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贾志华 威县贾志华
用良心去做我们该做的事,别在意他人如何说评!
关注数: 178 粉丝数: 477 发帖数: 14,182 关注贴吧数: 108
助学路上,让我们携手同行…… 帮困助学……让我们携手同行 威县的各种爱心志愿者团队四年来帮扶了多少特困家庭已经数不胜数,通过走过太多的特困家庭看到听到的太多事实,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一句话的道理【受人之鱼不如授人于渔】。如何让这些家庭能真正走出困境,是我共同急需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自己知道,我们也都是普通百姓,也不是什么千万富翁,爱心力量有限,如何让我们有限的力量凝聚并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来?帮那些最需要我们帮扶的人呢?谁才是最需要帮扶的人呢?孤寡老人?病难家庭?特困孤儿学童?留守儿童?路边乞丐? 通过调查走访,感觉那些特困高中学生最急需帮扶,有些家庭都是单亲,甚至只有已经年迈的老人了,苦苦挣扎着拉扯着已经失去父母的孤儿艰难的生活。初中小学靠政策性的补助和免学费政策还能维持下去,可一旦面临那张高中录取通知书就彻底发愁了,学费和生活住宿费对这些家庭来说根本就是天文数字,放弃吧,孩子十年寒窗不易,成绩又如此优秀,会让孩子痛苦一生,甚至愧对孩子死去的双亲,可作为一个年迈老人或因病失去丈夫的妈妈这个学费清单去那里凑呀。假如这些孩子被迫辍学,身上的有限知识在就业市场如此困惑的今天想得到一份能让这个家脱贫的工作估计很难。而且年纪尚未成年。假如这些孩子能得到我们的帮扶,凭其优秀的成绩,完成学业后,前途不可估量。我们的有限爱心去帮扶一个白血病患者也许是杯水车薪但这些爱心款助学一个特困孩子绰绰有余,更将扭转孩子一生的命运。也将彻底改变这正个个家庭的命运。我们认为把我们的爱心款聚到这些孩子身上才能发挥它的最大能量。您说呢?假如您认为可行就加入我们吧,咱们携手同行……聚一份爱心就让特困孩子多一份希望。
为何世间有太多的苦难? 为何让世间有太多的苦难,昨天是一个令我甚至终生都要牵挂的五一节,当很多人都沉浸醉在旅游休假的快乐中时,自己面对的却是一个绝望者的求助,一个左手残疾却又身患白血病的中年男子,在他七十岁母亲的陪伴下,推着轮椅上的瘫痪智障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孩子走到了我的面前。经详细问起,此人是候贯镇义合营村王化银,早年打工致使左手严重致残因不懂法律被老板轻易就打发了,一个妻子是一个严重智障的瘫痪。唯一幸运的是有两个懂事的孩子,大的男孩目前在王村上五年级,小女儿目前上学前班。母亲年迈更需要他赡养。可如今他的白血病诊断书几乎已经要宣告他的死亡时间。身后这些人可怎么生存呀?这位大哥说他并不怕死,但唯一担心的是身后这些必须依靠他的一家老小今后可怎么过?当那两个懂事的孩子叫我叔叔时我眼泪再也忍不住了。这是我今年遇到的第七个求助者了。一个比一个凄惨。更感到了自己力量的微弱。自己虽然是一个百人的爱心团队成员。可成员大都是普通的百姓,纵然大家都倾家荡产也无法让所有求助者得到彻底解困。如何让我们的特困兄弟姐妹能得到全社会力量的帮扶,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威县父老面前的话题。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知明天这种灾难是否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照片有患者提供。
公益个人谈 公益个人谈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人都有一份爱好,当更多的人爱好唱歌,跳舞,喝酒,爬山,打牌旅游时,却有一批甚至被人戏称为傻子,神经病甚至作秀的人抽出时间来热衷了做公益。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已经解决的温饱,很幸福的同时,想到了还有些在饥寒交迫的绝望中挣扎的父老乡亲。他们深深体会到他们自己曾经也是从那里走出的,甚至也是在亲人友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才有了今天的幸福。饮水思源,没有理由忘记历史,抛弃自己曾经的同路人,也许我们并不太富裕,但总比他们好些。我们有理由用我们的良知来帮他们一把,甚至帮他们从死神那里拉回。 人人有信仰的自由,有人信仰我佛,有人信仰耶稣,公益也是一种信仰。也唯一信仰公益才能切切实实的让人类社会受益,当看到受益者的微笑时,感觉自己也受益了,因为感觉到了心灵世界得到了升华,有一种自豪和欣慰感。当人家对我们说声谢谢时,我们更该向对方说声谢谢,因为人家证实了自己的信仰没有错。 有人问做公益有回报吗?有, 公益会给后辈儿女起到一种教育和引导作用,从小让孩子有种善良和感恩之心,更将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当多么年后,当我们的后人向他人提起自己的先辈时,会自豪的说:先辈是做公益的。这种精神财富是任何物质换不来的。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