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萤火虫♋ 花眠于光年
关注数: 8 粉丝数: 122 发帖数: 3,613 关注贴吧数: 49
聊一聊剑三的现状:循环乱了,dps自然就越打越低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持续涌入的新血或老玩家回流的循环已经乱了。 剑三作为一个持续运营了那么多年的游戏,累积的内容,对于一个新玩家,或者A了很久的老玩家而言,还是有些东西能玩,有些东西能暂时维持住热情的——而在对这些内容完成消费,变成老玩家后,剑三偏重奖励驱动的贫瘠的产能,玩法趣味性不足的问题就会日益凸显。 如果新玩家和回流玩家的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比例,社区就依然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黑市市场也仍旧会有充足的信心维持外观和账号价格,就像循环打对了,buff的覆盖率稳定而足,dps自然就不可能低。 在这些时期内,即使老玩家对咸鱼整天画饼、出尔反尔、游戏缺乏新内容、外观没售后、游戏平衡等诸多问题颇有微词,但在社区氛围的影响下,也很难呈现出足够的反对声势。 然而,130两个赛季以来,极度低质的游戏内容更新,无界热潮的消退,与大环境下行的趋势相结合,几乎断掉了剑三习以为常的循环。 无界的热潮,是以一次性激发了大部分便于动员的潜在玩家为代价的——意味着在这之后,能成为新玩家或回坑老玩家的人反而少了,因为想入坑或回坑的人都集中在无界那一波,被大量消耗掉了。而咸鱼在无界上一系列稀烂的操作,这些宝贵的玩家的留存率能有多少自是不必说了。 这就好像一次性把buff的充能都交了,但在buff期间打的都是低伤害的劣质填充技能。 循环已经乱了。
PVE中的“玻璃杯”循环与负反馈:技改策划的无能的结晶体 目前不少心法的的猴、僵直、手感差,不是因为情怀导致技能难以精简,而是因为技改策划设计思路出现了问题。所以他们持续地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看似“精妙”,却几乎不考虑副本实战环境的“玻璃杯”循环——进而降低了不少心法的实际游戏体验。 1. 稍有延迟或者走位扰动就续不上或者无法覆盖到关键技能的buff; 2. 设置了过多的前置条件,导致需要同时监控的对象过多,过度挤占了本该分配到副本环境本身的注意力; 3. 循环灵活度的欠缺,再结合设计时对副本特性考虑的不足,导致在副本中,玩家反复体验的是“失去”、“损失”,而不是“爽到”、“赚到”。 这些问题,虽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但大多与一个因素相关:无脑做加法。 技能不敢精简也就罢了,但总是莫名其妙地执着于要把尽可能多地技能加入到循环之中,而不是为技能做出区分度,赋予不同的功能。 接下来进入举例子环节。在这里,我只谈机制,不谈数值——因为数值是不影响手感的,它往往是策划无能的遮羞布,掩盖了循环涉及本身的不合理。 在这里我举一个正面例子:气纯的太极无极。 以前的版本中,太极无极入循环,用于叠加加速buff;在这一功能消失后,理想循环中便不包含太极无极。即使如此,在没有紫气,也不需要补气场的频繁走动无法读四象的场合,太极无极仍可以偷一点输出和气,以便攒气打两仪,这与气纯的pve核心思路:攒豆——泄豆是吻合,不突兀的。 即使不在走位场合打太极无极,对输出影响亦不是太多;不愿意在宏里加入太极无极的人自可当做这个技能不存在,而愿意考虑这个技能的人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报。 我再举一个负面例子,也是我这赛季带萌新时究极苦于如何和萌新说明解释的奇穴:蓬莱的青冥(与和它配套的击水)。 蓬莱青冥的机制是:每次施展“翼绝云天”攻击期间,“击水三千”命中被攻击目标会使其获得4秒的“破绽”,自身攻击有“破绽”的目标将造成追加伤害,“破绽”结束后根据期间被攻击次数叠加最多6层的持续伤害。 在正常循环下,使用击水三千触发青冥的时机是完全对齐烟涛、浮游天地(上天)、鸟风的。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或许会有其他考虑,但在绝大部分场合,确实是如此的。 那么单纯地把青冥的触发改为蓬莱本身就最核心的浮游天地,把击水从循环中移除,又会带来什么很大的不同吗? 击水触发机制的存在,导致了地面空置的gcd也要考虑该不该偷击水(以免在不合适的时机触发了青冥带来损失),上天前的一个gcd要额外考虑是打击水还是木落,徒增大量思考量。 