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麻麻🌸 erichuang2000
叮叮当当之家
关注数: 234 粉丝数: 1,389 发帖数: 12,208 关注贴吧数: 44
IG绿鬣蜥饲养新手教程 绿鬣蜥IG饲养设备(新手篇) 1,绿鬣蜥(以下简称IG)饲养首先要考虑的是其生存空间,如果处于我国热带亚热的爱好者,可以散养或笼养,但绝大多数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爱好者,只能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选择箱养,所以我们在此着重讨论箱养的环境设置。常见的IG饲养箱可分为高箱与横箱。高箱相对较模拟IG原生环境,但因为上下跨度较大,光热辐射效率难以全面发挥,所以较有经验的爱好者更加适用;横箱相对活对面积较大,温湿度较好控制,推荐新手选用。因为新人一般从苗子养起,所以不必太大,80*40*40的作为即将到您家宝宝的第一个家也许是比较合适的,但千万不要觉得这就可以了,因为IG会不断长大,成体不乏一米八左右的,按国外较人道的标准,此时箱体长度要达到其长度的2.5度,大家可以自行计算,做好心理准备。如果要问哪种箱子比较,我只能通过这些年的经验大致勾勒一些特征,大家自行参考。箱体最好设有2-3个陶瓷螺口灯座和一个T8日光灯管,并有相应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最好是在外部;下方最好有抽拉式的屉板以便清理被排泄物污染的垫材;箱体上方最好是斜面玻璃,有利日光。 IG人工饲养环境第二个重要的就是光热,因为是变温动物,所以其一切生存策略与生理机制都围绕着光热展开,这里我们先说说几种昼夜轮换使用的灯具。 2,日间加热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UVA,UVA是一种长波紫外线,波长在320-400NM左右,是最接近可见光的一种紫外线,可效大效率穿透玻璃。夏天我们坐在车里或室内晒太阳也会被晒黑就是他的“功劳”(女童鞋表示拉仇恨),但他们对IG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UVA主要对他们起到内分泌调节的作用,通过穿透体内的UVA剂量的变化,改变其季节周期性习性变化,表现在食欲,性欲等方面是比较明显的。通常我们买到的UVA灯光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浴霸灯泡无大差异,仅有390-400NM附近波长,但也够了,主要是需要UVA灯的可见光波长区域产生的光热辐射效应。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UVA功率是很考验饲养经验的一件事,就杭州为例,80*40*40横箱UVA功率需要从70W-60W-40W-25W-不使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IG这种变温动物提升体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光热辐射,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提升方式,当然这并不代表周围升高的气温也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热他们,陶瓷灯就以加热箱内对流空气再传导给IG,只是这种热传递方式在IG身上效率较低而已。 3,另一种日灯就是传说中的UVB了,我们在此只讨论T8日光灯型UVB,而节能灯型UVB已然是发达国家淘汰的产品,存在对人与IG的巨大健康风险,所以不作讨论。UVB波长在275-320NM之间,中波紫外线,SPF晒伤指数就是针对这货来说的。尽管UVB对人与IG都存在着潜在风险,但没有UVB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在漫长的进化道路上人类和IG一样,必须通过UVB的直接照射,在体内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后简称VD),只有VD,才能有效代谢并利用钙离子,否则摄入再多的钙也只能像守着一堆金子饿肚子。人类与其它肉食性的爬行动物尚可通过猎食其他动物获得一定量的外源性VD(过量服用药物与钙制剂中的外源性VD会造成中毒),但对于人工饲养环境中的IG这样纯素食主义者来说,断绝UVB供应,特于断绝钙供应,血钙中钙离子不足后钙泵无法工作,所有肌肉包括心肌骨骼肌平滑肌都无法舒张,而后就是迅速抽取骨骼中的钙离子对血钙补充,在这种生化状态下,IG会迅速罹患MBD(Metabolic Bone Disease)代谢症,如得不到根本改善,就会在骨质退货-骨折-畸形中不断承受巨大的痛苦,直到死去。尽管在足够的温湿度与安全防逃措施下,我们可以通过给IG晒太阳的方式补充UVB,但这些条件往往很难共同达成,因为97%的UVB无法穿透玻璃,隔玻璃晒太阳可说完全无助于钙代谢,而在一年中的许多时间,我们也很难在保温保温防逃安全兼顾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裸晒的条件,所以UVB与日夜加热灯一样,是我们箱中的绝对必须品(极小部分亚热带与热带的同胞表示他们可以散养,我们只能表示羡慕)。 4,当夜幕降临,IG头顶的”天眼“会通知其脑垂体进行内分泌调整,他们也能通过这些调整使自己降低新陈代谢,准备入睡休息。但不同于恒温动物的是,IG这样的变温动物无法通过肌肉大量消耗能量产生颤震产生热量,只能通过外部环境提供热量来维持生命,就像这种热带动物不懂冬眠一样,此时不给予加温就像把他们冬天扫地出门一样,熬得过今天也熬不过明天,只能是死路一条。由于夜间光线会通过他们头顶的“第三只眼”来影响他们的兴奋度,所以不能像日夜一样开着可见光源进行光热辐射加热,所以只能用紫色夜灯或是更冷时使用的陶瓷夜灯加热箱体内的对流空气,使小环境气温上升,并用传导的方式给IG身体提供热量。其使用功率也与同季节日灯功率相仿或略低大约为从70W-60W-40W-25W-不使用(杭州地区),大家可参考,并通过实践摸索适合自己当地气候的使用方式。 5,加湿设备。