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依旧了了1 涛声依旧了了1
关注数: 2 粉丝数: 104 发帖数: 586 关注贴吧数: 8
关于2019年的农村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暴涨大家有话说: 其一;合作医疗政策的源头是好的,是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是逐年疯涨让农民苦不堪言,从最初每人10元到现在(2019年)每人250元,翻了多少倍?农民收入翻了多少?报销标准翻了多少?说收合作医疗不是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吗?为什么民生变成民怨? 其二;交了合作医疗只有住院才能报销,镇医院标准一般看小病,县医院标准上看中病,省市医院能治大病,标准高而且还要地方医院开转院证明,并且还各有不同的起伏线,门诊报不了,为什么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标准不同还有不报的? 其三;得了病进医院,院方和自己首先都考虑交了合作医疗有医保先住院,结果三五百元能治的病,花三五千甚至过万,这把病治好了还算不错了,还有的把钱花了,病情还是一头雾水,摸不清头脑,合作医疗报了,农民实惠了吗?自己花的那些钱呢?这到底便宜了谁?吃亏的又是谁呢? 其四;交合作医疗费,只有交钱程序非常简单,钱一交,票一开,完了。可是到了报销的那会儿为什么就那么复杂呢?这个不报,那个不能报,这个手续,那个手续缺一不可,为什么不能象收钱那么简单? 其五;天地良心,每人250元算一下每年要收多少钱,这些钱究竟在农民身上花了多少?用着农民血汗钱养活了多少闲人? 其六:又说每年你交的合作医疗费,拿票在当地卫生院买药,但需再交合作医疗交费票总额的20%现金,美其名说报销,世界上有这样的报销程序吗?明显是套路,和洗钱有什么两样。还说如果不买药,就作废,试问票作废了,钱归谁了? 其七;修汽车,修手机,修电器可以先讲价,修不好不要钱,修好了给多少钱。看病看好看不好钱少得了吗?甚至把人治死了,钱能少了一分吗?多少人一病回到解放前!这对贫民公道吗?钱有人收,其乱象有人管吗? 官员们:考虑一下我们农民的负担吧!一家老小算4口之家就得交1000元,年年得交毫无止境,社保以前有十五年期限,平安保险可选择一次性或三五年缴可保几十年,人家可是盈利性商业险啊。合作医疗本应是社会福利民生工程,如果把好事搞得民心向背,怨声载道这还叫好事吗? 我们算一算:最初的政策是每人交10元,省补20元,中央补20元,即:10十20十20=50元组成每人50元合作医疗基金,那么,今年交250元,每人合作医疗基金将是250十480(480元是中央补十省补十市补十县补)=730元合作医疗基金/每人,截止2018年底,全国有约8亿多农民参保,这么庞大的资金如何管理,怎样支配,谁知道?给大家公开过吗?难道每年帐目就扯平了吗?真正看病多的是老人小孩,壮年人有几个去住院治病拿报销的?农民们只知道合作医疗,自已所交的钱去哪了?仓库保证没老鼠吗?地方相关部门的官员有否与私人开的小医院相互勾结,形成利益链条虚报进行医保金套现呢?党中央,中纪委打老虎,拍苍蝇,打老虎成果显著,拍苍蝇任重而道远,因老虎在多会有数,苍蝇将不计其数。哎…苛捐杂税减了,皇粮国税免了,可农民的负担又超过了历史……。壮年农民每年花200元买个“大病保险”的50%甚至更低(检查费不报、专家诊费不报,进口药及器材使用费不报),你心里服吗? 如果你是农民或者你的父母、朋友是农民请转起![拳头][拳头][拳头] 2019 年
河南村医辞职了 河南朱砂镇36位村医集体辞职:拨款被层层克扣 2019年07月07日 08:48:52近日,河南省通许县朱砂镇36 名村医集体辞职信在网络引发热议。辞职信上的内容显示,整个乡镇村医同时请辞是因为" 我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上级拨款越来越多,到村医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工资发放不到位,上级层层克扣,现在我们村医已经生活不能自理"。 7 月6 日,通许县人民政府对" 朱砂镇36 位村医集体辞职" 的事情做了通报,称有关问题正在有序调查核实中,调查情况将及时通报。 以下为辞职信全文 尊敬的院领导: 您们好! 很遗憾在这个时候向医院正式提出辞职。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村医在医院管理下工作的很开心,医院的气氛就和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相处的融洽和睦,同时在医院给予的良好学习氛围,学习很多新的东西充实自己,得到很多实践经验。 我们非常重视在工作的这段时光,更非常荣幸的成为村医中的一员,在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也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富。 但由于我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上级拨款越来越多,到村医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工资发放不到位,上级层层克扣,现在我们村医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对此我们村医深感遗憾。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村医的表現不能让自己感到满意,对医院的照顾深感愧疚,且没有给医院做过贡献,更由于我们自身的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医院的各方面需求。 特此向医院提出辞职申请,望医院给予批准。 全体乡村医生签名: 辞职人:朱砂镇全体乡村医生 2019-6-28 朱砂镇隶属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下辖36 个行政村,总计6.33 万人。7 月6 日,通许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河南省通许县朱砂镇36 位村医集体辞职及有关情况的通报》,证实确有其事。通报称," 通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抽调相关职能部门成立工作组,约见有关当事人,对该文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通报强调全县村医都仍在岗工作。
河南村医辞职了 河南朱砂镇36位村医集体辞职:拨款被层层近日,河南省通许县朱砂镇36 名村医集体辞职信在网络引发热议。辞职信上的内容显示,整个乡镇村医同时请辞是因为" 我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上级拨款越来越多,到村医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工资发放不到位,上级层层克扣,现在我们村医已经生活不能自理"。 7 月6 日,通许县人民政府对" 朱砂镇36 位村医集体辞职" 的事情做了通报,称有关问题正在有序调查核实中,调查情况将及时通报。 以下为辞职信全文 尊敬的院领导: 您们好! 很遗憾在这个时候向医院正式提出辞职。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村医在医院管理下工作的很开心,医院的气氛就和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相处的融洽和睦,同时在医院给予的良好学习氛围,学习很多新的东西充实自己,得到很多实践经验。 我们非常重视在工作的这段时光,更非常荣幸的成为村医中的一员,在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也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富。 但由于我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上级拨款越来越多,到村医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工资发放不到位,上级层层克扣,现在我们村医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对此我们村医深感遗憾。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村医的表現不能让自己感到满意,对医院的照顾深感愧疚,且没有给医院做过贡献,更由于我们自身的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医院的各方面需求。 特此向医院提出辞职申请,望医院给予批准。 全体乡村医生签名: 辞职人:朱砂镇全体乡村医生 2019-6-28 朱砂镇隶属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下辖36 个行政村,总计6.33 万人。7 月6 日,通许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河南省通许县朱砂镇36 位村医集体辞职及有关情况的通报》,证实确有其事。通报称," 通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抽调相关职能部门成立工作组,约见有关当事人,对该文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通报强调全县村医都仍在岗工作。
