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茶一些情 一些茶一些情
关注数: 531 粉丝数: 1,065 发帖数: 31,209 关注贴吧数: 30
〔转〕茶之道,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 不懂茶并不影响一个人体验茶所能获得的乐趣。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个茶感觉还不错,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一如芸芸众生,有哪个敢说:我能看懂每一个人? 茶,只要觉得好喝就行,不用刻意去懂。人生本已不轻松,生命中本已有太多无法把握的东西,生活就不必再背负更多的繁琐。品茶,无需懂得太多,只需将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暂时享受须臾的小资调调,又或在品茶中持续优雅的姿态,这样足矣!你会发现,每一泡茶的滋味,因着环境、氛围、气候、同饮者的不同,让人生发出不同的感怀。茶本身、茶与人、茶与禅,亦有着很多因缘故事,或感伤,或动人,或铭心刻骨,或温煦如春,不仅值得细细品味,且能涤尽尘劳,是非放下,安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 所以,始终有些固执的认为,一生之中可以不必懂茶,但是每一缕记忆可以印上不同的茶香,似乎只有这样的日子才可以过得精致。 茶,对于享受有格调的生活,热爱雅致生活氛围的人来,不是功课不是束缚。茶是享受, 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茶之道,茶知道,其实只不过是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陶醉茶香中,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于尘世偷来闲暇时光,不啻为人生之一大乐事。 因为喜欢那份清香,能弥漫整个屋子,让你久久的沉浸在那种清香的气息中来。泡茶,我更喜欢慢慢地看着茶水相融的过程:捏一把抩入壶中,清清的沸水入壶,茶在水中起伏、变大,茶水也渐渐地变绿或金黄,此时你已分不清是水洗茶,还是茶润水。也许入壶便成一体,她的清丽,她的不俗,只有到唇齿之间才是一番新的感触。呾一口便是美妙,闻一闻都是清香。 喝茶时,我喜欢翻阅旧书,也许我是个恋旧的人吧,总觉得那发黄的纸张有岁月的痕迹,偶见空白处的注解能依稀寻到当年的心迹。一页一页的翻,似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经年过去,还是喜欢朱自清、周作人的散文,美丽而悠远;喜欢徐志摩、戴望舒的诗,韵美却深长;喜欢钱钟书的《围城》,喜欢沈从文的《边城》,心中向往的是远离尘嚣的一种平静与恬淡。 放一首筝曲,那种幽宛似乎饱含着一脉脉一丝丝古典味儿,如水波一样,缓慢的浸没了钢铁城市的冷漠与坚硬;又似乎有种空灵的禅意。渴望得到高山流水划过之后的知己、知音相遇,感动梁祝一曲散发出来的纯真爱情,留恋茉莉花开之声的纯洁清新。 品茶是一份悠闲与从容,读书是一种心得和体会,听歌是一样愉悦加感动。一任轻柔的思绪轻抚心灵,然后呷一小口茶水。也许此时此景就是一首诗一阕词吧,这样的境况是不是有些慢条斯理?是不是有些脱离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也许吧。如果真的与现实差一步之遥,那也不是什么缺憾,因为这个过程是精彩的、细致的,从不厌倦,从不觉单薄,有的是淡淡的清心,默默的享受;清新一种烦躁,享受一丝甜蜜。 茶苦茶香,品尝需要耐心,需要功夫。亦如爱情,没有等待的苦涩,你永远品尝不到最后的幸福。也许你累了倦了,无法忍受等待之苦,中途散场,那你自然以伤感收场,落得一个无言的结局。有人说过:彩虹是下雨过后的耐心期待,那么爱情就是人们生命里等待的一份美丽。 生活总是那么忙碌,但真正的坐在几案前时,便是一副懒散的样子,一种休闲的雅致,如壶中茶,温润、散漫且自然、品位。 我喜欢这种含蓄细致不张扬的内敛生活,平淡人生,诗情画意;更爱这样品味生活的态度,开心雅致,淡定悠远,喜欢有紫砂功夫茶具相伴的闲暇午后时光,喜欢有音乐、有诗书陪伴的平静岁月。 至于茶之道,自有茶知道。
