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爱大米💯 名天的名天nice
关注数: 88 粉丝数: 402 发帖数: 21,986 关注贴吧数: 27
羊群选择天敌的故事 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还给羊群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狼。上帝对羊群说:“你们要狼,就给一只,任它随意咬你们。如果你们要狮子,就给两头,你们可以在两头狮子中任选一头,还可以随时更换”。   这道题的问题就是:如果你也在羊群中,你是选狼还是选狮子?很容易做出选择吧?好吧!记住你的选择,接着往下看!南边羊想,狮子比狼凶猛得多,还是要狼吧!于是,它们就要了一只狼。   北边羊想,狮子虽然比狼凶猛得多,但我们有选择权,还是要狮子吧!于是,它们就要了两头狮子。狼进了南边羊群后,就开始吃羊。狼身体小,食量也小,一只羊够够它吃几天。这样羊群几天才被追杀一次。北边羊挑选了一头狮子,另一头则留在上帝那里。这头狮子进入羊群后,也开始吃羊。狮子不但比狼凶猛,而且食量惊人,每天都要吃一只羊。这样羊群天天都要被追杀,惊恐万分状,羊群赶赶紧请上帝换一头狮子。   不料,上帝保管的那头狮子一直没有吃东西,饥饿难耐,扑进羊群,比前面那头狮子咬得更疯狂。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连草都快吃不成了。南边羊群庆幸自己选对了天敌,又嘲笑北边的羊群没有眼光。   北边羊群非常后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换天敌,改要一只狼。上帝说:选定,就不能更改,必须世代相随,你们唯一的权利是在两头狮子中选择。   北边羊群只好把两头狮子不断更换。可两头狮子同样凶残,换哪一头都比南边羊群悲惨得多。它们索性不换了,让一头狮子吃得膘肥体壮,另一头狮子则饿得精瘦。眼看那头瘦狮子快要饿死了,羊群才请上帝换一头。   这头瘦狮子经过长时间的饥饿后,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凶猛异常,一百只羊都不是对手,可是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羊群随时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里,让自己饱受饥饿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饿死。想通这个道理后,瘦狮子就对羊群特别客气,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羊群喜出望外,有几只小羊提议干脆固定要瘦狮子,不要那头肥狮子了。   一只老公羊提醒说:“狮子是怕我们送它回上帝那里挨饿,才对我们这么好。万一肥狮子饿死了,我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瘦狮子很快就会恢复凶残的本性”。羊群觉得老羊说得有理,为了不让另一头狮子饿死,它们赶紧把它换了回来。    原先肥壮的那头狮子,已饿得剩下皮包骨头了,并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道理。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点,它竟百般讨好起羊群来。而那头被送交给上帝的狮子,则难过得流下了眼泪泪。   北边羊群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南边羊的处境却越来越悲惨了,那只狼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羊群又无法更换它,它就胡作非为,每天都要咬死几十只羊,这只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血,还不准羊叫,哪只叫就立刻咬死那只。狮子时不时来骚扰狼,狼害怕只好捉羊给狮子.南边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叹:“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要两头狮子”。
神童17岁考中科院硕博连读遭退学,母亲至今喂饭  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  魏永康获得的奖状。  魏永康 魏*河蟹词*厕所的门上,都写着“打油诗”。   原标题:神童母亲忏悔录   儿子两岁识千字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却遭退学   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   这是一个有关神童和他母亲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   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从此,“神童”魏永康和母亲曾学梅,就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 张丹   2003年,魏永康被学校劝退时,怒气冲冲的母亲曾学梅来到北京。“我当时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学梅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神童”儿子   ●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1岁3个月大的魏永康写下了七八十个不同的字。   是什么让母亲讲出如此绝情之语?故事还要从1984年的冬天说起。   1984年12月,湖南的天气愈发寒冷,华容县下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为了带孩子,31岁的曾学梅把1岁6个月大的魏永康,带到自己的单位饮食公司,“那天特别冷,饮食公司也基本没什么客人。”   在几乎所有员工都百无聊赖的时候,他们发现了曾学梅身边仅有1岁多的永康。“你会写字吗?”一个员工逗着还不怎么会走路的魏永康。