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兰色火焰
smile兰色火焰
凡夫
关注数: 2
粉丝数: 11
发帖数: 799
关注贴吧数: 1
我若再来,必脚踏莲花 「我若再来,必脚踏莲花 」 今生,将是我在六道轮回中最后一生。 如若我是来还债的,那就尽量多还一些,宁人负我,我不负人,让那多还的成为能被再来之我勾牵的因。 如若我是来报恩的,那就尽量多报一些,今生为人实属不易,我要把人性发挥到极致。 每当遭遇困境、面对挫折、感觉不被理解、内心不能够平静时,告诉自己:今生已经是最后一生,我将永远告别这个娑婆世界,没有什么值得长久计较。 虽一时之间偶尔会有抵触与抱怨,但我会很快提醒自己保持正念觉知。 此生 ,无论我拥有怎样的父母、儿女、爱人、兄弟姊妹、遇见怎样的朋友、金刚同修,无论我每日与何种人混迹一起,我与她他们之间都将是最后一世相遇,最后一世的缘聚。 在这最后一生当中与他们相逢,应该值得珍重。 无论我现在住在怎样的住宅,从事的职业是否满意,经济是否丰盛,资粮是否备足,这都是前世注定的,走完这一生,我将永远不再重复这样的生活。 再最后一次品尝做人滋味吧,味道也许不好,却是留给自己在红尘最后的一道记忆。 在这最后一生日子里,要紧的只有一件事情:出生入死,超凡脱俗,证悟菩提。 人生再长,不过百年,这一生的岁月只是我在这个空间的一场梦幻。 不论如何活着,快乐着或是痛苦着,其实都是最有意义的一生,值得自豪的一生,值得珍惜的一生。 今生,将是我在娑婆世界的最后一生,这真是一件天大喜事。当慧命在红尘历尽劫难之后,我终于可以回归万有的源头。那么,还有什么值得抱怨、唠叨、遗憾、痛悔、嗔恨的呢? 如果还有,就是忘记了“最后”这两个字,或者是对“最后”这两个字认识不够、信心不够。 时时牢记着:今生,是我在红尘的最后一生! 再来时,我必脚踏莲花,乘愿而来。 来时凡夫,回时必己超凡入圣!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今生不借此身渡, 更待何生渡此身. 。(随喜赞叹,愿人间莲花朵朵,一派净土佛国,最后一生,而后必乘愿而来,脚踏莲花,您愿与我一起再来吗?) -------转
何为法喜充满 1) 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念佛,自然得法喜,自然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2) 从清净心生出来的喜悦,是真乐,是法喜,是真正的滋养。 3)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 4) 学佛,你修学到一个阶段之后,你得到第一个好处就是法喜,就是欢喜,这一欢喜的现象会把懈怠、疲倦给忘掉。 5) 我们俗话也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一有欢喜的事情,精神都来了,疲劳就没有了。你要念佛念到法喜充满,你的疲倦就没有了。 6) 法喜给诸位说,是很好的养分,最好的营养剂,人心里常常欢喜,我们世法里头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7) 你真正得法喜,一天到晚快乐欢喜,人快乐轻松愉快,百病不生。 8) 我们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对待身体,让它法喜充满。 9) 懂得如何调心、调身,让自己身心轻安自在,功夫才能得力,才能得到“法喜充满”。 10) 生活、工作、饮食起居,随顺自然,才能成就真正的法喜。 11) 菩萨充满了爱心,法喜充满。 12) 菩萨的心清净,菩萨的心定,他得到的是安乐,这个安乐就是法喜充满。 13) 菩萨修学、证果、度化众生,都是无比的快乐,法喜充满。 14) 一个行菩萨道的人,他心中法喜充满。 15) 真正行菩萨道的人,一心一意向善、行善,给众生真实的利益;他积功累德,乐此不疲,愈做愈快乐,愈做愈欢喜,法喜充满。 16) 想在菩提道上保持法喜充满,永不退转,永不畏惧艰难,并且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就要“依教奉行”。 17) 真正学道人一定得法喜,法喜充满,你走到任何场合众会之中,人家自然对你羡慕,为什么你这么快乐?学佛就快乐。 18) 世间虽然有富贵,富而不乐,贵也不乐!所以古人讲不如贫而乐,这个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19) 学佛能消业障,学得如法,你的妄念自然少、烦恼少,心情愉快,法喜充满。 20)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是你初初证得的,这是享受。 21) 法喜不是对外面境界的反应;法喜是从内心里流露出来的。 22) 法喜的时候,心里面不会有波浪、不会有起伏,心是清净慈悲平等,这里面有无量的欢喜,它不碍事。 23) 心地真正清净,接触佛法就会开悟,就法喜充满。 24) 你接触佛法不会开悟,是你心不清净,心地清净没有不开悟的。 25) 佛经里有永远悟不尽的道理,有永远悟不尽的境界;天天读经,天天法喜充满。 26) 佛法要长期薰修,你才会有进步,没有下三、五年工夫,佛法的好处,你真的得不到;一定要真正下个三、五年工夫,你才会尝到法味!法味尝到之后,法喜充满! 27) 真正得到佛法薰修的力量,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到法喜充满,然后你才晓得学佛的人真正幸福真正快乐! 28) 经文里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你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去读,才会有所发现,才会法喜充满。 29) 用妄想、分别、执着去读经,决定得不到悟处,决定得不到法喜。 30) 诸位,实实在在讲,佛经要是真念透了,这世界很美好,你没有烦恼;无论在哪个境界里面,你都很自在,法喜充满。 31) 境界就是修行,在这个境界里面修清净、平等、慈悲,法喜充满。 32) 修行,首先要把欲望舍掉;没有欲望,就没有轮回,这一生当中就能心境一如,法喜充满。 33) 修行就是天天改过,天天改习气,天天改毛病,天天法喜充满。 34) 天天忏悔、天天改过、天天向上提升,才有法喜。 35) 你要是不在佛法里,你就得不到法喜。 36) 只要你契入佛法少分,就能法喜充满。 37) 听经也好,读经也好,修行也好,一定要得法味;要真正能尝到佛法的滋味,尝到法味就法喜充满。 38) “真法喜”是你修学确实有心得,从内心里面生起的喜悦,这是真正的法喜。 39) 在修学上,你对于念佛法门有充分的理解,有正确的认识,你的修学就得法喜。 40) 你修念佛法门法喜充满,你自自然然就会到处劝勉别人,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你是真的明白了,真的透彻了,真得到真实利益,一定会这样做。 41) 阿弥陀佛是无量觉,我们学“觉而不迷”这一桩事,这就叫学佛。 