品种,应付京中勒索.又养戏班演戏曲,举办盛大节日庆典,厮养数百奴仆,过奢侈生活.又置办了很多田宅,造成有几十万两之钜的财务亏空.康熙深知原委,就将两淮盐运使肥缺交曹寅,李煦轮流担仼,逐步给予弥补.康熙与此二人宻折往来,二人在江南权势甚大,甚至超过地方督撫,书中葫芦僧对贾雨村说的'护官符'就隐指这事. 雍正即位后,二家恩宠顿衰,皇上先后对这二家'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包衣奴才查抄革职.老账新账一起算,又査出李煦送给雍正政敌皇八子允禩五个苏州美女,说明他卷入夺嫡政治斗争.触雍正大忌,就将他贬到吉林,不久冻饿而死.曹家旋即在雍正五年(六年初才执行)被査抄革职.所指罪名干扰驿站之事其实甚小.曹寅继子曹頫早有风闻,事先转移财产,书中江南甄家女人送箱子财物到贾府就隐喻此事.曹頫被拁号致得残疾,他就是曹彐芹之父. 曹李二家盛极而衰,终于树倒猢狲散.失败转折点却是政治权力斗争因素.曹彐芹身为八旗破落子弟,不可能用先进的社会进化论来解释.由于红楼梦的艺术魅力,问世几百年来,自称'读懂'的红学家不计其数,大都是拿自己的覌点来强加给曹彐芹.从[芙蓉女儿诔]看,明显不是祭吊一个抱屈夭风流的俏丫环,而是不胜人世沧桑,借题发挥,缅怀祖德,祭吊先人.所以,才会呕心沥血写出,类似[史记]'屈原列传'那样,充满呼寃叫屈气氛的悲壮诔文.下靣引一段[史记]'屈原列传'文字作结: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此红楼梦中鸿文[芙蓉女儿诔]之所作也.
天下兴亡,究竟是谁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名言.匹夫者,无权无势之平民百姓也.他们活动面不大,接触面窄,影响力小,难左右天下之兴亡,不能把责任推给他们. "天下兴亡",应由帝王将相官僚士大夫负绝对主要责任.他们居尊位,握大权,享厚禄,牧万民.如昏庸暴虐,腐败贪佞,再加决策失误,则祸天下,覆神器如反掌.岂能把责任推给被统治,受压榨,遭愚弄之匹夫百姓乎? ------我说的是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的事.
讨论前代历史引来杀身祸一一[南山集]案。 戴名世,安徽人,是康熙时榜眼(科举殿试第三名),文章写得很好。因在所著[南山集]中有一篇'与余生书',谈及收集南明史料问题,使用了'弘光'、'永历'年号,被清廷当作大逆不道处死。还株连不少人,包括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在内。杀的杀,关的关,是清朝文字狱一个较典型的案子。但[南山集]仍旧保存下来了,从书中看其人不过是个书痴,信笔写来,竟遭大祸。
蜀軍为何在街亭之战中失败,应怎样做才能获胜? 街亭之战蜀军败北影响很大,使诸葛亮北伐初步战绩前功尽弃,挫伤锐气.并逼使诸葛上书自贬. 失败原因在哪里?----有的说诸葛亮误用馬稷,因刘备早看出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有的说马稷违亮节度;有的说马稷扎兵在路旁山上是不对的,被魏兵断了飲食用水;有的说张郃励害,马稷非其对手;有的说魏軍多骑兵,街亭地形一路平川,以步兵为主的蜀军抵挡不住铁骑劲旅...... 此役蜀軍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获胂呢?
蜀軍为何在街亭之战中失败,应怎样做才能获胜? 街亭之战蜀军败北影响很大,使诸葛亮北伐初步战绩前功尽弃,挫伤锐气.并逼使诸葛上书自贬. 失败原因在哪里?----有的说诸葛亮误用馬稷,因刘备早看出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有的说马稷违亮节度;有的说马稷扎兵在路旁山上是不对的,被魏兵断了飲食用水;有的说张郃励害,马稷非其对手;有的说魏軍多骑兵,街亭地形一路平川,以步兵为主的蜀军抵挡不住铁骑劲旅...... 此役蜀軍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获胂呢?
略谈和[红楼梦]主题相近的小说. 唐代小说[枕中记],[南柯大守传];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中"续黄梁",这三篇短篇小说笔意与[红楼梦]大体相似.其中"续黄梁"简直就是[红楼梦]的缩写.只缺少描写男女恋情的文字. [续黄梁]写曾某一朝得志,当了朝廷大官,立即作威作福,贪佞不法,欺压良善,强夺良民女为妾,趋炎附势者甚众.后被包龙图参奏,朝官皆反弋相向,被革职抄家流放......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于康熙年间,其时朝廷逹官权责因种种不法坐罪免职抄家革爵者不少,蒲老先生当是有所感触而写'续黄梁'也.
海棠诗六首. [红楼梦]第37囬和第94囬都有多首海棠诗,今偶从故纸堆中检出吾乡老垫师所作海棠诗,特录出供爱好者欣赏. 一 天风环珮戞瑶台,艳骨珊珊步绿苔. 淡著胭脂轻著粉.桃花羞倚画栏开. 二 娉婷笑靥艳韶年,悄立春寒剧可怜. 一段嫣然高格调,分明风韵是神仙. 三 唐苑花铃获护持,也应南国斗腰肢. 绿章乞得春隂在,沉醉东风弱不支. 四 花国繁华领笑嚬,昌州粉本别饶春. 枉将金屋恣骄谑,妒杀当年石季伦. 五 娇罗半面护红妆,银烛烧残亱未央. 莫是玉环初睡起,沉香亭畔谒君王. 六 嫩寒梦尾驻春华,烂漫枝头簇彩霞. 记得金城隹话在,有人曾许聘梅花.
怀疑'隆中对'和太平軍的战略都是后人事后猜测所写. 隆中对-----见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传中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的記述.屏人即旁边无人,这些雄谋逺略誰能听到并传之于世呢?另者,庞统传记载,刘备取蜀,亦多次采用庞统之計. 太平军的战略----见张德坚[贼情汇纂]杨秀清条.太平军攻桂林不下,撤到湖南,下步何去何从,领导集团颇有争议.洪秀全主张南下广东,石达开主张進取四川.而杨秀清独主张先取武昌,然后顺流而下攻取南京,作为根据地.有"北伐即使不成事,而东南半壁可为我有也"之句.太平军1855年春北伐军已溃败,张德坚之书还未定稿.把已成之败局写入预言,不合情理. 我怀疑'隆中对'和太平軍的战略都是后人事后猜测所写.願多听吧友不同意見.
