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02 文道02
关注数: 2 粉丝数: 432 发帖数: 2,606 关注贴吧数: 12
【经验分享】4月26日科目三满分通过! 科目三我挂了两次,分别考了广汕路、化龙东、华观路,最后华观路一次满分100分通过!没有任何差错! 其实三条路对于我来说都不是问题,我挂两次完全是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并非技术问题。下面细说: 一、广汕路:相比化龙东和华观路,广汕路相对车流多点,路况复杂点。我第一次挂在掉头时,灯掉了我没有补上,加上前面的停车大于30公分,不及格当场重考。第二次挂在靠边停车后,再启动时忘记放手刹了,我了个去! 心得:1、转向灯非常容易掉灯,要时刻留意,超过3秒不补灯就挂,最好打转向灯后用手指一直顶着,最后一次华观路考试时我就是这样做的,一次也没掉;2、灯光模拟结束后,接下来是启动车,并停车。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打左向灯,按两次喇叭,双脚踩死离合和刹车,挂1挡,放手刹,松离合至半联动(感觉车微微抖动,这时一定要固定离合不动),慢慢抬刹车直至完全松开,等车走平稳后可以完全松离合,也可以一直半联动。切忌松完刹车后立即松离合,这样容易死火。车启动后数秒,语音播报“请靠边停车”,这时打右转向灯(右转向灯其实最好在车启动之后立即打),这时要注意,一定要在打右转向灯3秒之后再停车(其实所有的打转向灯,都要在3秒后才能启动、停车、变道、超车等,不然直接挂,谨记!),在心里默数5下,数到5再同时踩死离合和刹车,将车停下。停车后,所有操作都要回复原位,关转向灯,空挡,拉手刹……再次启动时,重复上面说的操作即可,一步一步来不要急,接下来就要将车开出路面。一般来说,在启动、停车时容易犯错,主要是细节错误。车开出路面就相对容易了。 二、化龙东:番禺考场有两条路,一个化龙东,一个化龙南。我考的是化龙东。这条路的唯一难点就是出去时只有一条考道。灯光考试结束后,如果前面有车排队出去,千万不要急着启动,尽管语音系统会不停叫你“请立即启动”,不用管它,安全员也不会催你的,因为空间不够啊,前面有车你就启动,一直追到人家车尾,但系统未叫你停车,怎么办,安全员会一脚踩刹车,这时你挂了。还有就是,这条路后半部分,是一个斜坡,应该是整条考道都是不平的,不使用半联动启动的话必定后溜,我就是这样挂的。说实在的,这条路最简单,如果能顺利出去路面,你的成功率接近100%。没有车,也没有红绿灯的考场,送分的。 三、华观路:这个考场有三条考道,都是一个长长的斜坡,这时半联动又要用到了。一直用半联动溜到大门,必要时带点刹车来减速,这个过程是先左转(车子在起步时就是打左转灯的),左转完成后到大门,这时打右转灯,出去外面的车道后打右转方向盘一圈,进入第二车道,找准时机往左边变道,变到最里面。后面就简单了。掉头是个大转圈,进入掉头前车道两边有两条双实线,注意不要压,过了双实线后绕圈用1档慢慢溜,没车就上点油走快点。 最好用手指一直顶着转向灯杆,防止掉灯。 最后总结:很多人在科三挂,一般是在前面的启动和停车出问题,甚至有不少是灯光出问题,所以一定要重视。启动提车那几个动作,不厌其烦,反复做,漏一个都会挂。至于停车线30公分的问题,我教练一直叫我忽略的,如果你有十分的把握停好,也可以把这10分拿下。 有其它问题可以留言给我,最后祝大家都顺利通过考试!