42) 要把阿弥陀佛变作我们的心理、变作我们的行为,这样如理如法地念佛,就能法喜充满。 43) 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不分别、不执着,不打妄想,生活会过得非常自在、非常快乐,法喜充满。 44) 到妄念不生,心恢复到清净,跟诸位说,你与佛就起感应道交,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很有信心了,你自己就法喜充满。 45) 《阿弥陀经》这部经里头有无量义,你永远发现不尽的;我每天念这个经,都 发 现 有 新 的意思,所 以 我能法喜充满,每天的境界都不一样。 46)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场殊胜庄严,我们要是对西方极乐世界深信不疑,而且对自己的修行有信心,我们就能真正离苦得乐,真正法喜充满! 47) 我们念佛,句句佛号里头有深信切愿,念的时候就会有法喜。 48) 念佛,念到清凉自在,念到法喜充满,这样决定往生。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祝愿同修们,六时吉祥,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1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2 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制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 3 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给予、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会顺利。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他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4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就是你的寂静处。要把你的净土打扫的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的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的父母众生、儿女众生,都是你的金刚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 5 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成如梦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人生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戏,哪里有真的夫妻?哪里有真的儿女?即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戏当真,其实人间并不是我们的老家,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执着的,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退一步又能怎样? 6 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爱,你才能够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不但上师三宝会加持你,就连山神土地都会帮助你,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诚意地去做,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 7 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8 其实,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认真学,坚持修,好好学,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够解脱。--净空老法师
做了二个梦 感恩阿弥陀佛 前几天梦中掉入了一个深渊中 心中恐惧 急念阿弥陀佛圣号 快到底部的瞬间 速度慢了下来居然平稳着地 在底部的一个洞内 还见到了二个修行的人 昨天梦到了一只凶恶的体形很大的狗 看到我就扑过来了 一下子咬到了我的手指 先是心中恐惧 后来想吃了我正好回极乐世界 口念阿弥陀佛 那个狗居然连我的手指都没有咬动 手指一点损伤也没有 狗也变得温顺起来 醒来想想真的感慨万千 阿弥陀佛威神之力无时不刻护佑着我们 感恩感恩感恩 南无阿弥陀佛
定弘法师在闭关中得到八个偈颂,非常警醒, 定弘法师敬告香港圆明寺听经同修书 惭愧凡愚僧定弘,自去年七月十五日披剃以来,念念以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为己任,承蒙畅公恩师慈悲安排,今年六月二日起每周六于圆明寺为众宣讲《无量寿经》,承蒙三宝加持,法缘殊胜,四众欢喜。 本月十六日起,定弘闭关念佛六日,放下万缘,克期取证,置生死于度外,惟求见佛,往生西方,乘愿再来,广度众生。关中日中一食,除拜佛经行外,听净公和尚讲《无量寿经》,以及读《夏莲居大士净语》。每日睡不足三小时,不敢懈怠,实在疲惫已极,方才和衣而卧。头三日妄想纷飞,但专注听自己念佛,字句分明,至第四日妄想渐少,通宵念佛,竟无困意,第五日起感到身心轻安。然六日须臾即过,惭愧自己业障深重,未能见佛,唯见到自己一大毛病,即是「计功求速,心浮气躁」,因此二十年学法修道,从未肯老实做过钝功夫,死尽偷心念佛去。
能吃鸡蛋吗 给我一个合理的答案好吗 我现在吃素有二年多了 众生肉一口不动 酒也很少喝 只是场面上应付不得以才喝点 因为以前做的恶业多故 患上了痛风 因痛风故所以就索性吃素了 接触到佛法后更感到无比的快乐 对于病痛有的只是感恩不会再怨天尤人 感恩病痛为我消除业障 只是有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不能解 痛风有懂的人就会知道 有很多食物不能吃 因为嘌呤含的过高 蛋白质的摄取对于人体是必不可少的 肉类根本不能吃会与从生结怨 素食中豆腐含蛋白质最高 可豆腐也不能吃 因为嘌呤含的很多 只剩下鸡蛋含的蛋白质多一些 所以现在一直没有断吃鸡蛋 其它的蛋类不吃的 哦 咸鸭蛋有时吃几口 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也找不到具体的资料下说明 所以肯求同修们为我指一条路 感觉吃蛋不对 又不能解释为什么 求指点!