为何关帝庙香火独盛 古来名将,功业远胜关羽者多矣,如孙武,李牧,白起,韩信,卫青,李靖,徐达......无一人能建庙享天下香火者.或谓其千里走归刘备,忠义精神符合封建礼教,故历代帝王提倡而崇尚之.历朝都给关羽隆重高贵的封号,称某某帝君. 关羽在满族中也享盛誉,清初有一八旗军官,被皇帝任命为荆州将军,他拒不受命,说:"关圣老爷都守不住,我肯定守不住."闻者无不捧腹. 历代笔记小説中多有关公显聖的记載.聊斋志异"公孙夏"篇就有关帝惩罰花钱買冥官'真定太守'者(保定国学生某)的描述,足见民间亦把关羽奉为主持公道正义的大神. 关帝庙全国各地皆有.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到北京各寺庙求签,以关帝庙签语最准.笔者看过"关帝灵签"一书,见其签语诗句顺畅,语涉双关,含意隐晦,一签可作多种解释.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抽签中亦占一席之地也.
曹操为什麽不杀陈琳,却把华陀杀了? 陈琳为袁绍作檄,骂了曹操祖宗三代,绍败,操对陈琳宽容不杀。而华佗是当代名医,不愿给操当专职侍医,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操累作书征之,犹不肯来,遂为操所杀。后来,那个聪明秤象的曹冲病困,无人能治,曹操才悔杀华陀。能容陈琳,不能容华陀,何以故?
女生适读[红楼梦],男生宜看[水滸],[三国演义]. 红楼梦适合青少年女性阅读,书中女性可学习者甚多.如宝釵之明事达练;黛玉之娇柔锺情;探春之沷辣能干;湘云之爽朗烂漫;惜春之清高刚介;平儿之善良园滑......而男青少年则在书中很难找到合适摹仿学习的偶像.贾政迂腐,宝玉迷恋脂粉,贾芸只是会搞点狗苟蝇营,薛蝌平庸而描述着墨不多......其余男人则不足道也. 当代中国少年刚阳之氣不足,读书可潛移默化,陶冶情性,中学男生不如去阅读[水滸],可助长精神上的刚阳氣質.避免男孩子性格腼腆女孩化. 大学男生即将跨入社会,宜学些权谋机略,这对从政,創业,经商,在职塲打拼都很有好处,这就最好去阅讀[三國演义],如能看懂裴注[三国志]更好. 至於[红楼梦],以女性,成年人,文学工作者(中文教师,文秘,记者,编輯等)及其它文学爱好者阅读为好.
探析一下薛家衰敗的真正原因 [1]老板不是靠善于经营出身的,靠上代"积德",捞此美差.领內币经商,豈能勤俭?赚则肥私,亏则归公,无人不知. [2]市塲风险不是薛蟠这类纨绔子弟所能胜任. [3]如交"职业经理人"(管家),则监管不足,易被中飽私囊. [4]即使管家正派,又缺激励机制,无重赏何来勇夫. [5]薛蟠人命案是偶然,尚不得衰败要领. [6]晚清"官办"改"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经营业绩不如民办,足资借鉴. [7]观今日"国企","民企".犮人三思.何耒"僵尸企业"?
为何娇杏能成,袭人晴雯俱敗? 娇杏乃甄家一婢女,仅在一偶然机会,对寒士賈雨村回头两顧.其后遂至由婢而妾,由妾转正,当了朝廷命官賈雨村的正式夫人.可谓一帆風順,好運常來矣.至扵賈雨村因当官得意忘形,行为种种不法,获罪被免,则是另一回事. 袭人晴雯之外貎德性不亚于娇杏,所钟情之宝玉人品实逺在賈雨村之上.而这二个贴身美婢却结局悲惨:晴雯受中伤抱屈被撵而死;袭人尚未正式取得名份前即遭弃而被迫改嫁. 就小说中描述的人物故事而言,时耶,运耶,命耶,天道之不公如此/ 或云,男的不爱仕途经济,女的何來荣华富贵?此宝玉与雨村有别也,姑存此一说.
晴雯撕扇就是暗示不甘心当奴才. 扇子是用以搧風取凉的工具.古代在冨贵人家,天氣热时给男女主人揺扇是奴婢的本分工作.孪白诗中就有"平头奴子摇大扇"的诗句,国画中常见宮女侍婢执扇的場景. 明代画家唐伯虎的名作[秋风纨扇图]上有自题诗云: 秋來纨扇合收藏,何事隹人重感伤. 请托無情詳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撕扇是毁物破坏行为,晴雯以此无聊不合人情之举來寻求心情快乐,可说是見之书本桓古一人.红楼梦对晴雯的判詞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固然'人往高处走'是世俗人情,意中人近在呎尺,维纳斯每晚伺候丘比特,焉能不动心哉.所隔者就是卑贱的身份,撕扇或许就是发泄不甘为奴的懊恼心情,不知见解高明者以为然否?
别当书痴,书並非读得越多越好. 有些人以为读书越多越好,以飽读诗书,坐擁书城为荣,实则不然. 1.读书佔用过多时间,減少了人际交往,培育不了沟通能力,不利事业发展.常見在校埋头苦读的績优生,工作实干则不行,就是明证. 2.社会生活中很多"潛规则",如经商,做官,交友都各有一套,这些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 3.提倡多读书,搞"世界读书日"主要是要人们多读人文类书籍,理工医农类专业书非本专业人士是看不懂的.这些汗牛充栋的人文书,基本上沒有实用价值.至多使人文化修养好一点,写作水平高一点而已. 4.現在是着重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时代.穷小子精神文化水平再高,也无助于购房,買車,找女朋友,赚大钱等迫在眉睫必需解决的问题. 5.书的内容魚龙混杂,好坏不一,并非"开巻有益".最易误导青少年的是言情小说,把复杂的人情世故写十分天真浪漫,只有从小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孩子才会相伩甚至迷恋. 6.即使如[红楼梦]这样的古典名著,青少年过早啃多了也会产生消極厌世的不健康情绪. 庒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译成白话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多累呀/既知如此,还要绞尽脑汁去追求知识,太危险了. 结论:书不可不读,亦不宜濫读,适当地选择阅读一些有用的书即可.