人对了,茶就对了 心很累,于红尘纷扰间与一杯淡茶对坐。此刻,或许借酒更能消愁,而我不胜酒力,领会不到般若汤的醉境,只能独酌清茶。   清雅幽居,往来随性,沏一杯茶,看喧嚣渐渐在烟雾间隐去,确有妙义。我与这一杯茶深情凝视。这杯茶于我是琴瑟和鸣的知己,他沉静地坐着,不发一言,只在水气之中低回浅唱,却是最好的交流了。   茶叶干而不枯,犹如美好的人生,半寐半醒之时,还有多少梦想未至。一注开水如涅公式之焰,烫醒干涩的叶子,沸腾之下,沉淀之上,那时青春的润泽,在爱的触摸下缓缓显露,露出柔软馨香的本色;水是茶的魂灵,去芜存菁,淘尽斑驳,在滚烫的誓言里洗掉荒芜,删减繁复。悠然的绿波轻微荡漾,茶汤在叶片上闪动着眸光,像彼此懂得的知己,用细密的眉眼轻柔打探着对方的心思。   茶具好比骨和肉,茶器为骨,茶叶为肉。不仅什么茶用的器皿不同,什么人也需用不同的茶具。与我对坐的这一杯,难不成是妙玉请宝钗和黛玉吃的“老君眉”?还是她5年前栊翠庵收的“梅花雪”?若不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不是单给贾母的成窑五彩小盖钟,也不是斟与宝玉喝的“绿玉斗”,却如何这般醉了凡俗,乱了尘心?   一杯淡茶,浮浮沉沉,就是一方禅台,一座天地之坛。我周身笼罩着圣洁的光晕,心肺和肢体躺在森林峡谷的怀抱里栖息,那些一筹莫展的困惑,都抛到了云天之上,沐浴碧海蓝天的洗礼。多么神奇,何谓茶也?草、木、人者三而为一。在草木中间体悟人生的哲理,原来一生的沉浮可以这么小、这么轻,被投掷在盈可一握的茶具里。   多么欢喜,与你相遇。三刀两枪的叶瓣上,漂浮着三两朵花。茉莉、金银花、菊花……白而芬芳,像蝶舞,像美丽的天国。他们为爱的信仰而辗转反侧,久经考验。临水照花,清寒甘洌,他为相伴一场,倾吐一身的精髓。汤浇火淬,尽展芳颜,她像守护贞洁的节妇,直到一息尚存。   你我之间的沉默,旷世之隔。在生命中,苦难与寂寞总是如影随形。但是,当我们把他们化作滋养心灵的甘露,味道便会有所不同。这一杯淡茶,氤氲着丝丝水汽,蒸发出缕缕清香。我的思绪沿着透明与幽深的脉络,安然游走;我的呼吸在生命的光影里尽情延展,感到从未有过的舒心平和。   茶,汇聚了山川灵秀,日月精华。一叶茶,取自山野,能窥见一脉山水;一杯茗,源自本心,可陶冶万般性情。淡茶在手,清香满室,品之为菩提,饮的是真味。“吃茶去”,世间能令人展眉一笑的,唯茶而已。
人对了,茶就对了 心很累,于红尘纷扰间与一杯淡茶对坐。此刻,或许借酒更能消愁,而我不胜酒力,领会不到般若汤的醉境,只能独酌清茶。   清雅幽居,往来随性,沏一杯茶,看喧嚣渐渐在烟雾间隐去,确有妙义。我与这一杯茶深情凝视。这杯茶于我是琴瑟和鸣的知己,他沉静地坐着,不发一言,只在水气之中低回浅唱,却是最好的交流了。   茶叶干而不枯,犹如美好的人生,半寐半醒之时,还有多少梦想未至。一注开水如涅公式之焰,烫醒干涩的叶子,沸腾之下,沉淀之上,那时青春的润泽,在爱的触摸下缓缓显露,露出柔软馨香的本色;水是茶的魂灵,去芜存菁,淘尽斑驳,在滚烫的誓言里洗掉荒芜,删减繁复。悠然的绿波轻微荡漾,茶汤在叶片上闪动着眸光,像彼此懂得的知己,用细密的眉眼轻柔打探着对方的心思。   茶具好比骨和肉,茶器为骨,茶叶为肉。不仅什么茶用的器皿不同,什么人也需用不同的茶具。与我对坐的这一杯,难不成是妙玉请宝钗和黛玉吃的“老君眉”?还是她5年前栊翠庵收的“梅花雪”?若不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不是单给贾母的成窑五彩小盖钟,也不是斟与宝玉喝的“绿玉斗”,却如何这般醉了凡俗,乱了尘心?   一杯淡茶,浮浮沉沉,就是一方禅台,一座天地之坛。我周身笼罩着圣洁的光晕,心肺和肢体躺在森林峡谷的怀抱里栖息,那些一筹莫展的困惑,都抛到了云天之上,沐浴碧海蓝天的洗礼。多么神奇,何谓茶也?草、木、人者三而为一。在草木中间体悟人生的哲理,原来一生的沉浮可以这么小、这么轻,被投掷在盈可一握的茶具里。   多么欢喜,与你相遇。三刀两枪的叶瓣上,漂浮着三两朵花。茉莉、金银花、菊花……白而芬芳,像蝶舞,像美丽的天国。他们为爱的信仰而辗转反侧,久经考验。临水照花,清寒甘洌,他为相伴一场,倾吐一身的精髓。汤浇火淬,尽展芳颜,她像守护贞洁的节妇,直到一息尚存。   你我之间的沉默,旷世之隔。在生命中,苦难与寂寞总是如影随形。但是,当我们把他们化作滋养心灵的甘露,味道便会有所不同。这一杯淡茶,氤氲着丝丝水汽,蒸发出缕缕清香。我的思绪沿着透明与幽深的脉络,安然游走;我的呼吸在生命的光影里尽情延展,感到从未有过的舒心平和。   茶,汇聚了山川灵秀,日月精华。一叶茶,取自山野,能窥见一脉山水;一杯茗,源自本心,可陶冶万般性情。淡茶在手,清香满室,品之为菩提,饮的是真味。“吃茶去”,世间能令人展眉一笑的,唯茶而已。
