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o841126 Rico841126
关注数: 8 粉丝数: 8 发帖数: 1,216 关注贴吧数: 18
泰国森林派传统导师 欢迎补充 指导 泰国森林派传统导师 泰国森林派传统导师阿姜索 · 堪塔西罗 (1861-1941) 阿姜索· 堪塔西罗与他的学生阿姜曼振兴了泰国二十世纪森林头陀传统。他是一位真正的森林隐者,没有留下教导的文字记录。很幸运,他的另一个学生阿姜普· 谭尼育的回忆,使我们得以一瞥阿姜索简短却有力的教导方式。阿姜曼 · 布里达陀 (1870-1949) 阿姜曼1870年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东.拉贾泰尼省乡间的邦堪蓬村,于1893年出家为僧,从此一生游方于泰国、缅甸、寮国,大部分时间在林间梵行。他与老师阿姜索一起,振兴了泰国林居禅修传统,吸引了大批弟子,之后传遍整个泰国,以至海外几个国家。阿姜李 · 达摩达罗 (1907-1961) 阿姜李是泰国林居传统导师当中最著名的其中一位。他的老师是阿姜曼。一生短暂而多彩,他以传授呼吸禅定著名,也以能识著名。他是第一位将林居传统带出眉公河流域,进入泰国中部主流社会的头陀僧。阿姜敦 · 阿图罗(1888-1983) 阿姜敦 · 阿图罗1888年10月4日出生于素辇府芒区帕萨村。22岁那年在首府出家。六年后对于毫无知见的城市比丘生活感到失望,便前往乌汶修学,在那里他结交了阿姜辛 · 堪提迦摩,于是在法宗派重新受戒。不久两人遇见了阿姜曼。当时阿姜曼正从多年游方之后回到泰东北。两人深受他的教导与举止影响,于是放下经典研习,在他的指导下开始游方梵行,成了他最早的两位弟子。在泰国与高棉的山林间漫游19年后,阿姜敦接到僧团上座的指示,领导素辇府一座研习与禅修寺院。因此他在1934年接受了这个座落于市中心的布拉帕寺的住持职务。他在那里直到1983年圆寂。阿姜摩诃布瓦(1913- ) 尊者阿姜摩诃布瓦1913年出生于泰国东北乌汶府,早年依当地传统出家,开始巴利经文的学习。其后遇见了阿姜曼,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位极其特别的人,很显然他在佛法修持中已有所证悟。在完成巴利文第三级学习之后,他离开研经寺院,走进泰国东北部森林。在赶上阿姜曼之后,尊者要他把书本知识放在一边,集中精力修习禅定。于是他开始经常独自在山林间闭关,回来后继续找阿姜曼求教。他随阿姜曼学习了七年,直到老师去世。阿姜摩诃布瓦的佛法修持带着活力与毫不妥协的决心,吸引着其它比丘们前来投身于禅修,后来他受请在自己出生的村子附近一座森林里定居下来,建立了帕·奔塔寺。阿姜摩诃布瓦的佛法开示,以流畅善巧、直接有力著称,显然反映了他本人的个性与修行风格。阿姜放 · 育提可(1915-1985) 是阿姜李的大弟子,一同与他这位著名的老师度过了24个雨季安居。阿姜李去世后,阿姜放继续主持阿姜李的在曼谷附近的阿梭卡让寺。他的内心是一位真正的林居僧,1965年他离开了阿索卡让寺,寻找便于修行的隐居地,最后在罗勇府的达摩萨地寺住了下来,他在该寺担任住持,直到1986年去世。
佛牌制作之翻模与复刻有些朋友会特别想了解大师傅是怎么加持(开光)佛牌的。大师佛会用特殊的材料制作佛牌,并且在特殊的日子召开加持法会对佛牌进行加持。许多藏友收牌收到一定的阶段就开始想收老牌,但是除了价位的考虑之外,有很多的陷阱,要提醒各位。 1. 师傅与徒弟牌:很多师傅极其出名,在他圆寂后,接手的徒弟会用师傅原有的模版来重新压制佛牌,用的是同一个模版,收藏老手还是可以由用料与厚薄还有其它的特征去分辨,但新手没有见过真品,几乎完全无力分辨,从而被无良牌商欺骗,瓦劲较寺的龙婆不坤平就是个例子。 2. 别寺复刻:有时同一个府或是附近庙宇会邀请著名的师傅来帮忙开光,通常被邀请的师傅会将自己擅长或是出名的佛牌转赠给其他寺,帮忙作为募款之用,这种牌功效没问题,但是价格通常较本寺差很多,最出名的2515财佛,本寺及其它寺院的版本差价近4倍。 3. 