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再见先生丨 丨再见先生丨
关注数: 4 粉丝数: 20 发帖数: 538 关注贴吧数: 4
对不起,我就是传说中的猜拳王,分享一点心得,共勉 先从内线说吧 1.赤木 偶尔会遇见那么几个 舞池里的007 整个梦幻脚步的 我无脑猜4点,就是最后一下上篮,极少概率的会出勾手。 至于手指窜天猴 真没见过敢猜拳的。 2.鱼住 鱼住情况比较特殊。伴随鱼住上场的 往往是猴子 藤真 之类的 包括 木木 寸头这样。所以开球以后 鱼住第一个扣篮 我是不跳的 因为对面选出这样的组合 心里上 往往就想第一波就打出这样配合来。 所以鱼住起跳的时候 根本别去多看他一眼 一定要仔细注意人群中 有没有人 为你舞动双手(藤真啊 猴子啊 当然还得算上在罚球线一圈奔跑的寸头) 别客气 看见他们接球起身 立马就是 一个大巴掌送上去 第二个扣篮 如果节奏顺利的话 没有经过很拖沓的肉搏那种 我一般还是不建议 跟着帽 因为我大部分的经验告诉我 对面鱼住肯定不甘心啊 套路肯定想再来一次的 结果 你懂的。 第三个扣篮 看准了 别着急盖 等他跳起来了 稳稳卡住帽点 送他个火锅。 真的 第三个球 鱼住不扣回来 心里肯定不舒服 咱们猜拳这块必须拿捏的稳稳的。 这个素质3连下来 对面多多少少心态会奔溃 当然翻车也有 我的失误 立马给队友送上 3花形、高砂 为啥放一起说呢?因为1点的概率 非常高 高到屡试不爽的那种感觉 。高砂还好一般队友会帮忙补2点所以默认防1点 花形 先猜1点再猜2点。 输了算我的! 去试一试。
听说有人吹120帧 我看不下去了 首先 我饱受手机发烫以后卡顿的情况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和我一样。 首先这种卡顿 是跳帧影响的 发热以后手机稳定不到60fps 有时会瞬间掉到45 表现出的画面 就是跟防的时候人物瞬移 然后丢失位置 那么所谓的120帧到底有没有用呢? 只能说勉强有 但实际意义不大 人眼可以识别的极限刷新率是60 或许有些天赋异禀的可以到75 但是绝对达到不了120 那么模拟器端120的意义在哪呢? 屏幕显示的帧间距是均匀的,显卡给的信号大概率是不完全均匀的。 用个夸张的说法 60fps一秒给你六十个帧,前半秒给你五十九帧,后半秒给一帧,屏幕只能显示其中约31帧,另外29帧是后半秒那一个画面不动(这就是 有时候你为什么会觉得卡) 如果有120fps,前后半秒同样差58帧,前半秒给你89帧,后半秒给你31帧,屏幕大概就能显示其中60帧,前半秒选择性的显示其中30帧,后半秒也选择性的显示其中二十八九帧。(其实也卡 不过帧样本多 选择性顶上 所以你会觉得丝滑) 这是在极限情况下 120的优势 前提是你显示器的刷新率能跟得上 不然呵呵 换句话说 如果能稳定在60帧 你一样是丝滑的体验 兄弟们一个手机游戏至于上144 锁120么 本来就是碎片时间打发时间的 有这时间COD 它不香么? 中年人打打dota 再有时间 魔兽世界不香么? 话说家里 有144的 谁不打个csgo呢
人间最得意 浅谈为什么总管设定的人间最得意会是李白呢? 三教图 镇楼开工 李白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一身融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将儒家的“仕”,道家的“隐”,佛家的“禅”溶于一体,甚至还将纵横家的纵横术和当时盛行的游侠精神都集于一身的有着极其复杂的思想的诗人,更确切地说是一位文人。 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纵观李白存世作品,运用“青莲”二字者凡七见,特别是《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荣并序》中,李白俨然以“青莲居士”自居。后世诗评家对其取义多有不同说辞。明代张存绅认为:“李太白生蜀昌明县青莲乡,故号青莲居士。”明中期的杨慎和晚期的陈继儒也分别在《丹铅续录》、《眉公秘笈》中执此一说;清代王琦则认为:“青莲花出西竺。梵语谓之优钵罗花,清净香洁,不染纤尘。太白自号疑取此义。”笔者认为,除上述两种取义外,李白以“青莲”自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白的文化思想的形成受到儒家、道教、佛教三种文化的交织调和。 是李白政治上的“出”、文学上的“起”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另一个是李白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也是得利于儒家思想。下面就就这两个方面探讨:  一、李白走出深山,走向长安,文学上的“起”与政治上“出”是因为儒家的影响  李白,生于偏远巴蜀的偏远小镇青莲镇,学书于山上的一个小道观。试想生长于一个偏远小镇的李白,在当时道教盛行的风气下,在一个道教氛围很浓的地方(四川是个道教盛行的地方,有道教圣地峨嵋山青城山、紫云山,还有个当时名盛一时、因为学道而招朝廷重视和重用的道士司马承祯在那修炼)长大的山娃子,他凭什么在中国文坛上留下千古名声?