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起名字zx 鄂HA890
关注数: 18 粉丝数: 170 发帖数: 10,621 关注贴吧数: 26
关于动漫节送票的问题。。。终极解释     本来是想把票分给抢到票的同学,可能会让这些同学失望了。下面我来说一下原因。     首先,我对这个送票的事,并不了解。也是今天上午才接手这个事情,事先也没跟47做好接洽工作,我以为她已经作好了工作,我只负责把票分给大家,但事实却没有想像中发展的那么顺利。      我在学校等了一个下午,票送到我手上已经很迟了(晚上8点多了),送票的人说,明天上午要把人都带到光谷,先集合,再去参加活动,因为有媒体来,主要是先凑个人数。我先答应下来。当时我正好在外面吃饭,等我吃完饭回学校差不多十点了,没想到跟我联系拿票的同学都不是桂子山上的人,考虑到今天晚上是不可能把票都送到他们手上了,因为明天得去集合参加开幕式,也不想别人觉得咱桂子山人不守信用,所以决定把票优先送给桂子山的同学。     有个关山口的同学明天7点来华师拿票,我很感谢!真的很感谢他那么早过来,支持我的这个事情。     但是,在桂子山送票也不是很简单,有些人要票,但是不能明天上午去,这些同学也先表示感谢,虽然你们也不能明天去,这些票也还是无法送给你们。有些话,我说得激动了一点,在这里先道歉了。     现在,胖子还在帮忙送票,确实有点困难。对胖子表示感谢!辛苦了。47,没能完成你交代的任务,我很抱歉!     忙到现在,我也该洗澡睡觉了,明天六点就要起床,给别人送票去。     最后,还是要向没拿到票的同学道个歉,实在很抱歉!对于送票过来的朋友,也表示真诚的道歉!对不起大家了!     希望大家依然支持桂子山吧!谢谢!也对不起!
新光小学。。。 上午上学课就直接去了新光小学。。。跟着青协的人去的,虽然我不是青协的。 午饭是随便买了点东西,在车上吃的。坐车坐了老长时间,还换了几趟车。。出市区还走了一段土路,颠簸了一些时间终于到了传说中的新光小学。 刚一下车,那些小孩子们就跑出来迎接,好开心啊。看来他们是期待已久了。 那小学已经并到其他学校了,名字也改为豹氵解学区新光分校,学校很破旧,但是绿化搞得非常好,学校里都是树。教学楼很旧,年久失修了,不过看起来还挺结实。那学校好一点的地方就是图书室了,也没几个书架,还是我们城环学院援建的。 我们大致分配了一下任务、年级,我跟一个学妹搭档去五年级。进教室之前,他们说不能笑,要能镇得住那些小孩,但我一直想笑。还有点小紧张。不过一进去,就感觉非常好了。一个教室人非常少,才稀稀落落地坐了11个人。有几个人特别顽皮,根本就不怕老师。先给他们自我介绍了一下,然后让他们介绍自己,在黑板上写名字。接着就开始讲课了,都是学妹准备的,我只是个助教。她讲的是离离原上草……这个搞完,一节课也差不多了,下课休息会,接着上课。第二节课讲私塾,贴鼻子游戏,唱歌。。。很快也结束了。。。虽然只有11人,太难管了,幸亏她还带了些糖。。。 最后在学校里照了几张相就回学校了。
开心。。。 今天早上7点起床,准确地说,很早就醒了,感觉心里有事,睡不着了。 起床后洗漱完毕,就去产区找志一起去汉口找家教。我们先在嘉美小吃吃了早饭,然后坐536到汉口武胜路的新华书店,刚到那,tao就给我打电话说来我这里找我玩,无奈我现在有事,叫他下次过来。书店门口好多人找家教啊。。。。又没看到几个人请,显然是买方市场,鉴于以前在水果湖失败的经历,我真的很想放弃……闷在那站了十几分钟,一个妇女径直走到我跟志面前,因为我们是打的HS家教旗号,所以很受家长青睐,嘿嘿,很多家长只要我们学校的,武大、华科都不要,旁边站着一武大的也没人问,更不用说那些其他非重点学校的了。但是那个人要找理科的,我们是文科生,没办法。。。又过了几分钟,又一个妇女过来,也是直接找的我们,其他人都没看一眼,但又不是要理科生。。。没过多久,10:10左右吧,一个妇女带着一女孩走来,说只要HS且不要中介的,而且要文科生,这不正好就是我吗!更巧的是,要找地理的,太好了!我不知道行情,说的价格有点低,30元。但她家太难找了,附近都没车坐过去。在武胜路附近转了N久,一是找车怎么过去,二是找厕所。后来在新华书店看了会地理书准备一下,看了地图,才发现一条路线。 805终点站。太远了。我搞完回来,坐车就用了2小时!天哪!还没怎么堵车!要是堵车怎么办啊!不过路上还是蛮开心的!第一次用自己的能力赚了60,好开心啊!而且赚得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开始独立了,哈哈 在我刚找到这份家教的时候,MWW就给我电话,介绍我一份文综的,等我给那男的打电话,他叽叽歪歪了半了,说是晚上给我电话。就是刚才,给我打了电话又说这事先放一放,那男的真够磨叽的!浪费我电话费。