茶你若愿等 便不负你! 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真我时刻,手执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 人需要一种淡然、朴实、淡名利、淡世绘、淡荣辱、淡诱惑,虽无蝶来,清香依旧。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谢绝繁华,回归简朴。 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 在茶的深深禅意中,做不去惊扰他人幸福的人,用茶的完美姿态,养水的清灵洁净,用水的柔美坚韧,养茶的宁静从容。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你才会有喝不完的好茶、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茶,是无所不容的,天地之间,可包容万物。你可两人成友,多人成饮,畅所欲言;同时茶又是静谧安逸的,你可以独自品饮,闻香悟道,独立沉思。 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是一种成全。 遇茶既是缘,再差也要尊重。品茶求滋味,再少也要知足。茶需遇好水,再好也求地利人和。 人生如茶,静心以对。对错无辜,缘由前生。认得清,放下是聪明。看不透,一场梦无痕。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你来世界,请安住世界。 水雾萦绕的清香夜,伴一曲古典乐,品的是茶,静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涤的是灵魂。 坐在夕阳里,沏一壶茶,让回忆渐渐退去。悠然品茗,寻一种世外淡然的心境,让灵魂如缕缕茶香,随烟轻扬,袅袅升腾。 看杯盏茶心,茶遇水是缘,亦如人生之情缘。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 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 只因,每一杯茶,都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等待。从孕育到长成,从土木到金火,从沉寂到复活于水,千回百转。 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你若愿等,茶不负你。 生命由薄变厚,由厚变薄,如烟的岁月里,懂茶人与茶嫣然成为知己,默然静守,寂然喜欢。 一杯茶在手,便可将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 与茶相伴,有着岁月沉淀后的平静与追忆,轻捻苦涩,口中咀嚼,心内回忆。风月的往事,都挂在了嘴角那一抹笑靥上。 独处一隅,或三五好友,闲暇时品茶交心,自得其乐,心意畅快。 泡一壶暖心茶,与岁月,与那个怜惜的人,共老。一起活着,爱着,陪着。别等到遗憾!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有些茶,一旦错过,再遇见,已是另一番境遇。
茶你若愿等 便不负你! 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真我时刻,手执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 人需要一种淡然、朴实、淡名利、淡世绘、淡荣辱、淡诱惑,虽无蝶来,清香依旧。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谢绝繁华,回归简朴。 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 在茶的深深禅意中,做不去惊扰他人幸福的人,用茶的完美姿态,养水的清灵洁净,用水的柔美坚韧,养茶的宁静从容。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你才会有喝不完的好茶、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茶,是无所不容的,天地之间,可包容万物。你可两人成友,多人成饮,畅所欲言;同时茶又是静谧安逸的,你可以独自品饮,闻香悟道,独立沉思。 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是一种成全。 遇茶既是缘,再差也要尊重。品茶求滋味,再少也要知足。茶需遇好水,再好也求地利人和。 人生如茶,静心以对。对错无辜,缘由前生。认得清,放下是聪明。看不透,一场梦无痕。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你来世界,请安住世界。 水雾萦绕的清香夜,伴一曲古典乐,品的是茶,静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涤的是灵魂。 坐在夕阳里,沏一壶茶,让回忆渐渐退去。悠然品茗,寻一种世外淡然的心境,让灵魂如缕缕茶香,随烟轻扬,袅袅升腾。 看杯盏茶心,茶遇水是缘,亦如人生之情缘。