同寺复刻:有时,一个寺庙或是师傅,他某一版本的牌因传出事迹,而受到欢迎供不应求。这时,庙里便会依原来的模版重制一批佛牌,虽然样子相同,但是价位可谓天差地别,代表的有,龙婆坤2519自身牌,瓦拉康2535后的崇迪等。 4. 翻模:这种情形,大都出现于不肖弟子或是无良牌商,他们将出名而昂贵的牌,用翻模的方式将牌整个翻制,这种牌新手是很难看出破绽的,所以要相当小心。 有很多寺庙,新的版沿用旧的模,于是很多不懂或是不肖的牌商就拿来当成老的版本贩卖,撇开假牌不论,这种牌价位也跟原来的相差很多倍。 所以,当你决定入手老牌的时候,必须掌握相应的佛牌知识,切忌贸然出手。
泰国十大圣僧 谈起泰国历史中的十大圣僧,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可没有一个是被证实和公认。 我给大家分享这版本虽然没被证实,可很多泰国收藏家都相信这版本是最有说服力的。 因这版本是上一代的老收藏家流传至今的。 这是发生在佛历2452年,当时的僧王,崇笛桑卡拉(凯),博湾泥委佛寺,想证实和开开眼界僧侣们的法力和特异功能。 僧王,崇笛桑卡拉(凯)就发出邀请函给全国的佛寺,请派代表参加交流和法力比赛。比赛地点在佛统府的佛统大塔旁,以3天3夜的局限来分胜负。想来参加的僧侣反应非常热烈。 当在最后一轮最重要的考验中,僧侣必需用特异功能将一块木工刨从起点移动至指定的终点,然后必需从终点移动至原点才分胜负。 在这轮最关键比赛当中,大多数僧侣都能用特异功能把木工刨从起点移动至指定的终点,可在从指定终点移动至原点,只有十位圣僧完全成功的完成任务.这十位法力高强圣僧如下: 1)第一名:龙婆康之帕亚第卡然佛寺。阿育陀耶省。图片来自: Sng383838的百度相册2)第二名:普浦文之靠芒桥佛寺.纳康帕同省图片来自: Sng383838的百度相册3)第三名是普浦蜀之港望乜减头佛寺。猜纳府图片来自: Sng383838的百度相册4)第四名:普浦炎之南佛寺。吞武里府图片来自: Sng383838的百度相册5)第五名是龙波艮之棒港佛寺。碧及府图片来自: Sng383838的百度相册6)第六名是龙波塔之兵南他佛寺。纳康帕同省图片来自: Sng383838的百度相册7)第七名是龙波通之考卡博瓦西佛寺。纳康撒湾省图片来自: Sng383838的百度相册8)第八名是龙波班之空丹佛寺。萨姆帕康省图片来自: Sng383838的百度相册9)第九名是龙浦印之浓布阿佛寺。卡掺纳布里省图片来自: Sng383838的百度相册10)第十名是龙波涌之东软佛寺。春碰府
力泥 泰国的‘力泥’,和西藏的天珠在很多方面都类似。 据说‘力泥’本来是流质的金属,一般在深山山洞里,也有传说会走动,但更多的说法是说不是它会走,而是有缘或有法力者才能找到。有时候,厉害的高僧或术士,也会主动进山去找,一旦找到,必须有蜡烛碰到,就会凝固,成为有强烈磁性的金属块,据说保平安,可避很多意外和受伤,有人用来当指环或饰物,加在佛牌查查里更会令佛牌成为无价之宝。在市场的售价,现在大概值数拾万人民币,而且基本上买不到,有价无货。以前我贴过一个贴,说最近出土的一批泰国皇室佛牌,那种最最最珍贵的佛牌(皇室专用的)就是有‘力泥’在里面。 为何我说和天珠类似呢?传说天珠是种有生命的东西,你找到后碰它,它就会变为我们知道的天珠模样,可以保佑平安云云。 老实说,这些传说我很难相信,不过作为八卦,我很有兴趣。 附录泰国一次一个知名高僧的采力泥的描述: 五十多年前,有一个被护法保护的山洞里面,存放了一个「天上的力泥」的山洞,普通人和不够法力的和尚都拿不到。但龙婆滚法力高强,可以打开这个山洞取出这个「天上的力泥」,他用了八天的时间拜佛念经才能打开这个山洞,当他一打开山洞,就有些刺眼的光,龙婆滚用自己的袈裟拿取「天上的力泥」,他回庙后便用「天上的力泥」来制造佛牌。龙婆滚在泰国十分出名,甚至有很多泰国高官,很多闻名的高僧和大师(包括龙婆罐)都拜候他及学经法。全泰国的高僧只有他才能打开这个山洞,所以令到他在泰国变得这样出名。最后他用「天上的力泥」造了三个款式的佛牌,每个佛牌都有护法保护。佛牌的经历多不胜数,其中一个个案,泰国有一对夫妇因财产问题而招惹杀手,某天那对夫妇驾车出外,杀手看准时机,用M-16自动步枪向夫妇扫射,但在扫射之间,这夫妇突然看到在车头上坐著一个穿著闪亮特别衣服的古代人,这古代人坐了一会,之后杀手看到警察到来,便纷纷逃走,后来警察惊讶为何车都被射得破烂不堪,夫妇仍平安无事,原来这夫妇是戴著龙婆滚的佛牌。后来这夫妇去拜访龙婆滚,问他究竟那个古代人是谁,龙婆滚回答说那是佛牌的护法,保护他们的身体令子弹都打不进,当时这一批佛牌在泰国震撼一时,很多泰国人想拥有这个佛牌,甚至和尚、高官都希望拥有。由于上述典故,现在社会大众都称该批佛牌为M-16。