而破绽的短短4秒时间,也让蓬莱二次物化的时机要求变得很紧凑,不然后续的dot就享受不到鸿轨。 以防有的同门和我杠击水触发可以自己主动延后青冥的触发以和鸟风对齐获得更多收益——这个需求完全是因为翼绝云天与蓬莱整体循环不对齐的cd导致的,如果技改策划能考虑到这一点,根本就不会存在这个需求。 这也是我要表达的核心论点:无能的技改策划绞尽脑汁做加法,把技能强行加入循环,来制作出玻璃杯一样脆弱的循环,不但徒增玩家思考量,而且在副本中面临复杂的输出环境总是会意识到自己因为处理机制而无法兼顾自己的循环,遭受损失。这带来的更多是负反馈,而且往往是尽可能完美处理机制尽可能减少损失带来的正反馈难以弥补的。
冷龙峰老四能侠客承伤了,给点单刷小贴士 先预警一下折磨的地方,主要在BOSS时长 单刷建议按键开启,不适合按键开启的心法可以开无界用武学助手,因为一个BOSS是10分钟起步的,我第一次单刷的时候在旗舰版老一到老三打蓬莱那破烟涛循环打得我第二天拇指腱鞘炎复发痛苦了整整一个星期 我本体完美循环下5分钟70W DPS的蓬莱(无界大概在63W左右),配合83级的满秘籍、合理装备(不完美,但至少是合适的属性)的小别、花姐、小柯(三个侠客加起来DPS58~65W不等) 老一 BOSS平A特别痛,花姐单奶的话,小别装备如果只有一条外防词条是顶不住的,可以适当上带更多外防、御劲的词条。出小怪拉去给小别拉住一起群就好,不需要特地转火。这个BOSS我的全局DPS在120~130W左右,大约打11分钟 老二 由于BOSS的蝶雨、矩形、残留圈等都会对侠客造成伤害,为了避免侠客豹毙,需要注意侠客的摆放位置。可以设置为永久停留,小别放BOSS面前,花姐和小柯偏个30°角放在场地边缘,这样就有大约330°可供你自由移动躲蝶雨。除了蝶雨以外的技能都不需要留意。由于频繁需要躲蝶雨,DPS只有115W左右,大约打12+分钟 老三 纯站桩,没什么可说的。DPS打满,130W+,11分钟左右 老四 需注意矩形击退是会打中、伤害侠客的。可以采用侠客抱团站在BOSS面前不动,自己站在BOSS身后的站位,出啥躲啥(只要不把伤害带到侠客身上);狩命承伤去找侠客抱团就可以了。全程DPS在120W+,时间没留意 老五 如果不具备驱散阳性气劲【Buff:烈火】的手段的话,在花姐单奶的情况下,即使配备内防装备,小别也无法稳定T住(如果花姐少暴击奶几次立刻就岌岌可危,基本在2~3分钟内就会去世)。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驱散,另一个就是多上一个奶(比如温辞秋)。老五原本点T的扇形【熔火利刃】不会打侠客T,而是必定打玩家——伤害大约在53W左右。由于在那之后有掉血DOT,同时玩家还有可能正在被小怪平A(一刀10W左右),建议如果血量上限不够高的话尽量妥善利用好心法带有的瞬间回血来尽可能确保自己存活。躲背刺扇形和阿胡拉玛兹达背对自不必说,镜子提前走开一点,出镜子后再回到BOSS背后输出,小怪让小别拉走一起群就行。镜子之后接的就是熔火利刃,如果不尽快让小别把小怪的仇拉走,就比较容易吃到小怪和BOSS的友情合击技去世。 虽然我一度想回旗舰版点出木落雁归驱散秘籍打算了,但我真的不想连着打10+分钟烟涛——所以我单纯地把小柯换成温辞秋,DPS110W+打完了。时间没留意,但毫无疑问是10+分钟起步。
【PVE求助】一段加速下,神降循环的地面部分要不要多插一个溟海 最近换了小橙武,在打桩时发现: 1. 无海碧上天打3掌落地后,由于一段加速的影响,木-定-海-溟-木-定-海-溟-【木】-跃-浮,变得可以插入多一个木了 2. 有海碧上天打4掌落地后,若定波充能不足,打的是 木-定-海-溟-木-海,则必须尽快跃-浮,这一点和原本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能打木-定-海-溟-木-定-海-跃-浮,原本的海-跃之间有着1s左右的间隙,小于一个GCD,于是我想能不能通过压定波的读条时间来多省出零点几秒,来插入一个溟,变成 木-定-海-溟-木-定-海-【溟】-跃-浮。我试了一下,发现在不断驰风震域的前提下提前停定波是能省出这零点几秒来插溟海并顺畅地接上后续的跃-浮的。 但是,就存在以下疑问: 1. 提前停定波读条,定波伤害是有损失的。地面溟海伤害本身就不高,一来一去,真的有提升吗? 2. 我对比了自己的延迟条件下插溟海和不插溟海3分钟出头的循环,以振翅图南的风数为标志,风数一样时,由于压定波读条的误差,不多插溟海比多插溟海打完的时间多花了1~2秒,意味着整体循环变慢了(DPS低了) 注:循环方面,我使用的是罗技鼠标宏连发天宏+地宏,来避免手速跟不上循环导致损失 不清楚是我衔接得还是不够准,还是本就不应该贪这一个溟?