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知识急剧扩增的时代。在“面向未来”的要求下,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而且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必须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领域,另一方面更要注重综合联系,灵活运用,才能使思路畅通,举一反三。在头脑中要通过知识联系,建立思维线索,使掌握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能融会贯通,引伸迁移,能从多方面思考,超越空间与时间的跨度寻觅显现问题中潜隐的关系。加强知识联系,用联系的方法来学习,来掌握地理知识,学会地理技能。 一、纵向联系法: 从知识的纵向联系看,它是指沿一定思路使知识向纵向延伸发展,从而掌握部分知识的联系。 按地理知识体系的先后顺序来联系。如地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在许多局部知识范围中,也有纵向思路的体现,如从上到下,从老到新的岩层变化等。 按时间发展演化有从旧到新或从古到今的知识联系,如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按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或层次有由浅入深或由初级到高级的联系。如工业的发展,从手工业——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等,这些地理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纵向联系中,在每一阶段或层次上又存在着多向或横向联系。 按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逐步推进的前后联系。如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源:太阳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引起近地面空气或升或降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差异——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水平运动。 按地理事物存在的点、线、面、体的空间分布反映了由近及远、由始至终的纵向联系,如学习工业分布中的工业基地、工业地带,城市群等,容易混淆,可在图中抓住几个中心城市,沿铁路、或河流、或海岸线都可作纵向联系,使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沿一定思维线索发展,便于理解其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也加强了记忆。
普通老师的真实生存状况及原因<转> 其一,社会环境恶化,教师有力难施      我的不少朋友包括我本人就是教师,各种学校,各种科目的都有。提起工作,只要是在中学的,不论城市乡村,不论男女长少,也不论是重点普通,一个比较集中的共同感受就是:学生不好堋?/P>        中国向来是提倡师道尊严的,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为师者讳,天地君亲师,等等。过去的学生和家长,也的确对待自己的老师必恭必敬。我有个朋友一次喝醉了说,...要是在古代,老子坐着上课,龟儿子们站着听讲,不听话就是一顿揍。我和我学生聊天时说到他们中学时和自己老师经常有冲突,我也开玩笑说你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朋友》看过吧?要是在日本韩国,教育督导员拿起棒球棍子就是一顿死揍,你们还得乖乖立正不断的说嗨嗨。      自然这些都是玩笑话,众生平等,教师学生也不例外。关键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头。以前把教师捧上神龛,孔子也加帝王冠,如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几何,学生知道,做教师的未必个个就糊涂。      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仅仅把原因归结为教师的堕落如果不是无知,就很可能是别有用心。且不论教师队伍是否真的堕落了,退一万步说,就算教师确实集体堕落,那么如果一个职业内的大多数从业人员都堕落的话,那么根本的原因亦必定出在这个社会本身。      学生为什么不好管?首先管这个词我并不赞同,从理论上说双方是分工协作关系,而不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然而,国情论并非到哪里都是借口和遁词,在这里,我想一切现实主义者都不可能相信中国的教育短期内会发生质的改变。那些在书斋里闭门造车的教育专家们高喊和学生交朋友,关爱每个学生,那么我只想对他们说一句话:请去我朋友的学校做一个月班主任,前提是别告诉那里的任何人你是什么什么专家;假如他仍旧坚持他的说法,我就彻底心服口服――原来是我等微末小人道行不够的缘故。      在我看来,比较现实的状况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肯定不会短),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之间,仍旧是猫鼠关系。      