中国有近一亿残疾人,为什么在大街上却看不见2016-12-28 广东残 信息来源:广东残联 关注“广东残联”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残疾人资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国在十年前就有超过8200万残疾人,如今的数量更多。但即使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有残疾人的存在,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却却远远没有得到与其人数相匹配的关注度与帮助。 残疾和贫穷相伴而生,低保家庭近35%有残疾家庭成员 残疾问题与贫穷问题往往是高度相关的,这是一种普世性现象,而中国绝无例外。比如,在低保家庭里,其中有近35%有残疾家庭成员的,而这个比例在非低保家庭中只有12%。 斯坦佛大学领头的REAP项目曾专门针对中国残疾人的生活和成本问题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收入与残疾的关系在社会底层才是表现得最赤裸裸的。国内收入最低的10%人群中,残疾人有16%,而在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10%群体里,残疾率就会非常明显地下降到了8%。 残疾人更容易遭受贫穷,这点在逻辑上并不难理解。因为生理功能受限,他们在就业竞争上明显处于劣势,能选择的往往局限于一些低端、低薪且无保障的工作。 而家中有残疾人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不得不投入到对残疾家庭成员的照顾中。REAP项目的研究显示,这种额外的开销在生活最窘困的家庭里能达到总收入的43%。 他们还发现如果考虑到这种必须支出的成本,中国的贫困率就会进一步提高。如果用1美元1天的贫困线,也就是一年总收入不超过2300元人民币来计算,处于贫困中的人口会从12.5%增加到15.3%。假如把标准翻倍,贫困的人口比例则会从35.8%增加到37.8%。 贫穷不只是残疾的结果,也可能是残疾的原因 其实,贫穷本身也是和致残有着不可忽视的相关性。北大的He Chen等学者曾就车祸这一重要的致残原因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的交通事故估计造成了超过150万成年人残疾,其中更多的是低学历者、低技术岗位从业者、低收入者。 从数据上来看,他们之中有46%的人文化程度没有超过小学,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不过4390元。虽然生活在城市里的有钱人相对穷人来说面临车祸的风险更大,但后者却在车祸中有着更高的致残率。 这种反差并不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因为穷人在马路上有可能是路人、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的人。同时,本身经济能力有限的他们在交通事故后也更不太可能会接受高质量的治疗和恢复训练,因此就很可能造成后续的永久性伤害。 这就是一个贫穷与残疾的恶性循环。贫穷本身就会使人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带来对身体的损伤,而贫穷的生活环境和经济能力同时又使他们更可能致残。而一旦这些穷人成了残疾,就更难找到好的工作甚至还成为家里的负担,于是他就更穷了。 中国虽然有医保,有对残疾人的补助,也有像新农合一样专门针对农村人的补贴,但这些都实在是太少了,既不能帮助他们付完医药费、减轻债务负担,也不能弥补他们残疾带来的收入损失。 根据《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城镇未就业残疾人生活来源构成里靠其他家庭家庭成员供养的比例占到了41.6%,其次是领取基本生活费,有28.2%。而在农村,未就业残疾人生活来源68.5%都得靠家庭供养,其次就是靠政府补助的基本生活费,但那只能占到15.3%。 残疾人贫穷却得不到足够的扶助,与正常社会绝缘 虽然中国能够在残奥会勇夺头筹,但稀缺的残障服务设施却让人很难骄傲地说,这个社会对残疾人做得足够多。从全国平均水平看来,残疾人很少甚至从不参加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占到了91.9%。 与此同时,在生理机能和生活水平都受限的情况下,残疾人要想尽可能回归正常生活还需要接受康复治疗。它的含义不仅限于生理机能的部分恢复,还包括心理治疗和提供社会性的支持。因为残疾人所受的伤害远不止是生理上的,还有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排斥和自卑抑郁造成的心理问题。 但是中国残疾人有75%是生活在贫穷的农村地区,而这里本身就很缺乏医疗资源,更不用说还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康复治疗了。根据《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残疾人接受康复治疗服务的比例仅为58.3%,在农村这个比例只有56.1%。接受了心理疏导的残疾人比例只有13.9%。 安徽大学的Xia Luo等人研究发现,跟残疾人是否接受康复治疗最显著相关的因素分别是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残疾人接受康复治疗的可能性是文盲残疾人的2.7倍。 