感叹生命的无常 刚从医院回来,亲见一个活生生的40多岁的男子从发病到死亡只有30分钟的时间,亲属的哀号声敲打着我的心,无常真是苦啊,感叹无常之迅速,一气不来这样难得的人身就这样失去了,不知道要经多少劫后再重得人身,今生不努力精进,更等何时呢。 佛法难闻我已闻,当勤精进,这一生定要成就自己,誓不再做轮回客,幸闻佛法洪德名,待到西方见弥陀,定回娑婆度众生。祈愿阿弥陀佛放光接引这些迷失的众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1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2 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制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3 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给予、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会顺利。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他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4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就是你的寂静处。要把你的净土打扫的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的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的父母众生、儿女众生,都是你的金刚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5 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成如梦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人生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戏,哪里有真的夫妻?哪里有真的儿女?即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戏当真,其实人间并不是我们的老家,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执着的,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退一步又能怎样?6 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爱,你才能够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不但上师三宝会加持你,就连山神土地都会帮助你,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诚意地去做,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7 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8 其实,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认真学,坚持修,好好学,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够解脱。--净空老法师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1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2 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制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3 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给予、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会顺利。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他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4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就是你的寂静处。要把你的净土打扫的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的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的父母众生、儿女众生,都是你的金刚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5 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成如梦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人生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戏,哪里有真的夫妻?哪里有真的儿女?即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戏当真,其实人间并不是我们的老家,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执着的,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退一步又能怎样?6 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爱,你才能够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不但上师三宝会加持你,就连山神土地都会帮助你,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诚意地去做,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7 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8 其实,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认真学,坚持修,好好学,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够解脱。--净空老法师
一次布施换来三世恶报一世还 从前有位老和尚,有意要重新修建佛殿,特地到一处较有钱的乡镇化缘。化了数天,竟无人肯发心捐助。后来,有一位癞疠头的卖烧饼的孤儿,看不过去,就把往常卖烧饼积蓄来的钱全部都施给老和尚,因而感动了很多人,也都慷慨解囊。因此,老和尚方能顺利的募足所需之款。 不料,这件事过了不久,这位卖烧饼的小孩,忽得眼疾而双目失明,再不久又落进便坑里淹死了。此事一传开,人云纷纷,“善事功德不能做”、“善恶根本没有报应”等等言论不断流传。 此刻老和尚正端坐寺内,入定中忽见卖烧饼的小孩,隐隐而至,跪了下来。“老师父!我已经死了。求师父作主,把我的尸体捞起来埋了。”老和尚难过的说道:“孩子!你对自己的死,感到悲伤吗?”“不,我才不会呢!因为冥王已经派人告诉我事情的真相了。我过去作了不少的罪恶,被判了多世的牛马及肢体不全的人;今生是癞疠头,来生是瞎子,最后一生则是跛子跌进粪坑而死。但我因我不久前能发心布施,就将此三世的罪业归于一生,以便受完此报。以后,我再也不受恶报了;并希望师父大发慈悲,将此段因缘告知大众,解除他们心中迷惑,否则我亦不安。”老和尚破颜而笑道:“嗯!经过累世的折磨和苦难,你终于有点省悟了。你托付的事,我会做的,也祝你来世修行证果。”小孩流泪说道:“感谢老师父,我要往冥府报到去了,就此拜别。” 老和尚出定后,又喜又叹。喜的是,小孩这么快就完结恶报,叹的是,世人的眼光短浅,以肉眼断事,不能坚信因果报应不虚。
雅安加油 雅安加油 雅安加油 雅安加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