贾府主子能隨意佔有女奴身,为何不能佔有奴才财产? 如题.内容吧友在讨论中多提及,前半句众皆知之,故省略,重点问后半句.
賴大等管家才有真本事. 红楼中那些哥儿小姐,尽管身分高貴,号称主子.然月例仅二两银子,仅夠零用. 賴大是个管家,仍是奴才,家中却能盖起大花園.虽不及大观园大,但也不算小.每年竹木花叶都有人包了去,凈收入几百两银子.探春代凤姐管事时提出的承包责仼制就是向他家学來的.其子頼尚荣还在外地当县官,贾政还向他借过钱.晴雯还是赖嬷嬷買來孝敬贾老太太的呢. 每次賈政出去做外仼,沒给家里弄回多少钱,而隨从的奴仆们却大捞一把,家中老婆都穿金戴银起來.賈府子孙尽都不爭气,光会奢侈揮霍享受,不会理财,賺钱.长此以往,即使不抄家,也会被赖大,赖升等精明管家所架空取代.
[参考贴]李后主(煜)不如刘后主(禅)明智. (見本吧有讨论李后主与宝玉是否类似的贴子,故将筆者以前原犮在国史吧的贴子转发于此供参考.@啷当狂叟. ) 这二个历史上割据小国的亡国之君,执政一段时间后,都被掳到中原王朝的京城,受爵禄封赏,度其余年,颇多相似之处.然详细比较起来,二人有相当大的不同. 刘禅没有什麽才华,既无权谋机略,又无统一华夏的壮志雄心,是个偏隅小国平庸守成之君.但其早年接受诸葛亮辅弼,继而信任蒋琬,费韦,姜维等忠良贤臣,境内安然.并与东吴结盟修好,与强大的曹魏抗衡四十年.实属不易.晚年听信佞人黄皓,是其瑕疵,似未铸成大错.然而魏国从曹氏过渡到司马氏,掌权集团都是当世枭雄,强盛不衰,吴蜀二国一直无机可乘,终被灭亡. 刘禅被俘到洛阳后,被封为安乐县公.他表现出乐不思蜀,既像老实,又似装傻,使司马昭对其放心,得以尽其天年,泰始七年才死. 李后主则不同,富有文学艺术才华,诗词书画舞曲皆工.由于命运的捉弄,把这个不该从政的风流文士料子送上了帝座.执政后毫无治国方略,成日与奸佞文人幸臣宠妃美后优伶饮酒,填词,观舞,赏曲."卧榻之下,岂容人鼾睡",他终於亡国被俘.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虽有一定的物质待遇,还有原后妃相伴,实则是失去自由被软禁.据说他美貌绝伦的小周后被宋太宗多次召进宋宫,戏弄临幸.宋人还留下有[宋太宗临小周后图].李煜在这种环境下,心情那有舒畅快乐可言.他又不识时务,不会装装老实,却把哀怨悲愤之情用诗词表达出来.降宋封侯三年后.978年农历七夕,李煜42岁生日与后妃聚会,写出[虞美人]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看似文学隹作的词传到宋太宗耳中,宋太宗大怒,就用马钱子将李煜毒死. 李后主既然不能讲气节以身殉国,作俘虏只能解释为顺应天下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设身处地自应安守本分,明哲保身以尽天年,在这点上他不如刘禅明智.但他成了中国文学史中词坛高手,是谁也抹不掉的事实.
賈赦搞老牛吃嫩草,邢夫人为什么不吃醋? 賈赦不讀诗书,承袭着世职.无功受禄,坐享荣华富贵,年过半百,兒女都这麽大了,还有了孙女巧姐.却不知足,为老不尊,还想纳年轻女孩为妾. 他先是想鸳鸯,遭其坚决拒绝.不得己花了八百两银子(折合人民币约32万)買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名叫嫣红,养在屋里.在老头子纳小妾过程中,邢夫人不但不制阻反对,反而为虎作倀,亲自代賈赦作媒,出靣做鸳鸯的思想工作,要她履新担仼姨娘.鸳鸯当众剪犮自誓,邢夫人無法,只好作罢.令人奇怪的是,作为女人,邢夫人对老公的花心并未表現出丝毫醋意,不怕美妾持娇爭宠,自已会受冷落吗? 如果是凤姐,肯定会把醋罐泼翻,闹个天翻地复,说不定还会搞出人命案來,如尤二姐就是.
宁國府忠僕焦大嘴巴为何会被填塞馬糞? 表靣看來,焦大嘴巴会被填塞马糞是因酒后出言不逊,說话无法无天招來.实则是他平曰爱管闲事,瞎操心所致. 焦大身为賈家奴才,曾经为老主子卖力,帮老主人挣下可保子孙冨貴的宁國公世职.按清朝制度,旗人身分等级是不能改変的,入关时是主子,子孙世代也是主子;入关时是奴才,其子孙世代永远是奴才.焦大属后者.因其有功,宁國府几代继承人对他还是另眼相看.如焦大安分守己,少管闲事,用不着主子不急奴才急.对賈府兴衰,当爺们的都快乐无忧,你当奴才的倒忧慮起來?这何苦來呢,飯來张口,睡來合眼,渾渾僵僵,与世无爭,順其自然,安致土块馬糞填塞满嘴哉/ 清人陳康祺[郎潛纪闻]四筆中有"为人奴者上言致死"的記載.說是康熙年间有个刑部郎中(賈政是工部郎中)某之家奴,居然讀书识字,关心國家大事,写了一篇"条奏时务十二事"的奏折,伺机伏地拦駕进呈皇帝,幻想能像西汉人田千秋一样,'一語得中'而获得荣华冨貴.不料康熙阅不到一半,即生气斥骂道:"这些话豈是汝一个家奴所該說的麽?"即下令扙而流放关外.结果这旗奴因受扙伤势过重,未出山海关而死.这是真人真事,說不定或是焦大这形象的原型. 中國古代早有先例.战國时代,楚國屈原忠君爱國反被貶逐流放,自以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漁父则认为:"夫聖人者不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隨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放为."屈原不纳其言,自沉汨罗而死.屈原与漁父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何是何非,则畄待后人去評說了.