但根据《报告》,接受完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比例只有72.2%。就读普通中学的比例更是有24.7%,在特殊教育学校读书也不过8.9%。18岁以上还从未上过学的有36.3%,只读过小学的有38%。 除此之外,对康复治疗服务的理解和家庭收入也显著影响到他们是否会去接受康复服务。在Xia Luo等人的访谈中,许多受访者指出康复治疗的花费很高,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大开支。同时,他们也很难理解到康复治疗的真正含义,以为只是在家吃吃药就可以了事。 即使另外有些残疾人有康复治疗的需求,但有囿于眼界与生活环境,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康复器材和康复服务。没有社会主动积极的帮助,无法逃避的贫穷问题让他们再次停在回归正常生活的道路上。(作者:赵丹迪)
全球20万人问卷调查:社交关系和精神、身体健康是幸福关键 信息来源:广东残联 关注“广东残联”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残疾人资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人们收到最多的祝福是“祝你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对全球20万人做问卷调查,研究受访者认为是哪些不同的因素会对他们的幸福造成不同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精神健康以及有一个伴侣在身边比收入增加一倍还让人快乐,忧郁和焦虑则是对个人打击最大,不过有伴侣关系则是受访者认为让他们更加快乐的最大因素。 研究报告是根据多项国际民意调查的结果得出的,问卷以每项问题最高10分的方式请受访者评分。 “收入增加一倍”这个项目得分只有不到0.2,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人们一般比较在意拿自己的收入与别人比较,而不是收入增加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有伴侣在身边”会让人觉得幸福这个项目得分是0.6,不过因为分手或者死亡而失去伴侣则是负0.6。 报告作者根据问卷结果分析,会让人觉得不幸福的最大因素是忧郁和焦虑,这个因素和失业一样得分是负0.7。 共同编纂报告的拉雅尔德教授表示,研究的结果显示政府需要在其国民幸福与否的方面“扮演新的角色”,集中在“创造福祉”而不是“创造财富”。 他指出,这项研究可以证明,与人们幸福与否最有关联的是“我们的社交关系和我们的精神与身体的健康”。 拉雅尔德教授说,过去政府曾经成功地对付了贫穷、失业、教育和身体健康问题,但是现在一样重要的是对付“家庭暴力、酗酒、忧郁症、焦虑症、被隔绝的青少年、考试主义等等”,他认为这些都应该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全球20万人问卷调查:社交关系和精神、身体健康是幸福关键 信息来源:广东残联 关注“广东残联”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残疾人资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人们收到最多的祝福是“祝你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对全球20万人做问卷调查,研究受访者认为是哪些不同的因素会对他们的幸福造成不同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精神健康以及有一个伴侣在身边比收入增加一倍还让人快乐,忧郁和焦虑则是对个人打击最大,不过有伴侣关系则是受访者认为让他们更加快乐的最大因素。 研究报告是根据多项国际民意调查的结果得出的,问卷以每项问题最高10分的方式请受访者评分。 “收入增加一倍”这个项目得分只有不到0.2,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人们一般比较在意拿自己的收入与别人比较,而不是收入增加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有伴侣在身边”会让人觉得幸福这个项目得分是0.6,不过因为分手或者死亡而失去伴侣则是负0.6。 报告作者根据问卷结果分析,会让人觉得不幸福的最大因素是忧郁和焦虑,这个因素和失业一样得分是负0.7。 共同编纂报告的拉雅尔德教授表示,研究的结果显示政府需要在其国民幸福与否的方面“扮演新的角色”,集中在“创造福祉”而不是“创造财富”。 他指出,这项研究可以证明,与人们幸福与否最有关联的是“我们的社交关系和我们的精神与身体的健康”。 拉雅尔德教授说,过去政府曾经成功地对付了贫穷、失业、教育和身体健康问题,但是现在一样重要的是对付“家庭暴力、酗酒、忧郁症、焦虑症、被隔绝的青少年、考试主义等等”,他认为这些都应该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注意!高龄产妇更易产下缺陷儿 信息来源:广东残联 关注“广东残联”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残疾人资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对父母都期盼着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健康宝宝。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生下的孩子却有先天缺陷。