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睇 麻麻睇
关注数: 14 粉丝数: 41 发帖数: 580 关注贴吧数: 9
祭奠那些熠熠生辉的英魂   读完才发现,把跋放在卷末的用意。非常可惜的是,关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恩怨,伯林只蜻蜓点水的一笔带过。有对偏激的谴责,也有对梦圆的执着;未必是刻意回避,但显然伯林倾向于冷处理。 伯林富有争议的传奇人生,就辗转在英国、以色列、俄罗斯之间。就他本人而言,或许也很难厘清其间的盘根错节。这部传记在回忆人物出场顺序上做了巧妙安排:大致以解救世界人民的丘吉尔与罗斯福为第一梯队,以色列复国列第二,涉及个人的俄罗斯部分则放在了末尾。 表面看来如此,事实上与伯林并肩为犹太复国而努力的学者们,如哈伊姆·魏茨曼、哈伊姆·魏茨曼、纳米尔等人或许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们之间多半还有在牛津全灵学院共事的美好回忆。毫无疑问,这段时期的全情投入正是塑造及催化一颗灵魂蜕变的黄金岁月。 至于与俄国两位诗人的交往,也是伯林极为珍视的重要人生经历。那种被压抑的无处发泄的痛楚是如此的熟稔。可悲的是即便在今天,这样的苦闷依然无法直抒胸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也有着一群追逐着自由梦的年轻人,被羁押在装满窃听器的牢笼里。 刚读到头两篇,就知道很难下笔。前人教导,要尽量避免谈论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祭奠缅怀那些伟大崇高的灵魂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