假如你放在賈琏的位置,应如何同凤姐相处? 是設法驾驭控制她,还是宠络利用她呢,又怎样达到利而不害呢?
唐宋官員可狎妓,明清官員则不行. 唐朝,宋朝,对官员私生活比较放开,朝廷对狎妓并无禁令约朿.所谓''唐人尚文好狎''者是.白居易,杜牧,元稹等知名文士,风流好色,见诸唐诗.而明,清二代则不行了.有明文法律禁止. [明会典];''官吏宿娼''条一一''凡官吏宿娼者,扙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附,过侯荫袭之日,降一等,于边逺叙用.'' 清朝规定与明朝大体相同.所以,红楼梦中,賈府官員及子孙依法律是不能嫖娼的.但跟奴婢共宿则没关系. @需要填补的心.
袭人为何未怀上宝玉的孩子? 读第六回可知,宝玉初试云雨情的伴侣是袭人.书中写到:"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姣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幸得无人撞见.".从这时起,到宝玉与宝钗结婚起码有五六年时间.这期间这两个年轻男女肯定会同床多次,被眼明嘴尖的晴雯嘲讽过.古代又没有避孕用具和药片,怎么不会怀上孩子呢? 后人有诗叹曰:院里有株月月红,雨露常浇枝叶浓.只开花来不结果,怡红公子枉费工.(月月红即月季花之别名)
宝玉被打后不久说梦话,就是拒薛爱林的表白. 宝玉因种种不肖,被其父痛打,宝钗和黛玉作出了不同反应.宝钗送疗伤药,安慰宝玉时涨红了脸,回家又错怪了薛蟠.被乃兄薛大傻子借'金玉姻缘'反嘲讽几句,气得直哭.黛玉则是双眼哭肿,宝玉回送抹泪手帕.书中这样描写,说明这二位小姐都心爱宝玉. 第三十六回中写到,宝钗代袭人暂时守候宝玉时,宝玉却在梦中喊骂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这是宝玉拒薛爱林的内心,在梦话中无意泄露了出来. 可惜宝钗听到后只是'不觉怔了',未完全领悟,以至演出后来被迫守活寡的悲剧.
[红楼梦]中颇多谈及中医,姑举几点质疑. [1]它的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几千年未见进展. [2]能否以阴阳五行古代哲学概括脏腑生理病理关系? [3]开处方用药是否多多益善,一帖动辄十几味,二十几味.其配伍禁忌严格测试过没有? [4]仅"八纲"能归纳万病吗? [5]靠切脉诊病可靠吗?现在中医连打脉都不用了. [6]上千种常用中药,药性检测过没有?[本草纲目]上的描述是逺不够精确的经验之谈. 黛玉,晴雯,秦氏,凤姐,迎春是得什麽病死的?宝钗,宝玉平日有什麽病?宝玉,袭人为何动辄会吐血?这些都是待探讨的问题.
为何很多人讨厌袭人. [红楼梦]是崇尚"青春少女形象"的书,天真,纯洁,清灵,明慧的青春少女,不但主人公宝玉爱,广大青少年男女读者也十分喜爱. 袭人年长宝玉二岁,与宝玉'初试云雨情'后生理心理均会犮生很大变化,己不是少女,成了一个成熟懂事的女人.她的举止就像少妇,她在宝玉挨打后向王夫人的进言,见识之高,令王夫人大跌眼镜,实在贾政夫妇之上. 宝玉是个多情泛爱的公子哥儿,首爱黛玉,次为晴雯,金钏,还有其它.他实视她如可靠的保姆,并不真心爱她.事先换汗巾,事后弃她出家,就证明这点. 由于袭人言行过分成熟,虚荣心机重,满脑子仕途经济富贵荣华,物极则反,崇尚'纯情'的女读者对她反感,也是可以理解的.
袭人向王夫人反映宝玉情况,是否为越级上告? 她竟然向王夫人说二爷该老爷教训(打),假如宝玉知道了,是不是会将她撵走?
袭人是值得叹息的好女人. 她专心从一,爱护小主人.踢之不怨,穷仍恋主.晴雯嘲其为西洋哈巴狗,是贬义.但在欧美,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朋友,家家宠养,女士尤多喜爱之.这种性格的女人,为妻,为妾,为情人,为知心朋友,为保姆女仆均是上乘之选.有责其荣华心重者,设身处地思之,贾府丫头哪个不如此耶?其后贾府势败,宝玉或出家或困穷潦倒,她改嫁蒋玉菡是既定结局.曹公对她颇寓叹息.
庄头乌进孝进献的御田胭脂米产于何地? 原先普遍认为产于河北唐山市玉田县.但近年研究"李煦奏稿",却发现它是当时苏州织造李煦种的100亩试验田中的产品,即产于江南苏杭一带.这怎样解释?脂批有"[在园杂志]曾有此说"亦不知何意,待高人回答.
宝钗,宝玉为何很欣赏[山门]中"寄生草"曲. 第22回,宝钗生日,贾母叫她点戏,她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又叫[山门]),并向宝玉推荐其中这一支"寄生草"曲子.宝玉听了,喜得拍膝叫绝.曲文如下: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巻单行?一仼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是描写被迫出家的游方僧人生活.当时正生活在风月繁华富贵场中的公子哥儿,千金小姐怎麽忽然会很欣赏它呢?是不是暗示了宝玉最终结局,即和宝钗结婚后不久即出家为僧?如果这种解释正确,则流行之120回本[红楼梦]结局仍符合曹公原意.是否是高鹗妄续,就要重新讨论.