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我国是出生缺陷和残疾高发国家。每年约有20~30万可见的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才显现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 出生缺陷,即通俗所言之“先天性畸形”。据了解,常见出生缺陷包括:无脑儿、脑积水、开放性脊柱裂、脑脊膜膨出、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即唐氏综合征,在出生缺陷婴儿中很常见。唐氏儿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生长迟缓,常伴有多种畸形。 导致出生缺陷的原因有很多。除25%是遗传因素,15%是环境因素,另有60%与营养、感染、母亲的疾病和接触的有害物质有关。许多常见的遗传病、传染病等,如梅毒可以由母亲传染给胎儿,造成流产、畸形甚至死胎。 据了解,自从国家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产妇越来越多,高龄产妇更容易产下缺陷儿。高龄产妇就像人越老越容易生病一样,女性年纪越大,卵子也越老化,质量也会下降,会造成胎儿染色体异常而导致胎儿智力及发育异常。 常见的唐氏综合征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病,它跟母亲的年龄有很大关系。国内外有数据显示,生育年龄产妇产下唐氏综合征孩子的平均概率是千分之一。如果产妇的年龄达到35周岁,产下唐氏综合症孩子的概率为360分之一;如果产妇的年龄在40岁或以上,产下唐氏综合征孩子的概率为百分之一。也就是说,年龄越大,风险越大。
广州公租房新政出台,残疾人家庭优先分配低层或带电梯房源 继离婚妇女申请公租房可获配租优先权后,又新增两类人群被正式纳入可优选公租房范围。记者从广州市住房保障办获悉,《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和配租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近日正式发布,新的细则纳入更多优先配租对象。其中,只要在公租房轮候册内,见义勇为家庭、城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离婚妇女等人群可获得优先配租。而且,与今年6月份公开征求意见稿时,对于优先配租对象《细则》又新增两类人群:市、区人民政府举办的社会(儿童)福利机构成年未婚孤儿;持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并在本市养老护理机构工作的养老护理员。 资产有变1个月内申报 根据《细则》,公租房的分配对象包括两类:一是取得公共租赁住房有效轮候号,已进入轮候册,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条件的轮候对象;二是已递交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并已受理,暂未取得有效轮候号,未进入轮候册的申请对象。对于前者,住房保障部门按照优先配租对象、序列轮候对象的先后顺序向其配租。而对于后者,在住房保障部门对前者配租后,剩余房源则可向其进行预分配,分配采用随机排序确定配租顺序。 《细则》同时明确,取得轮候资格的家庭,如果其成员及其户籍、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资产、住房情况发生变化影响到公租房保障资格的,需在改变之日起30日内申报,经按程序对其轮候资格进行核定并确定保留或注销轮候号。 三口之家配二房一厅 《细则》明确,配租房型应与申请对象家庭人口相对应,原则上:1人家庭分配一房;2人家庭分配一房一厅;3人家庭分配二房一厅;4人家庭分配二房一厅或三房一厅;5人以上家庭分配三房一厅。具体房型分配原则,以公布分配方案为准。 孤寡老人及有视力、肢体残疾的(1-3级或重度)残疾人家庭,同等条件下优先分配低层或带电梯房源。 关注:“广东残联”官方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残疾人资讯 新闻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A4ODExMzIyMA%3D%3D%26tempkey%3DuXq9l8BfIItIEipqNViceLPGKcd6SiqIF%252BAYqt0Xtlv7NUu9NWz0PGqd6igkSWTgaL4GozHBAH7iF0HYbXvv7meDk%252BIyoR9KisbKdBJNF%252Ff5H%252FZBjrYBb%252FIGsbRiWdugN0jU7xMipyCKv2K9DtHyLw%253D%253D%26chksm%3D0834a9223f43203481a05d6e8b28d7db01055dc327b41d8695b0adf2f9dc32de32d39f8df4da%23rd&urlrefer=42d17b441537fc2b0a79fe91dfe5cdec