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 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 只因,每一杯茶,都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等待。从孕育到长成,从土木到金火,从沉寂到复活于水,千回百转。 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你若愿等,茶不负你。 生命由薄变厚,由厚变薄,如烟的岁月里,懂茶人与茶嫣然成为知己,默然静守,寂然喜欢。 一杯茶在手,便可将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 与茶相伴,有着岁月沉淀后的平静与追忆,轻捻苦涩,口中咀嚼,心内回忆。风月的往事,都挂在了嘴角那一抹笑靥上。 独处一隅,或三五好友,闲暇时品茶交心,自得其乐,心意畅快。 泡一壶暖心茶,与岁月,与那个怜惜的人,共老。一起活着,爱着,陪着。别等到遗憾!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有些茶,一旦错过,再遇见,已是另一番境遇。
大益普洱熟茶的收藏价值探究与理解 “普洱茶发酵到顶了”(片面之语),收藏后品质变化还有空间吗? 市场上,还有些通俗的传说,说所谓“生茶收藏,现喝”,是这样吗? 一直没空叙说此话题,面对越来越多普洱茶爱好者的询问,觉得有必要对普洱茶熟茶的品质特征、发酵成熟度、收藏与品饮等许多话题作些解读。 在大益普洱茶熟茶的产品结构中,高中低档,不同产品结构、制式。高端的“班章普洱饼、勐海之星、金针白莲、0532、象山普洱饼”等产品,风格独到;中端产品,V93普洱沱茶、0652、7672等,纯正厚实的产品特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有机会总结一下自己对普洱熟茶的感悟,也是有意义之事。 问不少普洱茶消费者,真的品饮过时间稍久一点的普洱熟茶吗? 许多人回答“没有”,但他们却宣扬着“藏生茶喝熟茶”的理念,或者说“入门喝熟茶,老茶客品老生茶”,甚至说“熟茶因为快速发酵,茶性已死”,而不懈一顾。 这是多么偏激的举动,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失去了体验普洱茶丰富多彩魅力的一次机会。 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生茶,是云南普洱茶的两大重要产品分支,缺一不可。生与熟,构成了普洱茶的森林。粗老与细嫩(指原料),风韵初显与阳刚成熟,茶区与山头,纯料与配方,饼茶、砖茶、沱茶,许许多多普洱茶元素,则是构成这个森林的树木。过分热衷某一个元素,山头也罢,纯料也罢,生茶也罢,熟茶也罢,可能会一叶障目,变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老熟茶,如同红酒一样,虽然发酵基本完成,但也需要时间完成其纯化的过程。首先,是散去蒸压形成的“水气味”,以及干燥过程的“火味”。其次,散去一些“发酵之味”,以获得更加纯正的滋味与香气,陈香也才能更好的展现。 熟茶品质特征的变化,在上述两点上是相当明显的。新出厂的熟茶,滋味醇和,香气纯正,陈香初显。半年后,滋味更加浓郁,显露醇厚的本性,而陈香之气,则由有低沉渐渐向高扬转化。这种体验,许多消费者有过经历。也有些不明白的消费者,有时候会误解,似乎这一批熟茶,不如上一批,或今年某产品不如去年某产品。实际上是时间点的不一样。 经历了一段时间,普洱熟茶完成了一定的“纯化”。这就是所谓“退火”后的普洱茶更好喝,存储几年后的普洱茶口感更优秀,这也是消费者对有几年的普洱熟茶产品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普洱茶界的一些老前辈,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勐海茶厂前辈老厂长唐庆阳先生,当年对提高云南普洱茶品质,提出过两条重要意见,一条是“标准”的问题,即严格工艺与对样生产的问题,另外一条就是“给一段时间进行“纯化”(以及醇化),以展现普洱茶独特陈香的问题”。 因为熟茶及时消耗太多,能留存的老熟茶不多,能大面积交流品饮也就更少。能体验老熟茶与老生茶不同风韵的人,则更少。 品鉴到老普洱熟茶独特“绵柔、砂化、陈韵”的风骨之美,绝对是可以和品饮老生茶一比的另外一种享受。 讲了纯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普洱熟茶收藏过程中的后续醇化,是章显普洱熟茶韵味的重要过程。红酒的收藏醇化与普洱熟茶的收藏醇化可谓异曲同工。 如此说来,普洱熟茶品质的提升,在收藏过程中也是有很大空间的。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