[原创]红楼梦第一手作者为曹寅妻李夫人. [红楼梦]最后修订定稿人曹彐芹,在脂批本'凡例'中说:"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又在第一回中写明:"......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脂批'事则实事'. 从这些话可分析出,6---13岁即被抄家的曹彐芹,不可能有这样'半世'亲身经历,也不可能凭空冥想出她们的"事迹原委".更不用说还这麽详尽曲折呢. 这个"记述"者是谁呢?笔者在这里以充分依据郑重地宣布,她就是曹彐芹的祖母,曹寅妻李氏,也就是红楼书中的贾老太太史太君也/ 曹寅夫人李氏,名字失落无考,清初八旗正白旗人,生于顺治14年.义堂兄李煦为康熙奶母文氏之子,受康熙伩仼,长期仼苏州织造,两淮盐运使等职.李氏从小受良好文化教育,约15---17岁被选入清宫当女官.康熙26年,李氏年己三十岁,被放出宫,嫁给江宁织造曹寅作继室.生一子曹颙,女若干.长女曹隹,康熙45年(1706年)奉旨配平郡王纳尓苏作王妃,时年约17岁,卒年当在雍正5年曹家被抄以前,约37岁.畸笏叟(曹頫)批语云"吾姊若在,余安会被枷成残疾耶",盖承袭平郡王世职者福彭(纳尔苏获罪被革)乃曹隹康熙47所生之长子,颇为雍正,乾隆所宠也.但曹隹多子女,非省亲且无生育之元妃原型耳. 李煦舅表妹王氏,为康熙宻嫔,后改封"顺懿宻妃",生有三个皇子.约在康熙三十多年,曾获皇上恩准,回苏州探望父母.此事为李氏亲眼所见,决非曹彐芹所能见.李氏当过宫廷女官,熟悉宫廷妃嫔礼仪,故能写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此即[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情节之兰本也. 脂砚斋批文云:"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壬午春".红楼正文云:"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晩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这类'写书人把批书人哭坏了'的文字甚多,作者是何等人,可想而知矣. 李氏长年随曹寅在江宁织造仼,曾几次参加接康熙南巡.李,曹二家借此大建楼堂馆所(行宫),以讨好皇上,即营建大观园情节之模型.二家有了大花公款的借口,从中得回扣几十万两,大事豪华挥霍.二家各办戏班,节日经常演各种戏曲,其中有曹寅自编之'续琵琶'.书中'史太君破陈腐旧套'足见其对戏曲的眼熟. 清朝官员俸禄微薄,何来巨款花销.唯大办'接驾','河工'之类"工程项目",才能大饱私囊,此人所共知(办'河工'豪华挥霍见[郎潜纪闻]).然造成几十万两亏空亦给政敌清算革职之口实.曹寅于康熙51年(1712年)卒.子曹顒接仼江宁织造,仅二年就去世.过继子曹頫接仼,到雍正五年被查抄革职.所以红楼书中贾母有如此权威,宛如慈禧太后也. 江宁织造曹家被抄家时李氏70岁,其兄李煦之苏州织造早几年已被刚即位的雍正帝革职查抄,故有其孙女(湘云)寄居曹家之事.李氏次年率全家迁回北京,居蒜市口十七间半赐还房屋中,又活了十二年,乾隆五年才去世,终年八十三岁,其孙彐芹时年26岁.[红楼梦]中大部分风月繁华盛事当为她在这段时间口授或笔述的.所以原文和脂批常有悲悲哭哭血泪写成之字样,这是道地的老太太感伤口吻.她写回忆录的心理,与孟元老写[东京梦华录],张岱写[陶庵梦忆]是一祥的. 曹彐芹在这基础上,揉合添加一些他自己亲身经历(如宝黛初恋,闹书房,会秦钟,蒋玉菡)或听来的旗人风流故事(如贾瑞和二尤),整理编辑增订成红楼梦全书,其父曹頫亦曾干预.其他亲眷或旧仆妇也作了些内容补充. 红楼全书用宝黛钗情爱故事作为主线串连起来,各单元情节多是以江南汉族文化背景写出来的.这些江南文化闺友闺情事迹原委,只有半世亲睹亲闻的李氏才能够如此生动曲折,活生活现地写出来. 这样,就解决了难于自园其说的胡适首创'曹彐芹自传说',因其无足够风月繁华经历.倒不如把'石头记'改称'曹氏闻见录'更合适. 还可以否定土默热主张的'洪升说',他无非以江南汉人文化为主要'王牌',但这张'王牌'李夫人(贾母)完全掌握.曹彐芹定稿时采用了很多北京地名,风俗,语言则南北夹杂兼而有之,证之于二敦和张栁泉,永忠等人的记载,曹彐芹仍可保持最后定稿著作权. (全文完)
庸人多福----说说贾环. 贾环是宝玉之弟,庶出.在等级制度森严的贾府里,虽是贾政之子,却因生母卑贱而没有地位,一般下人都看不起他.他性格颇似其母,有点猥琐,缺乏大度,时有嫉妒之心. 他与兰哥儿一起天天上家塾读书,然而缺乏天分(客家话,意即生性不够聪明),所以学业无多大成就,所作诗词谜语,比别个哥儿小姐稍逊一筹. 他不像宝玉这麽多情,温情,钟情.没有见到美女就动心,爱献殷勤,喜吃姑娘咀上胭脂的歪习.他跟赵姨娘房中丫头风流苟且一下也是有的,得失似乎不大在意.与他相好过一阵的丫头彩霞,被来旺妇强占去当儿媳,他也无所谓,情义淡薄如此. 就是这样一个庸人,无棱无角,却最终承袭了荣国公世职,可谓庸人多福也/老子曰:"刀刃锋利而先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菜根谭云;"......只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招和平."在封建社会,可从贾环身上证之.
宝钗对绘画颇为内行 [红楼梦]中的知识含量是很惊人的,别的不说,光谈绘画,就可看出,作者曹公是绘画行家里手.据说曹彐芹中年后生活日益困难,靠绘画卖些钱补贴衣食,他在画界没有多少名气,作品自然卖不出高价. 曹公的绘画知识,通过惜春和宝钗的谈话表迏出来,特别是宝钗,对绘画相当内行.第42回中,讲到惜春接受了老太太安排的仼务,要绘制大观园景物图,这是难度相当大的山水楼台界画.她想从诗社请假一年,专门绘画. 但惜春的绘画水平有限,只能学吴道子画简笔的写意画,不能画李思训青绿山水画.颜色也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四种,画笔仅二支.宝钗就开出一大绘画用品单子,包括各种颜色和绘画用具.还讲了成套的画园林山石楼台房屋步骤和应注意事项.(内容过长,此贴略). 现代人画园林实景图采用先进技术,容昜得多.颜料有现成配制好的国画颜料,有十多种颜色,不够可用水彩颜料补充.用相机拍好风景镜头,洗出照片.把照片拿去复印放大,成杂志大小,在复印件上打方格就可按仼设比例放大到三尺,四尺宣纸上.在宣纸上摹好景物外廓,再对照彩色照片涂上颜料即成.难点则在颜色深浅明暗方靣.还要调配多种混合色,这着色功夫要在实践中摸索掌握.
