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主人之无神 空空主人之无神
空空无一物,无一是空空,六神似无主,瞩物在溜神。
关注数: 5 粉丝数: 8 发帖数: 5,002 关注贴吧数: 6
只愿得一人心 曾在我背包小小夹层里的那个人 陪伴我漂洋过海经过每一段旅程 隐形的稻草人 守护我的天真 曾以为爱情能让未来只为一个人 关了灯依旧在书桌角落的那个人 变成我许多年来纪念爱情的标本 消失的那个人 回不去的青春 忘不了爱过的人才会对过往认真 只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分离 这简单的话语 需要巨大的勇气 没想过失去你 却是在骗自己 最后你深深藏在我的歌声里 只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分离 这清晰的话语 嘲笑孤单的自己 盼望能见到你 却一直骗自己 遗憾你听不到我唱的这首歌 多想唱给你 曾在我背包小小夹层里的那个人 陪伴我漂洋过海经过每一段旅程 隐形的稻草人 守护我的天真 曾以为爱情能让未来只为一个人 关了灯依旧在书桌角落的那个人 变成我许多年来纪念爱情的标本 消失的那个人 回不去的青春 忘不了爱过的人才会对过往认真 只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分离 这简单的话语 需要巨大的勇气 没想过失去你 却是在骗自己 最后你深深藏在我的歌声里 只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分离 这清晰的话语 嘲笑孤单的自己 盼望能见到你 却一直骗自己 遗憾你听不到我唱的这首歌 只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分离 这简单的话语 需要巨大的勇气 没想过失去你 却是在骗自己 最后你深深藏在我的歌声里 只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分离 这清晰的话语 嘲笑孤单的自己 我很想你 却一直骗自己 遗憾你听不到我唱的这首歌 多想唱给你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参禅三境之小可以为 偶然翻动了下小本子“禅宗的故事”,是本小小的,将复杂高深理论白话成简单明快的小册子。如是: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个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开花”;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明月”。本子中解释为:第一境界中,人苦寻禅而不能得;第二境界中,人破除执念,似悟禅还未得到;第三境界中,人超越时空的局限,得道以至无拘无束之境。 小可以为:单就“参禅三境”本身悟道而言,似乎水流开花,即此三境中孕满着修为者的空寂,正所谓“空山落满凄凉叶”“山谷静寂无人生”“长夜一览空荡荡”,而好奇的是,既然修为如此孤寂,所为何故?如何都是坎荡一世,为何不“喜寂而寻之,不喜而弃之”,更加慨叹为何喜寂?不知。 小可又以为:既然“参禅三境”逐次分别,自然三者为深者,好奇了?一者至少满怀对芬芳的执着,充满的挂念和期许;二者见了流水花开,无憾了,知足了;可三者得了深悟的名声,却只落得空中明月,只可远眺且唯有夜时晴日可得,亏了,亏大了。何不放下虚名,觅得芬芳,失睡时又可偶望天空。不解。 小可再以为:先辈为何视禅道如此了得?能裹体?能不食?还是,能百岁?先辈可能质问:此高深化境,汝等小辈不知也!也许小辈寡闻稀学,但当迷惘需求解惑时,禅道无用,许或未入境,但即便入境,惑之源仍在,难不成入境悟禅后有神仙庇佑?不期。 小可最后以为:呱呱坠地至嘎嘎入土短短数十载,需衣裹体,需食充饥,即便如是亦不能长生不死,何必禅来道去,所谓盗(道)亦有道,而道非道,莫不如随遇而安,随性而为,随身之道道命之道,活得自在,活得洒脱,如是才了得命的薄意,即命之贫贱,又彰显生的厚重,即命之尊贵。再者,是贫是尊,不就是一回还期何许?正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如何?后世传颂,浪得虚名罢了,“拿起片刀当即作恶”为何不可?千古骂名,不也是一种虚名,同为虚名有何区分?正所谓“落叶空山满寂静,换得虚名徒一生,何不挥刀斩空月,浪荡一生留骂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