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f2233 lkf2233
终身为化学事业而奋斗...
关注数: 77 粉丝数: 76 发帖数: 2,286 关注贴吧数: 18
同学们知道 放射化学 吗? 我来说说 放射化学是研究放射性物质,及与原子核转变过程相关的化学问题的化学分支学科。放射化学与原子核物理对应地关联和交织在一起,成为核科学技术的两个兄弟学科。 研究对象      放射化学主要研究放射性核素的制备、分离、纯化、鉴定和它们在极低浓度时的化学状态、核转变产物的性质和行为,以及放射性核素在各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放射化学主要围绕核能的开发、生产、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等问题,开展基础性、开发性和应用性的研究。 放射化学学科的诞生    1898年居里夫妇为了寻找放射性的来源,创制了测量放射性的专门仪器,测量各种物质的放射性,发现有些铀矿物及钍矿物的放射性比纯铀或纯钍强,认为在这些矿物中含有量很少、但放射性很强的物质。他们应用化学分析分离原理结合放射性测量的新工作方法,相继发现钋和镭,从而诞生了一门新学科——放射化学。所以居里夫人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放射化学家。 放射化学学科的发展      1903年卢瑟福和索迪确定每种物质的放射性按指数关系而衰变的规律。1910年索迪、法扬斯同时发现放射性元素位移规律,提出同位素的概念。1912年赫维西等用20种化学方法试图从铅中分离镭D(即铅210),未获成功,继而提出以镭D指示铅,成功地研究了铅在多种化学反应中的行为,从而创立了放射性示踪原子法,应用放射化学开始得到发展。      1934年小居里夫妇用钋的α粒子轰击铝,并利用化学原理及方法获得放射性磷30,发明了人工放射性。这是人类首次利用外加影响引起原子核的变化而产生放射性,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同年,齐拉特等发现原子核在俘获中子生成放射性新核索时,由于反冲效应导致一系列化学变化,后来发展为热原子化学。 放射化学的特点      放射化学工作的对象是放射性物质,需要充分利用探测放射性的现代技术,故具有一般化学所没有的许多特点。      首先,放射化学的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几个原子的质量;其次是容易鉴别,每种放射性核素除可以普通化学性质识别外,还可以其独特的发射粒子的性质、能量、半衰期以及衰变的母子关系等进行鉴别;另外可以利用放射性物质与其稳定同位素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的特点,随时跟踪放射性物质的动向,对化学过程中的有关环节进行观察、研究。      放射性核衰变中发出各种射线的能量远大于环境物质的化学结合能,致使所研究的体系产生一系列辐射分解-化合、辐射氧化-还原、辐射催化、发热发光及生物化学变化等辐射效应。在强放射性体系中,辐射效应导致的化学物质变化甚为显著。      多数放射化学操作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极低,离子间的荷电性质相应突出,容易形成放射性胶体或气溶胶,弥散或附着于环境化学物质上。所以操作超过国家规定允许剂量的放射性物质时,需要采取特殊的放射化学技术。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