南传佛教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是指现在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它是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南传,是从其源流及地理而说,因为这个派系是由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而后发展起来的。这一系的佛学,近代发展比较快,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的佛学者用各种文字翻译和研究他们的典籍。 目录 简介 历史源流 宗教特色 称谓 主要文献 禅修方法 结集历史 第一次经典结集 第二次经典结集 第三次经典结集 第四次经典结集 第五次经典结集 第六次经典结集 南传佛教 各国介绍 斯里兰卡的南传佛教 缅甸的南传佛教 泰国的南传佛教 老挝的南传佛教 柬埔寨的南传佛教 越南的南传佛教 法师名集 展开 简介 历史源流 宗教特色 称谓 主要文献 禅修方法 结集历史 第一次经典结集 第二次经典结集 第三次经典结集 第四次经典结集 第五次经典结集 第六次经典结集 南传佛教 各国介绍 斯里兰卡的南传佛教 缅甸的南传佛教 泰国的南传佛教 老挝的南传佛教 柬埔寨的南传佛教 越南的南传佛教 法师名集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南传佛教[1]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和东 南传佛教寺庙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时佛教僧伽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这种特异的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的确令我们感慨万千。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ada),或可称为"声闻乘佛教",也即俗称的"小乘佛教"(在这里不含有贬称意义)。南传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印度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从佛教经典的语言文字来看,南传佛教主要依据巴利文经典,因此又称作巴利语系佛教。巴利语原为古代印度流行的一种大众语言,南传佛教相传佛就是用这种语言说法传教的。流传到斯里兰卡的佛教经典就是用这种语言传播的,一开始并无文字书写,大约公元前一世纪,斯里兰卡王无畏波陀伽摩尼召集僧众在大寺勘定三藏,用斯里兰卡通行的僧伽罗文音译巴利语书写,这是最早的巴利语经典。公元5世纪,摩揭陀国三藏法师觉音到斯里兰卡,重新用僧伽罗文字整理编写巴利文三藏,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巴利语佛典的原型。后来,缅甸、暹罗、泰国等也都以他们本国的字母音译记录巴利文三藏。近代以来,欧洲学者以罗马字母转写,这是现在通行的巴利语佛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