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u88 zju88
关注数: 26 粉丝数: 86 发帖数: 1,645 关注贴吧数: 109
济南造汉服亮相韩国世博会 生活日报5月27日讯(记者 李丽)衣袂飘飘,裙裾飞扬,正在韩国丽水举办的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 会中国馆内,礼仪小姐们穿着端庄大气的中华汉服隆重亮相,辅以周礼迎接重要贵宾。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礼仪小姐身上的精美汉服是出自济南的服装设计师 之手。近日,汉服“扶芳藤”品牌首席设计师黄芹芹女士从韩国返回济南,她说,中华汉服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在这样高规格的世界性博览会上以指定礼仪正装亮 相,也是山东原创汉服品牌在世界博览会上的首次亮相。  黄芹芹介绍,汉服是汉民族服饰,是从三皇五帝至明朝末年,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的礼仪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它是世界上最悠久 的民族服饰之一,是汉民族传承五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华夏的冠服制度。汉服已成为华夏民族的肤发与汉族儿女血脉相连, 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中华服饰的典型代表。  据了解,近年来许多热爱民族文化的人认识到,相对于那些埋藏在书籍里的文化知识,汉服作为穿在身 上的服饰文明,更直观也更能激起民族认同感,于是汉服的传承和弘扬悄然而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此次世博会 上,中国馆和中国国家饮食馆将中华汉服推广至世界舞台,更是让中华服饰文化获得了世界级的赞誉和瞩目。
为什么汉服会在21世纪复兴? 我觉得原因有三: 1. 满遗长期的宣传/洗脑并没有达到目的,反而适得其反。本来民国灭清的时候也没有复兴汉服,台湾至今还没有汉服热,我长期在台湾主流论坛PTT驻足。上次还呼吁他们也掀起汉服热,响应者寥寥。台湾虽然有祭孔汉服,但是汉服在民间一点都没有影响力。老百姓也不知道什么是汉服,更不会去穿,只有唱戏的戏子服。 国内汉服热其实是被那群满遗给逼出来的。一群反明颂清的人激起了国内有识之士的反弹。导致更多人反思重提那段历史,汉服应运而生。 2. 民族的觉醒。现在百姓生活水平高了,自然有精神文化的需求。汉族被奴役200多年,好比行尸走肉,失去精神,过去为生计所逼,所以大家对精神追求兴趣缺缺。现在物质条件好了,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文化了。汉服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这是最客观的原因,也是具有决定性的原因。物质进步决定文化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既然不能全盘西化,当然只有到传统文化中去找出路。汉服运动是这种文化复兴的一个载体和表现形式 3. 计算机技术和网路技术为汉服运动提供了最快捷的媒介。大家都知道过去信息闭塞,就算有人呼吁,大部分人都得不到这种呼声,当然难以成气候。登报一则容易受到压力和干涉,二则看报的人也没那麽多,互动性也差。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传播为汉服运动提供了最佳的媒介。大家在网上畅所欲言,又可以形成互动,甚至各地相得益彰。汉服运动自然而然就容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我觉得大家不必去和那些满遗去争辩 首先,复兴汉服,复兴汉文化不是要歧视、打击、毁灭别族文化,而是将东亚文化的母体重新复兴。因此,在没有遭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污蔑、无端指责的情况下,不必对其他民族服饰做过多攻击,但也要让更多人的认识汉服,了解汉服,以及区别汉服和满族服饰的区别。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二,一些人之所以恶意攻击、污蔑,不过是显示出他们对汉文化复兴的恐惧。他们越是极尽挑唆、攻击之能事,越是从侧面反应了复兴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人不遭妒非英才。所以,遇到这些人要淡定,如果陷入谩骂,只会正中他们的下怀。我们只要做好我们的事情就好了。一些人因为和那些人谩骂,更加被污蔑成“汉服复兴就是沙文主义”授人以柄。当然,遇到一些指责也可以据理力争。 第三,复兴汉服和汉文化的道路非常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所以教育是关键。各位同袍一定要从小给自己的下一代客观的讲述历史,但也要切忌带入过多的个人感情,以免给小孩造成不好的影响。我觉得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判断比较好。 第四,复兴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各族人民最基本的权利。尤其我们国家是以汉人为主体。复兴汉文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必太缺乏自信。只要大家持之以恒,让复兴运动能够四处开花,政府方面到时候只会顺水推舟的。所以不要过于跟政府敌对,甚至指责政府是“后清”。有些事情政府不便出面,需要我们出面先搞,然后政府再给予默认或支持。
振兴汉服,从我做起,请问哪里能买到正宗的汉服 各位同袍,虽然本人目前还没有一套汉服,不过我已经决定拍摄一套汉服婚照。正好我选中的那家婚纱摄影店有有几套正宗的汉服。近期在看《后宫》等汉服电视剧,借此我已经把我的老婆发展成为一名汉服爱好者了(还偷偷给她灌输了拒看清宫戏)。如果这次汉服婚照拍的好的话,我很有信心说服老婆去买一套正宗的汉服,平时在家穿,加入汉服同袍的队伍来。而且我还要把婚照放到qq空间,给要结婚拍婚照的同事朋友看,希望也能带动他们加入汉服爱好者的队伍。 顺便问一下,哪里能买到正宗一点的汉服,我知道广州明华堂和杭州寒音馆比较正宗,不知道价格如何? 另外,我想表达一下我的体会:现在随着国家越来越富强,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真的,大家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了,很多人开始热衷民族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非常自然的。国家应该正确引导、支持。几年前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汉服,或许几年前的我看到同袍穿汉服也会以为是和服而做出愤青之举。不能怪那些愤青,而是因为历史原因,国内能知道汉服的人不多,特别是几年前。 作为一个汉服爱好者,我呼吁,大家要积极宣传汉服,从我做起。一个人、几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汇聚到一起,力量就是非常强大的,尤其中国汉人人口有十亿之众,基因里就藏有传统文化的记忆。只要稍作努力,一定能将汉家衣冠在全国普及。
有关中国人的数字 原本想写一些列的中国文化文章的,其中就包括中国人的数字观.看到有人说道秦军坑杀赵军40万,所以就在这里献丑,讨论下中国的数字观. 中国人是世界是第一个使用十进位制和60进位制的文明.中国人对于数字有一种特殊的态度.中国的商人对于数字锱铢必较、精明透顶,但同时,中国人对于数字又有一种模糊概念。 至于军队,以一当十是勇者最佳的写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则是地形险要的完美描述。所以,数字观,跟其他事物一样,对于拥有全球最深奥的哲学思维的中国人来说,不过是其奇特世界观的一种表现。 中国人历来有一种对数字的模糊概念。“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种想象力恐怕只有中国人能有。这样大胆的夸张,也只有中国人能说得出。至于“百尺”和“万仞”一样,只是一个虚值,也就是说,根本不是一个有意义的数字。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临死前,为了证明他的失败是“天之忘我,非战之罪”,回头一喝,吓得汉兵“辟易数里”,还“杀数十百人”想想也知道,这里的数十百人顶多是十几个人,而不是几千人、几百人。 数字到了战场,往往都有夸大之嫌。赤壁之战,曹操率领军队南下“号八十万”。我看顶多二三十万。虚张声势在后来的军队之中,根本不是什麽计谋了,而是普遍现象。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