当我们在谈3人70西大萝卜的“难”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 MMORPG中的“难”一向是非常难以量化讨论的东西,但是往往有那么几个指标可以参考:数值压力、机制处理难度、容错率、配置兼容性,等等诸如此类。而在看过那么多吧里关于西大萝卜的难与否的争论(尤其是那位五甲哥的楼)之后,我想和大家详细谈一谈的,是我个人在打西大萝卜的时候体验最直观的一点: 那就是机制密度。 说到机制密度,大家光从字面意思上其实就应该能领会含义,但为了避免没有意义的争论,在这里我就不嫌啰嗦地多讲一句: 我所说到的机制密度,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战斗时必须额外思考非常规的因素的数量。” 比如,战斗正在进行,但BOSS只是在平A或者放一些不痛不痒的AOE,玩家们也只是在打着常规的技能循环,奶妈漫不经心地(不必思考技能如何分配、减伤加持给谁)就维持着血量的安全,这个时间段内,我们认为是没有“机制”存在的。 但是,假如在当前这一阶段,玩家们必须移动以躲避技能,或者必须进行某些额外的行动来避免战斗失败,我们就认为必须处理的“机制”出现了。 而在相同的时间内,需要进行处理的“机制”越多,我们就说——“机制密度”越高。而这个“处理”,包括了:处理先前出现的机制对战斗造成的残留影响,当前存在的机制的处理,以及预备对接下来要出现的机制的处理。 在开始谈到西大萝卜之前,先逐一分析一下目前已经出现过的3人70BOSS的机制密度。 70牡丹:1P只需要提防血涂风暴(时间点明确),打打破绽;刚下P,处理小怪+痛血指+可能被拽,是机制密度最高的部分;处理完下P小怪,下一次出小怪前一般分身精神已空,在这些时间段内,血涂风暴、点名矩形都不是什么有威胁的技能,可以说除了下P的一小段时间以外都是机制密度很低的。 70卫栖梧:平和阶段,奶妈或2仇顶威慑+秒给驱散(几乎是单人职责),破绽密度比较低,破剑八刀驱散(单人职责),平A伤害一般不至于奶不上;飞刀、后跳、真假身阶段则处理方式单一、不会互相干扰。属于虽然部分机制处理存在挑战,但机制密度很低的BOSS,很多时候,玩家们只需要考虑比较少量的因素。 70谢云流,大部分时候处于打剑走位权衡+纵断千浪+打剑后的短暂沉默的过程中,偶尔处理一下晃面向晃失败的一仇的大掉精;斩魔和幻歌阶段时期只需要考虑当前机制。由于纵断千浪和剑气场的存在,机制密度相对高了,但是机制失误的损失其实不大。 然后,我们再来审视一下70西大萝卜。 如果对比其他3人的同等难度的精英层BOSS的话,我们会很明显地注意到,70西大萝卜的一个显著特点: 机制密度极高,尤其是在精耐没空的战斗的前半段。 首先,是战斗一开始就上的2种灵虫蛊,贯穿整个战斗。在3人中,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后续机制处理才能解除灵虫蛊,而在解除之前,被点名灵虫蛊的玩家以及他的队友的各种行动都会遭到制约。根据灵虫蛊种类不同,点的人不同(大多数打3人的队伍是没有T的,双DPS就面临着4种灵虫蛊可能性),站位,走位,后续机制的处理,门派某些技能能不能用,往往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案。例如,踩种子阶段显然就不能让被点禁止移动蛊的人东奔西走去踩种子(而种子的位置是随机的)。 其次,是飞虫蛊+厄毒爆发的组合。这两个机制经常是配对进行的,而飞虫蛊是否点到携带静壁的DPS,后续的精神压力是完全不同的(毕竟点了带静壁的DPS,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打断飞蛇蛊,就得硬吃后续的厄毒爆发完整的掉精了)。 