我们都知道矛盾是由双方面构成的,世界上不存在单方面的矛盾。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如今如此紧张,仅仅责难某一方都是欠缺公平的。事实上,除非你深入每一个具体的矛盾中具体分析,否则你很难在抽象的层面量化的讨论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就教师来说,整个社会环境的恶化,极大的削弱了教师职业的道德感召力量,同时,也削弱了教师本身的道德自律高度。以前教师被迫登上神位,虽然物质生活凑合,精神上的自足性一直尚为圆满;如今,当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都发生信仰危机后,仅仅要求教师这一特定行业继续保持道德高调性显然是只许州官放火的蛮横,教师本身决不会甘愿继续做纯洁的傻子。就像我一个朋友经常骂的,NND,教师怎么啦,教师也有荷尔蒙的――纵观近年来教师强奸案件的频仍发生,从某个角度说,正是由于教师本身生存状况的极端低劣导致――并非为犯罪开脱,假如有可行的解决渠道,大多数强奸案不会发生,不只是特指教师。说句不合适的话,就算去嫖,也得口袋里有养家糊口以外的闲钱才行。一句话,教师的生理心理需要长期被官方和大众忽视,潜意识里以为他们都是孔圣人之后,也得是半个圣人,一旦个别教师铤而走险或者“小人言利”,必然会导致已经高度扭曲的整个社会舆论的物极必反。学生对教师的观感,除了亲身体会,很难说舆论导向的作用可以忽略。      从学生来说,流行文化的影响力自然举足轻重。我早就说过,我们并没有真正进入一个多元选择的世界,社会价值尺度仍旧单一的可怕――在几十年前是出身,血统,政治面貌;在如今是收入和职业。在成年人都信奉金钱至上的今天,要求未成年人的世界仍旧一泓清水同样是不许百姓点灯的无赖。而从根本上说,这个责任并不应该由孩子们来承担。如今的孩子天天玩网游,你怎么能要求他们要对一个连鼠标有几个键都不知道的教师奉若神明?他们天天比较各自父母的官职和家庭收入,比较服饰的品牌和价格,你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对一个月收入只有几百的教师肃然起敬?这种先入为主的意识,必然导致他们对教师的一切行为皆嗤之以鼻――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不值得尊重的管理者,且不论孩子们少有懂得何谓尊重的。教育方式的滞后性,教育职业的保守性,在面对这种舆论急剧转弯的环境时,出现无力和失语便是情理之中了。
再见我的大学→转 【一】骊歌渐响         六月,繁华落尽,忧伤开始盛开。从时光的一端辗转而来,春回已四度。         曾经在六月,我们为着别人的毕业离别带着淡淡的于己无关的感伤。今天,栀子花又开,我们也成了这毕业故事中的主角,重复着相似的聚散离合,重复着相同的离愁别绪。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开始拾掇记忆的碎片,安放与祭奠逝去的青春,携满四年厚重的记忆,最后一次穿过那曾无数次穿过的林荫路,失落的背影渐行渐远……         四季流转,六月骊歌。爱过的,怨过的,该告别的,不愿忘怀的,都在雨的哀曲里痴缠。天南地北,我们擦肩而过,日里梦中,我们开始了唱骊歌。曲终人散了,也难说“再见!”因为重逢难期,“再见”成了一句谎言。转过这个路口,自己将驻足何处凝眸回望?我们还能否再携手并肩走上一程?无人能预料。终于明白,我们只是几片并蒂的花瓣儿,花谢香散了,注定被风遗失。但我们都是一群执迷不悟的孩子,纵然难说能再见,还是固执地相信着未知的未来,还是将“再见”作为最后的祝福许给明天。                                        【二】最美相逢         初夏弥漫开来的校园,又是一片喧嚣热闹。熟悉的音乐从校园的广播中准时响起,唤醒了桂子山午时的寂静。赶着去上下午课的人流,把幽深狭窄的桂子路涌得满满的,而我却仿佛一叶逆流而行的舟子。那些匆忙杂乱的脚步,随着音乐的律动,把午后的阳光踩得光影斑驳,也把我的青春过往踩得支离破碎。         关于这条桂子路的最初记忆,开始于零五年那个丹桂飘香的季节,那时我满怀青春的期待叩开大学的校门。开学报到那天,在热情学长的引导下,我曾兴奋而好奇地第一次穿过这条幽香的小径。学长说,今年的桂花在八月底就迫不及待地提前开了,只为能在它们最美丽的时刻逢着你们的到来。         从高考的硝烟中突围出来,还没来得及休整,我们又跌跌撞撞地开始了新鲜自由的大学生活,年少的热情尽情挥洒。         依然记得,军训场上黑红的脸和一身湿透的迷彩衫;         依然记得,那些在各种社团活动中忙碌的日子;         依然记得,大学里第一次紧张茫然的考试;         依然记得,四年我场场不落的“文华杯”篮球赛;         依然记得,那段青涩纯真的爱情故事,那个腼腆害羞的男孩儿。         我看到曾经稚嫩的自己,那时的意气风发,年少轻狂;那时的风起花落,苦涩忧伤。
首页 1 2 下一页