正在地上爬来爬去的魏永康点了点头。   “嘿!你写字,每写一个字,就给你一粒花生米。”说着,他向永康晃了晃手中的一把花生米,顺便给了永康一粒。   尝到又酥又香的花生米后,魏永康明白了,只要写下字,就能得到花生米,于是他就用粉笔趴在地上写了起来。   从最简单的“人”字开始,魏永康为了能够获得花生米使出浑身解数,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写下了七八十个不同的字,也因此,获得了七八十粒花生米。   当魏永康已经不会再写其他字后,大人们沸腾了起来。这是魏永康最初的“高光”时刻。其实,曾雪梅在魏永康1岁3个月时,就开始教他写字,到了魏永康两岁时,他已经能够掌握1000多个汉字。“神童”的称呼就此传开。   “名扬”全省   ●1991年10月,年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   “这是他们称呼的,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叫过。”曾学梅说。   尽管如此,但魏永康的“神迹”在偌大的县城中,已传得神乎其神,被越来越多人知晓。4岁时,他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后来,魏永康连小学也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到1991年10月,年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   也是从1991年开始,湖南省内的媒体发现了这个小县城中的“神童”,并进行了报道。“华容神童”进一步升级成了“湖南神童”、“天才少年”。   此前,曾学梅对儿子一直坚持着“默默无闻”的低调态度。但自从媒体报道之后,曾雪梅的名字,连远在邵阳的娘家人都得知了。   1978年恢复高考时,许多家乡的同学、老师都来信,让曾雪梅回去报名参加高考, 但那时,曾学梅已经结婚。尽管放弃高考,她还是坚持每天学习,特别是在儿子出生之后,她开始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影响儿子。   “墙壁”教育   ●在魏永康床边的墙面上,写着“睡觉之前看此墙”。   曾学梅学习时,喜欢将需要记住的东西写在墙壁上,同时,她还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编成“打油诗”写在墙壁上。   走进魏永康的家中,除了客厅的墙壁挂着魏永康父亲魏炳南的遗像,其他并没有任何挂饰,墙壁上大多写着四句的“打油诗”,和一些数学公式,以及一些日语和英语。   墙壁上一人多高的位置,贴着一张书本大小的“名言警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这句“名言警句”,是曾学梅教育儿子时经常去强调的一点,只有“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智商。   曾雪梅说,客厅墙壁上的“打油诗”和日语、英语,都是她写下的,老旧的墙面曾经写满过了一回,已被粉刷掉了。   她的“学习”方式同样影响到了魏永康。在魏永康曾经居住的房间内,临近床边的墙面上,写着“睡觉之前看此墙”,下面则是些需要记住的公式。以此来强调自己需要记住的内容。   魏永康在学习方面的天分和智商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从上中学以后,获得了各类的奖状和证书,“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等等,令他的“神童”之名更加“名副其实”。   1996年,13岁的魏永康以总分602分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年纪最小的少年大学生。
韩国军方:如果中韩开战,韩国陆军有能力把中国军队一举歼灭 近日,韩国军方大言不惭的说:“他们对中韩陆军战力进行了对比,如果中韩开战的话,韩国完全有能力把中 国一举歼灭。” 韩国军方认为,尽管中韩两国陆军都已多年没有经历实战,但是韩国陆军的战斗力尤其是士兵自身的作战经验要强于中 国陆军,这主要得益于韩国陆军可以从美军那里吸收实战经验。 作为同样拥有悠久历 史的中韩两国,都拥有悠久的陆军传统。两国自上世纪50年代 开始,就对本国的陆军进行了多方面的建设和提高,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不过,韩国陆军在一些方面是中 国陆军难以相比的。 首先,两国周边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各自陆军战力的差异。韩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没有中 国优越,周边几乎没有一个国 家能完全称得上友好,因此,韩国国 民始终生活在相对紧张的环境当中,军 队更是如此。这也就决定了如果真的面 临战争,韩国的陆军能比中 国同行更快的进入战斗状态,从而获得更多的主动。 其次,韩国陆军的装备优于中 国。一个国 家的武 器装备不可能完全依赖国产,一些国外先进技术的注 入,非常有助于本国武 器制 造业的快速发展。尽管中韩两国都在走这样的道路,但显而易见相对于中 国来说,韩国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这也就决定了韩国在一定时期内会拥有技术优势,而这些优势在以后可能的战场上必然会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韩国陆军的实战经验要比中 国陆军丰富。一支军 队是否优秀,最重要的因素是军 队的意识,更准确的说就是"实战经验"。实战经验的多寡决定战争结局的事例在历 史当中不胜枚举。而作为同样长期没有经历大规模战争的两国陆军,实战经验的缺乏是共同的问题。但韩国陆军的优势在于其可以更方便地向美军以及其他近期或正在经历实战的军 队学习,保持超强的性能力和战斗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而中 国虽然也在进行类似的工作,但受制于众所周知的因素,其效果并不理想。 综合上述三 点不难看出,如果抛开军 队数量不说,韩国陆军在各个方面至少与中 国陆军持平,并在很多方面占据优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