南阳市的宣传,气人不? 诸葛亮躬耕于襄阳? 看南阳卧龙区车站街道如何宣传的】 网友爆料:自己在去南阳市第十四中学接学生时,看到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对于《三顾茅庐》典故的宣传牌后,不禁对此宣传牌产生了疑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制作的《三顾茅庐》宣传牌上竟赫然写着“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张飞带着礼物到襄阳古隆中(今襄樊市西)”! 对于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的这种做法,让身为南阳人的同城君真的很气愤!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南阳、襄阳躬耕地本来就纷争已久,但是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躬耕于南阳”是不容改变的历史事实,而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对于此事却胳膊肘向外拐,在学校门口的宣传牌上宣传“诸葛亮躬耕于隆中”,让学生以及市民产生误导,深深的伤害了南阳人的感情!就算没学过历史,总上过学吧?学过《出师表》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学过《陋室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吧!就算还没学到这两篇文章,制作宣传牌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百度一下??? 对此南阳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李君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首先,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 看过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的躬耕地,是刘备三顾茅庐故址,也是著名的《草庐对》的诞生地。【注:《草庐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三分天下由此而来)。】 所以,三顾茅庐,顾的是哪里?当然是南阳的诸葛草庐了。 再来说内容中的“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这就更扯了。 先不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诗句,就简单翻阅一下资料便可明白。 《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一文中,诸葛亮说:“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此处“躬耕南阳之亩”意指“躬耕南阳(卧龙岗)”。 另外《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己都说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而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制作的《三顾茅庐》宣传牌中写的躬耕于隆中,简直是在篡改历史,篡改诸葛亮自己说的话啊!不觉得很打脸吗? 难道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是襄阳派来的卧底吗? 身为南阳人的各位网友怎么看? 欢迎留言!收起全文d>û收藏 1 1 ñ赞 c南阳同城会
南阳市的宣传,气人不? 诸葛亮躬耕于襄阳? 看南阳卧龙区车站街道如何宣传的】 网友爆料:自己在去南阳市第十四中学接学生时,看到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对于《三顾茅庐》典故的宣传牌后,不禁对此宣传牌产生了疑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制作的《三顾茅庐》宣传牌上竟赫然写着“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张飞带着礼物到襄阳古隆中(今襄樊市西)”! 对于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的这种做法,让身为南阳人的同城君真的很气愤!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南阳、襄阳躬耕地本来就纷争已久,但是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躬耕于南阳”是不容改变的历史事实,而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对于此事却胳膊肘向外拐,在学校门口的宣传牌上宣传“诸葛亮躬耕于隆中”,让学生以及市民产生误导,深深的伤害了南阳人的感情!就算没学过历史,总上过学吧?学过《出师表》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学过《陋室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吧!就算还没学到这两篇文章,制作宣传牌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百度一下??? 对此南阳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李君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首先,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 看过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的躬耕地,是刘备三顾茅庐故址,也是著名的《草庐对》的诞生地。【注:《草庐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三分天下由此而来)。】 所以,三顾茅庐,顾的是哪里?当然是南阳的诸葛草庐了。 再来说内容中的“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这就更扯了。 先不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诗句,就简单翻阅一下资料便可明白。 《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一文中,诸葛亮说:“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此处“躬耕南阳之亩”意指“躬耕南阳(卧龙岗)”。 另外《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己都说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而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制作的《三顾茅庐》宣传牌中写的躬耕于隆中,简直是在篡改历史,篡改诸葛亮自己说的话啊!不觉得很打脸吗? 难道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是襄阳派来的卧底吗? 身为南阳人的各位网友怎么看? 欢迎留言!收起全文d>û收藏 1 1 ñ赞 c南阳同城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