而在厄毒爆发之后的踩种子阶段是紧随其后的危险阶段,大量掉精、需要根据队友精神余量、站位不同分配踩种子,是一个思考量很大的过程(经常发生倆队友不约而同争抢同一片种子,另一片种子无人理会的场景,即使事先约定了负责范围,也因为飞蛇蛊点名对象不同、灵蛇蛊种类不同存在很多变量) 相当于是,在非常短的一段时间内,需要考虑:灵虫蛊点名的对象和类别,飞蛇蛊点名的对象(决定静壁能否用于抗厄毒爆发),队友在不同状态下精耐的余量,队友的站位,种子的分布……这些都要求三个人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成共识,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而这些事,从飞蛇蛊点名开始,集中在一分钟以内完成,而处理失误其中一个基本就是拉脱重来。 同时包含随机性、低容错、数值压力等要素的短时间高机制密度,也就阿基修斯在削之前的水下阶段,(更高水泡密度的)深海之门+鲨鱼咬人+钉板换位能大概相提并论(削之后比较少出现了,但一旦出现往往也很恶心人)。 而后续的阶段中,灵虫蛊也常伴身边,任何机制的处理都必须兼顾考虑灵虫蛊,但是由于BOSS精下去后的厄毒爆发没有了那么巨大的威胁,飞蛇蛊也有了被打断的可能性,反而难度是大大下降的(即使打得比较慢,后续第二次点灵虫蛊)。 可以说,西大萝卜的任何一个机制,其实都不算太离谱,离谱的是同时包含随机性、低容错、数值压力等要素的短时间高机制密度。
那么,无界版会怎么简化门派循环呢 明年就是无界了,以很多心法的循环复杂程度,想打出像样输出,PC上都要设一堆监控(CD,BUFF),不少的还对衔接手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那些个循环自带高加速或者短GCD的心法),要开连发才能打出预设的DPS。我已经可以想象到到时一边左手操作手机那个经典摇杆一边思考右手是该协助运镜还是该按哪个技能手忙脚乱的样子了 PVP我不太熟悉,就聊一下PVE好了 最懒狗的方式,自然是类似超级宏的机制回归,每个心法备几个超级宏就打发了,不必在原本的技能体系上做太多修改,按住宏键连发,人均宏战士的时代,到来力——缺点就是可以预想到脚本工作室会狂喜 另一种方式是给每个心法做一套只有几个技能,适配无界版的超简化循环,数值硬填到适配版本、装备为止。 以气纯为例,这个版本的正气气纯在点无形的情况下,循环大致是:全程维持飞剑,维持场上2个破苍穹,紫气+六合+五方黑洞猛打两仪,没有紫气的时段用四象攒气攒够气打两仪,紫气转到一半了打一个六合,三才在没有紫气的时候开个小紫气抽两仪…… 简化循环的话,飞剑变为被动(给个开关),只保留紫气,六合,四象,两仪,破苍穹这几个技能,气点机制依旧,破苍穹给个超长持续时间,开紫气就猛抽两仪,没紫气就四象攒气打两仪,六合跟着紫气走或者作为非爆发段的填充之一,这样才勉强能到接近一般手游的操作简化程度
被维摩诘关底教做人 自己练的一组垃圾号,抗性比较烂,先前一直wdd切封打的维摩诘,关底主怪从来没出过手,全给一个夺魄令封死了,第一回合点一个和尚+象一个和尚很稳,第二回合回合打死单点龙腾的傀儡妖,第三回合收掉剩下的和尚,一切都是那么轻松惬意,一直以来给我的压迫感还不如拦路守将(物理多,高速dt横扫必定减员,但第一回合要先对付stl,lg龙卷痛死) 修上来了,自信wdd秒脉直接进去了,到拦路守将主怪是stl,硬吃了一波鹰击全员血皮(2000+),靠npc和自己的和尚奶回来了,第二波鹰击被我象了,有惊无险,平淡打过,直到此时我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想着哎呀怎么今天主怪是stl,运气真不好 