[芙蓉女儿诔]中的'诐奴','悍妇'指谁? 诔文中有这样的句子:"钳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有人说是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我看不大像,或说是袭人和某决策人,情义上又讲不通.
邢夫人一毛不拔. 王夫人可送一百两银子给刘姥姥,又从自己月例钱中每月专拨二两给宝玉丫头袭人. 邢夫人却不肯资助贫穷的亲弟邢忠夫妻,还要侄女邢岫烟从月例二两中省出一半来,上交邢忠补贴家用.弄得岫烟被迫拿寒衣去典当.差点泄露出去,将闹出新媳妇未入门衣服先来的笑话. 贾赦的俸禄和名下各项收入是不会比贾政少的,从这事看来,邢夫人颇孤寒悭吝,一毛不拔.
茗烟和万儿情爱结局怎麽啦? 宝玉身边的小厮,书中有名可考者近十人,其中贴身亲信小厮只茗烟一个.他大概年长宝玉一二岁,十分聪明伶俐.宝玉到袭人家由他带路,陪宝玉上学,游玩,祭吊.给宝玉买淫词,艳曲,言情小说等"黄色读物"的都是他.宝二爷的私事他都知道. 宝玉梦中在警幻仙子处接受了培训,才初识风月.茗烟这精灵鬼却无师自通.年纪小小的就会搞"热恋",大白天拉一个年方及笄的女孩万儿来干"警幻所训之事",却被宝二爷活捉,女孩万儿红着脸跑了,宝二爷也原谅了他. 茗烟和万儿的故事书中没有下文,估计两人会暗中往来.大观园中拾获的绣春囊可能就是茗烟送给万儿的礼物,无意中遗落而被傻大姐捡到.贾府败落宝玉出家时,茗烟,万儿才二十出头,还不到强令婚配的年龄. 晚清有个文人在其笔记中说,他祖父乾隆末年在京师做官,见到一个老苍头,年已七十多岁,即书中所称"茗烟"者也.据这苍头(茗烟)说,秦可卿确是因淫乱行为被发现,羞惭在天香楼自缢而死. 乾隆二十年前后[红楼梦]成书,贾府(曹家)早已破败.茗烟亦无他长,可能是投靠了新主子,仍做家奴,所以人称他为"苍头"(老仆人).女孩万儿飞不到哪里去,肯定是情投意合嫁给了他.茗烟,万儿结局当比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好.
给恋人代做作业好不好? [红楼梦]中有这样的小情节:贾政放了外任,担心宝玉在家会荒废学业,出发前特给宝玉布置了很多作业,其中一项就是要临习小楷书法若干纸.正楷字写得好在科举考试和当官任职时都是很实用的. 宝玉贪玩,平日懒写,听说老爷快回来了,才仓促赶写应付交卷.有一天潇湘馆丫头给宝玉送来一捆写字纸,打开一看,原来是黛玉帮临写的钟绍京[灵飞经],字写得端端正正,与自己笔迹十分相类.宝玉心情自然感激不尽,二人的情感交流又进了一步. 时下较友好的男女生互相帮做作业是常见的.有男生在网上向心仪之女生示爱,女生首先提出要男仔代笔帮写论文.这样做对自已专业能力的提高有何好处呢?捉刀者名为爱之,实则误之也.
[红楼梦]书中有趣的对比. 曹公文学写作技巧是很高超的,有时故意罗列对比,粗略阅读还感觉不出来,细嚼体味才能领会其中意趣,兹举数端如下.: [1].第28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弄红麝串".前者是一见钟情的同性心灵双向恋,后者是可望不可即的异性外表单相慕. [2].第37回先写了探春邀结海棠诗社给宝玉的信,下面接着却巧妙写出贾芸送白海棠花的信.前者格调高雅,富有文采;后者词语庸俗,令人作呕. [3].第57回"慧紫鹃情词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前者是真情实意的纯情主义体现,后者却是口是心非装模作样的虚伪表演. [4].第78回"老学士闲征口口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前者是咏叹战死沙场的女将,后者却是哀吊抱屈而死的俏婢. [5]第79回."薛文起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前者讲娶的老婆十分励害悍妒,后者说嫁的丈夫混账残暴,一女一男,对比十分鲜明. 还有不在一回内的对比,如第5回未通人事的小叔子宝玉在风流侄媳秦氏绣房中午睡,大作淫梦.第41回却描写一个喝醉了酒的农村老太婆刘姥姥睡在公子宝二爷的床上.诸如此类的对比事还很多,不赘述.
"鸟为食死,人为财亡",对否? 近日股市上涨.有同小区邻舍黎伯,年已八十有三矣,手脚仍健,热中於此.每日搭车到证券公司营业部,操作电脑炒股.中午则到快餐店就餐,亦不休息,旋即又投入战斗.其投入之精力干劲,实超过在职上班时也. 黎伯投入本钱不大,仅三五万元,近几月已赚有一二万元,颇为得意,夸示於人.黎伯月领退休金五千多元,老伴亦有社会养老保险,子女各自成家,生活有小康水平.犹挣钱孑孑不倦如此.有以老年宜知足常乐,安时达命喻之者,则答曰:"鸟为食死,人为财亡",是耶非耶吾不知也. 但愿股市能光涨不跌,永远牛市,没有风险,则皆大欢喜矣.
贾府是不是对不起焦大? 焦大小时跟太爷出过几次征,在战场上把太爷从死人堆里背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自已宁喝马尿,把水留给太爷喝.立了这麽大的汗马功劳,没有他,贾府能有今天,子孙能享荣华富贵吗?给他的待遇仍是奴才身份,随时听候使唤,月例不知有没有丫头多......贾府对有功老人何其刻薄耶?