如果没有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李白无非长成个有点家财、有点名气的土财主,最多也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修道的道士。至于其他,想他李白是下辈子也沾不到边的了。  好在,李白是个爱学之人,也是个博学之人,恰恰他的家里家境不错,家教也挺开明,当时太平盛世,整个文化氛围也是比较开明和开放的,所以,李白就有得机会在学道的同时,阅读了大量的儒家经典。(儒家思想虽然自汉代以来就慢慢在中国思想界以及文学届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唐朝这个比较特别的朝代,毕竟道家、道教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的,尤其在道教兴盛的偏远南蛮巴蜀之地。) 李白政治上的失落,进而导致文学上的大成无疑是源于儒家文化的影响,直接或间接的。虽然,李白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很高的儒家政治文化修养。但是李白思想的复杂性,让李白不仅仅具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与抱负,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还具有道家的“出世”精神与个人的人文独立,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李白对道教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其玄理的玩味和涵泳上,从而陶冶性情,从道、禅中提炼出一种超越世外的脱俗情趣。寻求心灵解放的自由精神。李白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与光明,自由精神和理想主义是他思想的灵魂,而老庄道家思想中的批判意识、自由精神、超旷哲学与虚无思想都对他自由理想的形成影响甚深。李白的政治观、人生观均受老子“功遂身退”观念的影响,在他看来,理想的人生应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这是一种儒、道互补的人生观。 “青莲”是李白佛教思想的物化   莲花自古以来就是佛门圣物,在印度佛经中具有特殊的宗教寓意。随着佛教的本土化,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和思维方式逐渐相融,而成了中国士人最容易接受的宗教,像李白这样受老庄玄学思想影响甚深的诗人,生性热情,对援道人释、以玄解空的禅宗佛学自然会大感兴趣。   李白一生游览了许多地方,其中有不少是浮图名刹,他不仅求仙学道,而且常与僧伽浮图广为交游。据统计,在李集中与佛教有关及与僧人交游的诗文就有五十余首之多,可查出姓名者有三十余人,所游览和寄居过的佛寺寺名可考的就达三十余座。他对释家佛、法、僧三宝都极尽赞美之辞。有不少深得释家三昧之旨,如《地藏菩萨赞序》、《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鲁郡叶和尚赞》、《赠僧朝美》等。李白不仅从师谈玄,而且参加佛教活动。从李白所接触的佛教来说,以净土宗和禅为多,而李白学佛是从学禅开始的,他所接触的僧人也多是禅师。在他的诗中既有“禅关”、“禅房”、“禅室”、“禅伯”、“禅师”等称谓,又有坐禅之举。在长流夜郎遇赦而归后,李白曾隐居庐山,常到东林寺去参加佛事活动。其所作《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就提到了参禅一事。诗中说:“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旷劫断出没。”其中“宴坐”、“寂然不动”、“大千”、“旷劫”皆佛家语,表达了他万念俱熄的涅监胜境。 李白一生,以极积用世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同时在思想上又实行儒道互补、释道互补,对百家思想兼收并蓄,熔铸一体,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多元的思想体系,既与唐代儒、释、道思想合流的大趋势合拍,又与唐代儒学兼容道、释的发展趋势一致。清水芙蓉之美也是李白及盛唐诗人共同追求的美。“青莲居士谪仙人”一语,不仅折射出李白一生“三教调和”的文化思想体系,展现出的多元文化思想,而且表现出其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高贵情怀,更象征了诗人生命与文化人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