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子很瘦 梳子很瘦
梳子很瘦很瘦很很瘦~
关注数: 54 粉丝数: 58 发帖数: 731 关注贴吧数: 63
关于李玫瑾教授的舆论争议,浅薄之见 我是在网易公开课看到李玫瑾教授。看到她在一席上节目,才认真了解了一下她的事情。药家鑫的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李教授头发白的好快,可是她的名字还是总和这三个字连在一起。 我知道这个帖子她不会看到,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些什么。通过听她的课,我能感觉到她 心怀仁慈博爱, 除了专业内容之外,还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当我看到“药家鑫案孔庆东受捧,李玫瑾被黑”的网文时,我觉得很可悲,但也很庆幸有这篇文章来解释真像。 我想起电影《god bless American》里的台词 “美国,已经变成一个冷酷而残忍的地方。我们嘉奖那些最肤浅最愚蠢的人,最贱的人和嗓门最大的人。我们不再知道何为正派,不知道羞耻,不分对错,品德最差的一群人。既有名望又受敬仰,撒谎和散步恐惧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这样做能够赚钱。我们变成一个感谢口号吞吐着怒气的仇恨贩子之国。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好意,我们失去了我们的灵魂。” 孔庆东我的觉得“政治流氓”这个词非常适合他。但网民仿佛普遍喜欢买这种人的帐,想起了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对大众心理学的研究: 大众是一个冲动,易变,急躁的群体, 大众不会沈思熟虑; 大众易受暗示,极端轻信,倾向把头脑的幻象当成现实; 大众情绪夸张,大众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大众道德水平极低,又极易被煽动进而慷慨赴死…… 我想如果这是场比赛,李教授就输在“大众情绪夸张,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上了”。李教授作为一个专业的学者,可以看的出她在接受访问时尽力把个人情感刨除,她说的话尽可能严谨,严谨的话不可能是绝对的。 而孔叫兽的风格更接近与骂街。骂街都是很绝对的。情绪很直观,具有煽动性。 但其实本来也无所谓,因为言论自由也是好事。只是令我觉得无比讽刺的是,孔叫兽觉得药家鑫的行为罪大恶极,可是他自己却在宣扬暴力“追到天涯海角满门抄斩”啊之类的,就像他到处骂人,还要去告别人骂他一样。我觉得除了家庭教育对药产生的不良影响为主要原因之外,现在媒体造就的那些极端,浮躁的意识形态也有一定影响。 我知道当然这不是场比赛,把李玫瑾教授和孔叫兽对比也是因为两人在同一个社会阶层却境界相差甚远十分说明问题。 最后,很多时候我们上网寻求的只是一种爽的体验,骂大街当然是很爽的。但是我相信带领大家骂大街的只是些跳梁小丑,而真正有助于解决问题,社会发展的观点来源于严谨的学者,她们有时像星光一样微弱,却经久不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