打关底仍然是点一个和尚,象一个和尚,准备第二回合解决龙腾傀儡妖,当主怪不存在 结果主怪上来一个变身,我的stl由于刚象了和尚,没有什么能阻止他第二回合的鹰 触目惊心,鹰出来了,2400,3000+,2600,2700,2800,全员倒地 npc拉人必被龙卷傀儡妖的龙卷雨击+小怪阎罗令守尸,遂灭队 全员损失加起来25w左右,幸好我有提前存钱的习惯 气不过又不切封重打一次,以为关底和拦路守将一样boss会随机门派,没想到还是stl 第二次的第二回合直接防御硬吃,防御下鹰都鹰2000,哈人 最终靠着队里两个拉人a拉bb拉c惨烈无比地打完了
是因为我阵容太怪的缘故吗?109五开的须弥迷思,什么场合上须弥 我的阵容是MHS,WDD,PT(准备后续转成LG),LBC,STL,处于109养号攒资源等飞升的阶段,目前大体是12-16主修,抗修够用,全都没有bb修。 在这段时间开始收须弥之前,我一直用的是一组3000血1900+攻的高连蓝书血攻。日常,下副本,周末活动都靠这组血攻打天下,直到人物主修和师门技能补完了,人物的速度也堆好了(开天阵不会比须弥慢了),感觉可以开始投入到bb修了,就开始收须弥了。 现在收到了2只,今天铃铛就用上了。然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因为队伍有2物理,到bb出手时,对面只剩零星两三个了,不论是带血攻让血攻收尾,还是两个须弥打两个大法,似乎没什么区别。 九色鹿上也是同理。 须弥秒的很爽。 石猴,须弥很难保住,对面莫名其妙的高速怪太多了,须弥很容易飞(bb抗修到位能否站住?) 九色鹿下、维摩诘和其他难度更高的任务,怪物血量更多,没办法速清,而且伤害高,打bb更狠,害怕须弥站不住。 我完全陷入了迷惑之中,我究竟该在什么场合使用须弥才好?我看了视频,别人都是法系,固伤和须弥一起一片一片地秒,整齐划一又效率,不像我这个怪组合,输出极其不均匀,除了起手的wdd和pt,每个单位出手的时候都有怪在飞,做不到像人家那样伤害均匀地一片一片地飞。 是否我这个组合不适合学他们那样用须弥,还是说我应当继续收须弥,提升bb法修,然后让物理们防御,只让wdd,pt,mhs出手,然后须弥开秒?
【求助】有没有常开麦指挥的朋友传授我一些高效交流指挥的技巧 我和两个亲友一起打百战。他们比较有灵性,但是刚开百不久,不少boss的机制都不熟悉。为了减少开荒成本,我化身人形dbm,先是开打前讲明各个机制的名字和对应的处理方式,给他们报某些致命机制,包括:程木华切天灵盖,鼠王土崩炸弹,冯度还钱分散…… 一开始,我报机制和提醒是直接喊技能名的,但各种豹毙的实践和事后的反思让我明白:对于尚未熟悉机制的亲友而言,报技能名并不能让他们第一时间对应到处理动作。例如程木华切天灵盖,我喊天灵切,他们并不能翻译过来;而我额外喊“被点名的蹑云躲”又太长,算上语音的延迟很可能在他们听清后为时已晚——虽然我自认为报的肯定是及时的,但我传达给他们的并不是“足够有效的信息”。 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队友领会到含义并联想到处理方式,恐怕就算不上有效的交流。 后来我采用事先约定暗号,当我喊暗号的时候他们直接做对应行动,收到一定成效:例如约定“躲”就是小轻功躲天灵切,多少让程木华切到的概率降低很多。但仍觉得不够。 细思想来,原本我以为只要敢开麦就没什么难的指挥工作,竟有这么多学问 所以有没有常开麦指挥的朋友,可以传授我一些高效交流指挥的技巧吗? 救救百战三笨蛋,他们每少灭团一次,西山居就少回收120金,三笨蛋对你的感谢就提升120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