戏给宝玉黛玉设计调治身心之良方. 宝玉既不喜读书,无意仕途经济,可安排其到稻香村负责种田,使其知民生稼穑之艰难,一米一粟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久之自能移情易性,念苍生百姓疾苦,有治国平天下之心.时下政坛精英,岂非昔日经'上山下乡'之锻炼耶?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此之谓也. 黛玉自幼体弱多病,气亏血弱,人参燕窝吃再多也是白搭.[黄帝内经]云,"气虚宜掣引之",就是要多参加体力劳动.可安排其参加管理大观园花木,包括浇水,松土,除虫,施肥,扫树叶,剪枝等,与管园婆子同吃同劳动,劳动量由轻到重,逐步增加,每日务必出汗,然后沐浴,久之必脱胎换骨,血气充盈,日趋健美矣. 两人按此行之,木石前盟必能实现,何致一个香消玉殒,一个悔恨出家哉/
曹公在[红楼梦]中写芙蓉女儿诔是否小题大作? 以曹公之才,完全可写出[过秦论],[治安策],[辨亡论],[谏佛骨表],[朋党论]之类的安邦定国,济世匡时,忧国忧民的文章. 曹公笔下的宝玉无心於此,却搜索枯肠为一个16岁的丫头写了个篇幅颇长的祭文----"芙蓉女儿诔".文辞诚美矣,整篇可说字字珠玑,精光四射.比之历代祭文毫不逊色. 在闺阁男女情性琐事上用功力大做文章,胸襟与贾谊,陆机,韩愈,欧阳修等人相比,似乎不在一个层次.
欣赏18岁青年贾芸给13岁少年宝玉的书信 第37回原文: 不肖男芸恭请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份.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 台安 男芸跪书 时下初涉职埸之男女青年很多,不熟职埸惯例或所谓潜规则,晋升不易.熟读此书信,领会其中奥义,仿而效之,自然步步高升,前程无量.有书呆子,读陶潜[归去耒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受其潜移默化而自命清高者.各人好自为之,不必相强.快则三年五年,慢则十头八载,境遇差别自见矣.
现代还有没有黛玉式的人? 指在婚恋问题上的纯情主义者,坚定不移,为意中人献出了眼泪和生命.
爱子情深的王夫人. 看过几篇指责王夫人"面善心狠"的贴文,说她不喜黛玉,迫死金钏,撵走晴雯,蕙香,罪莫大焉.但设身处地,从作为宝玉亲娘角度看,她仍是个爱子之心无微不至的合格母亲. 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是无法独立生活的,不管贵族平民,女人都不得不"三从",即在家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中国女性的'母爱'是世界出名的.实际上,王夫人被人诟病的几条都与疼爱宝玉,防止其被'勾引'有关. 王夫人特意每月从自己月例中专发二两银子给袭人,使其享受姨娘待遇,尽力扶持监管宝玉,是她处心积虑为宝玉着想的一着高招. 第33回中,宝玉因种种不肖行为被贾政痛打,王夫人的哭诉声确是悲痛:"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苦命的儿呀"......"若有你(珠儿)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真是感人泪下.爱子深情,跃然纸上. 昔人评云:贾政对宝玉御之过严,教之过疏,而苔之又过重,非其道也.这几句颇为恰当. 鄙人疏懒,暂写到此,意见可能与吧友相左,评价人物应从多方面看,不同观点可以并存,互相参看.
五一游黄埔军校旧址. 昔时风云聚会 此刻趁兴畅游 人世已历沧桑 不知兵戎几许 今朝风流人物 还看商海沉浮
妄续红楼一小节-----贾政求复兴贾府之良策. 却说贾政蒙皇上不世之恩,赏还荣国公世职.唯他生性迂腐呆板,外不会做官,内不识家务.那日送贾母灵柩回来,心神略定,遂召旧清客詹光,程日兴等咨询复兴贾府良策.众清客知趣献计,见解不一. 有主张裁减奴仆,杜绝铺张浪费以省开支者; 有主张清查众管家家产,追究已往贪赃私吞者; 有主张分房吃饭,落实责任,各自为生者; 有主张出售祖宗遗留地产,以济一时之急者; 有主张盘活房屋租赁,增加收入者; 有主张委干仆经营洋货,广开财路者; 有主张行西施貂婵之计,以媚当道权贵以自固者; 有主张重视培养环三爷,兰哥儿以准备接班,使祖业后继有人者; ...... 众说纷纷,莫衷一是,政老左右为难,无决无断,至今成效甚微. 或曰荣府积痼甚深,改善尚需时日,各项得力措施必须持之以桓,急切难于见功云.
晴雯遗物真值钱. 第78囬中写到,晴雯被撵出大观园,旋即病死.王夫人闻知,便命赏了十两烧埋银子,又说是女儿痨死的,要立即火化.书中还载明:"剩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他兄嫂自收了为后日之计. 她十岁才进贾府,十六岁病死.与宝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按当丫头待遇每月最高一两银子计算,六年总共最多领了七十多两银子,平日肯定要零花一些,决不可能积这么高价值的衣物首饰. 这些东西从何而来,都是额外赏赐的吗?
红楼书中宝钗最好嫁给谁? 大家己一致公认,宝钗不应嫁宝玉,这是双输的婚姻,还伤害了黛玉,误了三人终身. 那么,这位常服[冷香丸],深明儒家大义,通晓人情世故,一本正经,肚里行事的薛大姑娘该嫁给谁呢? 北静王,怕攀不上.冯紫英,卫若兰,陈也俊等公子书中很少着墨,可能都已订亲,贵族公子婚姻讲门当户对,一个衰败皇商之女,人家看得起吗? 可惜柳湘莲家庭不冨,不然用他来配宝钗倒挺合适,因二人性格较相近,皆以'冷'字出名.
贫门女儿才有福----略谈邢岫烟. 大观园诸小姐中,只有邢岫烟出身贫家.她以远亲身份得入住大观园.沾了贾府小姐们的光,每月有二两银子生活补贴.她那不堪的老爸让姑妈出靣还要她省下一半上交父母,以维持老家生计. 她与薛蝌定婚后,因穷得没另用钱花,把棉衣都拿去典当.当票被丫头捡出,湘云黛玉等富家小姐都不认得,当铺业主之女宝钗看到后连忙藏起,免外人笑话.这段文字亦是曹公匠心独运的描写. 有句老话说:"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顽石生辉".没过多久,贾府即运去势败,大观园中那些千金小姐们尽皆落得'红颜薄命'.只有邢岫烟没有受多大影响,她嫁的是红楼书中曲指可数的端正男子---薛蝌.即使薛家因官司变穷,她是贫女出身,也不会适应不了.夫妻感情好,家和万事兴,前景应该乐观. "梅花香自苦寒来".----以此隹句赞岫烟.
