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巍 孙德巍
关注数: 6 粉丝数: 5 发帖数: 114 关注贴吧数: 3
一篇来自教师对百将团参观的观后感 走进百将团 [日期:2008-4-12 ] 来源: 作者:高媛媛 这是一个响当当的军团:她从1927年黄麻起义的硝烟中走来,她从长征草地的沼泽中走来,137名将军在这儿付出过生命和汗水,人们送给她一个浸润历史功绩的名字——“百将团”。今天,我们怀着崇敬,来到这绿色的军营,用虔诚的心灵来感受老一辈英雄用钢铁般意志和鲜血铸就的红军精神。 坚决跟党走,团结打胜仗 团史室。 庄严肃穆的氛围,意蕴深刻的雕塑,音容宛在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战火纷飞、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往昔的硝烟历历在目,与敌人拼搏的愤恨犹在眼前,洁白的泡沫颗粒似皑皑白雪,象征了旧社会贫苦百姓的缺衣少食、天寒地冻。让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是陈列的牛皮带、牛皮鞋,它们的意义可算是“价值连城”:1936年7月2日,红军团第3次过草地,战士吃完身上带的能吃的东西,只好吃起了皮带。当吃到最后一根时,战士周国才说:“党中央、毛主席就在前方等我们,再忍饥挨饿,也要带着这根皮带去见毛主席!”他的话激励大家走出草地。“坚决跟党走、团结打胜仗”从此成为团训,一直延续至今,同时也契合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每天都是一样的” 宿舍楼。 来到生活区,我们不禁惊讶于“整齐”二字了。到处一尘不染,光如镜面;被子、枕头方方正正,包括军用大衣,一样的力度,一样的角度,无论怎样看,视觉所感受到的都是标准的“豆腐块”,让我们不忍一碰;桌上的物品,柜中的衣物,也无不老实服帖地依次排开。 “你们是不是故意叠给我们看的?”天真的孩子问道。 “我们每天都是一样的。”值班的战士笑了,接着他为我们介绍了内务训练的情况,教师们忙着做手语翻译,而孩子们还在叽叽喳喳地惊叹和议论。我想,他们幼小的心灵从此就会有“整齐”的概念,从此就会感受到军人的伟大。 “时刻准备着” 训练场。 新的历史时期,“百将团”的官兵如何继承红军前辈的光荣传统?在训练场上,我们找到了答案。6架高炮“整装待发”,装炮弹、瞄准、射击,战士们有条不紊地操作,动作娴熟、有力、规范,旁边的测试员全程跟踪计时、记录。 “现在没仗可打,训练有必要这么正规吗?”战士们众口一词:“我们时刻准备着,哪里需要哪里去。”是呀,1998年南方水灾,我们的战士不是在那里奋勇抗灾吗?祖国哪里需要,那里就有解放军战士的身影。 从部队回来,我们感慨万千。信息化时代,如何融红军精神,树浩然正气,铸学校灵魂?如何秉教育东风,创学校品牌?如何革故鼎新?如何继往开来?短短的百将团之行,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