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猜 笑猜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142 关注贴吧数: 0
北山公园 空有其名 北山公园 空有其名  1925年,杨森兴建万县商埠时,在城北荒僻山坡上,始建北山公园,占地约15亩,内设图书馆、运动场、博物馆。建成不久,因杨森败走,公园便逐渐荒废。  1941年的万县地图(照片1)上标有北山公园的地理位置。  照片2是当年的市立图书馆外貌,该馆三楼一底,百叶窗木楼板。在图书馆坡下是文庙。后来,在图书馆东邻,利用原公园的部分地盘,修了一座小学--北山路小学。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在此上高小。下课后,经常溜到图书馆的后花园去玩。后花园很大,一直延伸到北山公园坡顶的消防报警台。园内长满了花草和各种树木,记忆很深的是,其中的铁树已长得很高了。1958年,在此建成市公安局的看守所,旧图书馆楼成为看守所的办公室。在楼的西南坡下,就是市公安局。  消防报警台耸立在北山公园的坡顶,十分醒目,成为北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照片3是从文昌宫方向看北山公园。  照片4和5分别是从北山路和西门坡往北山公园爬的道路。  在五十年代初,每天中午12点,报警台就拉响“警报”,俗称“拉未时”,向全市报时,其声音很大,响彻云霄,震撼山河。在报警台之北,是一块很大的台地,南北长约200-300米,东西宽约20米。从1866年的地图(照片6)上看,北山公园的这一部分,正好是清代万县城墙所围成的最北部分。其北端有“简槽”,是从关口经北山,北山公园,梨树坪,朱家坪,菖蒲溪到地藏庙的引水石槽。西门坡爬北山观,棉花地或梨树坪去二梁子,都要经过此地,成为一个“交通枢纽”。五十年代初,在这块台地上,有起伏不平的小山丘,稀疏地种有几棵小树。台地东沿的道路,就在古城墙上。我家住梨树坪时,去北山路小学上学,有时不走环城路而从这里经过。坎下的石墙显而易见,石缝间长出了野花野草。再往下是庄稼地。远处是水井沟。在台地西沿,也是旧城墙,坎下就是西门坡,民房重重叠叠。  库区畜水后,我在2006年春节,还看到过北山公园平台南头的遗迹(照片7)。当时,北山路小学还留有许多房屋未拆。现在,万安大桥的北头,就是原北山公园的北头。 http://blog.sxzc.net/u/342/archives/2008/8813.html
万一中 百年老校沿革 万一中 百年老校沿革 时 间     校 名      校址    备 注 1906-约1911 万县中学堂     考 棚(柑子园) 曾暂借白岩书院 1912-约1925 万县中学校    考 棚(柑子园) 约1925-1931 万县县立中学     考 棚(柑子园)     1929年曾借吊岩坪 1931-约1935  万县县立中学    康家坡 约1935-1939  万县县立初级中学  康家坡 1939-1940   万县县立初级中学   洪椿湾 1940-1944   万县县立中学     洪椿湾      于1942年开始陆续回迁康家坡 1942.5-1950.2  四川省立万县中学  陶河坝     1942-1943年初曾暂借护城韦家    院子解放后与县万中合并 1944-1950   万县县立中学     康家坡 1950-1951   万县市立中学     康家坡 1951-1952   川东区万县市中学/       川东区万县市第一中学                  康家坡    1952年定为万县地区唯一省重点 1952-1971   四川万县第一中学   康家坡     1959年文教科口头宣布取消省重  点。1961-1962年高中部迁奉节双店 1971-1979   万县市第一中学    康家坡     1978年定为地区重点 1979-1980   万县市第一中学    康家坡 1980-1997   四川省万县市第一中学 康家坡    1993年市教委直属学校 1997-今    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  康家坡      区重点中学 http://blog.sxzc.net/u/342/archives/2008/7942.html
老万州的小吃 叫你流口水 老万州的小吃 叫你流口水  老万州的小吃,扁担糕,炒米糖开水,盐茶卤鸡蛋,卤鸭脚板,五香牛肉,米米糖,凉粉,你吃过吗?现在,已失传了。  扁担糕,一付担子,一头挑个烧柴火的炉灶,在锅上抹上一层油,把切成长方体的大米发糕,放上,煎烤,当呈现米黄色外壳时,就可以吃了。又香又甜,百吃不厌。  炒米糖开水,把糯米象蒸干饭那样蒸熟,用簸箕阴干,称阴米。再用粗沙和阴米混合,在大锅里细火慢炒。待阴米发炮,就成了米花(现在的爆米花)。一般是晚上,挑一付担子,一头烧开水,游走于大街小巷,口唱:“炒米糖开水”。待有人要吃,即用开水冲一碗,放上红糖。又甜又脆又香,实为可口的点心。  还有一种,我已叫不出名字了。就是把面粉做成五颜六色的小“酒杯”,倒入糖水,一块吃下。  一般的早点,有白糕,鸡酥子粑粑,炸萝卜丝油翘(两个角翘起),三角粑粑,豆腐脑......豆腐脑,在全国各地都有,但万州和重庆的豆腐脑,味道尤佳,最主要的是加了几颗油酥黄豆,吃起来,特别香。  在馆子里,小吃更多。格格,包面,凉面,杂酱面......  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格格,白糕,鸡酥子粑粑,在外地是吃不到的。扁担糕,炒米糖开水,则已绝迹。照片地址:  http://blog.sxzc.net/u/342/archives/2008/7588.html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