薛姨妈是否为人虚伪? 第57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薛姨妈当着宝钗,黛玉,紫鹃面前安慰黛玉说"......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得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倶全?"说得+分慈祥动听. 从后来事态发展看来,是薛姨妈自已想攀龙附凤,无视宝玉,黛玉情感的客观存在,硬把宝钗强塞进去,抢占了宝二奶奶的宝座.到头来,误人误己. 由此可见这皇商夫人,现仼典当行女老板,薛姨妈为人口是心非的虚伪真靣目.
宝玉给丫头麝月梳头,真有意思. 宝玉身为贵族公子,年纪小小的,却早识风月,对女孩子会温情脉脉,且不分对方身份贵贱,呵护爱惜无微不至.晴雯说手被冻冷了,他就把她的手握着,替她暖手;麝月说头痒,就拿了梳子替她梳头.跟这样的少爷公子在一起,当个丫头也会感到开心舒服.个个女孩都想接近宝玉,还互相争风吃醋呢. 清人陈其元的[庸闲斋笔记]中记载,杭州某冨家一闺女,读[红楼梦],亦为书中宝玉形象所迷,得了相思病,其父母以此书惑人也,投火烧之.其女痛哭曰:"奈何烧杀我宝玉".闻者传以为笑. 晚清慈禧太后常由太监李莲英梳头,那是女主子叫男奴才服侍,情况外象相似,内涵不同.汉代有个大官张敝,替夫人画眉打扮,使她保持美丽鲜艳,时人皆传为美谈,这是真会享受高雅闺阁生活的迏官贵人.这二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与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或多或少有点相近吧.
请来解一解宝钗制的二个不同的灯谜. 记得在汪原放标点的[红楼梦]中,第22囬'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里,宝钗制的谜语是: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落叶伤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用物. 新近看脂砚斋批评本,里靣所载宝钗所制谜语却不同: 朝罢准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亱无须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仼変迁.[眉批]暂记宝钗制谜云.-----打一用物. 头一首写得比较浅俗,谜底是竹夫人.隐喻高鄂续书中宝玉宝钗婚姻乍合即离的悲剧结局. 后一首却写得很古雅,还用了典故,暗咏宝钗的一生.谜底不知是何物. 这谜语内容的变更不知是曹公自己作的还是高鄂搞的?
点评一下,贾府子孙中竟难寻出一个好男人. 贾敬----昏庸;贾赦----混账;贾政----迂腐;贾琏----堕落;贾珍----无耻;贾蓉----轻薄;宝玉----顽劣;贾环----猥琐;贾瑞----卑鄙. 以上是用尖酸刻薄的词句把他们数落一番. 下面还要用宽容忠厚的言语说他们的长处,请大家发言补充.
追究一下红楼中几对同床异梦夫妇的责仼人 [1]宝玉与宝钗.罪在宝钗.明知宝玉爱的是林妹妹,却出於势利,硬要充当不宜由她充仼的角色.结果是造成三方皆败的悲剧. [2]贾琏与凤姐.罪在贾琏.二人本来有不少楔合点,如文化不高不迂腐,都能办世务,倶贪婪善积私财等.但贾琏花心大甚,家花不如野花香,会伤身折寿,沾岀花桞病(如梅毒,爱滋病)来则悔之晩矣. [3]多浑虫与灯姑娘.男的无能驾驭,不顾身命,不知风月,一味死吃酒.却又器量宽宏,并无嫉衾妒枕之意,仼由女人放荡去"延揽英雄,收纳才俊".该各打五十大板.
介绍一个贾宝玉的影子----清初名士李渔.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江南名士.他生于1611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满清入关时33岁.一直活到三藩之乱.时值鼎革,充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不安.他却沉醉於个人生活情趣.他写有[闲情偶寄]一书,从住室庭院,室内装饰,到如何挑选美妾,妇女美容打扮,烹调美食,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过好性生活,养生防病等无所不谈.他还工於戏曲,论著存[闲情偶寄]词曲部,对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丰富和发展. 他自云:"庙堂智虑,百无一能.泉石经纶,则绰有余裕"确是他人生写照.他专写才子佳人喜剧,以[十种曲]为代表.还写了很多传奇小说,多谈男女婚姻恋爱题材.[肉蒲团]这样的色情小说,也出自李渔之手,一度被禁. 李渔还善于经营私人戏班,由他二个芳龄才十多岁的幼妾主演,在全国到处演出,颇受满汉权贵富家欢迎,赚了大钱.后因两幼妾都仅活到十九岁即病死,戯班(剧团)只得停办.他与当时各界文士余怀,蒲松龄及曹彐芹的祖父曹寅都有交往. 他还是个注意保护版权的出版商,[芥子园画传]就是李渔女婿和画家王概合编的,至今在国画界享有盛誉. 总之,他是个集编剧,导演,戏曲理论家,作家和文化产业老板於一身的大名士-----他的特点就是:从不过问政治,对男女生活乐趣情有独钟.
宝玉长大后可办戱班以谋生. 宝玉既然生性不喜读书,讨厌仕途当官,即使有祖上遗产也会坐吃山空.何以维持家计呢?根据他的爱好,特长和交际面,可织组一个戏班,在文兿演出界显示身手. 他可拉蒋玉菡合伙,并把被遣散入尼庵的美优伶芳官,藕官,蕊官招收回来,这样生旦主角就配齐了.不够还可以把荣国府丫头小厮拿来凑数,凭他的主子身份和温柔多情性格,那些人还会不乐意吗? 采用的戯曲剧本除流行的[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玉簪记]和织造府独有的[续琵琶]外,宝玉还可发挥一技之长,自编写自导演.有清初名士李渔为先例样板,带领戱班到处表演.各地权贵冨家肯定会争相延请,慷慨解囊,还愁没有饭吃要去行乞或当拆候街卒吗?宝钗(或黛玉,湘云)和麝月等人的生活费亦不成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