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在渊💍💫♤ 你微笑时V好美
我即是狂澜。且不会被力挽。
关注数: 53 粉丝数: 215 发帖数: 8,700 关注贴吧数: 64
剑来的一些设定和一些角色,转载自烽火公众号 万年之前,青童天君掌管飞升台,负责接引男子地仙(注1)。 登天一役后,人间炼气士胜出,神道崩塌,五至高之一的持剑者(注2),剥离出一部分神性,以剑灵姿态驻留此地。 骊珠洞天中的小镇牌坊楼,当地百姓俗称螃蟹坊(注3),便是那座飞升台,如今也是天底下九座雄镇楼之一的镇剑楼(注4)。牌坊楼修建有十二根石柱,形似螃蟹,也寓意剑修横行天下。 三千年前,蛟龙之属仍是浩然天下的水运之主,斩龙人陈清流,立下类似一种佛门宏愿,“有蛟龙处斩蛟龙”,要教“天下无真龙”,凭此跻身十四境。斩龙一役的最后,世间最后一条真龙逃离中土神洲,在宝瓶洲最南端的老龙城登岸,试图前往青童天君负责的飞升台寻求庇护。期间真龙身负重伤,撞入大地之下,开辟出一条走龙道,又被三山九侯先生以山法镇压,被迫破土而出。 由于登天一役期间,天下真龙曾经与人间修士暗中缔结盟约,叛出天庭,因此青童天君对这最后一条真龙,选择冷眼旁观。濒死真龙最终摔落在后来的骊珠洞天附近,就此陨落。宝瓶洲斩龙落幕一役,三教和诸子百家的练气士联袂出手,试图瓜分真龙气运,捡漏寻求宝物机缘,战死之人的尸体如雨落大地,魂魄凝聚不散,连同真龙死后的气运,混淆在一起,最终,此地方圆千里,用秘法被打造成如同一颗明珠,悬于大骊王朝上空,成为三十六小洞天中最小的骊珠洞天。 三教一家的四位圣人亲自露面,在这里订立契约,规定每六十年,换一人坐镇此地,主持一座大阵的运转,镇压、平衡各方势力,帮忙看顾真龙残余气数。 小洞天格局由三山九侯先生布置。龙须溪与小镇主街,是一隐一显的两条龙须,福禄街和桃叶巷则分别是龙颈和一段龙脊,街上的每一座府邸便是一张符箓,屋舍占地大小亦有讲究。桃叶巷的每一株桃树,根须扎入地底,便是一颗困龙钉。福禄街镇压真龙龙颈处的气府,防止其“抬头”,禁锢龙脊处的筋骨,使其身躯不得动弹。 参与斩龙一役的修士,活下来的许多人便在此地定居,经过三千余年的繁衍生息,便有了后来的规模。有了如今小镇的四姓十族。 在大骊王朝版图上,此地最先被称为大泽乡,后被一位圣人改为龙渊,再之后避讳某位大骊皇帝的渊字,最终改成龙泉。 龙泉小镇并无城墙环绕,六百多户人家,加上诸姓大族培养的奴婢杂役,约有六千人。落地之前,骊珠洞天自成天道循环,自成小天地,昔年小镇百姓的生死与罪福不被阴间冥府掌控。 小镇大阵有四件最早四位圣人留下的压胜之物,也是小洞天的大阵枢纽:佛门的雷音塔,道家的天师印(位于披云山),兵家的一座小剑冢,儒家亚圣一脉山岳玉牌形状的镇圭。负责轮流坐镇此方天地的三教一家圣人,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查看那四件压胜之物。 大骊王朝山崖书院山长齐静春,坐镇洞天一甲子,明面上的身份是学塾先生。 骊珠洞天本该在六十年后,在最后一任圣人阮邛手上,包裹庇护珠子的外壁彻底破碎,小洞天由此坠地。而骊珠洞天受天道碾压,虽不会当场死人,但是所有人都将失去来生,堕入西方佛国的饿鬼道,永世不得超脱。 兵家修士、铸剑师阮邛,作为骊珠洞天最后一位圣人,其职责很可能就是不让任何一人逃脱天道责罚。 但小镇三千年天道反扑,最终由上任儒家圣人齐静春一肩挑之。昔日骊珠洞天内土生土长的小镇百姓,无论富贵贫贱,无论秉性善恶,皆有来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