对于雨林中生存的IG来说,相对湿度100%是常有的情况,但我们在人工饲养的箱体环境中很难模拟到这个状态,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放弃对湿度的追求,否则长时间的过度干燥,会导致IG脱皮不顺,死皮粘连,枯尾等情况,甚至对其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来提升箱内小环境的相对湿度,但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持木质箱体不要被打湿,容易产生腐败与霉烂,影响IG身心健康。以我个人经验,长期保持箱内相对湿度40%,即可避免干燥对IG品相与健康造成伤害,当然如果能达到更高的湿度,并同时维持箱体的卫生,我相信能提供给IG更佳的舒适度。同时,每天泡温水浴(40摄氏度二十分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干燥作用,但只是缓解,我们这里提到的所有温湿光热条件都力求达标而稳定的状态,暂时的达标对于他们的生存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6,食物与饮水盛具,水·食分开,干湿分离,才能提供给他们干净卫生的饮食环境; 7,温度计与湿度计,温湿监测与控制系统是我们衡量与调整设备的重要指标与参数。 8,其它设备如晒台,摆设等装备,在新手小箱体的篇愊内就不作过多赘述,以后开贴详细介绍。 9,垫材。看似很简单的器材,其实很多问题都源自此处。我认为比较合理的垫材系统是设计成熟的抽拉板,垫各种大面积纸张,比如报纸,A3纸各种干净的纸。虽然这样的配置看起来很简陋,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很经济实用并且有效率的。首先抽拉板,可以将换垫材给IG带的惊吓等应激反应减到最小,要知道IG小时候非常胆小,把人看成洪水猛兽,一受惊吓就上窜下跳撞死包头鱼,甚至趁机强行越狱。而且正常情况下一日数次排泄,酸液,尿液及BB几乎同时从泄殖腔排到垫材上,不及时清理会严重污染IG自身和木质箱体,久而久之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所以一套便利的垫材系统,不但可以为饲主减轻负担与压力,对IG来说,也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而纸张这一类一次性耗材即有吸水性,又不会因为重复使用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配合抽拉板与托盘可以将排泄物的问题迅速解决,在实际操作与应用中很受新手的欢迎。有些网文曾质疑报纸印刷中的铅重金属蓄积问题,而事实上现在的报纸印刷物料中已经很少见铅的存在与释放,当然如果能用A3等大面积净纸会更让人放心。 另外的垫材,比如爬宠使用的树皮制品,粗砂,玉米芯一类,我们并不鼓励使用,当然有些饲主使用多年也未发生事故,但我们也经常收到一些关于此类垫材造成大小问题的信息,所以在此多喽索几句。首行这些垫材导致的误食后肠梗阻(IG的好奇心异常强烈,而用舌头舔闻是他们主要的探索环境的器官,可想而知小块垫材很非常容易通过这个途径被他们误食,而他们的生理现状又无法消化以上任何一种物质);其次是厚重的大块树皮与粗糙多棱的粗砂,在IG的活动中会出现挤压或塌陷造成骨折和外伤(即使只是外伤,也因为这些垫材不易打理清洁,非常容易就造成感染);此外,干湿不分的排泄物在大小相错的垫材间沉积不好清理致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侵害IG与饲主健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即使没有任何伤口,也会因为IG特别发达的死皮角层质,轻易感染霉菌,轻则黑化沉积品相下降,重的寄生虫感染局部坏死,甚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尽管大家出于为自己心爱的IG提供美好生存环境的良好愿望,但往往是因为轻信一些不良JS的口头承诺或广告,就忽视了对IG习性全面学习与了解的必修课,即使事后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去维护环境卫生与器材保养,并保证了IG与饲主的健康,但这样的高强度高压力维持是否能十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我们自问做不到。如果您做到了,我们真心地表示十二分的敬佩与尊重,并应该是每一位IG爱好者学习的目标与榜样。 至于反面瓷砖,PVC垫材,电子加热垫材这些系统,个人感觉有利有弊,但因为我们没有亲身实践使用过,不存在充分的实践经验支持,所以在此无法给出赞成或不推荐的理由,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践,并在此分享经验。为所有的爱好者与可爱的IG宝宝们谢过大家。 10,以上经验都属个人理解与原创总结,仅供新手在学习相当常用知识之后与购买IG之前的添置装备期间参考,不牵涉任何商业利益,转载都注明出处。
看到大家都在谈背刺的问题我来说几句 首先背刺和钙没半毛钱关系,背刺是结缔组织皮质化后的衍生物--角蛋白,和人类的毛发指甲是一种物质,和钙完全没关系,尽管钙是日常需要补充的,但和背剌鳞甲没有关系。与角蛋白生成有重要关系的是胡萝卜素,一种油溶性的B族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食物比如蕃薯叶,胡萝卜,南瓜。 另一个铜的问题,尽管铜铁是毛发,角质层中的重要金属元素,但口服被铜的方式我高度质疑。因为IG这种纯食植性的爬行动物,其肠道益生菌群是其消化食物重要的生存方式,没有益生群菌的IG肠道是不能完成正常消化的。而铜离子对各类菌群的杀灭是毁灭形的,所以使用这种口服直接进入消化道大剂量铜离子的方式我深表怀疑。 最重要的一点是文章开头提到的,IG是否能在幼年时进食动物蛋白。明显,进食动物植物蛋白可以加速IG的生长发育,但由于高螵蛉的问题对肾脏的压力和负担是很高的,国外研究资料和国内玩家多年的经验都明确指出要完全避免动物蛋白的摄入,对于植物蛋白的摄入,也认为不应该刻意添加大比例粗蛋白质含量过高的植物果实,比如豆类,但苜蓿这一类高纤的豆科植物茎叶是可以。但要注意IG越高龄,越要减少食谱中植物蛋白的比例。否则肾衰的风险会越大,至于动物蛋白,是要完全禁绝的,否则会大幅度降低IG寿命,而且会大大降低其生存质量,往往是饱尝痛苦后慢慢死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