广州公租房新政出台,残疾人家庭同等条件下优先分配低层或带电梯 继离婚妇女申请公租房可获配租优先权后,又新增两类人群被正式纳入可优选公租房范围。记者从广州市住房保障办获悉,《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和配租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近日正式发布,新的细则纳入更多优先配租对象。其中,只要在公租房轮候册内,见义勇为家庭、城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离婚妇女等人群可获得优先配租。而且,与今年6月份公开征求意见稿时,对于优先配租对象《细则》又新增两类人群:市、区人民政府举办的社会(儿童)福利机构成年未婚孤儿;持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并在本市养老护理机构工作的养老护理员。 资产有变1个月内申报 根据《细则》,公租房的分配对象包括两类:一是取得公共租赁住房有效轮候号,已进入轮候册,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条件的轮候对象;二是已递交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并已受理,暂未取得有效轮候号,未进入轮候册的申请对象。对于前者,住房保障部门按照优先配租对象、序列轮候对象的先后顺序向其配租。而对于后者,在住房保障部门对前者配租后,剩余房源则可向其进行预分配,分配采用随机排序确定配租顺序。 《细则》同时明确,取得轮候资格的家庭,如果其成员及其户籍、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资产、住房情况发生变化影响到公租房保障资格的,需在改变之日起30日内申报,经按程序对其轮候资格进行核定并确定保留或注销轮候号。 三口之家配二房一厅 《细则》明确,配租房型应与申请对象家庭人口相对应,原则上:1人家庭分配一房;2人家庭分配一房一厅;3人家庭分配二房一厅;4人家庭分配二房一厅或三房一厅;5人以上家庭分配三房一厅。具体房型分配原则,以公布分配方案为准。 孤寡老人及有视力、肢体残疾的(1-3级或重度)残疾人家庭,同等条件下优先分配低层或带电梯房源。 关注:“广东残联”官方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残疾人资讯 新闻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A4ODExMzIyMA%3D%3D%26tempkey%3DuXq9l8BfIItIEipqNViceLPGKcd6SiqIF%252BAYqt0Xtlv7NUu9NWz0PGqd6igkSWTgaL4GozHBAH7iF0HYbXvv7meDk%252BIyoR9KisbKdBJNF%252Ff5H%252FZBjrYBb%252FIGsbRiWdugN0jU7xMipyCKv2K9DtHyLw%253D%253D%26chksm%3D0834a9223f43203481a05d6e8b28d7db01055dc327b41d8695b0adf2f9dc32de32d39f8df4da%23rd&urlrefer=42d17b441537fc2b0a79fe91dfe5cdec
广州:电动车违章上路拟罚款500元并扣留车辆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除 2日,广州市政府官网发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不准上道路行驶的通告》(穗府规〔2016〕7号)。 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有关规定,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继续实施不准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除外)上道路行驶的措施。违反本通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理。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根据《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草案二次审议稿)》,对违规行为将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驾驶拼装、非法加装和改装以及其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并对驾驶人处500元罚款。驾驶电动独轮车、电动平衡车以及其他滑行工具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人处50元罚款。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广东残联 文章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A4ODExMzIyMA%3D%3D%26tempkey%3DuXq9l8BfIItIEipqNViceLPGKcd6SiqIF%252BAYqt0XtlvosWZtXYa2P9ElzDrOOdyajUfVs2xu8mfVoTeBI5YAS5H9DV04SC%252FHM3VFs%252Bqr9gkKwaKFbmvjUAEGLGTskNRmjohOO5Q50bp5upVV7z1Urw%253D%253D%26chksm%3D083496703f431f66fdd4613a9929749dac7003afa61613e402b0023c355759970a5ad17146dc%23rd&urlrefer=99a8715c2a51d897654096115bd18c1a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